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8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有关吸入异物的吸入部可改变任意方向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方面的发明。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真空吸尘器是通过设置在本体内部的风扇电机产生吸力,利用上述吸力吸入灰尘的装置。上述真空吸尘器是通过上述过程对地面或者地毯(CARPET)等进行灰尘清扫的电器。
上述真空吸尘器大体分为筒式(canister type)真空吸尘器和直立式(upright type)真空吸尘器。
筒式真空吸尘器是由本体和吸入口分别单独状态进行使用的普及化的吸尘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是使本体和吸入口以及软管等形成一体的体积比较大的吸尘器。上述直立式真空吸尘器主要使用在居室等比较大的场所,特别是,在铺有地毯的欧洲或美洲等地区广泛使用。
图1是一般现有技术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吸入部上具备有移动轮的部分斜视图。
如图所示,一般现有直立式真空吸尘器主要由本体1、吸入部3和把手7构成。上述本体1沿着纵向竖立着;上述吸入部3设置在本体1的下部,用于吸入灰尘等各种异物;上述把手7一体形成在本体1的上端。
上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风扇电机(图中没有给出出)和集尘袋(图中没有给出)等。上述电风扇用于产生吸力;上述集尘袋用于收集通过电风扇的吸力吸入的各种异物。
另外,上述本体1的一侧面具备有电源线(POWER CORD)9,上述电源线9用于向风扇电机供应电源。上述电源线9在本体1的内部与风扇电机相连接,向本体1的外部延长。一般上述电源线9具有比较长的长度,使得真空吸尘器可以对比较大的场所进行清扫。
另外,上述吸入部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刷子(BRUSH)3a,通过上述旋转刷子3a的旋转可以从地毯上掸起附着在地毯等上的异物。
下面参照图2对上述吸入部3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上述吸入部3的下面由底盘(BASE)4构成,上述底盘4的上部穿孔形成吸入孔4a。于是,如果上述旋转刷子3a进行旋转,可以通过吸入孔4a吸入外部的异物。
上述吸入孔4a的下侧两端形成有前轮槽5,上述前轮槽5内插入有可旋转的前轮5a。另外,上述吸入部3的下侧两端设置有后轮6。于是,上述直立式真空吸尘器通过上述前轮5a和后轮6沿着地面的滑动进行移动执行清扫。
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已有技术直立式真空吸尘器存在有如下缺点。
直立式真空吸尘器通过使用者抓住把手7向着前后往返移动进行清扫。也就是说,真空吸尘器是通过支撑在吸入部3上的左右前轮5a和后轮6的旋转,使其向前后进行移动。但是,在进行清扫过程中,还必须有左右转换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才能快速地完成清扫;由于已有技术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不能进行左右的方向转换,只有在通过使用者抓住把手7抬起吸尘器后,才能进行方向转换。
另外,如果只通过上述前轮5a和后轮6进行方向转换的情况时,由于旋转半径大,会导致方向转换不顺畅。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进成型结构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掀装置,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使其可以很容易地转换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
本发明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入部和转向轮部。吸入部形成在本体部的下部用于吸入异物,上述本体部的内部具备有集尘过滤器,上述集尘过滤器用于收集通过电风扇吸入的异物;上述转向轮部形成在吸入部的下侧,上述吸入部随着转向轮部可以改变旋转方向。上述转向轮部由轮固定器和滚轴构成;上述轮固定器设置在上述吸入部的下侧,轮固定器的上端可与上述吸入部的下面进行滑动;上述滚轴通过轴固定在上述轮固定器的下端一侧,通过滚轴的旋转可以使上述吸入部进行移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所述的吸入部的下面突出形成有固定器固定轴,上述固定器固定轴用于插入固定上述转向轮部。
前所述的固定器固定轴一体形成在上述吸入部的下面。
前所述的固定器固定轴的端部外周边缘还形成有脱离防止突起,上述脱离防止突起可以防止上述转向轮部从固定器固定轴上脱离。
前所述的轮固定器包括有如下结构盖子、滚轴支撑端、固定孔、支撑棒和轴孔。上述盖子紧密结合在上述吸入部的下面,进行旋转;上述滚轴支撑端突出形成在上述盖子的一侧,用于支撑上述滚轴;上述固定孔穿孔形成在上述滚轴支撑端的内部,用于插入固定上述滚轴的旋转轴;上述支撑棒从上述盖子的底面向上突出形成,用于将上述盖子支撑在上述固定器固定轴上;上述轴孔沿着上下贯穿上述支撑棒的内部,用于将上述支撑棒插入在固定器固定轴上。
前所述的转向轮部由2个以上的多个构成。
