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94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污物收集器吸入外部空气,促使吸入的外部空气旋转,然后,通过离心力从旋转的外部空气中分离污物并将其收集。
因此,传统的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旋风器,用于使外部空气旋转以离心地分离污物;污物室,用于收集在旋风器中分离的污物。
此外,为了提高污物收集效率,真空吸尘器已普遍地采用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具有连续地连接的多个旋风器,从而按照多于两个步骤从吸入的外部空气中去除污物。用于真空吸尘器的传统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第一旋风器,用于分离相对大的污物;第二旋风器,用于分离细小污物。此时,第二旋风器包括多个旋风器。传统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还包括第一污物室,用于收集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污物;第二污物室,用于收集从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细小污物。因此,传统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可有效地去除细小污物。
然而,因为传统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仅具有一个用于收集从所有多个第二旋风器排放的污物的第二污物室,所以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中的任何一个中的旋转气流均使收集在第二污物室中的污物散开,从而影响其它第二旋风器中的旋转气流。
此外,当传统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倾斜时,或者当收集在第二污物室中的污物再分散时,存在污物回流到第二旋风器中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与传统装置相关的上述缺点和其它问题开发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防止在第二污物室中收集的污物回流到第二旋风器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防止在多个第二旋风器的任一个中的旋转气流使由其它第二旋风器分离和收集的污物散开。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可基本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或其它特点,所述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吸入外部空气以便分离污物;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细小污物,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具有用于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污物排放开口;灰尘帽,设在所述污物排放开口上,所述灰尘帽防止排放的细小污物进入所述第二旋风器中。
这里,所述第二旋风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旋风器的直径的直径。所述污物排放开口设在所述第二旋风器的顶端。
此外,所述灰尘帽设在与所述污物排放开口等高处,或者被设成从所述污物排放开口突起。所述灰尘帽还包括灰尘导向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吸入外部空气以便分离污物;多个第二旋风器,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细小污物,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具有用于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污物排放开口;多个第二污物室,分别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收集从围绕的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细小污物;分隔壁,将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分隔成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对应的空间,以收集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排放的细小污物。
这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与所述第一旋风器的外周表面接触。
此外,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与邻近的第二污物室隔开,从而在所述第一旋风器中分离的污物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之间的空间排放。
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还包括设在所述污物排放开口上的灰尘帽,所述灰尘帽用于防止在所述第二污物室中收集的细小污物回流到所述第二旋风器中。
由所述第二污物室围绕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的侧部突出到所述第二污物室之外。
所述多旋风污物收集器还包括第一污物室,所述第一污物室收集从所述第一旋风器排放的污物,所述第一污物室围绕所述第一旋风器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第一旋风器,从吸入的外部空气中分离出污物,并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将分离出的污物排放;多个第二旋风器,从从所述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出细小污物,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具有用于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污物排放开口;多个第二污物室,分别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中的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所述第二污物室的每个收集从所述围绕的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细小污物;分隔壁,将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分隔成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对应的空间以收集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排放的细小污物。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与邻近的第二污物室隔开,从而在所述第一旋风器中分离的污物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之间的空间排放。
