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96377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产物提取物,属天然产物化学领域。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 种从罂粟科植物秃疮花中提取纯化生物碱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秀疮花,植物拉丁名为及/crawosii招as JejOiOjOOi/·(Maxim)Fedde,又名红茂草、 秃子花、勒马回(陕西),为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5-80 厘米;秃疮花分布于亚洲温带,海拔400-1300米的丘陵、山坡、路边、农田、草地、墙上等处, 耐旱、耐瘠薄;我国全产,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的秦岭南北、渭河流域;该植物春、夏两季 均可采挖带根全草,阴干或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载:"苦、涩、凉,有毒";《陕西中草药》 载:"味苦、潘,性凉";全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等功效;治扁桃体炎、牙痛、咽喉痛、 淋巴结核;外用于秃疮、疥癣、痈疽、瘘管、顽固性口炎、化脓性中耳炎、胃溃疡、外伤、带状疱 疹、阴囊癣、阴户肿痛、霉菌性阴道炎等疾病。
[0003]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秃疮花提取物对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 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毛爱红,等,秃疮花提取物对CC1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4(2) :18-20);秃疮花可显著降低因0:14而引起的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肝脏丙 二醛(MDA)水平的升高,并能维持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水平,使肝组织病理变化得 以改善(张昱,等,秃疮花有效成分对小鼠CC1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青海医学院学报,2004, 25 (1) :7-10);秃疮花提取物在体内外可分别抑制由H202和乙酰苯肼引发的鼠红细胞氧 化性溶血(赵祁,等,秃疮花提取物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抑制机制,兰州大学学报(医学 版),2006,32(3) :40- 45)。从秃疮花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异紫堇碱(isocorydine,音译 名异可利定,又名异紫堇啡碱,统一名称为异紫堇碱),为阿朴啡类生物碱,具有较好的药理 学活性,如抗心律失常,舒张血管,抗缺氧作用,具有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抗癌活性等,2010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异紫堇碱盐酸盐(盐酸异可利定片)作为处方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53021977 )用于胃、肠、胆、胰、子宫、血管痉挛所致的疼痛,属解痉镇痛药。
[0004] 申请人前期系统开展了秃疮花化学成分的研究(刘大护等,秃疮花生物碱类 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2011,8(42) :1505-1508;YanDang,eiaA,Alkaloidfrom Dicranostigmaleptopodum(Maxim)Fedde,ChinChemLett,2009,20,1218-1220.; MeiZhong,etal.,Anewquaternaryprotoberberinealkaloidisolatedfrom Dicranostigmaleptopodum(Maxim)Fedde,NatProdRes,2014,28 (9) :507-510; YanjuanLiu,etal.Structuralandmechanisticbasesoftheanticanceractivity ofnaturalaporphinoidalkaloids,CurrTopMedChem,2013,13 (24) :2116-2126.), 从中分离得到2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4个新化合物,通过前期的药理活性筛选 研究,发现秃疮花中的微量成分异紫堇二酮具有显著地抗肿瘤活性,建立了异紫堇二 酮的提取分离制备工艺(YunLiu,eia人,Evaluationofpolydopaminesupported nano-polytetrafluoroethylenasnovelmaterialforsolidphaseextraction,New J.Chem.,2012,36 (11):2376-2382.;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110085388. 6)和半合成化学转 化制备工艺(张天才等,天然产物异紫堇二酮的半合成转化研究药学学报,2011,46 (12): 1471-1475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85389. 0),并对异紫堇二酮的体内外抗癌作用进行了 初步的评价,证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卜令娜等,异紫堇二酮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 29(6) : 814-81)。
