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095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
技术背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油料作物。油茶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角鲨烯、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提高血液抗氧化能力,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降低诸如胰岛素拮抗性糖尿病之类因代谢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的出现机率,是糖尿病、心脑血管患者及三高人群的首选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不聚脂”特性,不仅自身不在内脏及皮下沉积,而且能够阻止脂肪沉积,可以避免发胖,在医学上,茶油用于辅助治疗肥胖症,是一种“吃油不怕胖”的健康食用油;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 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烧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近来还发现维生素 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药用或食用的价值很高,具有提高胎婴儿的大脑发育和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信息功能,促进人脑正常发育;增强胎婴儿的视力;促进胎婴儿的机能和形体发育,特别是对发育不良的胎儿和早产儿,能促进他们的机能发育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对孕产妇的产后的体形也有重要影响等生理功能;角鲨烯是一种脂质不皂化物,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无毒性的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是茶油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具有降低胆固醇、 抗衰老、抗辐射、清除人体自由基、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全天然抗氧化剂。
现有技术中,茶油的加工大多采用农村的传统方法,其工艺过程为烘炒、粉碎、 踩饼、压榨、过滤,即成为传统的“土”茶油。此种茶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而且在烹调时还会产生浓烟,既影响环境,又对人体有害。近些年来,国内一些油脂企业和有关单位对茶油的精炼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一些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茶油精炼工艺,如中国专利“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山茶油精制方法”(专利申请号为200910307817. 2), 该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温度过高导致山茶油营养成份过多流失等问题,提供一种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山茶油精制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常温下制取毛油;加温水,然后用沉降分离法去除下层杂质和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沉降分离法去除水和皂脚;加热茶籽毛油至 80°C 90°C,加入1 3份活性白土,在-0. IMPa -0. 095MPa下,经过15 20分钟冷却到68V 72°C,然后用棉布过滤;在温度140 150°C,真空度2001 至^OPa,蒸馏后得到脱臭山茶油;脱臭山茶油缓慢冷却后静压过滤,得到精制山茶油。又如中国专利“纯净山茶油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为200910307817. 2),采用纯物理冷压榨方式,过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山茶油,且在油脂精炼中不用任何化学助剂,采用纯物理方法,有效地保留了山茶油的活性成分,油色较浅,油脂精炼中不用脱酸、脱色、脱臭等加工过程就能得到符合国家GB11765-2003压榨茶籽油标准,保留了山茶油天然风味和果香,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 得油率高的特点。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留茶油中目标成分的活性,又能剔除无用或有害的杂质,且耗能低、环境污染小、生产周期短的茶油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a、毛油制备以新鲜油茶籽为原料,经低温冷榨处理,制得毛油,备用;
b、碱炼脱皂将备用的毛油置于碱炼装置内,先测定毛油的酸价,然后加温至 50-60°C,边加温边搅拌l_3h,再加入浓度为30-40%的碱水溶液,沉淀10_14h,滤除皂脚, 得碱炼毛油,备用;碱炼时,碱的加入量T按公式计算T = 7. 1Χ310_4Χ毛油重X酸价;
C、水洗脱胶将备用的碱炼毛油温度缓慢升至80-90°C,按碱炼毛油重量的0. 2% 加入浓度为40-60%的盐水溶液,边加边搅拌均勻,然后,在60-80°C时恒温沉淀l_2h,再次滤除皂脚;再加入碱炼毛油2倍重量的80°C以上的热水,搅拌均勻,沉淀2-池,滤除胶质和水溶液,并重复此步骤2-3次,得水洗茶油,备用;