这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与所述第一旋风器的外周表面接触。
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还包括设在所述污物排放开口上的灰尘帽,所述灰尘帽用于防止在所述第二污物室中收集的细小污物回流到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中。此外,所述灰尘帽还包括灰尘导向部分。
从下面结合附图公开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显著的特点将会变得清楚。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没有上盖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剖视图;图4A是示出图1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灰尘帽的另一示例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灰尘帽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1的具有另一示例第二污物室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平面视图;图6是示出图1的具有另一示例外部容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真空吸尘器截面图。
整个附图中,相同标号应该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
在说明书中限定的例如详细的结构和元件的内容只是用来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因此,明显的是,不用这些限定的内容也可实现本发明。因此,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楚和简明的描述,将省略对公知功能或结构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包括第一旋风器10、第一污物室30、多个第二旋风器60和多个第二污物室70。
第一旋风器10吸入含有例如灰尘、污垢等污物的外部空气(下文称为载有污物的空气),然后,促使载有污物的空气旋转,从而通过作用在旋转的载有污物的空气上的离心力从载有污物的空气中分离污物。
第一旋风器10包括第一旋风体20、空气连通构件40和吸气管11。
第一旋风体20基本上形成中空的圆筒形,其具有敞开的顶端和封闭的底端。载有污物的空气通过吸气管11进入第一旋风体20的下部,并在第一旋风体20内部旋转,从而形成上升旋转气流。结果,通过作用在上升旋转气流上的离心力从载有污物的空气中分离出污物,并按照与重力相反的方向将其排放(与图3的箭头K相反的方向)。换言之,分离出的污物按照图3的箭头E的方向越过第一旋风体20的顶端排放到第一污物室30中。
空气连通构件40将空气排放到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的每个中,所述空气在第一旋风体20中通过离心力从载有污物的空气中去除了污物(下文称为半清洁空气)。此时,半清洁空气含有在第一旋风器10中没有去除的细小污物。
空气连通构件40包括空气连通管41和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空气连通管41基本上形成中空的圆筒形,并从第一旋风体20的底表面22的中部突起到第一旋风体20的内部空间23中。空气连通管41具有相对的敞开的端部,并且空气连通管41的顶端与上盖80隔开。所述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在第一旋风体20的底表面22下基于空气连通管41呈辐射状分布。因此,第一旋风体20的底表面22、所述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和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形成多个空气通道44。空气连通管41的底端与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流动连通。此外,使从空气连通管41排放的半清洁空气分散到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中的每个中的空气分散部分43设在所述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的中部。因此,按照重力方向(图3的箭头K的方向)通过空气连通管41排放的半清洁空气碰撞空气分散部分43,并被空气分散部分43分散,然后通过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进入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的每个中。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与第一旋风体20的底表面22一体地形成。另一种方式是,虽然未示出,但所述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可与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一体地形成。优选地,所述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形成为与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分离,从而当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堵塞时易于清洁。
吸气管11与吸入刷110(见图7)流动连通,并形成在第一旋风体20的下部以促使吸入第一旋风体20中的载有污物的空气形成上升旋转气流。在这个实施例中,吸气管11向上倾斜地穿过第一旋风体20的底表面22。结果,从吸入刷110进入的载有污物的空气在第一旋风体20内部形成上升旋转气流。
第二旋风器60吸入从第一旋风器10排放的半清洁空气并使半清洁空气形成另一上升旋转气流,从而通过作用在旋转的半清洁空气上的离心力从半清洁空气中分离出细小污物。第二旋风器60至少包括一个旋风器,其具有小于第一旋风器10的直径的直径,用于从半清洁空气中分离出细小污物。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多个第二旋风器60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设成围绕第一旋风器10。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的每个按照重力方向通过其下部吸入从第一旋风器10排放的半清洁空气,然后,使吸入的半清洁空气形成上升旋转气流。残留在半清洁空气中的细小污物通过作用在上升旋转气流上的离心力被离心地分离出来,并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与图3的箭头K相反的方向)被排放。清洁空气按照重力方向(图3的箭头K的方向)被从第二旋风器60中排放。在这个实施例中,六个第二旋风器60沿着第一旋风体20的外周表面设置。
