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用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76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厨房用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厨房使用的箅子。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馏(蒸)食品所使用的箅子,大多是整体结构的,其外缘与相应的锅配套,箅体上布满通汽的小孔。这种箅子有二个缺点一是馏(蒸)食品时,盛放食品的器具(如盘子、碗)只能放在箅子的平面上,常常因器具较高、箅子至锅盖之间的空间较小而盖不严锅盖;二是一种规格的箅子通常只能与一种规格的锅配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房用箅子,它不仅在盛放食品的器具较高时馏(蒸)食品易于盖严锅盖,而且可以适用多种规格的锅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厨房用箅子由一个较大的箅体和至少一个较小的箅体组合而成,大箅体和小箅体上皆布有通汽的小孔;大箅体上有至少一个较大的通孔,每个通孔上活动地放置一个小箅体,每个小箅体的外径大于其下方通孔的内径。
由于外缘较大的大箅体单独使用时,盘子、碗等器具可以放在大箅体的通孔中,使器具的上部高度降低,因此使用本厨房用箅子时更易盖严锅盖。显然,本箅子的大箅体和小箅体分开时,最少可以与二种规格大小的锅配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厨房用箅子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箅子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为反映整体结构,对图1中大、小箅体的厚度进行了扩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厨房用箅子由一个较大的箅体1和一个较小的箅体3组合而成,大箅体1和小箅体3上皆布有通汽的小孔4、2;大箅体1上有一个较大的通孔5;小箅体3活动地放置在大箅体的通孔5上,其外径大于所述通孔5的内径。
也可以如图3所示,在大箅体1上开设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上放置一个略大于通孔内径的小箅体3,这样本箅子就能同时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器具(盘子、碗等)馏、蒸食品。
当大箅体上的通孔为一个时,通孔最好位于大箅体的中心;当大箅体上的通孔为多个时,通孔最好在大箅体上均布。这样可以在用器具馏、蒸食品时,减小箅子倾斜的可能性。
本厨房用箅子也可以象现用的算子一样在大、小箅体上压制多道环形凸起,以避免将食品直接放在箅子上馏、蒸时,箅子上的积水浸泡食品。同时也可在大箅体和小箅体的外缘设置卷边,以增强箅子的强度。一个小箅体时,可以通过小箅体3的外缘卷边与大箅体1上直径较小的环形凸起配合(小箅体3外缘卷边的直径略大于或略小于大箅体1上该环形凸起的直径皆可),使小箅体不在大箅体上径向移动。
也可以通过在小箅体上设置(或固定)与大箅体上的通汽孔相适应的凸块,使小箅体在大箅体上基本定位;当然,小箅体3也可以直接放在大箅体的通孔5上。
本实用新型厨房用箅子组合在一起时,与现有普通箅子使用相同。分开时,小箅体3可以和较小的锅配用;外缘较大的大箅体1在单独使用时,箅体上的通孔5可以将盘子、碗等器具卡住,器具的下部低于箅子平面、接近或接触锅内沸水,一则有利于热能的传递;同时,盛放食物的器具的上部高度降低,使锅盖能够盖严。
权利要求1.一种厨房用箅子,其特征是该箅子由一个较大的箅体(1)和至少一个较小的箅体(3)组合而成,大箅体(1)和小箅体(3)上皆布有通汽的小孔(4)、(2);大箅体(1)上有至少一个较大的通孔(5),每个通孔(5)上活动地放置一个小箅体(3),每个小箅体(3)的外径大于其下方通孔(5)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箅子,其特征是在所述大、小箅体(1、3)上有多道环形凸起,大箅体上的通孔(5)和小箅体(3)皆为一个,通孔(5)位于大箅体(1)的中心,小箅体(3)的外缘卷边与大箅体(1)上直径较小的的环形凸起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用箅子,它由一个较大的箅体1和至少一个较小的箅体3组合而成,大箅体1和小箅体3上皆布有通汽的小孔4、2;大箅体1上有至少一个较大的通孔5,每个通孔5上活动地放置一个小箅体3,每个小箅体3的外径大于其下方通孔5的内径。该箅子不仅在盛放食品的器具较高时馏(蒸)食品易于盖严锅盖,而且可以适用多种规格的锅使用。
文档编号A47J36/16GK2877513SQ20062000527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
发明者孙晓东 申请人:孙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