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9053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医学领域的骨科手术中,肱骨骨折多采用内石膏夹板固定,因其操作简单、损伤小、稳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临床所用的万向球型外固定器包括两端夹针体,中间的双向万向接头与两端的夹针体连接,双向万向接头的每个球头都有一个锁紧机构状在夹针体与球头之间。使用时,先将骨折尽量复位,再将夹针上的骨针钻进骨折部位两侦牝用锁紧机构固定万向头即可。但因固定器两个锁紧机构是采用偏心轴锁紧,即偏心轴外侧与万向接头的球碗底部面的接触加力,不仅力度有限,而且很不稳定,容易滑动,造成固定器松动,致使骨折移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骨科固定器。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骨科固定器包括:腰间固定板、竖臂、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活动轴、肱骨托板、前臂托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带、角度调节器;
[0005]竖臂下端安装有腰间固定板,腰间固定板两端安装有固定带,竖臂上端通过角度调节器与第一支架相连接,第一支架通过活动轴连接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肱骨托板,第二支架上安装有前臂托板,竖臂下端和肱骨托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腰间固定板外侧和前臂托板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
[0006]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0007]进一步,所述的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气杆、阻尼凸起、挡片、连接轴;第一调节杆固定在竖臂上端,第二调节杆固定在与竖臂相连的第一支架上,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通过连接轴相连接,第二调节杆内侧安装有阻尼凸起,气杆底部安装在第二调节杆上,气杆的输出端固定在阻尼凸起上,阻尼凸起外端设置有挡片。
[0008]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包括外套管、固定螺栓、内套管、纵向凹槽;内套管活动套装在外套管内,靠近内套管端的外套管臂上设置有纵向凹槽,纵向凹槽外端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安装有固定螺栓。
[0009]进一步,所述的活动轴包括主转轴、副转轴、定位块、定位螺栓、主定位销、副定位销、螺栓孔、副螺栓孔;主转轴后端连接第一支架,主转轴前端设置有主螺栓孔,副转轴后端连接第二支架,副转轴前端设置有与主螺栓孔相配合的副螺栓孔,主螺栓孔与副螺栓孔内部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内部安装有副定位销,副定位销两端固定在副螺栓孔上,定位块内部还安装有与副定位销相垂直的主定位销,主定位销上安装有定位螺栓,主定位销两端安装在主定位孔内。活动轴用于调节上臂与下臂之间的活动角度。
[0010]进一步,所述的肱骨托板上安装有海绵衬垫,所述的前臂托板上安装有针织衬垫。
[0011]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将第一支架置于腋下,上臂放于肱骨托板上,下臂放于前臂托板上,将腰间固定板通过固定带系于腰间,通过角度调节器调整上臂与身体之间的角度,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调节手臂与身体的距离,已达到患者舒适的姿势,便于骨折部位的恢复。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骨科固定器结构简单,能够根据治疗的需要调节手臂的姿势,以及手臂与身体之间的距离,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调节灵活,调节后便于固定,稳定性好,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无松动可能,极大提高了对骨折手臂固定后的稳定和可靠。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科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腰间固定板;2、竖臂;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活动轴;5_1、主转轴;5-2、副转轴;5-3、定位块;5-4、定位螺栓;5-5、主定位销;5_6、副定位销;5_7、主螺栓孔;5-8、副螺栓孔;6、肱骨托板;7、前臂托板;8、第一连接杆;8-1、外套管;8-2、固定螺栓;8-3、内套管;8-4、纵向凹槽;9、第二连接杆;10、固定带;11、角度调节器;11_1、第一调节杆;11-2、第二调节杆;11-3、气杆;11-4、阻尼凸起;11-5、挡片;11_6、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模块或单元都属于已知模块或单元,在购买模块或单元时,已经安装有软件。本实用新型不存在软件或方法的创新。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该骨科固定器包括:腰间固定板1、竖臂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活动轴5、肱骨托板6、前臂托板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固定带10、角度调节器
11;
[0020]竖臂2下端安装有腰间固定板1,腰间固定板I两端安装有固定带10,竖臂2上端通过角度调节器11与第一支架3相连接,第一支架3通过活动轴5连接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3上安装有肱骨托板6,第二支架4上安装有前臂托板7,竖臂2下端和肱骨托板6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8,腰间固定板I外侧和前臂托板7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