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的每个包括第二旋风体61和排气管66。第二旋风体61具有基本上形成中空圆筒形的下部分61b和基本上形成中空锥形的上部分61a。第二旋风体61具有敞开的相对的端部。第二旋风体61的锥形的上部分61a的直径从底端到顶端减小。此外,第二旋风体61的顶端形成用于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灰尘排放开口62。灰尘帽50设在灰尘排放开口62上。如图2所示,在灰尘帽50和灰尘排放开口62之间存在间隙63。因此,在第二旋风体61中分离出的细小污物通过灰尘帽50和灰尘排放开口62之间的间隙63排放到第二污物室70中。灰尘帽50通过一对连接部分53固定在第二旋风体61的顶端64上。灰尘帽50从第二旋风体61的顶端64突起。换言之,灰尘帽50具有顶表面51,所述顶表面51处于高于污物排放开口62高度的位置,即,处于高于第二旋风体61的顶端64高度的位置。另一种方式是,如图4A和图4B所示,灰尘帽50′可设置成使得顶表面51与污物排放开口62高度相同,即,设置成使得顶表面51与第二旋风体61的顶端64高度相同。优选地,灰尘帽50还包括形成在其底表面上的基本上为锥形的灰尘导向部分52。灰尘导向部分52引导在第二旋风体61中分离出的细小污物通过灰尘帽50和灰尘排放开口62之间的间隙63排放。当灰尘帽50设在灰尘排放开口62上时,灰尘帽50防止收集在第二污物室70中的细小污物回流到第二旋风体61中。因此,当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被倾斜或颠倒时,收集在第二污物室70中的细小污物不会回流到第二旋风体61中。此外,灰尘帽50防止附着在形成第二污物室70的内壁71的内表面上的细小污物进入第二旋风体61。
所述多个第二旋风体61的每个的下部分61b通过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与第一旋风体10流动连通。因此,从空气连通管41排放的半清洁空气通过空气通道44进入第二旋风体61内部,然后形成上升旋转气流。细小污物被从半清洁空气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离心力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第二旋风体61的灰尘排放开口62被排放。
空气排放管66基本上呈中空的圆筒形,并从第二旋风体61的底表面的中部突起到第二旋风体61的内部。空气排放管66通过连接构件132(见图7)与真空发生器131流动连通。空气排放管66形成为与第二旋风体61的下部分61b的高度基本上相同,并且其具有敞开的相对端。因此,在第二旋风体61内部通过离心力去除了细小污物的清洁空气按照重力方向(图3的箭头K的方向)通过空气排放管66被排放。
第二污物室70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对应的多个污物室,用于收集从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的每个排放的细小污物。在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中,一个第二污物室70围绕两个第二旋风器60,从而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具有三个第二污物室70。每个第二污物室70形成为在围绕两个第二旋风器60-1和60-2的内壁71与两个第二旋风器60-1和60-2的每个的外周表面之间的空间。此外,第二污物室70被分隔壁72分隔成两个灰尘室70a和70b,所述灰尘室70a和70b收集从两个第二旋风器60-1和60-2的每个排放的细小污物。作为例子,在图2中,相对于第一旋风体20在上侧的第二污物室70被分隔壁72分隔成第一灰尘室70a和第二灰尘室70b,所述第一灰尘室70a收集从左第二旋风器60-1排放的细小污物,所述第二灰尘室70b收集从右第二旋风器60-2排放的细小污物。因此,从左右第二旋风器60-1和60-2的每个排放的细小污物被收集在第一灰尘室70a和第二灰尘室70b的每个中。结果,收集在第一灰尘室70a中的细小污物不被位于紧接于第一灰尘室70a的第二灰尘室70b中的右第二旋风器60-2中的旋转气流分散。收集在第二灰尘室70b的细小污物不被位于紧接于第二灰尘室70b的第一灰尘室70a中的左第一旋风器60-1中的旋转气流分散。
第二污物室70的内壁71高于第二旋风体61,从而收集从第二旋风体61排放的细小污物。此外,内壁71的一部分最好与第一旋风体20共享。换言之,如图3所示,第一旋风体20的一部分20a形成内壁71的一部分,从而使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的体积最小化。此外,内壁71形成为与第二旋风体61的顶端64的一侧接触。结果,第二旋风体61的侧部分61c突出到第一污物室30中。换言之,第二旋风体61的侧部分61c突出到第二污物室70之外。通过上述结构,第一污物室30的容积增加,而第二污物室70的体积减小。然而,上述内壁71只是一个例子,当然内壁71可形成为其它合适的形状。
此外,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的每个互相隔开。因此,从第一旋风器10的顶端排放的污物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之间的空间25被收集在第一污物室30中。
在上面的描述中,一个第二污物室70形成为围绕两个第二旋风器60。然而,这只是一个例子,一个第二污物室70可形成为围绕三个第二旋风器60或者围绕更多第二旋风器60。图5示出了一个第二污物室70′围绕三个第二旋风器60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
形成第一污物室30以收集从第一旋风器10排放的污物。参照图2和图3,第一污物室30形成为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的外周表面和第一旋风器10的外部表面的一部分。换言之,第一污物室30形成为在第一旋风体20的没有被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围绕的部分、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的外周表面和外部容器31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这里,第一污物室30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之间的多个空间25与第一旋风体20流动连通,从而收集从第一旋风体20的顶端排放的污物。外部容器31基本上形成圆筒形以围绕第一旋风器10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并具有敞开的顶端和由其底表面32封闭的底端。这里,外部容器31不限于基本上中空的圆筒形,外部容器31可根据期望形成其它合适的形状。图6示出了形成另一形状的外部容器31′的例子。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形成第一污物室30的底表面。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盖住空气连通构件40的底端,从而其与所述多个空气导向部分42形成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此外,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形成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的每个的底表面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的每个的底表面。优选地,外部容器31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用户知晓收集在第一污物室30中的污物的量。