前所述的多个转向轮部围绕上述吸入部的下端形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由轮固定器和滚轴构成的转向轮部设置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吸入部下面,使吸入部通过转向轮部的滚轴进行移动。于是,通过轮固定器的旋转可以改变滚轴的旋转方向,所以不仅可以前后移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同时也可以左右移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也就是说,可以任意快速地变换清扫方向,节省了清扫时间。
另外,还可使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吸入部靠近墙壁边角,对边角上堆积的异物进行清扫,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并且所揭露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设计,其未见于任何刊物,在申请前更未见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公知、公用在先,且市面上亦未见有类似的产品,而确实具有新颖性。
本发明的结构确比现有技术的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更具技术进步性,且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及更能亦远非现有的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所可比拟,较现有的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更具有技术上进步,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而确实具有创造性。
本发明的设计人研究此类产品已有十数年的经验,对于现有的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相当了解,而本发明既是根据上述缺陷研究开发而创设的,其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及功效,不但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而且较现有的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确属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且较现有习知产品更具有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优良功效,而确实具有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较现有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单,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特征部份的概述,为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一般现有直立式真空吸尘器外观的斜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吸入部上具备有移动轮的部分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外观结构的斜视图。
图4是图3的吸入部下面设置有转向轮部的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转向轮部的部分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吸入部下面设置有方向转换装置的断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1本体部12把手13吸入部13a上部罩(COVIR)
13b下部罩 20固定器固定轴22缓冲槽 24脱离防止突起40转向轮部42轮固定器(HOLDER)42a盖子 42b滚轴支撑端42c固定孔 42d支撑棒42e轴孔 44滚轴(ROLLER)44a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由直立式真空吸尘器10通过本体部11和吸入部13构成。
上述本体部11大体成圆柱形状,其上端一体形成有把手12。于是,在使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过程中,使用者抓住上述把手12使用吸尘器。
上述本体部11的内部具备有用于产生吸力的电风扇(图中没有给出),上述电风扇产生的吸力通过下面将要说明的吸入部吸入异物。
另外,上述本体部11的内部还具备有集尘袋(图中没有给出),上述集尘袋用于收集通过风扇吸入的异物。
上述本体部11的下部设置有吸入部13。
上述吸入部13由上部罩13a和下部罩13b构成。上述上部罩13a可以使吸入部13和上述本体部11的下面相连接;上述下部罩13b设置在上部罩13a的下方,形成上述吸入部13的下侧外观。于是,上述吸入部13通过上部罩13a和下部罩13b的相互结合构成。另外,上述吸入部1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旋转刷子14,上述旋转刷子14作用于通过下面将要说明的吸入口13c掸起地面的异物。
下面参照图4对上述下部罩13b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上述下部罩13b的上端沿着左右穿孔形成吸入口13c。也就是说,通过上述吸入口13c可以使吸入部13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相连通,通过吸入口13c吸入外部的异物。
