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臀腰部被动左右摇摆的脊柱调衡康复床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16031阅读:来源:国知局
节的自然开合运动和自然回纳,起到了定点、定向自然矫正骨盆及腰椎、胸椎、颈椎的作用。
[0114]实施例4
[0115]参照图8,本发明的俯卧式脊柱调衡康复床的主体结构包括:上层床体1、下层床体2和控制器4。
[0116]上层床体1通过水平设置的支点连接轴5与下层床体2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安装在下层床体2上的连接撑杆6进行支撑和固定。上层床体1的四面床帮呈流水线型,并且套在下层床体2的四面床帮之外。控制器4用于控制上层床体1的工作。
[0117]在控制器4的控制下,上层床体1能够实现上层上段床面16沿人体纵向来回移动、上层下段床面17沿人体横向左右摇摆,从而实现在俯卧拉伸上身的同时左右摇摆臀腰部及双下肢,进而起到腰椎间盘突出自然矫正、自然回纳的治疗作用。
[0118]下面详细介绍上层床体1的床面结构。
[0119]上层床体1的床面分为上层床面10和下层床面20。
[0120]—、上层床面
[0121]上层床面10是支撑平台,其用于支撑患者的身体。参照图9,上层床面10分为:上层上段床面16和上层下段床面17。上层上段床面16用于支撑患者的上身,其能够沿人体纵向来回移动,达到来回牵引患者上身的作用。上层下段床面17用于支撑患者双下肢的双大腿中段以下部分,其能够沿人体横向左右摇摆,达到左右摇摆臀腰部及双下肢的作用。
[0122]为了提高患者俯卧时的舒适度,我们在上层上段床面16和上层下段床面17上铺设了柔软的海棉和皮革。
[0123]二、下层床面
[0124]下层床面20是安装平台,其上安装有上层上段床面驱动机构25和上层下段床面驱动机构26,其中,上层上段床面驱动机构25用于驱动上层上段床面16沿人体纵向来回移动,上层下段床面驱动机构26用于驱动上层下段床面17沿人体横向左右摇摆。
[0125]参照图10,上层上段床面驱动机构25包括:第三电机2511、丝杆2512、丝杆螺帽2513、横杆2514、第四滑块2515、第四滑轨2516。其中,丝杆2512和第四滑轨2516均沿人体纵向延伸,丝杆螺帽2513套在丝杆2512上并与横杆2514固定连接,第四滑块2515安装在上层上段床面16底部的支撑杆上并且与横杆2514固定连接,第四滑轨2516安装在下层床面20内,第三电机2511驱动丝杆2512转动,进而带动横杆2514沿人体纵向移动,第四滑块2515在第四滑轨2516上滑动,患者俯卧在上层上段床面16和上层下段床面17上,第三电机2511正转、反转交替进行,带动上层上段床面16沿人体纵向来回移动,进而对患者进行拉伸牵引。
[0126]参照图10,上层下段床面驱动机构26包括:第四电机、偏心轮2611、推拉杆2612、连杆2613、第三支撑框架2614、第五滑块2615和第五滑轨2616,其中,连杆2613呈“一”字形,沿人体纵向布置,其一端(即图10中的A端)与推拉杆2612转动连接、另一端(即图10中的B端)与上层下段床面17转动连接、中间(即图10中的C点)与下层床面20转动连接;推拉杆2612的另一端与偏心轮2611转动连接,偏心轮2611安装在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三支撑框架2614固定安装在上层下段床面17的底部,第五滑块2615固定安装在上层下段床面17的底部(或者安装在第三支撑框架2614上);第五滑轨2616沿横向固定安装在下层床面20上,第五滑块2615在第五滑轨2616上滑动。第四电机启动时,通过偏心轮2611、推拉杆2612和连杆2613的传递作用,上层下段床面17能够左右摇摆,进而带动患者的臀腰部和双下肢同时被动做横向左右同向摇摆。
[0127]参照图8和图9,当上层上段床面16移动到顶端时,上层上段床面16与上层下段床面17 二者之间形成空缺,患者俯卧时,腹部悬空下垂,有利于突出的腰椎间盘自然回纳。当上层上段床面16移动到接近上层下段床面17时,上层上段床面16与上层下段床面17 二者之间的空缺变小或消失,患者“跪卧”在上层上段床面16与上层下段床面17之间,在上层下段床面17不间断左右摇摆的作用下,有利于放松因腹部悬空下垂造成的腰肌紧张。
[0128]该康复床的治疗程序同样储存在互联网数据库中,控制器与互联网数据库相联接,由于与实施例1 一样,故不再赘述。
[0129]具有该种结构的脊柱调衡康复床,其主要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物回纳人群,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矫正治疗,治疗过程是通过模仿医生操作(按腰搬腿并左右摇摆双下肢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回纳的矫正手法),采用俯卧上身间断性拉伸牵引脊柱(增宽椎间隙,营造了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自然回纳的角度及宽度)、臀腰部及双下肢不间断被动左右摇摆的机械运动治疗方式,并让腹部自然下垂(加大腰椎生理曲度前曲),成功的实现了针对性的定点、定向动态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回纳,大大提升了直接回纳腰椎间盘突出物的成功率,轻松地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直接回纳腰椎间盘突出物的大难题。
[0130]总结: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显示的四种脊柱调衡康复床,采用了多种机械运动方式,成功模仿了医生及助手协同操作各种脊椎矫正手法,并能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定点、定向矫正技术,全方位地理顺和调衡整条脊柱,快速松解各椎间盘、各脊椎关节、脊柱旁各深部、浅部软组织及韧带,松解受压迫的神经根,最终达到解除临床症状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技术含量不足的问题,以及治疗作用不能完全发挥的问题。
