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压疮的中药涂膜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948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压疮的中药涂膜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气滞血瘀 型压疮的中药涂膜剂。
【背景技术】
[0002] 压疮是由于局部的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持续处在缺血、缺氧、营养 不良的状态,使皮肤逐渐失去了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随着现代 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有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压疮的发生率仍然居高 不下,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大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 量,消耗了大量的护理资源,治疗效果不理想,迄今压疮的解决仍然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
[0003] 西医药物的压疮治疗原理多基于控制感染、抗菌消毒、营养局部组织等。常用的方 法有患处涂抹碘伏、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白蛋白等。但是,局部使用这些药物很 容易引起细菌耐药,另外各种抗菌素的使用会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0004] 中医称压疮为"席疮",中医理论认为压疮是由于大病久着床席,患者长期受压,不 能转侧,气血运行受阻,以致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肌肉、皮肤、筋脉长期失于温煦濡养而成。 压疮的中医症候分类主要有三证型,分别为气滞血瘀型、蕴毒腐溃型和气血两虚型。气滞血 瘀型主症见于气血运行失畅,局部受压,表面呈现紫红色,并有热、肿、麻木之感觉。患者表 现为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湿。蕴毒腐溃型由于局部持续受压或者潮湿,静脉回流受阻,皮 肤变为黑色腐肉,出现浅表性馈病。如溃疡得不到根治,日渐深大,可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日 久还可能伤及筋骨,甚至引起败血症。患者常表现为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气血两虚型症 见疮面腐肉难脱或腐肉虽脱,新肌色淡,创口愈合缓慢,伴有面色白,神疲乏力,纳差食少, 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中医理论认为,治疗压疮的机理主要是:活血化瘀,促进创面血 液循环,改善创面缺血缺氧状态;去腐生肌,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促进细胞增殖,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运行气血,利湿消肿,托毒外出,补足正气。
[0005] 在压疮的治疗方法中,医务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摒弃了许多压疮治疗 的旧有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伴随着湿性愈合原理的应用,各种伤口敷料的应 用越来越多。常用的有透明膜敷料、水凝胶敷料、泡沫类敷料等。大量的研究证明,这些敷 料均可为伤口提供湿性环境,促进肉芽生长,加速伤口愈合。但是由于上述敷料一方面都不 具有理想敷料的所有特点,并且,也不适应于压疮的所有症型,对于压疮并不具备特异性的 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敷料又都具有自身的缺点。如有些敷料吸附量较少,有些敷料容 易造成周边皮肤的损害,有些敷料透气性不强,有些敷料成本较高等等。所以,目前临床上 还没有一款效果显著、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特异性治疗压疮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0006] 涂膜剂是将至少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成膜材料与增塑剂和/或表面活性剂、和/或 保湿剂、和/或抗粘剂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混悬液,发明人以传统中医辩证 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湿性愈合理论、新型敷料,对祖传秘方进行再次技术创新,同时不断 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逐渐完善,提供了一款效果显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特异性较高的 治疗气滞血瘀型压疮的中药涂膜剂。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褥疮的涂膜剂,其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百分比 计,中药清膏1% -30 %、聚乙烯醇(17-88)0. 5% -5%、羟丙纤维素(EF)I % -10%、甘油 1% -10%、山梨酸0. 1-0. 5%、滑石粉0. 5% -5%、余量为水;
[0009] 所述中药清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三七1-10份、两面针5-15 份、防风2-12份、大黄3-20份、积雪草10-20份、透骨草5-15份、遍山红10-30份。
[0010] 方中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如下:
[0011]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0012] 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 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 火烫伤。
[0013] 防风:【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 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0014] 大黄:【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 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 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 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 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0015] 积雪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 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0016] 透骨草:性味】辛;性温。【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 消肿;解毒目痛。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 肿毒。
[0017] 遍山红:【性味】味苦;微甘;性凉。【归经】归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 痛;外伤出血。
[0018] 滑石粉:【性味】甘、淡,寒。【归经】归膀胱、肺、胃经。【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 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0019] 由于中药提取物成分较为复杂,可能与基质发生作用,或者因中药提取液为高渗 体系,对成膜结构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作用,因此基质遴选是制备中药涂膜剂的关键。
[0020] 本发明所述的涂膜剂,选用一定比例的聚乙烯醇和羟丙纤维素做成膜基质,聚乙 烯醇和羟丙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成模性和相容性,聚乙烯醇可以和羟丙纤维素任意比例混合 物组成成膜组分,聚乙烯醇和羟丙纤维素的比例在I :1. 2-2. 5时成膜性能最优。
[0021] 由聚乙烯醇和羟丙纤维素组成的成膜组分,在成膜制剂中的重量比为1. 5-15%是 适合成膜的,若成膜组分的浓度低则不易成膜,若浓度太高则粘度大。优选的比例是成膜组 分占制剂总的重量百分比为的3-10%。
[0022] 甘油作为本发明涂膜剂的增塑剂,不但利于成膜,同时含有一定比例甘油的膜覆 盖在伤口上,还可以大量吸收伤口处渗出的水分保持皮肤较为湿润,利于创口的恢复。滑石 粉做制孔剂,可以起到收湿敛疮的作用。
[0023] 本发明所述涂膜剂各原料混合在一起,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混悬液,涂抹于伤 口表面后这些材料通过水分的挥发和吸收,逐渐在皮肤周围形成膜,有利于保持创面润湿, 同时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人其腠理,通经贯络,使气血运行畅通,缓解红肿热痛及麻 木之感觉,针对气滞血瘀型压疮效果好,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治疗气滞血瘀型褥疮 的涂膜剂,其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中药清膏10% -15%、聚乙烯醇 (17-88) L 2% -2. 5%、羟丙纤维素(EF) L 8% -7. 5%、甘油 5% -8%、山梨酸 0? 2-0. 4%、滑 石粉0.5 % -1 %、余量为水;
[0024] 为了增加清膏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协同增强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优选地, 所述清膏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三七5-9份、两面针8-13份、防风5-8份、 大黄11-16份、积雪草15-20份、透骨草10-15份、遍山红20-25份;
[002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清膏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三七8份、两面针 10份、防风6份、大黄12份、积雪草17份、透骨草12份、遍山红20份。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压疮的中药涂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27] (1)将三七、两面针、防风、大黄、积雪草、透骨草、遍山红粉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 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6-8倍,煎煮0. 5-1. 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6倍,煎 煮1. 5-2. 0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10 (60°C测得),加乙 醇使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达60 %~70 % (优选65 % ),搅拌均匀后,醇沉静置;取上清液回 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15 (60°C测得),即得中药清膏;
[0028] (2)取滑石粉粉碎,过500目筛备用;
[0029] (3)将适量水加热至80_85°C,将聚乙烯醇加入,搅拌溶解后,加入羟丙纤维素 和山梨酸充分溶胀溶解,制成含聚乙烯醇和羟丙纤维素的溶液,加入中药清膏搅拌混合 均匀后加入甘油,然后加入滑石粉,补水至处方量搅拌混合均匀;以氢氧化钠调节PH为 6. 5-7. 8,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即得。
[0030] 以下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31] -、本发明中药涂膜剂的成膜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