上述吸入口13c的左右端部的下方和上述下部罩13b的最下侧两端分别垂直突出有固定器固定轴20,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用于将下面将要说明的转向轮部40固定在上述下部罩13b的下面。
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大体成圆柱形状,固定器固定轴20的外周边缘有插入下面将要说明的转向轮部的轴孔42e。也就是说,上述转向轮部40的轴孔42e沿着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外周边缘进行滑动(SLIDING)。
另外,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端部形成有一字形的缓冲槽22。上述缓冲槽22从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前端部向着下部罩13b的上面方向凹陷形成。也就是说,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端部分割成缓冲槽22。通过上述缓冲槽22分割固定器固定轴20的理由是,为了使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端部通过上述缓冲槽22具有一定的弹力。
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前端部外周边缘一体形成有脱离防止突起24。上述脱离防止突起24用于防止插入在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上的转向轮部40的脱离,脱离防止突起24的端部还形成有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部24a。上述倾斜部24a从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最前端侧向着内侧倾斜,可以使下面将要说明的转向轮部40容易地插入在固定器固定轴20上。也就是说,可以使上述转向轮部40的轴孔42e沿着上述倾斜部24a的外面滑动,插入在固定器固定轴20上。
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上设置有转向轮部40,通过上述转向轮部40可以使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吸入部13自由地沿着地面进行移动。上述转向轮部40包括有轮固定器42和滚轴44。上述轮固定器42紧密固定在上述吸入部13的下面;上述滚轴44轴结合在上述轮固定器42的一侧。
下面参照图5对上述转向轮部40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上述轮固定器42包括有如下结构盖子(cap)42a、滚轴支撑端42b、固定孔42c、支撑棒42d和轴孔42e。盖42a大体成半球形状;上述滚轴支撑端42b从上述盖子42a的下端突出形成;上述固定孔42c用于固定下面将要说明的滚轴44;上述支撑棒42d突出形成在上述盖子42a的内部;上述轴孔42e沿着上下方向贯穿上述支撑棒42d的内部。
上述滚轴支撑端42b可以使下面将要说明的滚轴44从轮固定器42的外周边缘更突出。滚轴支撑端42b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形成在2处。形成多个的滚轴支撑端42b理由是,为了支撑下面将要说明的滚轴44的两端。
另外,滚轴支撑端42b之间的间距可以与滚轴44的大小相对应或者更大。也就是说,由于将上述滚轴44支撑在滚轴支撑端42b之间,为了防止上述滚轴支撑端42b干扰滚轴44的旋转。
上述滚轴支撑端42b的内部穿孔形成固定孔42c,上述固定孔42c与滚轴44的旋转轴轴结合。也就是说,将上述滚轴44的旋转轴两端插入在上述固定孔42c内后,可以沿着上述固定孔42c的内周面进行滑动。于是,可以使上述滚轴44在滚轴支撑端42b之间顺利地进行旋转。
一方面,在上述盖子42a的内部形成有支撑棒42d,上述支撑棒42d从上述盖子42a的底面向上突出形成。上述支撑棒42d用于将转向轮部40固定在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上,轴孔42e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支撑棒42d的内部。也就是说,通过上述轴孔42e可以将上述盖子42a支撑在固定器固定轴20上。上述支撑棒42d的突出端部最好与上述盖子42a的边缘面相对应。这是为了使上述盖子42a的边缘面紧密结合或者靠近在上述吸入部13的下部罩13b下面。也就是说,可以使上述盖子42a的边缘面沿着下部罩13b的下面进行滑动。
上述轮固定器42的一侧,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滚轴支撑端42b之间具备有滚轴44。
上述滚轴44起到可以使转向轮部40沿着地面进行滑动的作用,滚轴44的中心两端分别形成有旋转轴44a。上述旋转轴44a插入在上述轮固定器42的滚轴支撑端42b上,进一步详细说明插入在上述固定孔42c内。于是,上述滚轴44通过上述旋转轴44a得到支撑,同时还可以进行旋转。
下面参照图6对将转向轮部40固定在上述吸入部13的下部罩13b上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首先在下部罩13b上突出形成有固定器固定轴20。这时,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前端部突出形成有脱离防止突起22。