d、白土脱色将备用的水洗茶油加温至90-100°C,边加温边搅拌,再加入占水洗茶油重量8-20%的白土,搅拌均勻,搅拌时间为0. 5-lh,过滤,除去白土,得脱色茶油,备用;
e、高温脱臭将备用的脱色茶油加温至90-100°C时开启真空泵,再加温至 140-160°C时开启蒸汽喷雾,再继续加温至240-250°C时保温0. 5-1. 5h,然后加入脱色茶油 2-3倍重量的常温冷水,冷却至常温,重复上述步骤2-3次,得高品质茶油。
所述的碱水溶液是NaOH、Ca(OH)2, Na2C03、NaHCO3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三种或四种的水溶液;所述的盐水溶液是氯酸盐系列或硫酸盐系列的水溶液,如氯化钠水溶液或硫酸钠水溶液。
下面的三个优化方案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工。
其优化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方案一的工艺过程为
a、将高品质茶油置于蒸馏器中,将蒸馏器中的温度升至100-200°C、压力为0. 1-0. 6MPa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 1-0. 45Mpa、温度为 100-150°C,蒸馏时间为 30-90min ;
b、然后,将第一阀门关闭,打开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2-0. 4Mpa、温度为 100-110°C,蒸馏时间为 30-90min ;
C、再将蒸馏器中温度升至200_350°C、压力为0. 3-0. 8Mpa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 3-0. 6Mpa、温度为200_250°C,蒸馏时间为60-90min,所得的蒸馏物冷却后即为高品质成品茶油。
其优化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方案二的工艺过程为
a、将高品质茶油置于容器中,加入高品质茶油2倍重量的、浓度为95%以上的食用乙醇,同时加入占高品质茶油重量1-5%的氧化铝,再将其置于70-80°C的水浴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反应6-8小时,冷却后,酯化反应完成,滤出混合溶液,备用;
b、将备用的混合溶液加热至50-60°C,然后加入占混合溶液重量1-10%的中性活性炭,搅拌均勻,过滤,收集过滤液,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收集的过滤液加热浓缩,静置、沉淀,收集上层油溶液,备用;
C、将备用的上层油溶液在0. 2-0. 6Mpa压力下,经反渗透装置超滤,得高品质成品茶油。
其优化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方案三的工艺过程为
a、将高品质茶油置于容器中,加入占高品质茶油重量0.5-5%、浓度为10%的 Na2CO3水溶液,搅拌均勻,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油溶液,备用;
b、将备用的上层油溶液放入浸提罐中,加入占上层油溶液重量1-10%的中性活性炭,充分搅拌,过滤,除去活性炭等杂质颗粒,收集过滤后的茶油备用,重复上述步骤3次;
C、将备用的茶油放入微波提取器中进行振荡,振荡时间为10-30min,破除油茶分子之间的粘度;
d、将经振荡后的茶油,在0. 1-0. 5Mpa压力下通过纳米膜过滤器,获得分子量为 400-1000的茶油,即为高品质成品茶油。
本发明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采用低温冷榨、碱炼脱皂、水洗脱胶、白土脱色和高温脱臭工艺,制得高品质茶油;然后,利用各活性物质不同的性质和功能特点,采用多种工艺,再进一步精制,既保留茶油中目标成分的活性,又剔除了无用或有害的杂质,因而, 制备出的茶油,既有适合中老年人食用的高品质成品茶油,也有适宜孕妇食用的高品质成品茶油,还有适宜养生食用的高品质成品茶油。本工艺的加工过程全部在密闭容器中操作, 所采用的分离技术,属于当前先进的技术,故具有操作简便,加工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优点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a、取新鲜油茶籽3000kg为原料,按照常规的低温冷榨技术处理,制得毛油450kg,
b、将备用的毛油进行酸价测定(本例测定的酸价为3. 1% ),加温至55°C,边加温边搅拌池,再加入浓度为35%的NaOH水溶液(碱的加入量T按公式计算T = 7. 1Χ310_4Χ 毛油重X酸价,其量为2. 98公斤),沉淀12h,滤除皂脚,得碱炼毛油410公斤,备用;
C、将备用的碱炼毛油温度缓慢升至85°C,加入按碱炼毛油重量0.2%的、浓度为 50%的氯化钠水溶液,边加边搅拌均勻,然后,在60-80°C恒温时沉淀池,再次滤除皂脚;再加入碱炼毛油2倍重量的80°C以上的热水,搅拌均勻,沉淀池,滤除胶质和水溶液,并重复此步骤2-3次,得水洗茶油380公斤,备用;
d、将备用的水洗茶油加温至95°C,边加温边搅拌,再加入水洗茶油重量12 %的白土,搅拌均勻,搅拌时间为40min,过滤,除去白土,得脱色茶油350公斤,备用;
e、将备用的脱色茶油加温至95°C时开启真空泵,再加温至150°C时开启蒸汽喷雾装置,进行蒸汽喷雾,再继续加温至245°C时保温lh,然后加2倍量10-20°C冷水冷却至常温,重复上述步骤2-3次,得脱臭后的高品质茶油330kg,即为高品质茶油。
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品质茶油,由于采用低温冷榨,保留了茶油中的目标成分的活性,同时,通过碱炼脱皂、水洗脱胶、白土脱色和高温脱臭工艺等工序,进行了精炼,因而,所制得的茶油为高品质,为大众化的食用茶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加工。
a、取由实施例一制备的高品质茶油IlOkg放入蒸馏器中,将蒸馏器中的温度升至100-200°C、压力为0. 1-0. 6MPa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 0. 1-0. 45Mpa、温度为 100-150°C,蒸馏时间为 70min ;
