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321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当人体出现疾病时,表现为人体的体温升高,就需要对人体进行降温,因此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装置,在现有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中,还都是使用冰袋直接放到人体的额头部进行降温,由于
[0005]人体的颈腋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在医疗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降温效果,往往需要在颈腋处放置冰袋进行降温,使冰块和冰水混合在一起,对人体降温效果不好。
[0006]三、

【发明内容】

[0007]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因此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人体腋部的下容器、设置在人体颈部的上容器、设置有包含有具有内腔体的支柱的支架、设置为下容器和上容器分别与支柱连通的通水管。
[0009]由于设计了下容器、上容器、通水管和支架,当下容器和上容器进行降温时,冰块温度升高变成冰水进入到支柱中,防止下容器和上容器的温度升高,再由支柱在人体脊椎部进行二次降温,不再使用冰袋进行降温,因此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在人体腋部和颈部保持冰块降温的方式把下容器、上容器、通水管和支架相互联接。
[001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架设置为还包含有堵头、螺母、支撑杆和搭扣,在支柱中设置有内腔体并且堵头设置在支柱的内腔体的开口端端部,螺母设置为与支柱螺纹式联接并且搭扣设置为通过支撑杆与螺母联接,下容器设置为通过通水管与支柱的内腔体连通并且上容器设置为通过通水管与支柱的内腔体连通,下容器和上容器分别设置在搭扣的下上端面上并且下容器和上容器分别设置有开闭的开口端部。
[00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柱设置为圆柱筒体。
[001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通水管设置为柔性弹性橡胶管。
[001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下容器设置为椭圆体并且在下容器设置有堵头,堵头设置为与下容器螺纹式联接。
[001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上容器设置为圆环体的一部分并且在上容器设置有堵头,堵头设置为与上容器螺纹式联接。
[001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搭扣设置倒V字形。
[001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下容器、搭扣和上容器分别设置为两个并且两个下容器、搭扣和上容器分别设置在支柱的两侧面。
[0018]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人体腋部和颈部保持冰块降温的下容器、上容器、通水管和支架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0019]四、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22]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支柱1、堵头2、通水管3、下容器4、螺母5、支撑杆6、搭扣7和上容器8,
[0025]在支柱I中设置有内腔体并且堵头2设置在支柱I的内腔体的开口端端部,螺母5设置为与支柱I螺纹式联接并且搭扣7设置为通过支撑杆6与螺母5联接,下容器4设置为通过通水管3与支柱I的内腔体连通并且上容器8设置为通过通水管3与支柱I的内腔体连通,下容器4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在搭扣7的下上端面上并且下容器4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有开闭的开口端部。
[0026]在本实施例中,支柱I设置为圆柱筒体。
[0027]在本实施例中,通水管3设置为柔性弹性橡胶管。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下容器4设置为椭圆体并且在下容器4设置有堵头2,堵头2设置为与下容器4螺纹式联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上容器8设置为圆环体的一部分并且在上容器8设置有堵头2,堵头2设置为与上容器8螺纹式联接。
[0030]在本实施例中,搭扣7设置倒V字形。
[0031 ] 在本实施例中,下容器4、搭扣7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为两个并且两个下容器4、搭扣7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在支柱I的两侧面。
[0032]在下容器4和上容器8中放入冰块,转动螺母5与支柱I的位置关系,把搭扣7放到人体的肩部,把支柱I放到人体的脊椎部,把下容器4放到人体的腋部,把上容器8放到人体的颈部,当对人体进行降温时,下容器4和上容器8产生的冰水,通过通水管3进入到支柱I中,通过堵头2把集中的冰水排出。
[0033]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0034]1、由于设计了下容器4、上容器8、通水管3和支架,当下容器4和上容器8进行降温时,冰块温度升高变成冰水进入到支柱I中,防止下容器4和上容器8的温度升高,再由支柱I在人体脊椎部进行二次降温,不再使用冰袋进行降温,因此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0035]2、由于设计了由于设计了下容器4、上容器8、通水管3和支架,实现了冰块和冰水分别进行对人体降温,保证了人体腋部和颈部的重点降温。
[0036]3、由于设计了堵头2、螺母5、支撑杆6和搭扣7,使下容器4和上容器8的位置更固定。
[0037]4、由于设计了支柱1、堵头2、通水管3、下容器4、螺母5、支撑杆6、搭扣7和上容器8,适合人体上放置,通过冰块实现了对人体进行物理强制降温。
[0038]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39]还有其它的与在人体腋部和颈部保持冰块降温的下容器4、上容器8、通水管3和支架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因此在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人体腋部的下容器4、设置在人体颈部的上容器8、设置有包含有具有内腔体的支柱I的支架、设置为下容器4和上容器8分别与支柱I连通的通水管3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人体腋部的下容器(4)、设置在人体颈部的上容器(8)、设置有包含有具有内腔体的支柱(I)的支架、设置为下容器(4 )和上容器(8 )分别与支柱(I)连通的通水管(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人体腋部和颈部保持冰块降温的方式把下容器(4)、上容器(8)、通水管(3)和支架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支架设置为还包含有堵头(2 )、螺母(5 )、支撑杆(6 )和搭扣(7 ),在支柱(I)中设置有内腔体并且堵头(2 )设置在支柱(I)的内腔体的开口端端部,螺母(5)设置为与支柱(I)螺纹式联接并且搭扣(7)设置为通过支撑杆(6 )与螺母(5 )联接,下容器(4)设置为通过通水管(3 )与支柱(I)的内腔体连通并且上容器(8 )设置为通过通水管(3 )与支柱(I)的内腔体连通,下容器(4)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在搭扣(7)的下上端面上并且下容器(4)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有开闭的开口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支柱(I)设置为圆柱筒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通水管(3)设置为柔性弹性橡胶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下容器(4)设置为椭圆体并且在下容器(4)设置有堵头(2),堵头(2)设置为与下容器(4)螺纹式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上容器(8)设置为圆环体的一部分并且在上容器(8)设置有堵头(2),堵头(2)设置为与上容器(8)螺纹式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搭扣(7)设置倒V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是:下容器(4)、搭扣(7)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为两个并且两个下容器(4)、搭扣(7)和上容器(8)分别设置在支柱(I)的两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人体的强制物理降温装置,包含有设置在人体腋部的下容器(4)、设置在人体颈部的上容器(8)、设置有包含有具有内腔体的支柱(1)的支架、设置为下容器(4)和上容器(8)分别与支柱(1)连通的通水管(3),当下容器(4)和上容器(8)进行降温时,冰块温度升高变成冰水进入到支柱(1)中,防止下容器(4)和上容器(8)的温度升高,再由支柱(1)在人体脊椎部进行二次降温,不再使用冰袋进行降温,因此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IPC分类】A61F7-10
【公开号】CN204562548
【申请号】CN201520219754
【发明人】闫文冰
【申请人】闫文冰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