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气滞证型胁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2445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证型胁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型胁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胁痛,中医病名。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 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可见于西医的多种 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其病位在肝胆,又与脾 胃及肾相关。引起胁痛的原因有多种,如,情志不遂、跌仆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久 病等,临床上根据胁痛的发病原因及证候表现,将其分为肝郁气滞型、肝胆湿热型、瘀血阻 络型、肝络失养型、肝阴不足型等证型加以施治。目前,治疗胁痛的方法有多种,如西药治疗 法,中药治疗法,针灸治疗法等,中医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还没有一种专用 于治疗肝郁气滞证型胁痛的中成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型胁痛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能 有效治愈肝郁气滞证型胁痛,治疗效果好,疗效高。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证型胁痛的中 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莳萝苗8份、杉叶藻8份、穿心草10份、白梅花5份、乳源木莲果15份、过江龙子15份、 枸骨树皮15份、大腹皮12份、二色内风消15份、牛嗓管12份、山臭草10份、甘草5份、玳 玳花3份、金丝梅12份、娑罗子10份、绣球防风15份、青头菌25份、鱼香根10份、紫参10 份、红簕钩30份、山百足12份、赤瓞10份、缩砂蜜8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莳萝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嫩茎叶或全草。【性味】味辛;性温。【功 能主治】行气利膈;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治胸胁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呃逆;咳嗽;咯痰。
[0006] 杉叶藻【来源】为杉叶藻科植物杉叶藻的全草。【性味】微甘、苦,凉。【功能主治】 镇咳,舒肝,凉血止血,养阴生津,透骨蒸。主治高热烦渴,结核咳嗽,痨热骨蒸,两胁疼痛,肠 胃炎等。茎、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0007] 穿心草【别名】穿钱草、顶心风、狮子草、穿心莲。【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 穿心草的全草。【性味】微甘;微苦;性凉。【归经】肺;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理气活血。主肺热咳嗽;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胸痛;胃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0008] 白梅花【别名】绿萼梅(《纲目拾遗》),绿梅花(《药材学》)。【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 的花蕾。【性味】酸湿,平。【归经】入肝、肺二经。【功能主治】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 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0009] 乳源木莲果【别名】木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性 味】淡;性平。【功能主治】疏肝理气;通便止咳。主肝胃气痛;胁肋胀痛;老年便秘;咳嗽。
[0010] 过江龙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性味】苦辛;温。【归经】 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主治胁肋胀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0011] 枸骨树皮【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cornutaLindl.exPaxt.的 树皮。【性味】微苦;凉。【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主肝血不足。
[0012] 大腹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性味】味辛;性微温。【归 经】脾;胃;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主胸腹胀闷;水肿;脚气;小便 不利。
[0013] 二色内风消【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二色五味子的根、藤茎。【性味】苦; 涩;性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通经活络;健脾开胃。主劳伤脱力;四肢酸麻;胸 闷;纳呆。
[0014] 牛嗓管【别名】泡通、大泡通、饭包叶、伞把木、三叉木、隔子通、大通塔。【来源】药 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背鹅掌柴的根和茎。【性味】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活血止痛; 解毒通便。主治跌打肿痛;骨折;牙痛;脘腹疼痛;便秘;无名肿毒。
[0015] 山臭草【别名】闷头花、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大叶紫堇的全草 或根。【性味】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治劳伤;胸脘刺痛;坐板 疮。
[0016]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性味】甘, 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 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7] 玳玳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玳玳花的花蕾。【性味】辛;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0018] 金丝梅【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 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 【性味】苦;寒。【归经】肝;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疏肝通络;祛瘀止痛。 主湿热淋病;肝炎;感冒;扁桃体炎;疝气偏坠;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0019] 娑罗子【别名】梭罗子。【来源】本品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Bge.var.chekiangensis(HuetFang)Fang或 天师栗Aesculuswilsonii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温。【归经】归肝、胃经。【功 能主治】理气宽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
[0020] 绣球防风【别名】白元参、绣球草、蜜峰草、紫药、蜂窝花、包团草、小罗卜、月亮花、 疙瘩草、指风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全草。【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疏肝活血;明目;解毒。主妇女血瘀经闭;胁肋疼痛;小儿雀目;青盲翳障;痈疽 肿毒;疥癣;皮疹。
[0021] 青头菌【别名】青面子菌、青面子、醃面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绿红菇 的子实体。【性味】甘;微酸;性寒。【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理气解郁。主肝热目赤;目暗不 明;妇女肝郁内热;胸闷不舒。
[0022] 鱼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圆叶留兰香的根。【性味】味辛;性凉。【功 能主治】理气止痛;清热解毒。主脘胁胀痛;疝气;红白痢疾。
[0023] 紫参【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的全草。【性味】性平,味苦、辛。【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 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胁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0024] 红簕钩【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梨叶悬钩子的根。【性味】酸;涩;凉。【归 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行气解郁。主肺热咳嗽,气滞胁痛,脘腹胀痛。
[0025] 山百足【别名】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