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材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8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材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材蒸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材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饮食是生物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除了基本的饮食需求外,更逐渐追求并享受食材味道和口感,因此美食风潮始终是人类文明活动中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在诸多食材的种类中,珍珠奶茶(Pearl milk tea)是由台湾首创,并且风行世界的重要饮食之一。其中,影响该款饮品的关键材料,就是俗称“珍珠”的粉圆食材。珍珠粉圆的主要成份为淀粉,经过加热烹熟后即可食用,作法相当简单。然而,要得到真正美味的珍珠粉圆,关键技术在于火候的掌握,如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焖煮及冷却时间等,都能对珍珠粉圆食品的质量有大幅影响。坊间常见的珍珠粉圆烹煮方法如下取一锅具装入适量的水,用瓦斯炉或电磁炉加热至沸腾后,加入珍珠粉圆食材,经适度搅拌后盖上锅盖,然后改用小火继续煮一段时间,最后熄火继续焖煮一段时间。上述传统方法为业界普遍的做法,但存在下列缺点,导致无法有效的控制珍珠粉圆广品的质量1、传统方法通过人工烹煮食材,因此烹煮的成品的质量完全依靠烹煮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经验,因此,同样的食材,有经验的老师傅自然可以使食材发挥百分之百的味道;但对于新手而言,难以精确掌握烹煮的温度和时间,不易控制成品的质量,因此无法统一成品的质量,或将成品标准化。2、珍珠等粉圆食材需经焖煮程序,人工改用小火焖煮,往往会出现因火力控制不当而导致汤汁沸腾外溢至锅外,这样既不卫生又不安全。3、火候的掌握火候的掌握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即使有经验的人员,也不能确保每次烹煮后的成品质量一致,也会存在将食材烧焦的可能,烧焦后的成品不但影响口感,锅具更是难以清洗。4、上述问题不仅在蒸煮珍珠粉圆的时候比较常见,在粉圆、芋头、地瓜、马铃薯等淀粉类的食材烹煮过程中也很常见,经常困扰操作人员。由此可见,上述传统的烹煮食材的方法有很多缺点,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材蒸煮装置,用于实现食材蒸煮过程的自动化,并实现食材蒸煮程序标准化,确保食材质量均一,减少了人工操作,并缩短了食材的蒸煮过程,节约能源与人力成本,避免了人员烫伤,且蒸煮过的食材的锅具干净,容易清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材蒸煮装置,该装置包括内滤筒,用于放置食材,内滤筒底部设置有滤孔,用于使蒸汽或热水通过滤孔;内滤筒放置在外锅内,外锅底部设置有导入口,用于将蒸汽或热水通过滤孔出入内滤筒;外锅的上方开口罩设置有锅盖,用于密合封闭外锅的开口,且锅盖上设置有把手,用于对锅盖进行操作,锅盖与外锅的接触边缘设置有气密环,用于保持气密性,锅盖上还设置有排气阀;外锅放在底座上,底座底部设置有连接口,连接口与导入口相连接,用于将底座外部的蒸汽或热水引入外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材蒸煮装置,使用时让蒸汽或热水经由导入口进入间隙,利用引流道可以使蒸汽或热水在间隙底部均匀绕行,导流道使蒸汽或热水更均匀向内滤筒锅底流动,然后通过滤孔往上进入内滤筒,进而均匀湿润并煮熟食材。此方法不使用瓦斯炉或电磁炉等炉具,节约能源、避免了危险,且蒸煮出来的成品均匀,蒸煮过程容易控制,保证了食材的质量。导入口外接有蒸汽、热水输出装置,蒸汽、热水输出装置设置有输出嘴,输出嘴一侧连接在导入口上,另一侧连接二条管路,二条管路分别用于连接蒸汽、热水的来源,蒸汽管路上设置有蒸汽控制阀,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热水控制阀。通过蒸汽控制阀和热水控制阀的设置,方便了蒸煮过程的程序化控制,通过设定不同的时间导入适量的蒸汽或热水,使食材的蒸煮实现标准化,保证成品质量的一致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食材蒸煮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滤筒和外锅结合后平面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进行扣紧操作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进行开启操作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平面剖视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