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美肤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0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美肤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美肤器构造,尤指一种降低滤器对于盥洗台正常使用空间干扰的美肤器。
背景技术
一般自来水的水流路径,从水源地到自来水处理厂、或者从自来水管的管壁,乃至于家庭中的水龙头内部,都可能存在细菌、杂质、有机或无机物质,甚至于为了除去细菌所添加的消毒氯气,本身亦被混加于自来水中。而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对于饮用水在饮用前多半经过煮沸、或特殊的净水处理;但是用作盥洗、洗涤或沐浴的水,则较少讲究。因此在沐浴、盥洗、洗涤过程中,人体外表(包括头发、牙齿、皮肤等)容易残留前述的细菌或杂质,甚至积沉有对人体危害的重金属。
有鉴于人体适宜接受纯净自然的水质,因此坊间已有针对人体外表的使用水,提供为净化效果的器具。例如多种「美肤器」、「洁肤器」等(下通称为美肤器)。如图1与图2所示,主要是利用居家使用的水龙头6,套接一美肤器1的连接头12,然后水流行程经过一滤器11以作为净化水质,然后净化水由滤器11下方流出而供使用者使用。然而,习用的缺点在于1、现有技术的净化水由滤器下方流出而供使用者使用,如此一来,则形成使用者必须迁就滤器底部直线下方盥洗或洗涤。而在盥洗台横断面空间有限下,无论将滤器拨移至如图2所示的任意位置,对于使用者盥洗都形成一种拥挤而不舒适的感觉。
2、另外,现有技术对于使用时而言,由于滤器下方就是出水口,因此使用者不能依自己使用习性或喜好的空间调整滤器位置,得盥洗台使得使用空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构造不尽完善之处,提供一种改进的美肤器构造,通过其改进使出水口回流于与水龙头同一直线下方,而令于盥洗台使用时,使用者不受到滤水设备拨转因素影响,可以同样在与水龙头同一直线下方盥洗,空间使用较为充裕,且使用者可以依自己使用习性或喜好的空间调整滤器位置,而不影响出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进的美肤器构造主要包括一滤器本体;一滤心盖,该滤心盖套设于滤器外缘,并且是由一滤心上盖与滤心下盖对接组合,滤心盖由外缘延伸一连通管,该连通管一端与滤心盖内部相通,一端与接管机壳的侧管形成螺接;一接管机壳,该接管机壳由一上壳与下壳相互对接组合,上壳顶部设有一穿孔,下壳底部设有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接管机壳内部设一分向歧管,该分向歧管主要是为包括上通分管、下通分管与侧通分管的三向通管;该上通分管一端凸伸于上壳顶部穿孔内,一端与侧通分管相通;该下通分管一端套接于下壳底部出水口内,一端与侧通分管的子接合管相通;侧通分管叠设于侧管内部;令连通管与侧通分管连接并形成相通,且连通管与侧通分管相通的管内路径定为「A路径」;该「A路径」一端连通水龙头,一端连通滤心盖进入滤器本体;又,连通管内部设一子管;且分向歧管于侧通分管内部,设一子接合管,该子接合管与连通管内部所设的子管形成对接,且子管与子接合管相通的管内路径界定为「B路径」;该「B路径」一端连通至接管机壳下壳底部所设的出水口,一端连通滤器本体底部的出水口;据此,形成水龙头内的流水可以经由A路径经由滤心盖进入滤器本体进行水质处理;再由滤器本体底部的出水口过滤流出,然后流入B路径,由接管机壳下壳底部所设的出水口流出,形成二相异路径。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具体可行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习用平面组合剖视图;图2是习用效果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向歧管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分向歧管端面平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效果平面剖视示意图。图中标号1美肤器 11滤器 12连接头 21滤器本体 211出水口 31滤心盖 311滤心上盖 312滤心下盖 313连通管 314子管 41接管机壳 411上壳 412下壳 413穿孔 414出水口 415侧管 51分向歧管 511上通分管 512下通分管 513侧通分管 514子接合管 515A路径 516B路径6水龙头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并配合图4,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进的美肤器构造,其主要包括一滤器本体21该滤器本体21是由具有过滤的材质所制,可以视水质所需,配合多种精密度不同的滤材、活性碳、KDF(铜锌合金)、亚硫酸钙等,以达过滤的效果。滤器本体21底部设一出水口211。
