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生粉灭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52781阅读:来源:国知局
>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3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3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5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气缸34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所述第一气缸34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推动杆3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36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缸34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气缸34能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6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横杆37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37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3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38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38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38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3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2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竖杆38的侧面滑动连接。
[0026]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4包括移动板41、位于所述移动板41上方的进料斗42、位于所述移动板41下方的密封管43、设置于所述密封管43上的第一固定环44、位于所述密封管43—侧的第二竖杆45、位于所述第二竖杆45下方的顶靠板46、位于所述顶靠板46上方的第二固定块47。所述移动板41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板41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4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一通孔4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通孔4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推动杆36及第一竖杆38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4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进料斗42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4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411且与所述移动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管4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密封管43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411且与所述移动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密封管43的内部与所述进料斗42的内部相通,所述密封管43的下表面呈倾斜状,从而使得所述密封管43的下表面可以顶靠在所述进料框2的内表面上,进而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到进料框2内。所述第一固定环44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固定环44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环44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4的内表面与所述密封管43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密封管43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二竖杆4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45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45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45的下端与所述顶靠板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46呈长方体,所述顶靠板46水平放置,所述顶靠板46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向下推动进料框2内的中药,防止中药阻塞在进料框2内。所述第二固定块4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47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块47的下表面与所述顶靠板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47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竖杆45的侧面固定连接。
[0027]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5包括第三框体51、位于所述第三框体51内的散热框52、位于所述散热框52上方的第一倒料块53、位于所述散热框52内的加热棒54、设置于所述散热框52上的第一支撑板55、位于所述散热框52下方的第一集料斗56、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5上方的第三支撑杆57、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57上方的倒料板58、位于所述倒料板58上方的倒料轮59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料斗56上的第一管道50。所述第三框体51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框体51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框体5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进料框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料框2的内部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框体5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511及位于右表面的圆孔512,,所述第二通孔511呈长方体状,所述圆孔512呈圆柱体状,所述圆孔512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散热框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框5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52竖直放置,所述散热框52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5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棒5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加热棒54收容于所述散热框52内且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54主要用于产生热量。所述第一倒料块5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倒料块5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倒料块53的下表面与所述散热框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倒料块53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方便将药材集中到第三框体51内。所述第一支撑板5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5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55的侧面与所述散热框5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5上设有若干第三通孔551,所述第三通孔55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集料斗56呈空心状,所述第一集料斗56的上表面与所述散热框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料斗56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511且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通孔511与所述第一集料斗5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集料斗56的右表面设有透孔561,所述透孔561与所述第一集料斗5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支撑杆57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57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5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7的上端与所述倒料板5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7上设有位于左右表面的第二斜杆571,所述第二斜杆571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571的上端与所述倒料板5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57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5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倒料板58的中间呈水平状,所述倒料板58的边缘处呈倾斜状,从而可以使得药材向下移动,所述倒料板58上设有三角杆581,所述三角杆581为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体,所述三角杆581水平放置,所述三角杆581的下表面与所述倒料板5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倒料轮59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三角杆581的左右两侧,所述倒料轮59呈圆柱体状,所述倒料轮59可以旋转,所述倒料轮59上设有第一凸块591,所述第一凸块591均匀分布在所述倒料轮59上,用于将药材往周围拨动。所述第一管道50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50的右端对准所述圆孔512且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圆孔51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管道50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50的左端对准所述透孔561且与所述第一集料斗56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50的内部与所述第一集料斗56的内部相通。
[002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框体6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6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6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框体6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511且与所述第三框体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框体6的内部与所述第三框体5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框体6上设有位于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61、位于右表面的第四通孔62、位于内部的第二倒料块63、位于所述第二倒料块63下方的第二气缸64、位于所述第二气缸64上方的第二推动杆65、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65上方的第一推板66、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66上的第二密封环67、位于所述第二密封环67下方的限定板68及位于所述限定板68下方的第四支撑杆69。所述第三通孔6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通孔6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通孔61与所述第一框体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通孔6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通孔62位于所述第三通孔61的上方,所述第四通孔62与所述第一框体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倒料块6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倒料块6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倒料块6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倒料块6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倒料块63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气缸6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65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6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64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气缸64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65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6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推板6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6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板66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密封环67呈环状,所述第二密封环67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密封环67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6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67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限定板68呈长方体,所述限定板68水平放置,所述限定板68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5贯穿所述限定板68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65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四支撑杆69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支撑杆69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69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69的上端与所述限定板6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69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9]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框体7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7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7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6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7内,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7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五通孔71、位于所述第五通孔71上方的第六通孔72、位于左侧的第三支架73、位于所述第二框体7内部的挡环74、位于所述挡环74下方的连接环75、位于右表面的出料口 76、位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