中图6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流体管路的立体剖面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B区域的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食材蒸煮装置的立体结合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底座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底座的立体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底座与另一中外锅结合的剖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外锅的平面剖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夹具的立体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夹具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夹具对应的锅盖的立体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夹具与锅盖结合的立体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夹具压住锅盖时的立体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夹具的气密把手进行气密操作时的立体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夹具的气密把手进行泄压操作时的立体图;图19A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9的C区域的放大图;[0039]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小型食材蒸煮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材蒸煮装置,包括内滤筒1、外锅2、锅盖
3、底座4以及流体管路5。内滤筒I用于放置食材,内滤筒I底部设置有滤孔11,可供蒸汽或热水通过;外锅2用于放置内滤筒1,外锅2的底部设置有导入口 21,用于引入蒸汽或热水通过滤孔11出入内滤筒I ;锅盖3盖在外锅2的上方开口处,锅盖3上设置有把手31,用于方便的对锅盖3进行操作,锅盖3与外锅2接触的边缘设置有气密环32,以保持气密性,锅盖3上还设置有排气阀33 ;底座4用来放置外锅2,底座4的底部具有连接口 41,连接口41与导入口 21相连接,以便于将底座4外部的蒸汽或热水引入外锅2中;流体管路5连接在底座4的下部,流体管路5向外延伸,与蒸汽和热水输出装置相连接(图中未标注),流体管路5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包括但不限于蒸汽电磁阀51、热水电磁阀52,蒸汽电磁阀51和热水电磁阀52用于控制蒸汽、热水的流动,其中,根据不同食材的制作过程需要,还可以在流体管路5上增加冷水电磁阀,用于导入冷水,或在流体管路5上增加保温装置,用于减少温度散发,节省能源,并可以避免烫伤操作人员。如图2所示,内滤筒I上设置有转动式把手12,当转动式把手12向上举起时,可方便的将内滤筒I提取出来,当转动式把手12通过水平转动而套在内滤筒I的筒身上时,可方便的将内滤筒I放置入外锅2中。底座4上设置有座脚42,用于使底座4放置时不会压到其它部件。将食材放置入内滤筒I中,然后盖紧锅盖3,进行食材的烹煮。如图3、图4所示,为盖紧锅盖3的示意图,锅盖3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扣环34,外锅2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与扣环34对应的扣耳22,用于使锅盖3盖在外锅2上之后,旋转该锅盖3将扣环34扣在扣耳22上,配合气密环32使外锅2与锅盖3紧密结合;锅盖3上设置有定位把手31,定位把手31转动后可锁住锅盖3,以保持气密性,锅盖3上还设置有定位柱35,用于限制定位把手31的转动角度;定位把手31内设置有限制槽36,用于定位把手31转动时压住或脱离排气阀33。上述装置,在进行食材的蒸气压焖煮时,将锅盖3盖在外锅2上,顺时针(由上往下看,以下同)操作定位把手31,通过旋转扣紧锅盖3,此时,定位把手31因受到定位柱35的阻挡而处于“关”的位置;同时,定位把手31的限制槽36脱离排气阀中心轴37,此时,若蒸气继续输入外锅2内,蒸气流会推动排气阀中心轴37往上移动,达到排除该外锅2空气,保持气密性,防止漏气的效果,使外锅2内的蒸气压与蒸气源的蒸气压相同,达到焖煮的效果O当打开锅盖3时,首先将定位把手31进行逆时针旋转,使定位把手31转至“开”的位置,此时限制槽36会将排气阀中心轴37压下,使外锅2内进行焖煮的蒸气压残压由排气阀33排出,然后继续旋转定位把手31,推动锅盖3,直至锅盖3的扣环34脱离外锅2的扣耳22,即可取下锅盖3。