[0131]上层床体1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双上肢纵向拉伸牵引、不间断促使臀腰部横向左右摇摆、不间断促使臀腰部与双下肢横向左右交替摇摆、不间断促使臀腰部横向左右摇摆与双下肢纵向左右交替牵引、间断性上身纵向拉伸牵引、与不间断促使臀腰部/双下肢横向左右同向摇摆等机械运动方式,都是由控制器4调用互联网数据库的治疗程序来实现的。
[0132]控制器4调用互联网数据库的治疗程序时,体现以下治疗模式:
[0133]1、时间治疗模式:设置有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0134]2、循环摇摆治疗模式:从慢速到中速再到快速,再从快速到中速再到慢速,不断地逐升逐减循环摇摆治疗模式;
[0135]3、逗留摇摆治疗模式:慢速、中速、快速各逗留设定的治疗时间;
[0136]4、持续摇摆治疗模式:慢速、中速、快速各持续治疗并独立完成设定的治疗时间。
[0137]5、床面倾斜治疗模式:小倾斜、中倾斜、大倾斜、不超过20°的特倾斜,均与水平床面互相循环交替逗留设定的治疗时间。
[0138]依据患者的病情,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器4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设置合适的治疗时间,从而实现对因脊椎互相挤压、磨擦、碰撞而造成的脊柱损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进而达到提前预防和治疗脊柱疾病以及脊柱相关疾病的目的。
[0139]下面介绍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示出的脊柱调衡康复床的使用方法:
[0140]通过控制器4启动治疗程序,升降装置3倾斜下降上层床体1的床面,使患者呈头低脚高治疗体位,让脊柱产生自身牵引力,自然增宽各椎间隙,同步启动臀腰部左右摇摆治疗程序,并带动双下肢横向左右摇摆或带动双下肢纵向左右交替牵引,在脊柱自身牵引增宽各椎间隙最佳状态下,各脊椎关节不断开合运动,再次促进各椎间隙增宽,最后达到错位的脊椎关节自然回纳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倾斜床面与水平床面间断交替,这样可提高各错位的脊椎关节自然回纳的机率,治疗时间剩余一分钟时,摇摆治疗速度逐渐停止,倒立倾斜的床面逐渐升起,让患者呈头高脚低休息体位,最后回归水平床面,这样可提高患者在治疗全过程的安全系数,避免患者因治疗体位因素,造成一过性脑充血或一过性脑缺血引起意夕卜。
[0141]脊柱是人体的栋梁,不仅肩负着支撑整个人体的重任,而且大脑还通过脊髓与神经,借助脊柱的椎管向下穿行,支配并管理人体所有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脊柱在人体器官中占据了非常重要地位。
[0142]正常人体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椎前曲、胸椎后曲、腰椎前曲和尾椎后曲。任何一个生理弯曲变直或反弓,都会影响正常人体脊柱的生理运动功能。脊柱的生理运动功能包括:前屈、后伸、左侧摆、右侧摆、左旋转、右旋转。以腰椎为例,正常人体站立时,腰椎生理前曲可体现腰椎椎间盘间隙处于前宽后窄正常状态,而腰椎生理前曲消失,即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病因一),腰椎椎间盘间隙便处于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病变状态,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体征之一,它就会造成人体脊柱生理运动功能失常。又如,由于上身自身体重的因素造成椎体与椎体之间互相挤压、碰撞,引起椎间盘损伤,同时椎间盘本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性、老化及退变的因素,最后导致椎间隙狭窄(病因二),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体征之二。再如,脊柱是由各椎体互相支撑,并由脊柱旁肌肉互相连接、韧带互相牵拉,维持着脊柱的平衡,当外来暴力直接或间接造成脊椎关节错位时,可引起脊椎失衡,或者长期不良习惯及不良姿势,也可引起脊柱失衡,而诱发脊椎关节错位,二者互相影响,形成因果互换病因,即脊柱失衡与脊椎关节错位(病因三),脊椎关节错位往往伴随椎间孔狭窄而压迫神经根,更严重的还会因椎体错位,造成椎管狭窄而压迫脊髓,引起脊柱疾病以及与脊柱相关的内脏器官疾病。
[0143]临床治疗腰背痛、腰臀痛和腰腿痛病人时,医生经常利用手法有节律的定点、定向(横向)、滚动、推拉及摇摆病人的胸椎和臀部、腰椎和臀部、臀部和腿部,目的是通过动态矫正左右侧摆错位和左右旋转错位的椎体;有时还安排四个助手,有节律的同步牵引患者四肢,然后医生根据助手有节律的同步牵引,施于同步借力定点定向冲压错位的椎体,目的是通过定点矫正前后错位的椎体;有时医生甚至自己操作高强度的按腰搬腿摇摆矫正手法,即一手按腰、另一手搬起双腿并左右摇摆,目的是将患者腰部向后成角,形成腰椎前曲并摇摆,欲达到定点、定向矫正腰椎关节和腰骶关节错位,由于高难度的手法操作和高强度的重体力劳动,很容易造成医生因手法操作体力不支损伤自己而无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事手法脊椎矫正这类工作性质的同行,几乎100%均有与发明人相同不幸的损伤经历,真是苦不堪言。
[0144]为此,本发明的核心技术:促使臀腰部被动左右摇摆的脊柱调衡康复床,是发明人通过35年大量临床操作和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成果,其模仿了医生及助手的各种操作手法,实现了利用设备代替医生及助手,安全地、成功地、巧妙地完成了各种脊椎矫正手法,为临床提供了新颖、安全、简单、实用的治疗技术。
[0145]当患者仰卧治疗体位时,参见图2、图4和图6,颈椎矫正模型和腰椎矫正模型使得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前曲正常状态,促进向后突出的椎间盘自然回纳,同时,臀腰部被动左右摇摆,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