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638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肾衰竭是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功能衰竭系因多种疾病致使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证。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4期:①肾贮备功能下降,患者无症状。②肾功能不全代偿期。③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和贫血。④尿毒症阶段,有尿毒症症状。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分为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这两种方法效果各有利弊,但是采用中医疗法,相对治疗费用要低很多。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且成本低廉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
[0004]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其中药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菟丝草6?8%、杜仲6?8%、党参10?15%、黄芪8?10%、大黄12?15%、苏叶8?12%、蒲公英8?12%、商陆12?15%、半枝莲8?12%、槐花10?12% ;各组分之和为100% ;
采用上述组分制备中药汤剂的方法为:
(1)称量:根据需要量按上述组分称取药物,混匀备用;
(2)浸泡:将混匀的原料药置于不锈钢锅浸泡半小时,以没过原料药为准,待原料药吸水膨胀浸透;
(3)煎煮:将浸泡透原料药投入中药自动煎药机内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后再煎煮8分钟,第二次煮沸后再煎煮10分钟、第三次煎煮12分钟,将三次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混匀、过滤;
(4)包装:将过滤所得的药液分装成50ml/袋,密封;
(5)灭菌:用热压灭菌法对密封药物灭菌30分钟;
(6)储存:将灭菌后的药物储存于冰箱保鲜层中,备用。
[0005]上述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菟丝草8%、杜仲7%、党参12%、黄芪9%、大黄12%、苏叶10%、蒲公英10%、商陆12%、半枝莲10%、槐花10%。
[0006]本发明是医护人员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该中药成本低廉且效果良好,能为患者大大减轻经济负担,非常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0007]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等。另外也有由药物引起;还有部分因接触有害物质所致。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肾衰竭,都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因为肾衰竭会引起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病、水电紊乱及酸碱失衡等疾病,不仅治疗费用高昂,而且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0008]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菟丝草6?8%、杜仲6?8%、党参10?15%、黄芪8?10%、大黄12?15%、苏叶8?12%、蒲公英8?12%、商陆12?15%、半枝莲8?12%、槐花10?12% ;各组分之和为100%。
[0009]采用上述组分制备中药汤剂的方法为:
(1)称量:根据需要量按上述组分称取药物,混匀备用;
(2)浸泡:将混匀的原料药置于不锈钢锅浸泡半小时,以没过原料药为准,待原料药吸水膨胀浸透;
(3)煎煮:将浸泡透原料药投入中药自动煎药机内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后再煎煮8分钟,第二次煮沸后再煎煮10分钟、第三次煎煮12分钟,将三次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混匀、过滤;
(4)包装:将过滤所得的药液分装成50ml/袋,密封;
(5)灭菌:用热压灭菌法对密封药物灭菌30分钟;
(6)储存:将灭菌后的药物储存于冰箱保鲜层中,备用。
[0010]本发明中药组分的优选重量百分比为:菟丝草8%、杜仲7%、党参12%、黄芪9%、大黄12%、苏叶10%、蒲公英10%、商陆12%、半枝莲10%、槐花10%。
[001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疗法,透析疗法及肾移植术,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无疑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最佳治疗选择,但由于这些疗法价格昂贵和供肾来源有限往往并不为大部分患者所接受,另外,某些肾脏病患者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衰之前,通过合理的内科疗法,可延缓其病程进展的进度,少数尚能完全逆转,因此,应重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内科保守治疗,其中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0012]治疗时,每日3次,每次I袋(50ml),5?7天为I个疗程。一般治疗3?5个疗程即可有明显效果。本发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不仅疗效好、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而且操作简便、患者乐于接受,特别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菟丝草6?8%、杜仲6?8%、党参10?15%、黄芪8?10%、大黄12?15%、苏叶8?12%、蒲公英8?12%、商陆12?15%、半枝莲8?12%、槐花10?12% ;各组分之和为100% ; 采用上述组分制备中药汤剂的方法为: (1)称量:根据需要量按上述组分称取药物,混匀备用; (2)浸泡:将混匀的原料药置于不锈钢锅浸泡半小时,以没过原料药为准,待原料药吸水膨胀浸透; (3)煎煮:将浸泡透原料药投入中药自动煎药机内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后再煎煮8分钟,第二次煮沸后再煎煮10分钟、第三次煎煮12分钟,将三次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混匀、过滤; (4)包装:将过滤所得的药液分装成50ml/袋,密封; (5)灭菌:用热压灭菌法对密封药物灭菌30分钟; (6)储存:将灭菌后的药物储存于冰箱保鲜层中,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菟丝草8%、杜仲7%、党参12%、黄芪9%、大黄12%、苏叶10%、蒲公英10%、商陆12%、半枝莲10%、槐花1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其中药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菟丝草6~8%、杜仲6~8%、党参10~15%、黄芪8~10%、大黄12~15%、苏叶8~12%、蒲公英8~12%、商陆12~15%、半枝莲8~12%、槐花10~12%;各组分之和为100%。采用上述组分制备中药汤剂的方法为:先根据需要量称取原料药混匀并浸泡,将浸泡透的原料药投入中药自动煎药机内煎煮3次,将三次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混匀过滤,分装成50ml/袋,密封、灭菌备用。本发明是医护人员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该中药成本低廉且效果良好,能为患者大大减轻经济负担,非常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IPC分类】A61K36/708, A61P13/12
【公开号】CN105250402
【申请号】CN201510684004
【发明人】谢永兴
【申请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间医药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