如图5、图6、图6A所示,底座4内设置有一活动进水轴43,连接口 41贯通活动进水轴43,在活动进水轴43表面设置有气密环46,活动进水轴43上套有弹簧47,当外锅2放置在底座上时,因外锅2与内滤筒I的重量向下压,使外锅2与活动进水轴43密合贴合;活动进水轴43末端设置有管路接头44,管路接头44与流体管路5连接,蒸汽、热水通过管路接头44与流体管路5连接的通路流动。底座4旁设置有排水口 45,当食材制作完成后,多余的水由排水口 45排出。如图7、图7A所示,内滤筒I底部向上凹,形成容置槽13,外锅2在与容置槽1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柱23,外锅中空水道24贯通凸柱23内部,内滤筒I与外锅2之间设置有内外锅夹层水道14,外锅中空水道24出口端设置有外锅止水轴25,外锅止水轴25受到弹簧26控制,当开启外部的蒸汽或热水装置,蒸气或热水的压力增大时,推开该外锅止水轴25,进入内外锅夹层水道14中,当关闭蒸汽或热水装置,蒸气或热水的压力消失时,外锅止水轴25盖住该外锅中空水道24出口端,防止了内滤筒I内的汤液逆流至外锅中空水道24中,外锅止水轴25与外锅中空水道24出口端的接合处设置有气密环27。当蒸汽或热水由活动进水轴43进入外锅中空水道24时,热水的压力或蒸气的压力会推开该外锅止水轴25,使热水或蒸气先流过内外锅夹层水道14,再流过滤孔11流入内滤筒1,开始进行食材的蒸煮。内外锅夹层水道14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当关闭热水或蒸气装置时,热水或蒸气的压力递减,弹簧26将该外锅止水轴25压下至外锅中空水道24中,用水压进行密封,在外锅止水轴25被压下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锅夹层水道14中有热水或蒸气,内滤筒I内的汤汁被夹层热水或蒸气阻隔,汤汁就不会流进外锅中空水道24内,外锅中空水道24和底座4也就不会存在因汤汁流入而导致的不易清洗的问题。制作完成后,取出内滤筒I时,外锅中空水道24中剩余的水经该排水口 45排出。如图8所示,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材的烹煮装置进行食材烹煮的完整操作步骤1、将内滤筒I放置进外锅2中,同时将内滤筒1、外锅2放置在底座4上,通过内锅和外锅2重量将活动进水轴43压下,活动进水轴43通过弹簧47的弹力顶住锅底,气密环46使活动进水轴43与外锅2的底部保持气密性。2、开启热水电磁阀52,输入适量热水至该外锅2内,然后关闭热水电磁阀52,启动蒸气电磁阀51,使热水沸腾。3、向内滤筒I中放入食材,例如珍珠粉圆,并略微搅拌直至食材浮至液面,关闭蒸气电磁阀51。4、在外锅2上盖上锅盖3,顺时针旋转定位把手31,定位把手31转至定位柱35 “关”的位置后,带动锅盖3使其与外锅2气密密封,并且使排气阀中心轴37不会被定位把手31阻档,能够顺畅移动。5、开启蒸气电磁阀51,使蒸气进入外锅2内,夕卜锅2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33排出,空气量不断递减,蒸气量不断递增,当外锅2内的蒸气压逐渐升高后,空气的排出速度会逐渐加快,进而带动排气阀中心轴37向上移动,排气阀中心轴37下方设置有气密环32(位于锅盖3与外锅接触的一侧),用于使锅盖3与排气阀33保持气密性,蒸气电磁阀51保持开启状态,使外锅2内维持一定的蒸气压,进行食材的焖煮过程。6、适当焖煮一段时间后,关闭蒸气电磁阀51,再焖煮一段时间,温度降低后,将定位把手31逆时针旋转至定位柱35 “开”的位置,将外锅2内的蒸气残压排出,待无排气声时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定位把手31,直至锅盖3的扣环34脱离外锅2的扣耳22,即可取下锅盖3。[0057]7、提起内滤筒1,汤液从内滤筒I的滤孔11流下,将内滤筒I中的食材继续进行其他制作过程。8、取出外锅2进行清洗,剩余的水由底座4的排水口 45排出,食材的烹煮过程完成。如图9、图10、图11所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底座的7]^意图,另一种底座与上述底座的差别在于,底座4中心设有气密座48,气密座上设置有气密环49,底座4与外锅2接触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外锅靠环40,气密座48略高于外锅靠环40,当内滤筒1、外锅2按照摆放顺序放置在底座4上之后,外锅2通过自身的重量和内锅的重量压在气密座48上,使外锅2与气密座48保持气密性。如图11、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外锅中空水道的示意图,其中,内滤筒I的底部向上凹形成容置槽13a,外锅2在容置槽13a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柱23a,外锅中空水道24a贯通在凸柱23a的内部,内滤筒I与外锅2之间设置有内外锅夹层水道14a,外锅中空水道24a的出口端高于内滤筒I上边缘,用于防止内滤筒I内的汤液逆流至外锅中空水道24a中。如图13至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环形夹具的示意图,环型夹具6设置在锅盖3的上方,环型夹具6通过摆臂61连接到固定架62上,通过摆臂61的转动控制环型夹具6的活动,当锅盖3盖在外锅2 上时,转动摆臂61使环型夹具6密合在锅盖3上,并进行定位。环型夹具6设置有可转动的挂置把手63,固定架62上延伸设置有把手定位支架64,当挂置把手63因转动而卡住把手定位支架64时,使环型夹具6定位,进而方便开启或关闭锅盖3。