b、然后,将第一阀门关闭,打开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 2-0. 4Mpa、温度为 100-110°C,蒸馏时间为 60min ;
C、再将蒸馏器中温度升至200_350°C、压力为0. 3-0. 8Mpa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 3-0. 6Mpa、温度为200-250°C,蒸馏时间为90min,所得的蒸馏物冷却后即得高品质成品茶油22kg。
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品质成品茶油,保留了较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因而,具有养生功效。其产品经检验,主要成份指标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工艺流程如下a、毛油制备以新鲜油茶籽为原料,经低温冷榨处理,制得毛油,备用;b、碱炼脱皂将备用的毛油置于碱炼装置内,先测定毛油的酸价,然后加温至 50-60°C,边加温边搅拌l_3h,再加入浓度为30-40%的碱水溶液,沉淀10_14h,滤除皂脚, 得碱炼毛油,备用;碱炼时,碱的加入量T按公式计算T = 7. 1Χ310_4Χ毛油重X酸价;c、水洗脱胶将备用的碱炼毛油温度缓慢升至80-90°C,按碱炼毛油重量的0.2%加入浓度为40-60%的盐水溶液,边加边搅拌均勻,然后,在60-80°C时恒温沉淀l_2h,再次滤除皂脚;再加入碱炼毛油2倍重量的80°C以上的热水,搅拌均勻,沉淀2-池,滤除胶质和水溶液,并重复此步骤2-3次,得水洗茶油,备用;d、白土脱色将备用的水洗茶油加温至90-100°C,边加温边搅拌,再加入占水洗茶油重量8-20%的白土,搅拌均勻,搅拌时间为0. 5-lh,过滤,除去白土,得脱色茶油,备用;e、高温脱臭将备用的脱色茶油加温至90-100°C时开启真空泵,再加温至140-160°C 时开启蒸汽喷雾,再继续加温至240-250°C时保温0.5-1. ,然后加入脱色茶油2_3倍重量的常温冷水,冷却至常温,重复上述步骤2-3次,得高品质茶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碱水溶液是NaOH、 Ca(OH)2、Na2CO3^ NaHCO3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三种或四种的水溶液;所述的盐水溶液是氯化钠水溶液或硫酸钠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a、将高品质茶油置于蒸馏器中,将蒸馏器中的温度升至100-200°C、压力为 0. 1-0. 6MPa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 1-0. 45Mpa、温度为 100-150°C,蒸馏时间为 30-90min ;b、然后,将第一阀门关闭,打开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2-0. 4Mpa、温度为100-110°C, 蒸馏时间为30-90min ;c、再将蒸馏器中温度升至200-350°C、压力为0.3-0. SMpa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保持压力为0. 3-0. 6Mpa、温度为200_250°C,蒸馏时间为60-90min,所得的蒸馏物冷却后即为高品质成品茶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a、将高品质茶油置于容器中,加入高品质茶油2倍重量的、浓度为95%以上的食用乙醇,同时加入占高品质茶油重量1-5%的氧化铝,再将其置于70-80°C的水浴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反应6-8小时,冷却后,酯化反应完成,滤出混合溶液,备用;b、将备用的混合溶液加热至50-60°C,然后加入占混合溶液重量1-10%的中性活性炭,搅拌均勻,过滤,收集过滤液,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收集的过滤液加热浓缩,静置、沉淀,收集上层油溶液,备用;c、将备用的上层油溶液在0.2-0. 6Mpa压力下,经反渗透装置超滤,得高品质成品茶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a、将高品质茶油置于容器中,加入占高品质茶油重量0.5-5%、浓度为10^mNa2COjK 溶液,搅拌均勻,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油溶液,备用;b、将备用的上层油溶液放入浸提罐中,加入占上层油溶液重量1-10%的中性活性炭,充分搅拌,过滤,除去活性炭等杂质颗粒,收集过滤后的茶油备用,重复上述步骤3次;c、将备用的茶油放入微波提取器中进行振荡,振荡时间为10-30min,破除油茶分子之间的粘度;d、将经振荡后的茶油,在0.1-0. 5Mpa压力下通过纳米膜过滤器,获得分子量为 400-1000的茶油,即为高品质成品茶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涉及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其工艺流程包括毛油制备、碱炼脱皂、水洗脱胶、白土脱色、高温脱臭等;具有既能保留茶油中目标成分的活性,又能剔除无用或有害的杂质,且耗能低、环境污染小、生产周期短等特点,既可加工适宜大众化食用的茶油,也可加工具有养生功效的食用茶油,又可加工适宜中老年人食用的保健茶油,还可加工适宜孕妇和少儿食用的保健茶油。
文档编号C11B3/02GK102504942SQ20111032900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孙兴力, 李文东, 管天球, 邹先明 申请人:李文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