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3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蒸汽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其控制面板安装在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板面上,控制面板置顶,让蒸汽烹饪器具四侧的设计更自由,可充分蒸汽烹饪器具内部空间,增大水箱和烹饪腔体的体积;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的上板面和控制面板的下隔热板组成第一风道,实现了向上送风,并对烹饪腔体上方的第一隔热板和第一电路板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设置水箱支架的右侧壁与右围板组成第二风道,实现了向前送风,并对开关组件和水箱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设置水箱支架的后壁和背板组成第三风道,实现了向下送风,并对水泵和电磁阀进行冷却降温。
【专利说明】蒸汽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蒸汽烹饪产品,无论是电子按键、薄膜按键,还是触摸式控制,按键和显示均置于产品的前方(前板或门面),同质化严重,这种设计限制了外观设计的自由发挥,此夕卜,前置式控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对于触控类产品,前置式控制,难以同时满足轻触或是重按这样不同用户的需求,因为触摸按键的敏感范围有限,导致触摸体验不佳的问题;
[0004]2.前置式的控制面板需要占据一定的区间,而与控制面板相对应的后部空间无法得到利用,进而导致产品外观看上去很大,实际上里面的水箱和腔体空间都不大,性价比不闻;
[0005]3.前置式的控制,控制电路板要达到好的冷却效果,对冷却风机的放置有较高要求,但限于结构限制,在对控制电路板进行冷却前,冷却风机会先对某些热源(如蒸汽发生器)进行冷却,造成电能浪费,同时导致控制电路板的冷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烹饪器具,通过将控制面板设置在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方、并对风道和隔热设计进行改进,使得包括控制面板在内的电子电路的冷却效果好。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包括:控制面板和烹饪器具本体,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板面上,且所述烹饪器具本体内设有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外罩有第一隔热板,且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上板面和所述控制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风扇可自所述进风孔吸入冷空气,所述冷空气流经所述第一风道,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孔排出。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控制面板设置在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板面上,与现有技术中的控制面板设置前面板上、导致的烹饪器具本体的整体体积较大、而其内烹饪腔体的体积较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中,由于控制面板平放,其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较小,这样,烹饪器具本体的整体体积不变时,其内烹饪腔体和水箱的体积相对较大,提高了产品一次烹饪食物的量,提升了产品的烹饪效率。
[0010]第一隔热板的上板面与控制面板之间构成了第一风道,第一风道的进风端与背板上的进风孔相连通,出风端与背板上的第一出风孔相连通,风扇工作时,外界的冷空气从进风孔进入,并流入第一风道内,冷空气流经第一风道的过程中,带走第一隔热板利用热气上升原理往上散发的热量,这些带有热量的空气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地通过背板上的第一出风孔散发到大气中,防止第一隔热板上来自烹饪腔体的热量传递到控制面板上,影响控制面板的正常工作。
[0011]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蒸汽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面板包括下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下隔热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风道;所述背板上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端相对应处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且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排列呈开口向上的百叶窗状。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下隔热板上方的支撑骨架和位于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的第一电路板,所述下隔热板上与所述支撑骨架相对应的板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风道的冷空气从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对所述第一电路板进行冷却,并从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的间隙流出。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通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电源板的通信线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流经所述第一通孔的冷空气可对所述通信线进行冷却。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与所述烹饪腔体之间设有隔热保温的密封空气腔。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或所述下隔热板为镀锌或镀铝的钢板。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呈开口向下的U形,并罩在所述烹饪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烹饪腔体左侧和/或右侧的蒸汽发生器外,所述第一隔热板外的右侧设有一水箱支架,所述水箱支架为前端开口的框形结构,为所述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水箱固定在所述水箱支架内;所述水箱支架的右侧壁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右围板围成第二风道,用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门体的开关状态的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背板上、并正对所述开关组件,流经所述第二风道的冷空气可对所述开关组件进行冷却,并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底板上开设的第三通孔流出。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箱支架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流经所述第二风道的冷空气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对所述水箱进行冷却。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的水泵和电磁阀均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扇的位置相对;所述水箱支架的后壁和所述背板围成第三风道,所述背板的右下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孔,流经所述第三风道的冷空气可对所述水泵和所述电磁阀进行冷却,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孔排出。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出风孔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排列呈开口向下的百叶窗状。