环型夹具6的两侧设置有夹具锁固挡块65,固定架62上与夹具锁固挡块6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气密把手定位架66,气密把手定位架66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气密把手67a、67b,当环型夹具6盖在锅盖3上时,转动气密把手67a、67b,使其卡扣在夹具锁固挡块65上,从而固定锅盖3。如图17至图19A所示,将挂置把手63转动一个适当的角度,使挂置把手63的定位端放在把手定位支架64上,将环型夹具6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当食材蒸煮需要盖好锅盖3时,转动挂置把手63,使挂置把手63与把手定位支架64脱离,环型夹具6在重力和人力操作的作用下下降,因为摆臂61为左、右双平行肘设计,因此环型夹具6平稳下降至锅盖3上,然后转动左、右该气密把手67a、67b,使其固定在夹具锁固挡块65上,保持锅盖3与外锅2的气密性。含有挂置把手63的食材蒸煮装置的蒸煮过程与没有挂置把手63的食材蒸煮装置的蒸煮过程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介绍一下区别特征在锅盖3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排气阀33,右侧气密把手67b附加有排气拨杆68,当转动右侧气密把手67b时,排气拨杆68滑过排气阀33上端。此时,当蒸煮过程进行到焖煮过程的后段后,停止输入蒸汽,使外锅2内的蒸汽压因散热而逐渐下降,排气阀中心轴37也随着蒸汽压的降低而下降,此时可安全的打开锅盖3 ;若外锅2内尚有剩余蒸汽压强,当旋转气密把手67a、67b打开锅盖3时,右侧气密把手67b的排气拨杆在滑过排气阀33的上端时,排气拨杆68会将排气阀中心轴37压下,将外锅2内剩余蒸汽排除后再旋转右侧气密把手67b至全开位置。采用排气拨杆68的设计,当盖好锅盖3后,通过转动左、右侧气密把手67a、67b锁固锅盖3,右侧气密把手67b上设置的排气拨杆68滑过排气阀33的上端,确保排气阀中心轴37位于排气位置;当导入蒸汽进行焖煮步骤时,可确保外锅2内的空气排出锅外,避免因外锅2内尚有空气影响蒸汽焖煮的效果,当蒸煮过程的焖煮步骤完成后,内滤筒1、外锅2不断散热,使外锅2的蒸汽压不断下降,通常根据经验设定焖煮及降温的时间,但由于季节因素或排气阀33质量因素的影响,锅内可能还有蒸汽残压,此时打开锅盖3之前,利用右侧气密把手67b的排气拨杆68,先触动排气阀中心轴37,使排气阀中心轴37下降至排气位置,释放外锅2内焖煮冷却后的蒸气残压,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此外,如图20所示,对于食材需求量较小的小型饮料店,采用较小型的蒸煮机可以节省成本,但采用的较小型的蒸煮机的锅具7的重量不足以与底座8气密时,锅具7或容器与底座8设置相互对称的扣环71、81,使锅具7或容器与底座8的扣环71、81紧密相扣。本实用新型的食材蒸煮装置与传统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食材蒸煮过程实现自动化,从而使制作程序标准化,确保了蒸煮后的食材的质量均一。2、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节省人力。3、制作过程中可维持设定的蒸汽压,以及高于沸腾的水温的温度,能够有效的缩短制作时间,节省人力成本。4、可使用蒸汽预热锅具或食材,使制作过程的温度更稳定。5、使用蒸汽保持焖煮过程中锅内的压力,不仅能够缩短制作的时间,还有搅拌食材的作用,由于温度较均匀,食材的质量也会得到保证。6、由于使用热水或蒸汽加热,不仅不会烧焦食材,而且食材风味佳,且锅具不会产生锅巴或焦黑,容易清洗。上述实施例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但上述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而进行的修改和变更,例如食材种类的变化,蒸煮、焖煮程序的变化等效果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均包含在本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食材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用于放置食材的内滤筒,所述内滤筒底部设置有通过蒸汽或热水的滤孔; 用于放置所述内滤筒的外锅,所述外锅底部设置有引入蒸汽或热水进入或流出所述内滤筒的导入口; 锅盖,用于盖在所述外锅的上方开口处,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把手,所述锅盖与所述外锅的接触边缘设置有气密环,所述锅盖上还设置有排气阀; 