然后,将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前端部蜷缩向内侧的状态下,将轮固定器42的支撑棒42d插入在固定器固定轴20上。插入的固定器固定轴20沿着上述支撑棒42d的轴孔42e内部进行滑动,使上述脱离防止突起22摆脱轴孔42e的同时产生弹性,即可复原。于是,通过上述脱离防止突起22可以卡住轮固定器42进行固定。
一方面,上述转向轮部40最好形成在吸入部13的下部罩上4处;也就是说,上述转向轮部40分别形成在吸入口13c的两端下侧和下部罩13b的最下端两侧。但是,上述转向轮部40也可以只形成在3处。
比如说,在吸入口13c的下侧中心形成有1处,另外在下部罩13b的最下端两侧形成有2处。另外,也可以在吸入口13c的两端下侧形成有2处,另外在下部罩13b的最下端中心形成有1处。
将上述转向轮部40设置在至少3处以上位置的理由是,为了使上述吸入部13的下部形成水平。如果将上述转向轮部40只设置在1处或者2处的情况下,导致吸入部13不能形成水平,使上述吸入部13轻微倾斜。也就是说,会使上述下部罩13b的一侧接触地面。
下面对将上述转向轮部40分别设置在上述下部罩13b的4处的状态下,可以使上述吸入部13自由地进行方向转换的情况进行说明。
通常直立式真空吸尘器使吸入部13沿着地面进行移动,比如说,沿着地板或者地毯的上面进行移动吸入异物。另外,通过使用者抓住把手12移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
上述吸入部13的下部罩13b上设置有多个转向轮部40,如果使具备在上述转向轮部40上的滚轴44进行旋转,可以使上述吸入口13沿着地面进行移动。另外,通过轮固定器42的滚轴支撑端42b支撑上述滚轴44。
另外,由于上述轮固定器42使支撑棒42d的轴孔42e插入在固定器固定轴20上得到支撑,可以使上述轮固定器42以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为中心进行旋转。也就是说,可以使上述支撑棒42d的轴孔42e沿着上述固定器固定轴20的外周面进行滑动。于是,通过上述转向轮部42的旋转可以改变上述滚轴44的旋转方向。
于是,如果使用者抓住把手12改变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时,可以使上述轮固定器42进行旋转,使上述滚轴44的旋转方向随着吸入部13的进行方向改变的同时进行旋转。另外,如果改变吸入部13的进行方向,可以使多个轮固定器42同时进行旋转,使各滚轴44的旋转方向对应于上述吸入部13的进行方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入部和转向轮部;吸入部形成在本体部的下部用于吸入异物,上述本体部的内部具备有集尘过滤器,上述集尘过滤器用于收集通过电风扇吸入的异物;上述转向轮部形成在吸入部的下侧,上述吸入部随着转向轮部可以改变旋转方向;上述转向轮部由轮固定器和滚轴构成;上述轮固定器设置在上述吸入部的下侧,轮固定器的上端可与上述吸入部的下面进行滑动;上述滚轴通过轴固定在上述轮固定器的下端一侧,通过滚轴的旋转可以使上述吸入部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吸入部的下面突出形成有固定器固定轴,上述固定器固定轴用于插入固定上述转向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器固定轴一体形成在上述吸入部的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器固定轴的端部外周边缘还形成有脱离防止突起,上述脱离防止突起可以防止上述转向轮部从固定器固定轴上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轮固定器包括有如下结构盖子、滚轴支撑端、固定孔、支撑棒和轴孔;上述盖子紧密结合在上述吸入部的下面,进行旋转;上述滚轴支撑端突出形成在上述盖子的一侧,用于支撑上述滚轴;上述固定孔穿孔形成在上述滚轴支撑端的内部,用于插入固定上述滚轴的旋转轴;上述支撑棒从上述盖子的底面向上突出形成,用于将上述盖子支撑在上述固定器固定轴上;上述轴孔沿着上下贯穿上述支撑棒的内部,用于将上述支撑棒插入在固定器固定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转向轮部由2个以上的多个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转向轮部围绕上述吸入部的下端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有关吸入异物的吸入部可改变任意方向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方面的发明。主要由真空吸尘器的本体部、吸入部和转向轮部构成。上述本体部的内部具备有集尘过滤器,集尘过滤器用于收集通过风扇吸入的异物;上述吸入部形成在本体部的下部,用于吸入异物;上述转向轮部形成在吸入部的下侧,吸入部随着转向轮部的旋转改变方向。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直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方向转换装置可以带来如下效果不仅可以前后移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同时也可以左右移动直立式真空吸尘器。还可以对边角上堆积的异物进行清扫,使其节省了清扫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文档编号A47L9/00GK1698517SQ200410019299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9日
发明者池宪平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