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综合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96746阅读:来源:国知局
2,反射镜B142将光线反射至第一三棱镜147。光线从第一折射面147-1进入后射向反射面147-2,光线经反射面147-2反射后,从第一出射面147-3射出。从第一出射面147-3射出的光线通过第二折射面148-1进入第二三棱镜148。光线通过第二出射面148-2射向目镜145。患者从目镜145接收导出的光线。
[0070]棱镜系统144调整图像方向,使图像正立以便于患者观看。目够根据患者的实际屈光状况,选用不同度数、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镜片构成目镜,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患者。
[0071 ]自然,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140可以由两组并排的光学子镜片组构成,每个光学子镜片系统均包括反射镜片组146、棱镜系统144和目镜145。
[0072]也可以在罩体130上开设两个出射光线开口132,两个目镜145分别设置在两个出射光线开口 132中。
[0073]实施例3:
[0074]参照图4,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进行进一步改进,增加标靶180,以便于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
[0075]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为例进行说明。
[0076]在底板110上滑动设置一标靶180。标靶180可以为具有图像的板、视力表等物体。标靶180通过滑轨、输送带、丝杆螺母副、气缸、液压缸、滚轮等传动结构带动,在放置读物200的放置区域与底板110右端之间来回移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反射镜150。标靶180的部分或全部与第一反射镜150在同一水平高度,以使其图像水平的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50。集成的标靶用于替换实施例1中的运动物体400,帮助患者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由于设置了标靶180,无需患者另行准备运动物体400,从而能够更加便利的使用。
[0077]具体的标靶180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110上表面的滑块181和设置在滑块181上的标靶板182。滑块181通过滑轨、输送带、丝杆螺母副、气缸、液压缸、滚轮等传动结构带动,在放置读物200的放置区域与底板110右端之间来回移动,标靶板182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50。
[0078]标靶180的移动距离受制于底板110的长度,因此导致视距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为此,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方式中,标靶板182由平面反射镜构成。平面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第一反射镜150。通过第一反射镜150和平面反射镜的相互反射,使得平面反射镜中的图像能够位于无限远的视距处,解决了视距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的问题。
[0079]实施例4:
[0080]参照图5,本实施例对实施例3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进行进一步改进,将第三反射镜170集成在标靶板182上,以简化结构。
[0081]滑块181上表面具备朝向第二反射镜160的斜面183。标靶板182枢接在滑块181的上表面。标靶板182能够绕枢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标靶板182折叠在斜面183上时,向上的表面为标靶板182的反面。第三反射镜170固定在标靶板182的反面。此时,读物200的图像通过第二反射镜160反射至第三反射镜170,第三反射镜170再将读物图像反射至罩体130的上方,患者的眼睛300通过罩体130的上方观察读物200的图像(图5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0082 ]参照图6,在标靶板182立起时,标靶板182正面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150。第一反射镜150将光线反射至入射光线开口 131,光线再由光学镜片组140反射至出射光线开口 132。患者的眼睛300通过出射光线开口 132观察标靶板182正面的图像。
[0083]当然,标靶板182的正面也可以由平面反射镜构成。
[0084]实施例5:
[0085]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2、3或4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进行进一步改进,将第一反射镜150和第二反射镜160集成为一体,以简化结构。
[0086]本实施例以实施例4中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100为例进行说明。
[0087]参照图7,一个基板190的端部枢接在支撑件120的右侧。基板190能够绕枢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摆动。在基板190摆动至水平时,基板190的上表面为正面,基板190的下表面为反面。第一反射镜150固定在基板190的正面。在基板190摆动至枢接位置下方的位置时,第一反射镜150将标靶板182的图像反射至入射光线开口 131。患者的眼睛300通过出射光线开口 132观察标靶板182正面的图像(图7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0088]参照图8,在基板190摆动至枢接位置上方的位置时,第二反射镜160将放置区域上读物200的图像反射至第三反射镜170,第三反射镜170再将读物图像反射至罩体130的上方,患者的眼睛300通过罩体130的上方观察读物200的图像(图8中箭头为光传播路径)。
[008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具备用于放置读物的放置区域;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罩体,所述罩体被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罩体具备开设在底面的入射光线开口和开设在侧面的出射光线开口,所述入射光线开口正对所述放置区域; 光学镜片组,所述光学镜片组被所述罩体容纳;所述光学镜片组具备接收来自所述入射光线开口处光线的物侧端,向所述出射光线开口导出光线的像侧端; 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被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水平光线反射进所述入射光线开口 ; 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被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向斜下方反射来自所述放置区域的读物图像; 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斜下方,所述第三反射镜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罩体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标靶;所述标靶上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标靶板,所述标靶板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靶板为平面反射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具备朝向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斜面; 所述标靶板与所述滑块活动的连接,所述标靶板能够折叠在所述斜面上;所述标靶板具备正反两面,所述第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标靶板的反面上;在所述标靶板折叠在所述斜面上时,所述第三反射镜将来自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罩体的上方;在所述标靶板立起时,所述标靶板正面的图像水平的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靶板的正面由平面反射镜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基板,所述基板能够绕连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述基板具备正反两面,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正面和反面; 当所述基板摆动至连接位置上方时,所述第二反射镜接收来自所述放置区域的读物图像; 当所述基板摆动至连接位置下方时,所述第一反射镜将水平光线反射进所述入射光线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镜片组由两组并排的光学子镜片组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射光线开口为两个,所述出射光线开口与所述光学子镜片组一一对应。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物侧端至所述像侧端,所述光学子镜片组依次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入射光线开口处光线的反射镜片组; 用于调整图像方向的棱镜系统; 设置于所述出射光线开口处的目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包括底板、支撑件、罩体、光学镜片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读物图像,使患者能够以较长的视距和良好的坐姿进行正常读写视物。患者通过罩体的上方观察读物图像,患者的远视能力得到锻炼。患者通过出射光线开口观察运动物体,缓解长时间读写视物带来的视疲劳。采用本视力综合训练系统,基于近距离读写视物造成视疲劳这一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从多方面对近视进行综合预防和改善,低成本、低风险、对近视发展具有控制能力,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以及近视复发的问题。
【IPC分类】A61H5/00
【公开号】CN105662801
【申请号】CN201610255633
【发明人】阎文扬
【申请人】阎文扬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