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浴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19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浴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浴洗装置。
通常洗澡都是用手将香皂或药物抹在皮肤上,然后通过毛巾或手对皮肤进行搓揉的,上述洗澡方法存在着毛巾或手用力过重会损伤皮肤,毛巾或手用力过轻又不能清洁皮肤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浴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浴洗装置,由能够转动的浴洗刷和通过传动件与浴洗刷连接的电动机组成。电动机通过开关接电源,打开开关,电动机转动,电动机通过传动件带动浴洗刷转动,此时将浴洗刷轻压在皮肤上便可对皮肤进行清洗和按摩。
上述传动件包括与电动机转轴相配的皮带轮N1,分别固连在上、下转轴上的皮带轮N2、N3和N4、N5,固连在浴洗刷上的皮带轮N6,以及跨绕在皮带轮N1,N2上的三角皮带L1,跨绕在皮带轮N3、N5上的三角皮带L2和跨绕在皮带轮N4、N6上的三角皮带L3。由此通过三级皮带传动,将电动机的运动传递给浴洗刷。所述电动机为微型电动机。
上述浴洗刷由刷头和刷柄组成,刷头上固定连接有软质刷,软质刷采用毛巾、纯棉布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制成,按通常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刷头上,皮带轮N6固连在刷柄上,刷柄与铰接有下转轴的下护壳下部铰移,电动机转轴与铰接有上转轴的上护壳上部铰接,上、下转轴之间通过中护壳铰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为浴洗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仅能够清洗皮肤,还对皮肤具有按摩作用。
2.结构简单、灵活方便,外形美观、成本低。


图1本实用新型去掉上、中、下护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1~图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它包括微型电动机(1),微型电动机(1)的转轴与上护壳(2)的上部铰接,上护壳(2)的下部与上转轴(3)的两端铰接,中护壳(4)的上部与上转轴(3)的中部铰接,下部与下转轴(5)的中部铰接,下护壳(6)的上部与下转轴(5)的两端铰接,下部与浴洗刷的刷柄(7)铰接,上、中、下护壳(2)(4)(6)与电动机(1)的转轴,上、下转轴(3)(5)以及刷柄(7)之间按通常的方式铰接,其铰接部位均设置有绝缘件和密封圈以绝缘和防止水渗入。所述浴洗刷由刷柄(7)和刷头(8)组成,刷柄(7)采用木材制成,其端部固定连接有刷头(8),刷头(8)为凹形的,其内按通常的方式固定连接有软质刷(9),软质刷(9)采用毛巾制成。在电动机(1)的转轴上有与之相配的皮带轮N1,上、下转轴(3)(5)上固定连接有皮带轮N2、N3和N4、N5,浴洗刷的刷柄(7)上固定连接有皮带轮N6,在皮带轮N1,N2上跨绕有三角皮带L1,在皮带轮N3,N5上跨绕有三角皮带L2,在皮带轮N4,N6上跨绕有三角皮带L3。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能够转动的浴洗刷和通过传动件与浴洗刷连接的电动机组成,所述传动件包括与电动机转轴相配的皮带轮N1,分别固连在上、下转轴上的皮带轮N2、N3和N4、N5,固连在浴洗刷上的皮带轮N6,以及跨绕在皮带轮N1、N2上的三角皮带L1,跨绕在皮带轮N3,N5上的三角皮带L2和跨绕在皮带轮N4、N6上的三角皮带L3,所述浴洗刷由刷头和刷柄组成,刷头上固定连接有软质刷,皮带轮N6固连在刷柄上,刷柄与铰接有下转轴的下护壳下部铰接,电动机转轴与铰接有上转轴的上护壳上部铰接,上、下转轴之间通过中护壳铰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浴洗装置,由能够转动的浴洗刷和通过传动件与浴洗刷连接的电机组成。传动件有与电机转轴相配的皮带轮N1,分别固连在上、下转轴上的皮带轮N2、N3和N4、N5,固连在浴洗刷上的皮带轮N6,以及跨绕在皮带轮N1、N2上的三角皮带L1,跨绕在皮带轮N3、N5上的三角皮带L2和跨绕在皮带轮N4、N6上的三角皮带L3,浴洗刷由刷头和刷柄组成,刷头上固连有软质刷,皮带轮N6固连在刷柄上。
文档编号A47K7/00GK2166759SQ9323883
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0日
发明者陈云德 申请人:陈云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