上盖80封闭第一污物室30的顶端。上盖80设在第一旋风体20、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和外部容器31的上侧,从而形成第一旋风器10、第一污物室30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的每个的顶表面。在第一旋风体20的顶端和上盖80的底表面之间的间隙24形成通道,经所述通道通过离心力从载有污物的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被排放到第一污物室30中。上盖80可拆卸地设在外部容器31上,从而用户打开上盖80清空收集在第一污物室30和第二污物室70中的污物。
密封构件81设在上盖80的底表面上。密封构件81将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与第一旋风器10和第一污物室30隔绝。密封构件81形成与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对应的形状。因此,当上盖80安装在外部容器31的顶端时,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的每个形成与第一旋风器10和第一污物室30隔绝的独立空间。
此外,在上盖80底表面的中部存在基本上拱形的突起部分83。突起部分83帮助从载有污物的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通过第一旋风体20的顶端排放,并帮助分离了污物的半清洁空气进入空气连通管41。此外,在上盖80的顶表面上,把手84设在突起部分83的内部,从而用户可容易地打开和闭合上盖80。
为了易于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最好包括三个基本部件。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包括旋风器组件3、外部容器31和上盖80。
旋风器组件3包括第一旋风器10、围绕第一旋风器10的三个第二污物室70和形成在三个第二污物室70内部的六个第二旋风体61,其形成为一体。每个第二污物室70中有两个第二旋风体61。旋风器组件3可通过注模工艺形成。多个固定部件5形成在旋风器组件3的底端。
外部容器31基本上形成具有底表面32的圆筒形,并具有敞开的顶端。与所述多个第二旋风体61对应的多个空气排放管66和空气分散部分43与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一体地形成。与吸气管11对应的空气孔12形成在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上。此外,与旋风器组件3的固定部件5对应的多个固定孔33形成在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上,用于固定旋风器组件3。因此,在将旋风器组件3插入到外部容器31中之后,固定部件5将例如螺钉的连接构件(未示出)通过固定孔33拧紧,从而使旋风器组件3固定到外部容器31的底表面32上。如上所示,当旋风器组件3设成安装在外部容器31上或者与外部容器31分离时,易于分离旋风器组件3以用于清洁。
上盖80通过注模工艺与突起部分83和封闭构件81一体地形成。
如上所述,当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由三个注模部件3、31和80形成时,用于装配的时间和部件数量减少。因此,可降低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的制造成本。
下文,将参照图2和图3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的操作。
当打开真空吸尘器时,真空发生器131(见图7)工作以产生吸力。载有污物的空气通过吸力从清洁表面被吸入到吸入刷110(见图7)中。吸入到吸入刷110中的载有污物的空气通过延伸管121和柔性软管122(见图7)运动到与吸入刷110流动连通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中。
运动到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中的载有污物的空气通过吸气管11进入到第一旋风体20的下部(箭头A)。进入到第一旋风体20中的载有污物的空气在第一旋风体20内部形成旋转上升的第一上升旋转气流B。然后,通过作用在第一上升旋转气流B上的离心力从载有污物的空气中分离出污物。分离出的污物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K的相反方向)运动,然后,通过第一旋风体20的顶端被排放到第一污物室30中。换言之,分离出的污物从第一旋风体20的顶端和上盖80之间如箭头E排放,并被收集在第一污物室30中。这里,第一污物室30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之间的所述多个空间25与第一旋风器10流动连通,从而在第一旋风器10中分离出的污物平滑地排放到第一污物室30中。此时,第一污物室30与通过第一旋风体20形成上升旋转气流的空间23隔绝,从而收集在第一污物室30中的污物不被第一旋风体20的上升旋转气流B分散。此外,在第一旋风体20中,形成上升旋转气流B的空气通过空气连通管41按照重力方向(箭头K的方向)被直接排放,所以在第一旋风体20内部不发生空气碰撞。
在第一旋风体20中去除了污物的半清洁空气通过空气连通管按照重力方向被排放(箭头C)。因此,通过空气连通管41的半清洁空气C碰撞空气分散部分43,然后,被分散到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的每个中,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围绕空气分散部分43并呈辐射状形成。然后,半清洁空气C通过所述多个空气通道44进入第二旋风体61的每个的下部(箭头D)。
