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臀腰部被动左右摇摆的脊柱调衡康复床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16031阅读:来源:国知局
5在第二滑轨2216上滑动。第二电机启动时,通过偏心轮2211、推拉杆2212和连杆2213的传递作用,上层中段床面12可左右摇摆,进而带动患者的臀腰部被动左右摇摆。
[0080]该康复床的治疗程序储存在互联网数据库中,控制器4与互联网数据库相联接,当地和异地的所有同类康复床均可通过控制器4调用互联网数据库中储存的各种治疗程序,让康复床能够执行各种治疗模式;管理员根据临床治疗需求,随时通过管理员终端不断修改并更新互联网数据库中储存的各种治疗程序;患者通过网上注册或服务终端注册后,医生可随时录入患者病例资料,同时数据库自动储存患者在治疗过程曾经使用过的治疗程序和治疗量,方便其任意选择当地或异地任何一台同类康复床使用相同治疗程序和治疗量治疗,最终达到提供远程服务的目的。
[0081]具有该种结构的仰卧式脊柱调衡康复床,其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对他们进行常规的脊柱调衡治疗,通过采用双下肢固定、臀腰部左右摇摆的机械运动治疗方式,在腰椎矫正模型、颈椎矫正模型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臀腰部左右摇摆常规角度定点、定向理顺腰椎、胸椎、颈椎。
[0082]实施例2
[0083]参照图1,本发明的仰卧式脊柱调衡康复床的主体结构包括:上层床体1、下层床体2、升降装置3和控制器4,其与实施例1中的脊柱调衡康复床的主体结构基本相同,仅上层床体1的床面结构不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详细介绍上层床体1的床面结构。
[0084]上层床体1的床面分为上层床面10和下层床面20。
[0085]一、上层床面
[0086]上层床面10是支撑平台,其用于支撑患者的身体。
[0087]参照图4,上层床面10分为:上层上段床面11、上层中段床面12和上层下段床面14。
[0088]上层上段床面11由若干板条铺设而成,这些板条固定在一个框架内,该框架与床帮相连接,并且保持固定不动,上层上段床面11用于支撑患者的上身,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颈椎矫正模型111。
[0089]上层中段床面12也由若干板条铺设而成,这些板条固定在一个框架内,该框架可沿患者身体横向左右摇摆,上层中段床面12用于支撑患者的臀腰部,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腰椎矫正模型121。
[0090]上层下段床面14为一块完整的板块,该板块上面设置有柔软的海绵皮革,并且也能够像上层中段床面12—样左右摇摆,但是其摇摆的方向刚好和上层中段床面12摇摆的方向相反,上层下段床面14用于支撑患者的双下肢,其上设置有一对踝关节固定装置,分别记为踝关节固定装置131、踝关节固定装置132。
[0091]上层床面10的底面,在双膝部位、臀腰部位、腰背部位均设置有远红外线理疗治疗器(未图示),各远红外线理疗治疗器均由恒温系统控制工作,此外,各远红外线理疗治疗器的底部都设置有热辐射反射板(未图示)。
[0092]二、下层床面
[0093]下层床面20是安装平台,其上安装有双上肢牵引机构21和臀腰部左右摇摆驱动机构23,其中,双上肢牵引机构21用于对患者的双上肢进行牵引拉伸,臀腰部左右摇摆驱动机构23用于同时驱动上层中段床面12和上层下段床面14做横向左右交替摇摆运动,进而带动患者的臀腰部和双下肢同时被动做反方向的左右交替摇摆运动。
[0094]参照图5,双上肢牵引机构21包括:第一电机2111、丝杆2112、丝杆螺帽2113、横杆2114、第一滑块2115、第一滑轨2116和拉手握柱2117。本实施例中的双上肢牵引机构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双上肢牵引机构的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95]参照图5,臀腰部左右摇摆驱动机构23包括:第二电机(未图示)、偏心轮2311、推拉杆2312、连杆2313、第一支撑框架2314、第二滑块2315、第二滑轨2316、第二支撑框架2317、第三滑块2318和第三滑轨2319,其中,连杆2313呈“丁”字形,其交叉处(即图5中的A点)与下层床面20转动连接,左端(即图5所示的B端)与上层下段床面14转动连接,右端(即图5所示的C端)与上层中段床面12转动连接,下端(即图5所示的D端)与推拉杆2312转动连接;推拉杆2312的另一端与偏心轮2311转动连接,偏心轮2311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支撑框架2314和第二支撑框架2317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层中段床面12和上层下段床面14的底部,第二滑块2315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2314上,第三滑块2318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框架2317上,第二滑轨2316和第三滑轨2319均沿人体横向固定安装在下层床面20上,第二滑块2315在第二滑轨2316上滑动,第三滑块2318在第三滑轨2319上滑动。第二电机启动时,通过偏心轮2311、推拉杆2312和连杆2313的传递作用,上层中段床面12带动患者的臀腰部做横向左右摇摆运动,与此同时,上层下段床面14也带动患者的双下肢做横向左右摇摆运动,臀腰部的左右摇摆方向与双下肢的左右摇摆方向正好相反,即:臀腰部向左摇摆时,双下肢正好向右摇摆,臀腰部向右摇摆时,双下肢正好向左摇摆,实现了臀腰部与双下肢被动横向左右交替摇摆的治疗功能。
[0096]该康复床的治疗程序同样储存在互联网数据库中,控制器与互联网数据库相联接,由于与实施例1 一样,故不再赘述。
