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31597阅读:来源:国知局
路径与第四横梁9在同一纵向平面上,穿刺方向线与直线e的夹角就是Z β,即是直角三角形ABC的Z CAB,故乂 θ =Z CAB。沿穿刺点A向第四横梁9作一垂线并假设交点为H,那么HF的长度等于AB0
[0031]假设第四横梁9、第二横梁3、第三横梁4与在立柱I的中轴线上分别形成交点1、j、k,在后续的长度计量中,点i和点k分别是与第四横梁9和第三横梁4上的刻度配合使用的,第四横梁9和第三横梁4的刻度设置在靠近其上表面的位置上。如图所示,在具体实施中,第四横梁9依托于第一横梁2与立柱I连接,第一横梁2则是通过第一滑套24与立柱I连接,因此,第一滑套24上半部的长度适当加长,使得点i标记在第一滑套24的上部且满足点i与第四横梁9的上表面平齐,同样的,点k标记在第三滑套25的上部,其与第三横梁4的上表面平齐。点j则标记在套筒7的中心位置即可。
[0032]在第三横梁4上取一点为m,要求km长度等于HF,通过jm两点虚拟一直线,由于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第三横梁4与立柱I是垂直关系,相互之间是平行关系,所以组成的三角形jkm是直角三角形,并且直边jk的长度等于三角形ABC的BC边,直边km长度等于三角形ABC的BA边,那么就是直角三角形km与直角三角形ABC完全相等,Z jmk与Z CAB相等,又因为第二横梁3与第三横梁4平行所以Z jmk与Z α相等,故Z a =ZCAB =Z β = Z Θ 0
[0033]如图5所示,取导向器I,松开第六定位旋钮13,将导向器I的竖梁10纵轴中心线与立柱I中轴线平行,导向管112的转动安装点(也即角度测量器19的圆心点)与j点重合,用带刻度的穿刺针14沿导向管112穿过到达第三横梁4的m点,此时,旋紧第六定位旋钮13即锁定导向管112与第二横梁3的夹角,此夹角即与图8中的Z α相等,其亦和导向管112在量角器上所得的角度值相等,即此时导向管112量角器的角度=Z a =Z Θ,根据穿刺针的刻度可得到jm的长度。
[0034]如图6所示,将锁定好导向管112的导向器I扣设在第四横梁9上,导向器I的水平扣槽11卡在第四横梁9上,导向器I的水平扣槽11与第四横梁9平行亦与直线e平行,通过导向管112的穿刺针14紧挨着第四横梁9的外侧面以直线性质前行,且穿刺针14与第四横梁9及直线e的夹角度数相等Z a =Z β =Z θ,在第四横梁9上滑动导向器I,调整到穿刺针14的顶端抵达预选的穿刺点位置即A点,推进穿刺针14,因为通过已锁定导向管112的穿刺针14与第四横梁9及直线e的夹角度数相等即Z a =Z β =Z θ,并且穿刺针14紧贴第四横梁9的外侧面,即在同一平面,那么继续推进穿刺针14它的推进路径与体内模拟的穿刺路径即直线g重合,亦与直角三角形ABC的AC边重合,记录穿刺针14进入体内的长度,当长度接近或到达先前标记的jm边的长度时,那么穿刺针的尖端已接近或到达体内预设的C点的范围,即C型臂透视下正位上位于目标椎间隙与此侧上下椎弓根外侧缘连线交点处,侧位前端在目标椎间孔节段椎体后缘连线r上。
[0035]辅助导向管18作为穿刺过程中给予局部麻醉药物或成功后椎间孔附近给予麻醉药物使用,为的是是麻醉药物扩散范围更大,使局麻药物更接近所在椎间孔的上关节突及椎弓根上切迹。
[0036]第二种情形为事先确定好穿刺角度且该穿刺角度不为O度(即不是水平穿刺),这是因为有学者研宄认为穿刺针14通过椎间孔时是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的,那么此时就可以根据术者在通过影像学资料研宄选定的某个合适的角度,那么就依据角度器调整到该合适的角度。此时需要借助量角器19,参照量角器19,转动导向管112使其在量角器上的角度调整到预穿刺角度,下边的操作过程就是根据这个给定的角度去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深度,固定架操作如前,取调好给定角度的导向器I,调整竖梁10纵轴中心线与立柱I中轴线平行,角度测量器19的圆心点高度调整到与i点重合的位置,将穿刺针14从导向管112穿过到达第三横梁4上的某一点,也即相当于前述的m点的位置,假设此点为m’点,图中未示出,记录此点在第三横梁4的长度,并记录穿刺针14从i点到此点的距离,该距离即为穿刺深度,然后在第四横梁9上找到相应长度点,使得从F点到该相应长度点的距离和km’的长度相等,在第四横梁9上的该相应的点即相当于图8中g线与第四横梁9形成夹角Θ的顶点位置,之后再将导向器I放在第四横梁9上,卡槽卡好,纵向移动导向器I,调整至穿过导向管112的穿刺针14经过第四横梁9上标定的相应点,推进穿刺针14进入皮肤下,继续推进,推进长度按穿刺针14与第四横梁9的交点处算起,达到预定长度即预演的穿刺针14从i点到第三横梁4上m’点的长度时,此时穿刺成功,即穿刺针按预定角度已达目标椎间孔相应位置。
[0037]第三种情形为当需求穿刺角度达到0°时,即水平穿刺时,就要求穿刺针14与第四横梁9平行,导向器I是以第四横梁9上面为基础的,显然已不适用,那么此时导向器II可以完成该操作。具体步骤为:前期准备如前,即第三横梁4、第四横梁9均达目标位置并固定,取导向器II,将套管20套在第四横梁9上,松开第七定位旋钮23,使导向器II为可调节的平行四边形,调整导向管1121中穿刺针14的高度,高度在目标椎间孔的椎体后缘连线r高度即第三横梁的上边缘,旋紧第七定位旋钮23,使其各距离关系恒定,此时穿过导向管1121的穿刺针14与第四横梁9平行,水平前行,高度是目标椎间孔的椎体后缘连线r,第四横梁9上有刻度标示,在其上选一个点,要求垂直通过此点的直线恰好通过已锁定导向管1121出针端的顶端,那么选定的这个点到第四横梁9顶端即F的距离就是导向管1121出针端到达预定靶位的距离,即穿刺进针深度。