[0021]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0022]进一步,所述的角度调节器11包括第一调节杆11-1、第二调节杆11-2、气杆11-3、阻尼凸起11-4、挡片11-5、连接轴11-6 ;第一调节杆11-1固定在竖臂2上端,第二调节杆11-2固定在与竖臂2相连的第一支架3上,第一调节杆11-1与第二调节杆11-2通过连接轴11-6相连接,第二调节杆11-2内侧安装有阻尼凸起11-4,气杆11-3底部安装在第二调节杆11-2上,气杆11-3的输出端固定在阻尼凸起11-4上,阻尼凸起11-4外端设置有挡片ll-5o
[0023]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8包括外套管8-1、固定螺栓8-2、内套管8_3、纵向凹槽8-4 ;内套管8-3活动套装在外套管8-1内,靠近内套管8-3端的外套管8_1臂上设置有纵向凹槽8-4,纵向凹槽8-4外端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安装有固定螺栓8-2。
[0024]进一步,所述的活动轴5包括主转轴5-1、副转轴5-2、定位块5_3、定位螺栓5_4、主定位销5-5、副定位销5-6、螺栓孔、副螺栓孔5-8 ;主转轴5-1后端连接第一支架3,主转轴5-1前端设置有主螺栓孔5-7,副转轴5-2后端连接第二支架4,副转轴5-2前端设置有与主螺栓孔5-7相配合的副螺栓孔5-8,主螺栓孔5-7与副螺栓孔5-8内部安装有定位块
5-3,定位块5-3内部安装有副定位销5-6,副定位销5-6两端固定在副螺栓孔5_8上,定位块5-3内部还安装有与副定位销5-6相垂直的主定位销5-5,主定位销5-5上安装有定位螺栓5-4,主定位销5-5两端安装在主定位孔内。活动轴5用于调节上臂与下臂之间的活动角度。
[0025]进一步,所述的肱骨托板6上安装有海绵衬垫,所述的前臂托板7上安装有针织衬垫。
[0026]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将第一支架3置于腋下,上臂放于肱骨托板6上,下臂放于前臂托板7上,将腰间固定板I通过固定带10系于腰间,通过角度调节器11调整上臂与身体之间的角度,并通过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9调节手臂与身体的距离,已达到患者舒适的姿势,便于骨折部位的恢复。
[002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骨科固定器结构简单,能够根据治疗的需要调节手臂的姿势,以及手臂与身体之间的距离,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调节灵活,调节后便于固定,稳定性好,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无松动可能,极大提高了对骨折手臂固定后的稳定和可靠。
[0028]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骨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骨科固定器包括:腰间固定板、竖臂、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活动轴、肱骨托板、前臂托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带、角度调节器; 竖臂下端安装有腰间固定板,腰间固定板两端安装有固定带,竖臂上端通过角度调节器与第一支架相连接,第一支架通过活动轴连接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肱骨托板,第二支架上安装有前臂托板,竖臂下端和肱骨托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腰间固定板外侧和前臂托板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气杆、阻尼凸起、挡片、连接轴;第一调节杆固定在竖臂上端,第二调节杆固定在与竖臂相连的第一支架上,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通过连接轴相连接,第二调节杆内侧安装有阻尼凸起,气杆底部安装在第二调节杆上,气杆的输出端固定在阻尼凸起上,阻尼凸起外端设置有挡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包括外套管、固定螺栓、内套管、纵向凹槽;内套管活动套装在外套管内,靠近内套管端的外套管臂上设置有纵向凹槽,纵向凹槽外端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安装有固定螺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轴包括主转轴、副转轴、定位块、定位螺栓、主定位销、副定位销、螺栓孔、副螺栓孔;主转轴后端连接第一支架,主转轴前端设置有主螺栓孔,副转轴后端连接第二支架,副转轴前端设置有与主螺栓孔相配合的副螺栓孔,主螺栓孔与副螺栓孔内部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内部安装有副定位销,副定位销两端固定在副螺栓孔上,定位块内部还安装有与副定位销相垂直的主定位销,主定位销上安装有定位螺栓,主定位销两端安装在主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肱骨托板上安装有海绵衬垫,所述的前臂托板上安装有针织衬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固定器,竖臂下端安装有腰间固定板,腰间固定板两端安装有固定带,竖臂上端通过角度调节器与第一支架相连接,第一支架通过活动轴连接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肱骨托板,第二支架上安装有前臂托板,竖臂下端和肱骨托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腰间固定板外侧和前臂托板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该骨科固定器结构简单,能够根据治疗的需要调节手臂的姿势,以及手臂与身体之间的距离,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调节灵活,调节后便于固定,稳定性好,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无松动可能,极大提高了对骨折手臂固定后的稳定和可靠。
【IPC分类】A61B17-60
【公开号】CN204600633
【申请号】CN201520164893
【发明人】董喆, 马延辉, 赵娜
【申请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