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舒适型气体按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9685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音舒适型气体按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按摩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静音舒适型气体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按摩器具中,大都采用振动、摇摆、低压电源、气体压力等方式进行按摩。对于采用气体压力进行按摩的装置,其大都通过气栗配合气阀进行充放气控制,从而对特定部位产生挤压,实现按摩功能。然而,在气栗控制充气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脉冲导致噪音大。市场上的降低噪音的气体按摩装置,通常采用在控制盒中增加储气盒以降低噪音,采用这种方式,导致控制盒体积变大、影响手握手感、生产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体积小、降噪效果好、成本低的静音舒适型气体按摩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静音舒适型气体按摩装置,包括充气栗、按摩气袋和气体管路;该气体管路包括充气支路和排气支路,按摩气袋通过充气支路连通充气栗充气,按摩气袋连通排气支路排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上设有吸收气体脉冲以降低噪音的气体缓冲器,所述气体缓冲器包括进气口和柔性气囊,柔性气囊通过进气口连通气体管路。
[0006]优选的,所述柔性气囊设置在充气支路和/或排气支路中。
[0007]优选的,所述柔性气囊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该第一缓冲腔与所述充气支路连通,该第二缓冲腔与所述排气支路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气体管路上还设有切断或接通所述排气支路与所述按摩气袋之间连接的截止阀。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之间设有隔板,进气口处设有防漏气密封件。
[0010]优选的,所述柔性气囊具有受气压作用而膨胀的缓冲腔和呈喇叭状的变径腔,进气口经变径腔连通缓冲腔。
[0011]优选的,所述充气支路上具有可切断充气支路的排气转换阀,排气转换阀具有连通按摩气袋的排气口,充气支路中位于排气转换阀和按摩气袋之间的部分为与排气支路共用的共通段。
[0012]优选的,所述柔性气囊设置在共通段上。
[00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在气体管路上设置气体缓冲器,通过该气体缓冲器吸收充气时的气体脉冲,大大降低充气噪音,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
[0015]2、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其气体缓冲器内设置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分别与充气支路和排气支路相连,并通过截止阀控制充气或排气,实现充气支路和排气支路的分隔,保证按摩过程中的持续静音效果;
[0016]3、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其气体缓冲器内设置与气体管路连通的变径腔和缓冲腔,通过变径腔和缓冲腔的配合提高吸收气体脉冲的效率,以达到最好的静音效果;
[0017]4、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在气体管路与气体缓冲器连接处还设有防漏气的密封件,以使排气过程中不漏气、保证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体管路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实施例一);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盒的分解示意图(实施例一);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实施例一);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实施例二);
[0024]图7为图2的A-A剖视图(实施例二);
[0025]其中:10、控制盒,11、充气栗,12、排气转换阀,13、控制板,14、按钮,15、三通管,16、弯管,17、排气口,18、截止阀,20、按摩气袋,30、气体管路,31、气体缓冲器,32、进气口,33、柔性气囊,34a、第一缓冲腔,34b、第二缓冲腔,35、隔板,36、密封件,37、通孔、38、变径腔,39、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至图5,一种静音舒适型气体按摩装置,包括控制盒10、按摩气袋20和气体管路30。该控制盒10内设置有充气栗11、排气转换阀12和控制板13,该充气栗11与排气转换阀12相连。该控制板13与充气栗11和排气转换阀12相连,用于控制充气栗11和排气转换阀12的工作状态,控制板13上还设有多个功能按钮14以供选择(例如:档位按钮、音乐按钮、开关按钮等)。
[0029]气体管路30上设有吸收气体脉冲以降低噪音的气体缓冲器31,该气体缓冲器31包括进气口 32和柔性气囊33,柔性气囊33通过其两端的进气口 32连通气体管路30。柔性气囊33内具有受气压作用而膨胀的缓冲腔39和呈喇叭状的变径腔38,柔性气囊33充满气时,该变径腔38最大内径与缓冲腔39内径相等。其中一进气口 32经变径腔38连通缓冲腔39,另一进气口 32处设置防漏气密封件36。该密封件36还分别设有连通气体管路30与缓冲腔的通孔37,且该密封件36所在的进气口 32与气体管路30连接处采用包胶方式实现密封融合。气体管路30包括充气支路和排气支路,充气支路中位于排气转换阀12和按摩气袋20之间的部分为与排气支路共用的共通段,柔性气囊33设置在该共通段上。排气转换阀12具有连通按摩气袋20的排气口,即柔性气囊设置在充气支路和/或排气支路中。
[0030]具体的,该共通段分隔成互相隔离且长度相等的两路,缓冲腔39和变径腔38对应也分隔成两路,另外,在控制盒10中,包括两排气转换阀12分别独立控制共通段的两路、缓冲腔39和变径腔38的两路,充气栗11出气口经一三通管15分成两路与两弯管16相连,该两弯管16分别经两排气转换阀12与共通段的两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