一滤心盖31该滤心盖31套设于滤器本体21外缘,其是由一滤心上盖311与滤心下盖312对接组合。滤心盖31由外缘延伸一连通管313,该连通313位置较佳处为设于滤心下盖312周缘。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连通管313内部设一子管314,该连通管313与接管机壳41的侧管415形成螺接,同时由于分向歧管51的侧通分管513叠设于侧管415内,令连通管313与侧通分管513连接并形成相通,且连通管313与侧通分管513相通的管内路径定为A路径515。该A路径515一端连通水龙头,一端连通滤心盖31内部而进入滤器本体21。
一接管机壳41
该接管机壳41由一上壳411与下壳412相互对接组合,上壳411顶部设有一个穿孔413,下壳412底部设有一出水口414。接管机壳41并延伸一侧管415,与连通管313形成螺接。
一分向歧管51(请请参阅图5,配合图6和7所示)该分向歧管51设于上壳411与下壳412对接的合夹空间内部,且分向歧管51主要为包括上通分管511、下通分管512与侧通分管513的三向通管。
该上通分管511凸伸于上壳411顶部穿孔413内。该下通分管512套接于下壳412底部出水口414内,侧通分管513叠设于侧管415内部。
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向歧管51于侧通分管513内部,设一子接合管514,该子接合管514与连通管313内部所设的子管314形成对接,且子管314与子接合管514相通的管内路径界定为B路径516。该B路径516一端连通至接管机壳41下壳412底部所设的出水口414,一端连通滤器本体21底部的出水口211。
综观本实用新型构造特色所产生的效果(优点)请参阅图8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流作用与路径,是先将水龙头(图并未显示)由接管机壳的上壳411顶部穿孔413内,与上通分管511螺接,因此形成水龙头内的流水可以经由A路径515到达连通管313内,再由滤心盖31内部进入滤器本体21进行水质处理。然后,流水由滤器本体21底部的出水口211过滤流出,然后流入B路径516,并由接管机壳41下壳412底部所设的出水口414流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使所提供出水口回流于与水龙头同一直线下方,而令于盥洗台使用时,使用者不受到滤器拨转因素影响,可以在与水龙头同一直线的下方盥洗,空间使用相当充裕。
2、使用者可依自己使用习性或喜好的空间调整滤器位置,而不影响出水位置。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皆属本实用新型所请保护的专利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美肤器构造,其主要包括一滤器本体;一滤心盖,该滤心盖套设于滤器外缘,并且是由一滤心上盖与滤心下盖对接组合,滤心盖由外缘延伸一连通管,该连通管一端与滤心盖内部相通,一端与接管机壳的侧管形成螺接;一接管机壳,该接管机壳由一上壳与下壳相互对接组合,上壳顶部设有一穿孔,下壳底部设有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接管机壳内部设一分向歧管,该分向歧管主要是包括上通分管、下通分管与侧通分管的三向通管;该上通分管一端凸伸于上壳顶部穿孔内,一端与侧通分管相通;该下通分管一端套接于下壳底部出水口内,一端与侧通分管的子接合管相通;侧通分管叠设于侧管内部;令连通管与侧通分管连接并形成相通,且连通管与侧通分管相通的管内路径定为A路径;该A路径一端连通水龙头,一端连通滤心盖进入滤器本体;又,连通管内部设一子管;且分向歧管于侧通分管内部,设一子接合管,该子接合管与连通管内部所设的子管形成对接,且子管与子接合管相通的管内路径界定为B路径;该B路径一端连通至接管机壳下壳底部所设的出水口,一端连通滤器本体底部的出水口;据此形成水龙头内的流水可以经由A路径经由滤心盖进入滤器本体进行水质处理;再由滤器本体底部的出水口过滤流出,然后流入B路径,由接管机壳下壳底部所设的出水口流出,形成二相异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美肤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接合管设于侧通分管内部略为偏下方,且子管也设于连通管内部略为偏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美肤器构造,其主要是通过由二往复回路(即A、B二路径),形成水龙头内的流水可以经由A路径达滤心盖进入滤器本体进行水质处理;再由滤器本体底部的出水口过滤流出,然后流入B路径,由接管机壳下壳底部所设的出水口流出,以令出水口回流于与水龙头同一直线下方,而令于盥洗台使用时,使用者不受到滤器拨转因素影响,可以在与水龙头同一直线的下方盥洗,空间使用相当充裕。又,使用者可依自己使用习性或喜好的空间调整滤器位置,而不影响出水位置。
文档编号A47K1/00GK2647211SQ0320717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6日
发明者朱义钦 申请人:朱义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