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_3

文档序号:953254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添加无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饲料添加剂),喂 养频率为2次/天,平均喂养量为5%总生物质量/天,具体如表1所示;对水温和溶解氧 进行一天两次的检查,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进行一周两次的检查,每天排除虾和贝壳 的饲料残渣和粪便,以保持日常清洁的水环境。
[0090] (2)持续喂养如步骤⑴所述的饲料添加剂七天后,将在30°C的LB培养基中有氧 培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分散在所述测试槽的水体中,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含量为 105cfu/mL,并持续喂养如步骤(1)所述的饲料添加剂。
[0091] (3)观察30天内所述仔虾的生长状况,统计30天内所述对虾的死亡数量,并计算 所述对虾的累计死亡率,具体如表1所示。
[0092]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仔虾的累计死亡率-时间曲线。 在图1中,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仔虾的累计死亡率为纵坐标。实验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 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浓度为4ppm及4ppm以上的测试组显示出显著的抑制菌的效 果,仔虾死亡率低,而养殖水体中,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浓度为〇-〇. 2ppm浓度的 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实验结果显示,仔虾的累计死亡率随着养殖水体中如式II 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浓度的增大而变化不明显,说明养殖水体中含式II所示细菌群体 感应分子的浓度为o-o. 2ppm时,抑菌效果不明显,此外,0. 05ppm的浓度甚至会有加强细菌 致病性,死亡率较对照组更高。
[0093] 表1测试期间仔虾累计死亡率统计表
[0095] 实施例4
[0096]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2,使养殖水体所含如式II所示细菌 群体感应分子的浓度分别为3、5、8、10ppm,并统计30天内所述对奸的死亡数量,计算所述 对虾的累计死亡率,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36 %、16 %、14%、16 %,具体如表2所示。实 验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浓度为5-10ppm显示出显著的抑 制疾病的效果,因此,含5-10ppm的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养殖水体中养殖对虾, 可大大降低对虾死亡率。
[0097] 表2测试期间仔虾累计死亡率统计表
[0099] 实施例5
[0100]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2,将含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 子的饲料添加剂替换成含如式I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中,如 式I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质量分数为0. 5%,使养殖水体所含如式III所示细菌群体感 应分子的浓度分别为1、3、4、5、8、10、20??!11,并统计30天内所述对虾的死亡数量,计算所述 对虾的累计死亡率,具体如表3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如式III所示细菌群体感 应分子浓度为5-10ppm的实验组显示出显著的抑制疾病的效果,仔虾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其 他实验组。
[0101] 表3测试期间仔虾累计死亡率统计表
[0103] 实施例6
[0104]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2,将含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 子的饲料添加剂替换成含如式IV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中,如 式IV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质量分数为0. 5 %,使养殖水体所含如式IV所示细菌群体感 应分子的浓度分别为1、3、4、5、8、10、20??!11,并统计30天内所述对虾的死亡数量,计算所述 对虾的累计死亡率,具体如表4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如式IV所示细菌群体感 应分子浓度为5-10ppm的实验组显示出显著的抑制疾病的效果,仔虾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其 他实验组。
[0105] 表4测试期间仔虾累计死亡率统计表
[0107] 实施例7
[0108]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2,将含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 子的饲料添加剂替换成含如式V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中如式 V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质量分数为0. 5%,使养殖水体所含如式V所示细菌群体感应 分子的浓度分别为l、3、4、5、8、10、20ppm,并统计30天内所述对虾的死亡数量,计算所述对 虾的累计死亡率,具体如表5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如式V所示细菌群体感应 分子浓度为5-10ppm的实验组显示出显著的抑制疾病的效果,仔虾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其他 实验组。
[0109] 表5测试期间仔虾累计死亡率统计表
[0111] 实施例8
[0112]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复实施例2,将含如式I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 子的饲料添加剂替换成含如式V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中,如 式VI所示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质量分数为0. 5 %,使养殖水体所含如式VI所示细菌群体感 应分子的浓度分别为1、3、4、5、8、10、20??!11,并统计30天内所述对虾的死亡数量,计算所述 对虾的累计死亡率,具体如表6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如式VI所示细菌群体感 应分子浓度为5-10ppm的实验组显示出显著的抑制疾病的效果,仔虾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其 他实验组。
[0113] 表6测试期间仔虾累计死亡率统计表
[01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 病的抑菌剂包括细菌群体感应分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群 体感应分子为CAI-1型细菌群体感应分子和AI-2型细菌群体感应分子中的至少一种。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 群体感应分子为如式I所示的细菌群体感应分子化合物,其中,R为:氢、羟基、-NH2; η为6-10的整数,优选为6-8。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 还包括如下组分1)-3)中的一种或多种: 1)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赋形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 益生菌、益生菌的发酵液、浓缩物和干燥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3)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细菌群体感应分子或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 剂在制备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6. -种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向养殖水体中放养水产动物; (b) 向所述水产动物的养殖水体中加入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剂。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 (b)可以同时、依次或逆序进行。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中, 所述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质量分数为0. 05 % -5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水产动 物的养殖水体中加入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剂后,所述水产养殖水体中所含细菌群体感 应分子的浓度为〇· 2-50、4-20或5-10ppm。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方法在水产动物养殖中或防治水 产动物细菌性疾病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包括细菌群体感应分子,具有剂量小、无毒副作用、高效、显效快、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的优点,为替代或减少使用传统抗生素以及其它禁用药物提供了一种选择,本发明提供了的包括细菌群体感应分子的抑菌剂尤其有利于提高水产动物的存活率,特别是对AHPND(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抑菌剂还可包括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组合物等。
【IPC分类】A61K31/133, A23K20/105, C07C221/00, A61K31/121, A61K35/741, C07C225/06, A61P31/04, A01K61/00, A61K31/69
【公开号】CN105287453
【申请号】CN201510768025
【发明人】胡路怡
【申请人】胡路怡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