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9410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可应用于耳道或中耳术后进行耳道填塞的情况或类似适合的场合。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中耳或耳道手术后,大多需要在耳道内填塞纱条I至2周。目前大多是采取抗生素油纱条或碘仿纱条进行填塞,其存在的缺点是纱条较粗大,会遮挡视野,有时填塞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如果把纱条剪成小块则术后取出时费时费力,纱条上的布丝也容易脱落造成术腔异物,引起异物反应,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简化和方便中耳或耳道手术后耳道填塞,提高中耳或耳道术后恢复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该耳道填塞装置具有耳道压迫及引流功能,易于耳道填塞和抽取,对术腔刺激小。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内气囊、纱布层、引流条、充气管、外气囊、止回阀门,内气囊外侧包裹纱布层;纱布层的一侧设有引流条;内气囊与充气管连接,充气管中部有外气囊,充气管末端设有止回阀门。
[0005]优选的,所述内气囊的外轮廓呈长圆柱状,内气囊充气后最大直径大于耳道术腔。
[0006]优选的,所述引流条长度大于纱布层长度。
[0007]优选的,所述内气囊长度为1mm到30mm。
[0008]优选的,所述内气囊充气后的直径从8mm到20mmo
[0009]优选的,所述内气囊、外气囊壁厚相同。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未充气情况下,将该耳道填塞材料填入到术腔正确位置。通过止回阀门充气后,内气囊外径增加,有效压迫伤口,引流条亦能有效引流。止回阀门能够防止气体外漏。内外气囊相通,通过外气囊可以判断内气囊的压力。抽取时,将裸露在外充气管剪断,即可方便将该填塞材装置取出。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后的剖面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充气的剖面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气囊充气后的横截面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气囊未充气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包括内气囊1、纱布层2、引流条3、充气管4、外气囊5、止回阀门6,内气囊I表面包有纱布层2,纱布层2的一侧设有引流条3,内气囊I与充气管4连接,充气管4中部有外气囊5,充气管4末端设有止回阀门6。其中,引流条3长度大于纱布层2长度。内气囊I可为长圆柱形状,其充气后的直径从8mm到20mm不等,内气囊I长度可为1mm到30mm不等。其中,所述内气囊1、外气囊5壁厚可相同。
[0016]如图3和图4所示,未充气状态耳道填塞装置的横截面积较小易于填塞,充气状态下横截面积变大,内气囊I充气最大直径要大于耳道术腔。
[0017]术后将位于耳道填塞装置的内气囊I外部的引流条3朝下填入耳道正确位置,通过止回阀门6处用针头充气,通过外气囊压力判断和调节内气囊的压力;恢复期后,通过剪断充气管4将内气囊I压力释放并取出耳道填塞装置。
[001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主权项】
1.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内气囊(I)、纱布层(2)、引流条⑶、充气管⑷、外气囊(5)、止回阀门(6),内气囊⑴外侧包裹纱布层⑵;纱布层(2)的一侧设有引流条(3);内气囊(I)与充气管(4)连接,充气管(4)中部有外气囊(5),充气管(4)末端设有止回阀门(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I)的外轮廓呈长圆柱状,内气囊(I)充气后最大直径大于耳道术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条(3)长度大于纱布层(2)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I)长度为 ICtam 到 3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I)充气后的直径从8mm到20mmo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I)、外气囊(5)壁厚相同。
【专利摘要】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气囊的耳道填塞装置,其包括内气囊(1)、纱布层(2)、引流条(3)、充气管(4)、外气囊(5)、止回阀门(6),内气囊(1)外侧包裹纱布层(2);纱布层(2)的一侧设有引流条(3);内气囊(1)与充气管(4)连接,充气管(4)中部有外气囊(5),充气管(4)末端设有止回阀门(6)。该耳道填塞装置具有耳道压迫及引流功能,而且易于耳道填塞和抽取,对术腔刺激小,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IPC分类】A61B17/12, A61M1/00
【公开号】CN204863329
【申请号】CN201520440522
【发明人】辛颖, 贾新征
【申请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