[00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的蒸汽烹饪器具去除右围板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图1所示的蒸汽烹饪器具去除门体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1所示的蒸汽烹饪器具装配后去除底板和烹饪腔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图3至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冷空气的流动方向。
[0029]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0]10控制面板,100下隔热板,1000第一通孔,101支撑骨架,11烹饪腔体,12第一隔热板,130背板,1300进风孔,1301第一出风孔,1302第二出风孔,131装饰背板,14风扇,15蒸汽发生器,16水箱,17水箱支架,170第二通孔,18开关组件,19水泵,20电磁阀,21门体,22右围板,23左围板,24底板,25电源板,26内部导线,27电源线,280第一风道,281第二风道,282第三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蒸汽烹饪器具。
[0034]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蒸汽烹饪器具,包括:控制面板10和烹饪器具本体烹饪器具本体,所述控制面板10安装在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板面上。
[003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控制面板设置在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板面上,与现有技术中的控制面板设置前面板上、导致的蒸汽烹饪器具的整体体积较大、而其内烹饪腔体的体积较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中,由于控制面板平放,其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较小,这样,蒸汽烹饪器具的整体体积不变时,其内烹饪腔体和水箱的体积相对较大,提高了产品一次烹饪食物的量,提升了产品的烹饪效率。
[0036]此外,控制面板置顶,这样无论是轻触式,还是重压式的用户,在重力作用下,操作控制面板的按键时都能产生足够强的信号,让产品发生相应动作,增强了用户的体验,同时控制面板置顶,让产品四侧的设计更自由,有利于蒸汽烹饪器具外观的美化。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烹饪器具本体内设有烹饪腔体11,所述烹饪腔体11外罩有第一隔热板12,且所述第一隔热板12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10的下方,所述第一隔热板12的上板面和所述控制面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风道280,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背板13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孔1300和第一出风孔1301,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风扇14可自所述进风孔1300吸入冷空气,所述冷空气流经所述第一风道280,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孔1301排出。
[0038]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面板10包括下隔热板100,所述第一隔热板12和所述下隔热板100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风道280。
[0039]更进一步,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背板130上与所述第一风道280的出风端相对应处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1301,且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1301排列呈开口向上的百叶窗状。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隔热板的上板面与控制面板的下隔热板构成了第一风道,第一风道的进风端与背板上的进风孔相连通,出风端与背板上的开口向上的百叶窗相连通,风扇工作时,外界的冷空气从进风孔进入,并流入第一风道内,冷空气流经第一风道的过程中,带走第一隔热板利用热气上升原理往上散发的热量,这些带有热量的空气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地通过背板上开口向上的百叶窗散发到大气中,防止第一隔热板上来自烹饪腔体的热量传递到控制面板上,影响控制面板的正常工作。
[00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面板10还包括位于所述下隔热板100上方的支撑骨架101和位于所述下隔热板100与所述支撑骨架101之间的第一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所述下隔热板100上与所述支撑骨架101相对应的板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280相连通的第一通孔1000,所述第一风道280的冷空气从所述第一通孔1000进入所述下隔热板100与所述支撑骨架101之间、对所述第一电路板进行冷却,并从所述下隔热板100与所述支撑骨架101之间的间隙流出。
[0042]下隔热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风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这样进入第一风道的冷空气可通过第一通孔进入下隔热板与支撑骨架之间,冷空气可带走第一电路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然后从下隔热板与支撑骨架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大气中,避免因热量集聚造成的第一电路板温度过高,第一电路板不能准确地控制控制面板进行显示或不能准确地检测控制面板上按键的操作。
[0043]进一步,连通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电源板25(可为蒸汽发生器的发热管、与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水泵和电磁阀供电)的通信线从所述第一通孔1000穿过,流经所述第一通孔1000的冷空气可对所述通信线进行冷却,防止因通信线温度过高导致控制信号出错的问题产生。
