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康复轮椅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25938阅读:来源:国知局
0的轮轴同轴连接,连杆512 —端与摇臂511的连接端活动连接,连杆512另一端与脚踏往复移动机构活动连接。
[0058]如图7所示,脚踏往复移动机构设置有滑杆531、滑杆推动块540和弹片卡扣550,脚踏560离合设置为扳手块520。
[0059]滑杆531设置有第三凹槽532、第四凹槽533,第三凹槽532、第四凹槽533的结构相同,第三凹槽532、第四凹槽533均设置有逐渐下凹的偏心圆坡面。
[0060]滑杆推动块540设置有用于装配滑杆531的主通孔541、用于装配弹片卡扣550的卡扣槽542和第一通孔543、第二通孔544。
[0061]弹片卡扣550设置有两个卡扣柱551,弹片卡扣550装配于卡扣槽542且卡扣柱551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543、第二通孔544分别伸入第三凹槽532、第四凹槽533。
[0062]扳手块520固定于滑杆531,滑杆推动块540与连杆512活动连接,滑杆531的端部与脚踏560连接。
[0063]滑杆531通过主通孔541装配于滑杆推动块540,弹片卡扣550的卡扣柱551通过第一通孔543、第二通孔544分别伸入第三凹槽532、第四凹槽533,使得滑杆531与滑杆推动块540之间固定,在这种状态下,当滑杆推动块540进行移动时,滑杆531也随着滑杆推动块540的一起移动。
[0064]由于第三凹槽532、第四凹槽533设置有逐渐下凹的偏心圆坡面,当旋转滑杆531,使得滑杆531的第三凹槽532、第四凹槽533逐渐脱离卡扣柱551时,滑杆推动块540将与滑杆531之间脱离固定连接关系,此时,当滑杆推动块540进行移动时,滑杆531不随着滑杆推动块540 —起移动。本是实施例中,通过扳手块520旋转滑杆531,使得滑杆531与滑杆531固定块之间固定或者分离,起到离合作用。
[0065]脚踏560设置有脚踏架561、脚踏推杆562,脚踏架561活动设置于椅架100,脚踏推杆562 —端与脚踏架561连接,脚踏推杆562另一端与滑杆531的端部连接。
[0066]当后大轮110轮轴旋转时,摇臂511随着后大轮110轮轴的转动进行转动,使得连杆512也进行周期性的往复移动,连杆512带动滑杆推动块540也进行往复移动,在扳手块520使滑杆推动块540与滑杆531固定状态下,滑杆推动块540的往复移动使得滑杆531也进行往复移动,滑杆531的往复移动带动脚踏推杆562推动脚踏架561进行往复旋转,从而实现对腿脚的向上收缩和向下伸展运动,达到对腿脚部的康复训练。
[0067]为了不增加体积,本实施例中,脚踏往复移动机构设置为隐藏于构成所述椅架的型材内腔,脚踏往复移动机构的伸出端分别与脚踏驱动机构和脚踏560连接。
[0068]该手摇康复轮椅能够通过手部推动动力发生机构移动,通过传递离合300控制方向,将动力发生机构的动力由传递机构传递给后大轮110,实现后大轮110的转动使得整体轮椅进行移动,该手摇康复轮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动准确的特点,在手臂摇动动力发生机构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手臂的康复训练。通过设置脚踏往复移动机构,还可以实现对腿脚部的康复训练,脚踏往复移动机构隐藏于构成椅架的型材内腔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轮椅体积轻巧。
[0069]实施例2。
[0070]—种手摇康复轮椅,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该手摇康复轮椅还设置有把手柄140、与把手柄140固定连接的扶枕滑块120、与扶枕滑块120匹配的扶枕滑轨130及连接摆杆50。
[0071]扶枕滑轨130、扶枕滑块120设置于椅架,连接摆杆150 —端固定于扶枕滑块120,连接摆杆150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杆210活动连接。
[0072]该手摇康复轮椅,通过把手柄140带动扶枕滑块120沿着扶枕滑轨130往复移动,由连接摆杆带动摇摆驱动杆210进行往复摆动。
[0073]该手摇康复轮椅,可以通过手动方式驱动轮椅运动,并可以转动扳手块520来作用实现对腿脚部进行康复训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动方式稳定的特点。
[0074]实施例3。
[0075]—种手摇康复轮椅,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该手摇康复轮椅采用拨叉式传递离合300。