[0005]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秃疮花中主要含有萘并菲啶类、阿扑菲类、吗啡烷 类、普鲁托品类、原小檗碱类等异喹啉类生物碱(畅行若,王宏新,周光治.秃疮花化 学成分及组织形态研究·药物分析杂志,1982,2(5): 273-277;RuiqiSun,eiaA 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 2014,),该类生物喊大都具 有镇痛,镇静及肾上腺能受体样作用,部分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0006] 有关的秀疮花生物喊的有关专利:红茂草生物喊的提取方法及由该方法获得的提 取物(CN102000158B)公开了一种红茂草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其制备的提取物,其所述的 方法是通过水提取红茂草全草,并经乙醇沉淀,浓缩并经过冻干处理获得红茂草生物碱;红 茂草醇提取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CN102357123B)公开了一种红茂草 醇提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该提取物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具体表现为抑制黑色素 瘤自发性肿瘤转移和实验性肿瘤转移,可用于制备抗黑色素肿瘤转移药物。以上专利的缺 陷在于采用传统的天然产物提取方法水提或醇提,得到植物中所含所有化学成分的总提取 物,并没有对总提取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和纯化,致使其提取物的给药剂量较高和生物活性 在同等剂量下并不明显,病人日服用剂量很大等缺陷,且其主成分和高含量成分异可利定 的毒性比较明显,其〇) 5。为32. 167mg/kg(汪波,云南地不容化学成分及阿朴菲型生物碱 抗心律失常构效关系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致使其提取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 陷。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0008] -种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A、B、C、D、E 以及F步骤制备: A、 酸水提取步骤:秃疮花药材粉碎,用浓酸配制浓度为0. 1-10%的酸水溶液,加入5-15 倍量药材质量的酸水溶液,浸泡1-24小时,回流提取1-3次,每次0. 5-3小时,过滤,弃去秃 疮花药渣,合并提取液,0. 1-50%的碱性水溶液中和,减压回收水分得到秃疮花生物碱提取 物; B、 醇沉除杂步骤:步骤A中的秃疮花生物碱提取物溶解在pH为7. 2-12碱性水溶液中, 搅拌下加入醇类有机溶剂,使醇类溶剂体积分数达到50 - 95 %,搅拌,进行沉淀除渣,放置 2-12小时,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秃疮花生物碱纯化产物; C、 萃取分离步骤:步骤B中的秃疮花生物碱纯化产物溶解在pH为1-4的酸水溶液中, 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离阿普菲类生物碱,萃取2-4次,合并有机相,回收有机 相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秃疮花中总阿普菲类生物碱部位;水相进行下一步纯化; D、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除杂步骤:步骤C中萃取分离后的水相,调节到碱性,pH为 7. 2-10,作为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制成的大孔吸附树脂柱的上样液,循环上样吸附分 离;薄层色谱鉴别,待生物碱吸附完全后,用1-10倍上样液体积的水洗脱除杂;1-5倍上样 液体积的10%醇类水溶液洗脱吸附树脂柱进一步除杂;最后用1-5倍上样液体积的95%的 酸性醇类溶剂洗脱吸附树脂柱,得到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秃疮花生物碱部位,调节该洗脱液 的pH值为中性; E、 异紫堇碱纯化步骤:步骤C中的阿普菲类生物碱部位用醇类溶剂重结晶,待结晶析 出,过滤得到异紫堇碱,结晶母液回收溶剂,得到分离除去异紫堇碱的阿普菲类生物碱部 位; F、 生物碱有效部位脱色处理步骤:将步骤D中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秃疮花生物碱部位 和步骤E中分离除去异紫堇碱的阿普菲类生物碱部位二者合并,加入活性炭,醇类溶剂回 流小时充分脱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
[0009]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浓酸选自硫酸或盐酸。
[0010]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碱性水溶液选自0. 1-50%的氨水或氢氧化钠水溶液。
[0011]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醇类溶剂选自乙醇或甲醇。
[0012]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萃取有机溶剂选自氯仿或二氯甲烷。
[0013]本发明的步骤E在制备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的过程中,同时分离制备得到异紫 堇碱单体化合物。
[0014]本发明得到的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该有效部位为棕黑色粉末状固体,通过化 学成分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由阿扑菲类、吗啡烷类、普鲁托品类和原小檗碱类异 喹啉类生物碱构成,其包含的化合物化学结构用式I表示。

式?中的各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过NMR,HR-ESI-MS等现代波谱技术 和文献中的相应数据比较,确定各化合物化学结构。
[0016] 通过动物体内药理实验表明,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具有较强 的抗炎镇痛活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