【主权项】
1.一种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特征是包括: 固定架,其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柱(I)以及由上至下间隔排布且与立柱(I)垂直设置的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和第三横梁(4);第一横梁(2)和第三横梁(4)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滑套(24)和第三滑套(25)转动且可上下滑动的连接在立柱(I)上,第一滑套(24)和第三滑套(2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旋钮(5)和第三定位旋钮(6);第二横梁(3)滑动穿装在一套筒(7)中且该套筒(7)的中轴线与立柱(I)垂直设置,套筒(7)的中部通过第二滑套(26)转动且可上下滑动的连接在立柱(I)上,第二滑套(26)上安装第二定位旋钮(8);第一横梁上安装有与立柱(I)垂直设置的第四横梁(9),第四横梁(9)滑动且转动连接在第一横梁(2)上,第四横梁(9)和第三横梁(4)上均设有刻度; 导向器I,其包括竖梁(10)和可扣设在第四横梁(9)上并与第四横梁(9)滑动配合的水平扣槽(11),竖梁(10)的底端与水平扣槽(11)垂直固接,竖梁(10)上转动安装有导向管I (12)且导向管I (12)可通过第六定位旋钮(13)锁定转动角度,导向管I (12)中穿装带刻度的穿刺针(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梁⑵上滑动安装有第四滑套(15)且两者之间通过第四定位旋钮(16)锁定位置,第四滑套(15)上垂直固接有销轴(27),第四横梁(9)上开设有与销轴(27)穿装配合的销孔(28)且该销孔(28)为沿第四横梁(9)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销轴(27)上安装有用于锁定第四横梁(9)与第四滑套(15)相对位置的第五定位旋钮(1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竖梁(10)上与导向管1(12)并排安装至少一个辅助导向管(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四横梁(9)为截面呈方形的方杆,所述水平扣槽(11)为截面呈倒L形的L型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竖梁(10)上安装有量角器(19),量角器(19)的90度线竖直设置且量角器(19)的圆心点与导向管I (12)的转动安装点重合。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导向器II,其包括可滑动套装在第四横梁(9)上的套管(20)和与套管(20)平行设置的导向管11(21),导向管11(21)与套管(20)之间通过连杆定位机构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七定位旋钮(23)锁定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连杆定位机构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根连杆(22),每根连杆(22)的两个端部均分别铰接在套管(20)和导向管11(21)上,所述第七定位旋钮(23)安装在其中一根连杆(22)的其中一个铰接点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间孔穿刺导航组件,其包括固定架和与固定架配合定位的导向器I以及导向器II,导向器I用于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穿刺,导向器II用于水平穿刺。固定架包括立柱和三根横梁,导向器I包括竖梁、水平扣槽和导向管I,导向器II包括套管和导向管II,导向管I和导向管II用于穿装穿刺针。该穿刺组件制作成本低廉,操作方法简单,且能有效的引导靶向穿刺定位,降低了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技术实施中穿刺定位的学习难度、减低穿刺失败率、减少接触辐射,减少放射对患者及术者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技术的开展。
【IPC分类】A61B17/34, A61G13/10
【公开号】CN204683723
【申请号】CN201520313313
【发明人】王炳武, 李志卫
【申请人】王炳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