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外敷中药及制法_3

文档序号:9773509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煎锅内,加7倍 药渣量的清水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32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 °C相对密度为1.28-1.30的稠膏b,备用; (5) 将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中与步骤(4)所得稠膏a和稠膏b混合,拌匀,88°C灭菌42分 钟,封装,即得。
[0035] 本发明所得外敷中药的使用方法是:将患处用温水擦拭干净,取适量本发明药物, 用白酒、食醋等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五天一个疗程。
[0036] 实施例5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外敷中药,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 量份(35g/份):白芥子9.5份;蜘蛛香7份;秋海棠根10.5份;合掌消9份;薏苡仁12.5份;蒲种 壳8.5份;万年青花5.5份;通光散8份;鸡血藤10.5份;十八症6.5份;楮头红8.5份;赤小豆8 份;阴香皮5份;莳萝子7.5份。
[0037] 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外敷中药的制备方法是: (1) 取秋海棠根、阴香皮、鸡血藤和蜘蛛香置于姜汤中浸泡6.5小时,取出,置于炒药锅 内,文火加热炒干为度,取出,备用; (2) 莳萝子、白芥子和蒲种壳置于炒药锅内,文火加热,边炒边淋入0.25倍量的麻油,炒 至亮黄色,略有焦斑,取出,吸去多余的油分,备用; (3) 将步骤(1)和(2)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11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4) 将剩余原料药粉碎成粗粉,置于密闭容器中,加4.6倍所述原料药量的浓度为70%的 乙醇密封浸提4天,收集浸提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稠膏a;所得药渣置于煎锅内,加6倍 药渣量的清水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3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 °C相对密度为1.28-1.30的稠膏b,备用; (5)将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中与步骤(4)所得稠膏a和稠膏b混合,拌匀,86°C灭菌37分 钟,封装,即得。
[0038]本发明所得外敷中药的使用方法是:将患处用温水擦拭干净,取适量本发明药物, 用白酒、食醋等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五天一个疗程。
[0039]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白芥子: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化学成份:白芥子含白芥子甙、芥子碱、芥 子酶、脂肪、蛋白质及粘液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白芥子 油),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胆碱。性味: 辛,温。归经: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 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0040]蜘蛛香:为败酱科属植物蜘蛛香的根茎。成分:根和根茎主要含挥发性成分,还含 有咖啡酸。药理:对中枢神经具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药性:辛,微苦,温。功能主治: 理气和中,散寒除湿,活血消肿。
[0041 ]秋海棠根:基原: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根。化学成份:块茎含秋海棠皂甙。性 味:味酸;湿。功能主治:化癖;止血;清热利湿。主跌打损伤;吐血、略血;紐血;刀伤出血;月月 漏;血瘀经闭;月经不调;带下;淋浊;泻痢;胃痛;咽喉肿痛。
[0042] 合掌消:基原:为萝蘑科植物合掌消的根或全草。化学成份:黄绿花合掌消根中含 甾体甙成分。分离到白前甙元B和白前甙元-C-单-D-黄花夹竹桃糖甙。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偏头痛;腰痛;月经不 调;乳痈;痈肿疔毒。
[0043] 薏苡仁: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入脾、肺、肾经。功 能主治: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 肠痈,淋池,白带。
[0044] 蒲种壳:基原:为萌芦科植物瓠子的老熟果皮。性状:干燥的果皮,多呈破碎的条片 状,厚约5-7mm。外表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内壁灰白色,如绵絮状。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 以干燥、外表色黄、内壁白色、无碎肩者为佳。性味:味苦;淡;性寒。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 面目四肢浮肿;膨胀;小便不通。
[0045] 万年青花:基原:百合科植物万年青的花蕾。原形态:万年青:多年生常绿草本。根 茎粗1.5-2.5cm,有多数粗纤维根。花葶短于叶;穗状花序长3-4cm,宽1.2-1.7cm,具几十朵 密集的花;荀片卵形,膜质,短于花,长2.5-6mm,宽2-4mm;花被合生,球状钟形,长4-5mm,宽 6_,裂片6,不十分明显,内向,厚肉质,淡黄色或褐色;雄蕊6,花药卵形,长1.4-1.5mm;子房 球形,花柱不明显,柱头3裂。浆果直径约8_,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1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1700m的林下、山谷阴湿草地。功能主治:祛瘀止痛;补肾。主跌打损 伤;肾虚腰痛。
[0046]通光散:基原:为萝蘑科植物通关藤的藤、根或叶。性味:①《云南中草药选》:"苦, 微寒。"②《红河中草药》:"苦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治肺炎,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疗疮肿毒。
[0047]鸡血藤: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性状:本品为椭圆形、长矩圆形 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O . 3-1 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性 味:苦、甘,温。归经:归肝、肾经。功效:补血,活血,通络。主治: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 木瘫痪,风湿痹痛。
[0048] 十八症:基原:为胡椒科植物光轴苎叶筠的全株。性味:辛;温。归经:肝经。功能主 治:祛风散寒;活血调经;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脘腹冷痛,牙痛,月经不调,痛 绝,跌打肿痛,蛇虫咬伤。
[0049] 楮头红:基原: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性味:味苦;甘;性微寒。归经:归肺; 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主肺热咳嗽;头目眩晕;耳鸣;耳聋;日赤羞明;肝炎; 风湿痹痛;跌打伤肿;蛇头疔;无名肿毒。
[0050]赤小? :基原:为?科植物赤小?或赤?的种子。化学成份:每百克含蛋白质20.7 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纤维4.9克、灰分3.3克、钙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 硫胺素0.3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性味:甘酸,平。归经:入心、小肠经。功 能主治: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0051] 阴香皮:基原: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0.2%-0.4%。油中 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约占77%。此外,还含有丁香油酚,黄樟醚等成分。性味:辛;微甘;性 温。归经:脾经。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祛风散寒;解毒消肿;止血。主主治寒性胃痛;腹痛泄 泻;食欲不振;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0052] 莳萝子: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化学成份:果实含葛缕酮、柠檬烯、莳萝 油脑、佛手柑内酯、伞形花内酯金合欢醚即7-羟基香豆精金合欢醇醚、蜡、蜡及γ-谷甾醇 等。种子、茎、叶含6,7_二氢-8,8-二甲-2Η,8Η-苯并[1,2-13:5,4-13]二吡喃-2,6-二酮,东莨 菪素,花椒内酯。另外,种子中还含有16种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α-葛缕酮,柠檬烯,水芹烯,二 氢葛缕酮。药理作用:种子中所含的非萜类油有抗真菌作用。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脾; 胃;肝;肾经。功能主治: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主腹中冷痛;胁肋胀满;呕逆食少; 寒疝。
[0053]试验例本发明所得治疗膝关节创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