[0097]具有该种结构的仰卧式脊柱调衡康复床,其主要是针对已造成明显临床症状的脊椎关节错位人群,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治疗,通过采用双下肢与臀腰部被动左右交替摇摆的机械运动治疗方式,在腰椎矫正模型、颈椎矫正模型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臀腰部左右摇摆加大角度定点、定向矫正腰椎、胸椎、颈椎。
[0098]实施例3
[0099]参照图1,本发明的仰卧式脊柱调衡康复床的主体结构包括:上层床体1、下层床体
2、升降装置3和控制器4,其与实施例1中的脊柱调衡康复床的主体结构基本相同,仅上层床体1的床面结构不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详细介绍上层床体1的床面结构。
[0100]上层床体1的床面分为上层床面10和下层床面20。
[0101]—、上层床面
[0102]上层床面10是支撑平台,其用于支撑患者的身体。
[0103]参照图6,上层床面10分为:上层上段床面11、上层中段床面12和上层下段床面15。
[0104]上层上段床面11由若干板条铺设而成,这些板条固定在一个框架内,该框架与床帮相连接,并且保持固定不动,上层上段床面11用于支撑患者的上身,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颈椎矫正模型111。
[0105]上层中段床面12也由若干板条铺设而成,这些板条固定在一个框架内,该框架可沿患者身体横向左右摇摆,上层中段床面12用于支撑患者的臀腰部,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腰椎矫正模型121。
[0106]上层下段床面15由左右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分别是上层下段左床面和上层下段右床面,上层下段左床面和上层下段右床面各为一块完整的板块,并且在上面都设置有柔软的海棉皮革,每个完整的板块上各设置一个踝关节固定装置,即踝关节固定装置131和踝关节固定装置132,上层下段左床面和上层下段右床面能够左右交替纵向来回移动。
[0107]上层床面10的底面在双膝部位、臀腰部位、腰背部位均设置有远红外线理疗治疗器(未图示),各远红外线理疗治疗器均由恒温系统控制工作,此外,各远红外线理疗治疗器的底部都设置有热辐射反射板(未图示)。
[0108]二、下层床面
[0109]下层床面20是安装平台,其上安装有双上肢牵引机构21和臀腰部左右摇摆驱动机构24,其中,双上肢牵引机构21用于对患者的双上肢进行牵引拉伸,臀腰部左右摇摆驱动机构24用于驱动上层中段床面12左右摇摆,同时驱动构成上层下段床面15的上层下段左床面和上层下段右床面左右交替纵向来回移动,进而带动患者的臀腰部被动左右摇摆,同时带动患者的双下肢被动左右交替纵向牵引。
[0110]参照图7,双上肢牵引机构21包括:第一电机2111、丝杆2112、丝杆螺帽2113、横杆2114、第一滑块2115、第一滑轨2116和拉手握柱2117。本实施例中的双上肢牵引机构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双上肢牵引机构的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0111]参照图7,臀腰部左右摇摆驱动机构24包括:第二电机(未图示)、偏心轮2411、推拉杆2412、连杆2413、左延长板2423、右延长板2424、第一支撑框架2414、第二滑块2415、第二滑轨2416、第二支撑框架2417、第二支撑框架2418、第三滑块2419、第三滑块2420、第三滑轨2421和第三滑轨2422,其中,连杆2413呈“十”字形,其交叉处(即图7所示的A点)与下层床面20转动连接,左端(即图7所示的B端)与上层中段床面12转动连接,右端(即图7所示的C端)与推拉杆2412转动连接,上端(即图7所示的D端)与右延长板2424转动连接,下端(即图7所示的E端)与左延长板2423转动连接,左延长板2423的另一端与构成上层下段床面15的上层下段左床面固定连接,右延长板2424的另一端与构成上层下段床面15的上层下段右床面固定连接;推拉杆2412的另一端与偏心轮2411转动连接,偏心轮2411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支撑框架2414固定安装在上层中段床面12的底部,第二滑块2415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2414上,第二滑轨2416沿人体横向固定安装在下层床面20上,第二滑块2415在第二滑轨2416上滑动;第二支撑框架2417和第二支撑框架2418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层下段左床面的底部和上层下段右床面的底部,第三滑块2419和第三滑块2420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框架2417和第二支撑框架2418上,第三滑轨2421和第三滑轨2422沿人体纵向固定安装在下层床面20上,第三滑块2419和第三滑块2420分别在第三滑轨2421和第三滑轨2422上滑动。第二电机启动时,通过偏心轮2411、推拉杆2412、连杆2413、左延长板2423和右延长板2424的传递作用,上层中段床面12左右摇摆,与此同时,构成上层下段床面15的上层下段左床面和上层下段右床面左右交替纵向来回移动,从而实现了在患者的臀腰部被动左右摇摆的同时双下肢被动左右交替纵向牵引。
[0112]该康复床的治疗程序同样储存在互联网数据库中,控制器与互联网数据库相联接,由于与实施例1 一样,故不再赘述。
[0113]具有该种结构的脊柱调衡康复床,其主要是针对骨盆错位合并腰椎间盘突出人群,对他们进行矫正治疗,通过采用臀腰部左右摇摆与双下肢交替牵引同时进行的机械运动治疗方式,在腰椎矫正模型、颈椎矫正模型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双髋关节、双骶髂关节、耻骨联合、腰骶关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