底座,用于放置所述外锅,底座底部设置有连接口,且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导入口连接,底座外部的蒸汽或热水通过连接的连接口与导入口进入所述外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筒还设置有转动式把手,用于所述内滤筒的提取或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筒底部向上凹形成容置槽,所述外锅在所述容置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内部设置有贯通凸柱内部的外锅中空水道,所述内滤筒与所述外锅之间设置有内外锅夹层水道,所述外锅中空水道出口端设置有控制开关的外锅止水轴,当外锅止水轴处于开启状态时,蒸汽或热水进入所述内外锅夹层水道中,当外锅止水轴处于关闭状态时,防止所述内滤筒内的汤液逆流至外锅中空水道中,所述外锅止水轴与所述外锅中空水道出口端的密封结合处设置有气密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滤筒底部向上凹形成容置槽,所述外锅在所述容置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内部设置有贯通凸柱内部的外锅中空水道,所述内滤筒与所述外锅之间设置有内外锅夹层水道,所述外锅中空水道出口端高于内滤筒上边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活动进水轴,所述连接口贯通所述活动进水轴,所述活动进水轴表面设置有气密环,所述活动进水轴上套有弹簧,当所述外锅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在所述外锅与内滤筒的重量的压力下,外锅与活动进水轴紧密贴合;所述活动进水轴的末端设置有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连接有流体管路,所述流体管路延伸与蒸汽、热水输出装置相连接,且所述流体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蒸汽、热水的流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座脚,用于避免底座放置时压到管路接头或流体管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外侧边缘设置有扣环,所述外锅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与扣环相对应的扣耳,所述锅盖盖在所述外锅上后,通过旋转所述锅盖将扣环扣在扣耳上;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定位把手,用于转动后锁住锅盖,所述定位把手的转动角度受到定位柱的限制,且所述定位把手内设置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在定位把手转动时压住或脱离所述排气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方设置有环型夹具,所述环型夹具通过摆臂连接到固定架上,所述摆臂通过转动控制所述环型夹具的活动,当所述锅盖盖在所述外锅上时,通过转动所述摆臂使环型夹具密合在锅盖上,并进行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夹具设置有可转动的挂置把手,所述挂置把手的定位支架在固定架的延伸上,当挂置把手通过转动而卡住所述把手定位支架时,将所述环型夹具进行定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夹具两侧设置有夹具锁固挡块,在所述固定架上与所述夹具锁固挡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气密把手定位架,所述气密把手定位架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气密把手,当所述环型夹具盖在所述锅盖上时,转动气密把手,使其被夹具锁固挡块卡扣,从而固定所述锅盖。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两个气密把手,其中一个气密把手上设置有排气拨杆,用于该气密把手锁紧锅盖的过程中,确保所述排气阀的中心轴位于排气位置,该气密把手松开锅盖的过程中,排除所述外锅内的蒸汽残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食材蒸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材蒸煮装置。该装置包括内滤筒,用于放置食材,内滤筒底部设置有滤孔,用于使蒸汽或热水通过滤孔;内滤筒放置在外锅内,外锅底部设置有导入口,用于使蒸汽或热水透过滤孔进入或流出内滤筒;外锅的上方有开口罩,开口罩上设置有锅盖,用于密合封闭开口,且在锅盖上连接有把手,用于对锅盖进行操作,在锅盖与外锅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气密环,用于保持装置的气密性,锅盖上还设置有排气阀;外锅放置在底座上,底座底部设置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导入口相连接,连接口用于将底座外部的蒸汽或热水引入外锅内。
文档编号A47J31/46GK202891614SQ20122062960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宗熹 申请人:吉诺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