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27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煮锅具,尤其涉及一种火锅装置。
背景技术
煮火锅是人们喜爱的餐饮活动,由于只要将新鲜食材丢入火锅炖煮的汤底,待煮熟便可沾酱食用而别有风味。 一般所见的火锅是「平底」,但是长久以来,使用平底的火锅传热效果存在一些问题。 原因在于平底的水平面积大,锅底接触热源之后,以中心处逐步向外侧水平范围沸腾,所以传热效果欠缺集中性,传热效率无法有效提高。 再者,目前火锅锅具也是呈「平顶」设计,锅具的开口顶缘呈平齐状,开口与锅具内径一致而呈开扩状,所以若丢掷食料不慎所溅出的热汤汁,可能会波及周围人们,易造成烫灼伤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火锅装置,能够使火锅的传热效果集中而较快速,同时防止热汤汁轻易溅出,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火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托座,包含一用以支持的基部、以及数个设置于该基部上的托翼部,该两托翼部呈V形展开状,该基部在错开托翼部的两侧,于其中一侧是位于该两托翼部之间的开口,位于该托翼部内置入供点火燃烧物件;一托置于该托座的锅体,其轴向的由下而上分别形成一锅底、一锅肚部、一锅顶部及一入锅口 ,该锅底外径小于该锅肚部,该锅顶部的外径大于锅肚部外径,锅肚部外侧对应置于该托翼部内侧面,该锅体顶侧相对位于锅顶部中央形成一供食料丢掷的入锅口 ,该入锅口周缘壁面的高度朝锅顶部中心呈渐低,而供锅体托置于该托座的托翼部内侧面。 前述火锅装置,其中托座的基部在错开托翼部两侧,不同于开口另一侧,是自基部延伸至少两互有间隔的指杆,指杆与两托翼部保持一间距,位于托翼部内部中央是形成一凹入的置槽,供酒精盒放置。 前述火锅装置,其中锅体的入锅口周缘壁面的高度是朝锅顶部中心呈渐低,到中间最低点为跨缘,供盛舀的汤瓢横跨于此。 前述火锅装置,其中锅体的锅顶部呈曲弧向上的弧面状,锅体是呈心型的立体锅状,两托翼部呈手指并列状支持锅体,有如双手扶握爱心造型结构。[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功效 1、本实用新型的锅体是呈底窄肚宽的型态,外径由锅底朝锅顶部呈渐大,所以底部水平面积较小,热传导效果较佳、较快速,此外,由于入锅口的内径小于锅肚部,所以汤汁热度由入锅口失温的效率慢,保温、热传导效果佳。[0013] 2、由第1项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托座以两锅肚部形成V形环抱来支持锅体,让锅体稳定地支持。 3、承托锅体的托座与锅底之间形成有开口与指杆间隙,形成相对应的空气对流空间,提供酒精盒燃烧的空气助燃效果。 4、锅顶部呈曲弧向上的弧面状,搭配较入锅口高起的配置,可有效阻挡锅内汤汁溅出而灼伤的可能,提高使用火锅的安全性。 5、锅体在入锅口周缘的中间处设为最低点的跨缘,方便盛舀汤汁的汤瓢横跨,让周围每个人都能明白位置所在,也方便拿取,解决以往使用火锅时,不知如何将汤瓢放置定位的困扰。 6、本实用新型以手指造型构成托座的托翼部,搭配支持心型的锅体,使锅体的锅肚部受到托翼部接触,使锅体具有良好的支持,不易晃动,托翼部是呈数个手指并列型态来支持锅体,有如双手扶握一颗爱心的造型,让视觉上更具突破新颖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图。[0023]图中标号说明10托座11基部13托翼部14开口15指杆17置槽18酒精盒20锅体21锅底22锅肚部24锅顶部25入锅口251跨缘30汤瓢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火锅装置,如
图1所示,其包含一托座10、一托置于托座10上的锅体20,尤其托座10托设的锅体20呈心形或V形体设计,锅体20包含有一锅肚部22与入锅口 25。 请再参看