[0044]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000为方形孔。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板12与所述烹饪腔体11之间设有隔热保温的密封空气腔,且所述第一隔热板12为镀锌或镀铝的钢板;和/或,所述下隔热板100为镀锌或镀招的钢板。
[0046]第一隔热板与烹饪腔体之间设有密封空气腔,空气腔内填充有空气,空气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第一隔热板和/或下隔热板采用表面热导率较高的镀锌或镀铝(这两者的热导率均超过10W/(k-m))的钢板,使得第一隔热板和/或下隔热板的表面散热性能优良,在有冷却风流过的情况下,可使第一隔热板和/或下隔热板的温度不超过60°C。
[00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隔热板12呈开口向下的U形,并罩在所述烹饪腔体11以及位于所述烹饪腔体11左侧和/或右侧的蒸汽发生器15外,所述第一隔热板12外的右侧设有一水箱支架17,所述水箱支架17为前端开口的框形结构,为所述蒸汽发生器15供水的水箱16固定在所述水箱支架17内;
[0048]如图3所示,所述水箱支架17的右侧壁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右围板22围成第二风道281,用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门体的开关状态的开关组件18位于所述水箱支架17的右侧,即开关组件18位于第二风道281内,所述风扇14固定在所述背板130上、并正对所述开关组件18,流经所述第二风道281的冷空气可对所述开关组件18进行冷却,并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底板24上开设的第三通孔流出。
[0049]具体地,开关组件18包括开关支架和安装在开关支架上的微动开关。
[0050]由水箱支架的右侧壁与右围板构成了第二风道,水箱支架的右侧设有开关组件,即开关组件位于第二风道内,风扇工作时,从进风孔进入的冷空气流经第二风道时,可对位于第二风道内的开关组件进行冷却。
[0051]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水箱支架17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70,流经所述第二风道281的冷空气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70对所述水箱之间17内耐温能力不是很高的所述水箱16进行冷却。
[00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设置在所述水箱16与所述蒸汽发生器15之间的连通管路上的水泵19和电磁阀20均位于所述风扇14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扇14的位置相对;
[0053]如图4所示,所述水箱支架17的后壁和所述背板130围成第三风道282,所述背板130的右下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孔1302,流经所述第三风道282的冷空气可对所述水泵19和所述电磁阀20进行冷却,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孔1302排出。
[0054]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出风孔1302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1302排列呈开口向下的百叶窗状。
[0055]水箱支架的后壁和背板构成了第三风道,从进风孔进入的冷却风可沿第三风道向下流动,并对位于第三通道下方的水泵和电磁阀进行冷却,确保其环境温度不会超过其所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由于大部分热气上升的缘故,位于下方的水泵和电磁阀处的温升一般不会太明显,故将水泵和电磁阀安排在风扇风量不是很大的正下方,最终,流经第三通道的空气会通过背板上开口向下的百叶窗排走。
[0056]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5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蒸汽炉包括一个烹饪腔体11,烹饪腔体11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蒸汽输送至烹饪腔内的蒸汽喷孔(图中未标出),蒸汽喷孔一般设置在烹饪腔11的中下部,烹饪腔体11的左右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能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15,蒸汽发生器15上嵌有一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两蒸汽发生器15和烹饪腔体11外罩有一 U形的第一隔热板12,第一隔热板12的右侧设有一水箱16,为两蒸汽发生器15供水,水箱16通过一水箱支架17固定,水箱支架17为前端开口的框形结构,水箱16从前端开口处放入水箱支架17内,水箱支架17与烹饪器具本体的前板和底板24固定连接,水箱支架17上方设有一电源板25,电源板25上设有继电器、集成电路模块等,温度传感器可将检测到的蒸汽发生器15的温度信号反馈给电源板25,同时电源板25还可对水泵19、电磁阀20以及蒸汽发生器11的发热管进行单独控制。其中,水泵19 (直流,交流均可)以及电磁阀20连接在水箱16与蒸汽发生器15之间,为蒸汽发生器15提供必需的水量。
[0058]风扇14固定在烹饪器具本体的背板130的右上部,背板130的右上部设有多个进风孔1300,左上侧设有第一出风孔1301,右下部设有第二出风孔1302,电磁阀20固定在背板130的右下部,水泵19固定在底板24上、风扇14的正下方,背板130外还设有装饰背板131。风扇14的前侧为水箱支架17,水箱支架17的右侧是用于检测门体开关状态的开关组件18 (包括开关支架和位于其上的微动开关),水泵19和电磁阀20位于水箱支架17后侧的下方。
[0059]控制面板10设置在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方,且控制面板10包括触摸显示屏、支撑骨架101、下隔热板100以及位于支撑骨架101和下隔热板100之间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电源板25连通。
[0060]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门体21、左围板23、右围板22,以及内部导线26和电源线27。
[0061]在上述的蒸汽烹饪器具中,蒸汽发生器15以及烹饪腔体11无需进行冷却,所以在其上设置一些保温隔热措施,如:图1中的在蒸汽发生器15以及烹饪腔体11外罩第一隔热板12,让其与风扇14吹出的冷风隔离。
[0062]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中,电源板25、水泵19、电磁阀20、开关支架上的微动开关以及水箱支架17中的水箱17均为需要冷却的部件,为了让这些部件都能得到适当的冷却,本实用新型对烹饪器具本体内的风道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安排:
[0063]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内一共设置了三个风道,分别为:
[0064]第一风道280:如图3和图4所示,由第一隔热板12的上板面和控制面板的下隔热板100组成,冷空气从背板130上的进风孔1300进入,然后流经第一风道内,最终从第一出风口 1301排出,冷空气在流经第一风道时,带走第一隔热板12上来自烹饪腔体11的热量。
[0065]如图5所示,由于下隔热板100上开设有方形的第一通孔1000,流经第一风道的冷空气部分穿过第一通孔1000,进入下隔热板100和支撑骨架101之间,对第一电路板进行冷却降温,然后从下隔热板100和支撑骨架101之间的间隙排出。同时,连接第一电路板与电源板25的通信线从第一通孔1000穿过,冷空气流经第一通孔1000时同时可对该通信线进行冷却。