进入第二旋风体61下部的半清洁空气D在第二旋风体61内部形成上升旋转气流F。然后,细小污物从半清洁空气中分离出来,并通过作用在上升旋转气流F上的离心力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K的相反方向)被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通过在第二旋风体61的污物排放开口62和灰尘帽50之间的间隙63被排放,然后,被收集在第二污物室70(箭头H)中。此时,第二污物室70被分隔壁72分隔成第一灰尘室70a和第二灰尘室70b,从而收集在第一灰尘室70a和第二灰尘室70b的每个中的细小污物不被在设在第二灰尘室70b和第一灰尘室70a的每个中的第二旋风器60-2和第一旋风器60-1中形成的上升旋转气流分散。灰尘帽50设在第二旋风器60顶端64的污物排放开口62上,从而防止附着在内壁71内表面的细小污物通过污物排放开口62进入第二旋风体61中。此外,当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倾斜或者颠倒时,灰尘帽50防止在第二污物室70的灰尘室70a和70b的每个中收集的细小污物回流到第二旋风体61中。
当在第二旋风体61的内部上升旋转而去除了细小污物的清洁空气通过空气排放管66按照重力方向被排放(G)。在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60的每个中,通过上述操作从半清洁空气中去除细小污物,然后,通过多个空气排放管66的每个将清洁空气排放。从空气排放管66排放的清洁空气通过真空发生器131,然后,被排放到真空吸尘器的主体130的外部。
当清空收集在第一污物室30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中的污物时,用户打开盖住外部容器31的上盖80。此时,上盖80的把手84使打开上盖80变得容易。接着,当用户颠倒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时,将收集在第一污物室30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70中的污物排放。打开上盖80以清空在第一污物室30和第二污物室70中收集的污物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比能够打开底端以清空污物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更便于清空污物,这是因为用户可在观看污物的同时将其丢掉。
下文,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将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如上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的真空吸尘器100的例子。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100包括吸入刷110、延伸管121、柔性软管122和机身130。
吸入刷110设有面对清洁表面的用于吸入载有污物的空气的污物吸入口。
延伸管121和柔性软管122使吸入刷110与机身130流动连通。把手120设在延伸管121的上部。通常,把手120具有打开和关闭真空吸尘器100的电源开关123。
真空发生器131和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设在机身130中。真空发生器131产生用于通过吸入刷110吸入载有污物的空气的吸力,并且其通过管构件132与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流动连通。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从通过吸入刷110吸入的载有污物的空气中分离出污物,并将分离出的污物收集在其中。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包括第一旋风器,使载有污物的空气形成上升旋转气流,从而分离出相对大的污物;第一污物室,收集在第一旋风器中分离出的污物;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使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形成上升旋转气流,从而分离出细小污物;至少一个第二污物室,收集从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细小污物。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的结构和操作与如上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的结构和操作基本相同,为简明起见,不重复对其的详细描述。
因此,当打开真空吸尘器100的电源开关123,然后使吸入刷110在清洁表面上运动时,通过真空发生器131的吸力将清洁表面上的污物与外部空气吸入到吸入刷110的污物吸入口中。吸入到吸入刷110中的载有污物的空气通过延伸管121和柔性软管122进入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中。进入多旋风污物收集器101中的污物被第一旋风器10和第二旋风器60(见图2)分离。去除了污物的清洁空气被排放到机身130的外部。
在上面的描述中,罐式真空吸尘器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真空吸尘器的例子,然而,并不应该认为局限于此。例如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各种类型的真空吸尘器可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
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灰尘帽设在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的污物排放开口上,从而防止在第二污物室中收集的细小污物回流。
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第二污物室被分隔壁分隔成与第二旋风器的数量对应的灰尘室,从而在灰尘室中收集的污物不被灰尘室周围的其它第二旋风器的上升旋转气流分散。
此外,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在第一旋风器中分离的污物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之间的所述多个空间排放,从而污物平滑并均匀地排放到第一污物室中。
此外,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第一旋风器、所述多个第二旋风体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可通过注模工艺整体地形成为一体,从而可减少用于装配的时间和部件数量。因此,降低了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的制造成本。