图1至图3,该托座10是在一基部11上面两侧,各延伸一托翼部13,使两托翼部13呈V形展开状,基部11是支持托座10置于桌面上,基部11在错开托翼部13的两侧,于其中一侧是开口 14,开口 14是位于两托翼部13之间的间距,另一相对侧是自基部11延伸至少两互有间隔的指杆15,指杆15与两托翼部13亦保持一间距,位于托翼部13内部中央是形成一凹入的置槽17,供酒精盒18放置于内,其指杆15、两托翼部13如同共围一托起槽状空间;[0034] 该锅体20是一呈近心型的立体锅状,其包含一锅底21、一锅肚部22、一锅顶部24、一入锅口 25、一跨缘251。锅底21面积小,而肚围大的型态,锅体20外径自锅底21朝锅顶部24呈渐大,因此锅顶部24外径大于锅肚部22外径,锅肚部22大于锅底21,形成锅体20的外径比例是锅顶部24外径大于锅肚部22外径大于锅底21外径,使锅肚部22外侧弧度面能对应受托翼部13与指杆15支持。锅顶部24位置呈高起状,并且呈现曲弧向上的弧面状,锅体20顶侧相对位于锅顶部24的中央范围,形成一供食料丢掷的入锅口 25,而入锅口25周缘壁面的高度,朝锅顶部24中心呈渐低,到中间的谷底处呈最低点的跨缘251,供盛舀的汤瓢30横跨于跨缘251 ,也就是锅体20在入锅口 25顶缘的高度呈渐低曲线变化,以入锅口 25的壁面厚度的跨缘251来承托汤瓢30,而入锅口 25亦因为周缘呈斜下的态势而不会让汤瓢30进出入锅口 25空间过于狭窄。组合型态即如
图1、图3所示。[0035] 使用时,如图3、图4所示,将酒精盒18置于置槽17,再点燃酒精盒18使之点火,而盛装汤汁与食料的锅体20置于托翼部13内,供托翼部13内侧面支持着锅体20,由于锅肚部22受到托翼部13的深度方向接触而不易晃动,并且托翼部13以手指并列型态支持锅体10,有如双手扶握一颗爱心造型结构。而开口 14可面向使用者,观看酒精盒18的火苗是否熄灭,并且保持着空气对流的空间。 由于锅底21水平面积小于锅肚部22,因此热能可以较快速由锅底21向锅肚部22传送,让锅底21内容物较快速地沸腾,加以开口 14与指杆15留下的间距形成空气对流空间,提供助燃良好的条件,使得热传导效果良好; 并且锅顶部24高起,入锅口 25内径相对锅肚部22与锅顶部24呈縮小,所以锅肚部22可减缓热度消失速度,保温效果较佳,尤其锅顶部24较入锅口 25高起,入锅口 25内径较小,所以可有效防止热汤汁自锅体20内溅出,避免轻易烫伤。若用毕汤瓢30舀盛内容物,则可将汤瓢30横跨于跨缘251上,提供一定位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火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托座,包含一用以支持的基部、以及数个设置于该基部上的托翼部,该两托翼部呈V形展开状,该基部在错开托翼部的两侧,于其中一侧是位于该两托翼部之间的开口,位于该托翼部内置入供点火燃烧物件;一托置于该托座的锅体,其轴向的由下而上分别形成一锅底、一锅肚部、一锅顶部及一入锅口,该锅底外径小于该锅肚部,该锅顶部的外径大于锅肚部外径,锅肚部外侧对应置于该托翼部内侧面,该锅体顶侧相对位于锅顶部中央形成一供食料丢掷的入锅口,该入锅口周缘壁面的高度朝锅顶部中心呈渐低,而供锅体托置于该托座的托翼部内侧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火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的基部在错开托翼部两侧,不同于开口另一侧,是自基部延伸至少两互有间隔的指杆,指杆与两托翼部保持一间距,位于托翼部内部中央是形成一凹入的置槽,供酒精盒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火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入锅口周缘壁面的高度是朝锅顶部中心呈渐低,到中间最低点为跨缘,供盛舀的汤瓢横跨于此。
专利摘要一种火锅装置,包括一托座,包含一用以支持的基部、以及数个设置于该基部上的托翼部,该两托翼部呈V形展开状,该基部在错开托翼部的两侧,于其中一侧是位于该两托翼部之间的开口,位于该托翼部内置入供点火燃烧物件;一托置于该托座的锅体,其轴向的由下而上分别形成一锅底、一锅肚部、一锅顶部及一入锅口,该锅底外径小于该锅肚部,该锅顶部的外径大于锅肚部外径,锅肚部外侧对应置于该托翼部内侧面,该锅体顶侧相对位于锅顶部中央形成一供食料丢掷的入锅口,该入锅口周缘壁面的高度朝锅顶部中心呈渐低,而供锅体托置于该托座的托翼部内侧面。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火锅的传热效果集中而较快速,同时防止热汤汁轻易溅出,提高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A47J27/10GK201492276SQ20092009716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张光升 申请人:张光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