[0066]第二风道281:如图3所示,由水箱支架17的右侧壁与右围板22构成,从进风孔1300进入的冷空气流经第二风道时,可对位于第二风道内的开关组件上的微动开关进行冷却,然后从底板24上的第三通孔排出。
[0067]由于水箱支架17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70,冷空气流经第二风道时,可穿过第二通孔170,对水箱支架17内的水箱16进行冷却降温。
[0068]第三风道262:如图3所示,由水箱支架17的后壁和背板130构成,从进风孔1300进入的冷却风可沿第三风道向下流动,并对位于风扇14下方的水泵19和电磁阀20进行冷却,确保其环境温度不会超过其所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最终,空气通过背板上的第二出风孔1302排走。
[0069]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汽烹饪器具,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的上板面和控制面板的下隔热板组成第一风道,实现了向上送风,并对烹饪腔体上方的第一隔热板和第一电路板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设置水箱支架的右侧壁与右围板组成第二风道,实现了向前送风,并对开关组件和水箱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设置水箱支架的后壁和背板组成第三风道,实现了向下送风,并对水泵和电磁阀进行冷却降温。
[007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烹饪器具,通过对风道和隔热措施进行设计,使得蒸汽烹饪器具的安全、功能和性能都能得到保证,进而使得顶部设置控制面板成为可能;控制面板置顶,这样无论是轻触式,还是重压式的用户,在重力作用下,对触摸感应按键都能产生足够强的信号,让产品发生相应动作,增强了用户的体验,同时控制面板置顶,让产品四侧的设计更自由,有利于蒸汽烹饪器具外观的美化,此外,水箱和烹饪腔体的体积占据整个产品体积的绝大部分,产品的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各部件位置的合理安排以及建立相应的风道,风扇可最先冷却需要冷却的电子电路器件,使得风扇的冷却效率高,风扇甚至在烹饪过程中无需全功率全时间运行,降低了能耗。
[007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7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7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板;和 烹饪器具本体,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上板面上,且所述烹饪器具本体内设有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外罩有第一隔热板,且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上板面和所述控制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风扇可自所述进风孔吸入冷空气,所述冷空气流经所述第一风道,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下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下隔热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风道; 所述背板上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端相对应处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且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排列呈开口向上的百叶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下隔热板上方的支撑骨架和位于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的第一电路板,所述下隔热板上与所述支撑骨架相对应的板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风道的冷空气从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对所述第一电路板进行冷却,并从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的间隙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连通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电源板的通信线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流经所述第一通孔的冷空气可对所述通信线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热板与所述烹饪腔体之间设有隔热保温的密封空气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或所述下隔热板为镀锌或镀铝的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热板呈开口向下的U形,并罩在所述烹饪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烹饪腔体左侧和/或右侧的蒸汽发生器外,所述第一隔热板外的右侧设有一水箱支架,所述水箱支架为前端开口的框形结构,为所述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水箱固定在所述水箱支架内; 所述水箱支架的右侧壁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右围板围成第二风道,用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门体的开关状态的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背板上、并正对所述开关组件,流经所述第二风道的冷空气可对所述开关组件进行冷却,并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底板上开设的第三通孔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支架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流经所述第二风道的冷空气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对所述水箱进行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的水泵和电磁阀均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扇的位置相对; 所述水箱支架的后壁和所述背板围成第三风道,所述背板的右下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孔,流经所述第三风道的冷空气可对所述水泵和所述电磁阀进行冷却,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孔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风孔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排列呈开口向下的百叶窗状。
【文档编号】A47J27/04GK204091688SQ20142056607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区毅成, 唐春玉, 彭涛, 栾春, 张国君, 刘连程 申请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