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第一污物室设成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从而第一污物室的体积可比第二污物室的体积尽可能大。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旦理解了其基本发明构思,就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另外的更改和修改。因此,权利要求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上述实施例和落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更改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吸入外部空气以便分离污物;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细小污物,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具有用于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污物排放开口;灰尘帽,设在所述污物排放开口上,所述灰尘帽防止排放的细小污物再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具有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的直径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污物排放开口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灰尘帽设在与所述污物排放开口等高或者高于所述污物排放开口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灰尘帽还包括灰尘导向部分。
6.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吸入外部空气以便分离污物;多个第二旋风器,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细小污物,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具有用于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污物排放开口;多个第二污物室,分别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收集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细小污物;分隔壁,将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分隔成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对应的空间以收集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排放的细小污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的外周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与邻近的第二污物室隔开,从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中分离的污物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之间的空间排放。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还包括设在所述污物排放开口上的灰尘帽,所述灰尘帽用于防止在所述第二污物室中收集的细小污物回流到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包括突出到所述第二污物室之外的侧部。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还包括第一污物室,所述第一污物室收集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排放的污物,所述第一污物室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和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
12.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第一旋风器,从吸入的外部空气中分离出污物,并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将分离出的污物排放;多个第二旋风器,从从所述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出细小污物,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具有用于按照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污物排放开口;多个第二污物室,分别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收集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细小污物;分隔壁,将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分隔成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对应的空间以收集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排放的细小污物,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的每个与邻近的第二污物室隔开,从而在所述第一旋风器中分离的污物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之间的空间排放。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污物室与所述第一旋风器的外周表面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还包括设在所述污物排放开口上的灰尘帽,所述灰尘帽用于防止在所述第二污物室中收集的细小污物回流到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其中,所述灰尘帽还包括灰尘导向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旋风污物收集器,所述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具有与多个旋风器对应的多个污物室。所述多旋风污物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吸入外部空气以便分离污物;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细小污物,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风器具有用于排放分离出的细小污物的污物排放开口;灰尘帽,设在所述污物排放开口上,所述灰尘帽防止排放的细小污物进入所述第二旋风器中。
文档编号A47L9/16GK101036569SQ200610107730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5日
发明者金琸洙 申请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