[0076]如图10、图11所示,传递离合300设置有壳体310、拨叉手柄380、拨叉杆390、拨叉弹簧394。壳体310设置有通孔311,壳体310上部设置有换向定位座312,换向定位座312设置有第一位孔313和第二位孔314,第一位孔313的深度小于第二位孔314的深度。
[0077]拨叉杆390设置有与第一位孔313或者第二位孔314相匹配的卡耳391、固定环392和梯形卡扣齿393,卡耳391设置于拨叉杆390上部,固定环392设置于拨叉杆390下部,梯形卡扣齿393与拨叉杆390的底部固定连接,拨叉弹簧394装配于卡耳391和固定环392之间。
[0078]拨叉手柄380与拨叉杆390的顶部固定连接,拨叉杆390、拨叉弹簧394装配于通孔 311。
[0079]壳体310固定于摇摆驱动杆210,拨叉杆390装配于通孔311,卡耳391装配于换向定位座312的第一位孔313或者第二位孔314,拨叉手柄380与拨叉杆390固定连接,拨叉弹簧394装配于卡耳391与固定环392之间。
[0080]拔起拨叉手柄380,旋转拨叉手柄380使拨叉卡耳391可以装配于较浅的第一位孔313时,此时,按下拨叉手柄380并松开,拨叉卡耳391装配于第一位孔313,同时拨叉杆390带动梯形卡扣齿393整体移入通孔311内部,梯形卡扣齿393与齿圈410之间没有啮合,当使用者转动摇摆驱动杆210带动壳体310摆动时,因为传递离合300的作用,使得齿圈410不随摇摆驱动杆210而转动,即此时呈空档状态。
[0081 ] 当拔起拨叉手柄380,旋转拨叉手柄380使拨叉卡耳391可以装配于较深的第二位孔314时,此时,按下拨叉手柄380并松开,拨叉卡耳391装配于第二位孔314,同时拨叉杆390带动梯形卡扣齿393整体下移,梯形卡扣齿393与齿圈410啮合,当使用者转动摇摆驱动杆210带动壳体310摆动时,由于梯形卡扣齿393与齿圈410啮合的作用,齿圈410将随着摇摆驱动杆210而转动,进行前进或者后退。通过调整梯形卡扣齿393的方向,可以实现前进或者后退方向的选择。
[0082]如图11所示,拔起拨叉手柄,旋转拨叉手柄380使拨叉卡耳391装配于第二位孔,且此时拨叉手柄朝前,然后松开拨叉手柄。由于拨叉弹簧394的作用,拨叉杆390与拨叉手柄一体向下与第二位孔固定,拨叉杆390下部的梯形卡扣齿393与齿圈410啮合,且梯形卡扣齿393的斜面朝后。
[0083]当使用者手握摇摆驱动杆210往前摆动时,由于梯形卡扣齿393与齿圈410啮合作用,带动齿圈410同步往前转动,从而同步驱动后车轮向前行驶。
[0084]当摇摆驱动杆210往后摆动复位时,传递离合300内的拨叉杆390在收到齿圈410的阻力下,往上方弹跳起来,与齿圈410局部地脱离分开;使后大轮110在往前行走的状态下,实现摇摆驱动杆210往后复位后再循环摆动驱动轮椅前进。
[0085]若需要使轮椅进行后退运动,只需要拔起拨叉手柄,旋转拨叉手柄380使拨叉卡耳391装配于第二位孔,且此时拨叉手柄朝后,然后松开拨叉手柄即可实现通过摇摆驱动杆210的摇摆运动驱动轮椅作后退运动。
[0086]实施例4。
[0087]一种手摇康复轮椅,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该手摇康复轮椅的脚踏往复移动机构不是隐藏于构成椅架100的型材内腔,而是直接设置于椅架100上,其脚踏推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也与实施例2不同。
[0088]本实施例中,手摇康复轮椅的脚踏推动机构设置有脚踏驱动机构、脚踏往复移动机构和脚踏560。
[0089]脚踏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511和连杆512,摇臂511设置为凸轮,摇臂511的转轴与后大轮I1的轮轴同轴连接,连杆512 —端与摇臂511的连接端活动连接,连杆512另一端与脚踏往复移动机构活动连接。脚踏往复移动机构设置为滑杆531,脚踏设置有脚踏架561、脚踏推杆562,脚踏架561活动设置于椅架,脚踏推杆562 —端与脚踏架561同轴连接,脚踏推杆562另一端与滑杆531的端部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杆512与滑杆531设置为同一杆,也可以只选择设置其中一者或者同时设置两者。
[0090]当摇臂511随着后大轮110主轴转动时,连杆512随着摇臂511的转动也进行往复运动,连杆512带动滑杆531做同样的运动,滑杆531带动脚踏推杆进行前后摆动,使得脚踏推杆带动脚踏架561进行转动,使得脚踏560也进行绕脚踏推杆连接部位的绕轴转动,实现对腿脚部的上下往复移动,达到对腿脚部的康复训练效果。
[0091]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设置脚踏离合,通过脚踏离合实现脚踏560是否随着摇臂511或者后大轮110轮轴的转动而进行运动,脚踏离合可以设置于后大轮110轮轴位置,也可以设置于往复移动机构位置。脚踏离合的结构形式不局限,只要能够起到离合作用的都可以作为本申请中的脚踏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