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1216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熏蒸床的防干烧熏蒸加热
目.0
【背景技术】
[0002]中药熏蒸床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产生这两个效应是熏蒸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医师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症下药,直接有效。目前熏蒸床普遍采用先进的中药汽化装置,通过数字智能化控制恒温/电脑控温,使中药药液产生中药蒸汽。患者在薰蒸治疗时,能通过蒸汽热敷使全身毛孔张开、毛细血管网开放。在蒸汽环境内,肌体内邪外出,药物离子通过对患病部位和经络病变区进行有效渗透,药力直达病灶。对改善微循环、松弛骨骼、镇痛及活络关节有良好效果。现有的熏蒸床在液舱内药液太少时不能够及时自动补液,通常是发出警报或者提示,然后由人工操作。另外在药液接近干烧时,蒸汽量会减少,从而影响熏蒸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加热效率高,能够根据水量调整加热功率保证蒸汽量,并在低水位时能够给液舱及时自动补液的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干烧熏蒸加热装置,包含有蒸汽舱、液舱、供液装置、排液装置、加热装置,所述蒸汽舱设置在所述液舱上方,所述液舱设置在所述排液装置上方,所述液舱与所述蒸汽舱、供液装置、排液装置相通,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上,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含有控制器,所述水位感应装置由高水位感应装置和低水位感应装置组成,所述高水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的上部,所述低水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的下部,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0005]作为优选,所述液舱分为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所述第一液舱的舱壁向底部聚拢,所述第一液舱底部与所述第二液舱相通,所述第二液舱设置在所述第一液舱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液舱上。
[0006]作为优选,还包含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设置在第二液舱内,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液舱由导热材料构成,所述加热装置套设在所述第二液舱的外壁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感应装置靠近第一液舱底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供液装置由加药槽、导流管、液泵、集液罐以及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组成,所述加药槽高于所述集液罐,两者通过导流管相连,所述集液罐与所述液泵通过第一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蒸汽舱或第一液舱或第二液舱通过第二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
[0010]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由于设置了高低水位感应装置,使得水位的高低能够被及时侦测;2、由于加药槽、导流管、液泵、集液罐以及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设置,使得药液能够预存在集液罐中,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泵入液舱中;3、两级液舱的设置使得加热部位更加集中,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能够保证加热效率;4、温度感应装置的设置使得控制器能够及时根据温度调整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保证蒸汽量。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标号说明:蒸汽舱10、第一液舱11、第二液舱12、排液管13、排液阀14加热装置20、温度感应装置21、控制器22、高水位感应装置231、低水位感应装置232、液泵30、第一引流管31、第二引流管32、集液罐40、加药槽50、导流管5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8]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由蒸汽舱10、第一液舱11、第二液舱12、排液管13、排液阀14加热装置20、温度感应装置21、控制器22、高水位感应装置231、低水位感应装置232、液泵30、第一引流管31、第二引流管32、集液罐40、加药槽50、导流管51组成。
[0019]加药槽50设置在集液罐40上方,两者之间通过一根导流管51相连,第一引流管31 一端通入集液罐40内,另一端与液泵30的进液口相通;液泵30的出液口上连接有第二引流管32,第二引流管32的另一端与蒸汽舱10的底部相通;蒸汽舱10、第一液舱11、第二液舱12从上往下依次连通,第二液舱12为圆柱形,其舱壁由导热材料构成,第二液舱12外紧贴套设有加热装置20,该设计实现了药液与加热装置20的分离,提高了装置安全性,同时集中加热助于加快液体对流,提高加热和蒸发效率;在第二液舱12下部还设置有低水位感应装置232,第一液舱11的上部设置有高水位感应装置231,在第二液舱12的中上层还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21 ;第二液舱12的下端与排液管13相通,排液管13上设置有排液阀14,用于排空废液;温度感应装置21、加热装置20、高水位感应装置231、低水位感应装置232与控制器22电性相连。参考董稹、童明伟所著《柱形液池内的均匀内热源液体温度分布研宄》,在轴向距离上,柱形的第二液舱12内溶液上层的温度高,中间层次之,底层温度低,当液面降低时,温度感应装置21于药液内的相对位置上升,从而会出现感应温度上升的现象,当液位下降至第二液舱12内时,温度上升速度加快,感测到这一现象后,控制器22相应加大加热装置20的加热功率,从而保证蒸汽量与舒适度。
[0020]工作前向加药槽50中加入药液,药液通过导流管51存储在集液罐40中。
[0021]工作时随着药液的蒸发,当第一液舱11内的液面降低接近第二液舱12时,温度感应装置21感应到温度的加速上升,控制器22加大加热装置20的发热功率,从而保证蒸汽量;当液面继续下降至低水位感应装置232时,低水位感应装置232感测到这一现象反馈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启动液泵30,药液从集液罐40中泵入第一液舱11,当液面上升至高水位感应装置231处,高水位感应装置231将这一现象反馈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关闭液泵30 ο
[00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位感应器及两级加热系统,保证了加热与蒸发效率,并且能够在低水位时自动补水,有效地防止了干烧,并保证了舒适度。
[002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包含有蒸汽舱、液舱、供液装置、排液装置、加热装置,所述蒸汽舱设置在所述液舱上方,所述液舱设置在所述排液装置上方,所述液舱与所述蒸汽舱、供液装置、排液装置相通,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控制器,水位感应装置由高水位感应装置和低水位感应装置组成,所述高水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的上部,所述低水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的下部,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舱分为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所述第一液舱的舱壁向底部聚拢,所述第一液舱底部与所述第二液舱相通,所述第二液舱设置在所述第一液舱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液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设置在第二液舱内,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舱由导热材料构成,所述加热装置套设在所述第二液舱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靠近第一液舱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由加药槽、导流管、液泵、集液罐以及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组成,所述加药槽高于所述集液罐,两者通过导流管相连,所述集液罐与所述液泵通过第一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蒸汽舱或第一液舱或第二液舱通过第二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由加药槽、导流管、液泵、集液罐以及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组成,所述加药槽高于所述集液罐,两者通过导流管相连,所述集液罐与所述液泵通过第一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蒸汽舱或第一液舱或第二液舱通过第二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由加药槽、导流管、液泵、集液罐以及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组成,所述加药槽高于所述集液罐,两者通过导流管相连,所述集液罐与所述液泵通过第一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蒸汽舱或第一液舱或第二液舱通过第二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干烧的熏蒸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由加药槽、导流管、液泵、集液罐以及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组成,所述加药槽高于所述集液罐,两者通过导流管相连,所述集液罐与所述液泵通过第一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蒸汽舱或第一液舱或第二液舱通过第二引流管相通,所述液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熏蒸床的防干烧熏蒸加热装置。该防干烧熏蒸装置包含有蒸汽舱、液舱、供液装置、排液装置、加热装置,所述蒸汽舱设置在所述液舱上方,所述液舱设置在所述排液装置上方,所述液舱与所述蒸汽舱、供液装置、排液装置相通,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控制器,所述水位感应装置由高水位感应装置和低水位感应装置组成,所述高水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的上部,所述低水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液舱的下部,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位感应器及两级加热系统与温度感应装置,能够在低水位时自动补水,有效地防止了干烧,并保证了舒适度。
【IPC分类】A61H33-06
【公开号】CN204521523
【申请号】CN201520109670
【发明人】来建良, 诸葛耀泉, 徐春伟, 吕永锋
【申请人】来建良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