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拍拉线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69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球拍拉线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拍拉线拉紧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网球拍或羽毛球拍的拉线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网球拍或羽毛球拍这种穿弦球拍的运动中,网线的拉力直接影响球拍的弹力,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网线长时间受到击打,造成了网线的逐渐松软,弹力也随之降低, 影响了击球的效果,特别是在比赛时,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选手的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手往往采用更换球拍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做虽然可行,但是浪费了网线的剩余使用寿命,同时对于大多数体育运动者而言,增加了运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将球拍拉线拉紧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它包括与球拍三角支架相配合的基座、加力件、传力件和连线件,所述传力件穿过基座,其一端与连线件连接,在另一端上设置有加力件。本发明中,基座可以为四种形式
其一所述基座为值的或弯曲的杆状,所述该基座与球拍三角支架为一体设置。其二 所述基座为一梯形板,在梯形板的两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其三所述基座包括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所述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上均对应设置有支架安装槽。其四所述基座包括大基座和小基座,所述小基座套设于大基座内,在大基座与小基座之间设置有支架安装孔,所述传力件穿过小基座。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传力件为竖杆,所述在竖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或在竖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另一端与加力件或连线件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本发明中,加力件为三种形式 其一,所述加力件可以为螺母。其二 所述加力件包括齿槽形螺母和卡锁装置,所述齿槽形螺母设置在传力件一端,所述卡锁装置设置在基座上或基座内,所述卡锁装置包括锁紧座、锁紧杆和锁紧弹簧, 所述锁紧杆穿过锁紧座,所述锁紧弹簧设置在锁紧杆上。其三所述加力件包括涡轮和涡杆,所述涡轮设置在传力件的一端,所述涡杆设置在基座上或基座内,所述涡轮与涡杆啮合。在发明中,所述在连线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网线穿孔,所述连线件为弧形杆状、 直形杆状、环形杆状或三角杆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的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快速的对球拍的网线进行拉紧,这样不但延长了网线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

如下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基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齿槽形螺母与卡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中涡轮、涡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它包括与球拍三角支架21相配合的基座1、加力件2、传力件3和连线件4,所述传力件3穿过基座1,其一端与连线件4连接, 在另一端上设置有加力件2。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将本发明设置在球拍的三角支架21中,基座1与三角支架 21设置为一个整体,将网线延伸出来连接至连线件4上,当需要拉紧网线时,用手调节加力件2,加力件2将力传递给传力件3,传力件3再将拉力或旋转力传递给连线件4,连线件4 拉动网线,即可达到拉紧网线的目的。在本发明中,上述基座1为与球拍三角支架21设置在一起的直的或弯曲的杆状,所述该基座1与球拍三角支架21为一体设置。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上述基座为一梯形板5,在梯形板5的两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6。本发明中,基座1可以为一个独立件,它与球拍的三角支架21的连接可以通过螺栓1安装孔进行安装。实施例3 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包括前安装板7和后安装板8,所述前安装板7与后安装板8之间通过螺栓9连接,在前安装板7和后安装板8上均对应设置有支架安装槽10、10'。本发明是这样安装的先将前安装板7与后安装板8分离,然后,将球拍三角支架 21处放置与前安装板7上的支架安装槽上10',再将后安装板8上的支架安装槽10对应前安装板的支架安装槽10'安装在球拍三角支架21处,最后通过螺栓9固定即可。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包括大基座11和小基座12,所述小基座12套设于大基座11内,在大基座11与小基座12之间设置有支架安装孔13,所述传力件 3穿过小基座12。本发明是这样安装的将大基座11通过支架安装孔13套装入球拍三角支架21处即可。如图1、2、3、5所示,所述传力件3为竖杆,所述在竖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或在竖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另一端与加力件2或连线件4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当然,竖杆还可以做成一端为直杆,另一端为三角叉的形状,该三角叉端与连线件连接在一起。在本发明中竖杆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平面的圆形或多边形。当竖杆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平面的圆形或多边形时,竖杆只能在基座上作轴向直线移动,不能作转动,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直线拉紧网线。如图1、2、3、5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加力件2为螺母。实施例5 如图6所示,所述加力件包括齿槽形螺母14和卡锁装置,所述齿槽形螺母14设置在传力件3 —端,所述卡锁装置设置在基座1上或基座1内,所述卡锁装置包括锁紧座15、锁紧杆16和锁紧弹簧17,所述锁紧杆16穿过锁紧座15,所述锁紧弹簧17设置在锁紧杆16上。通过转动齿槽形螺母14,带动传力件3转动,从而带动连线件4对网线的拉紧,为了防止齿槽形螺母14的松动,本发明采用了锁紧装置对齿槽形螺母14进行锁紧,用手按动锁紧杆16,锁紧杆16的一端就穿入齿槽形螺母14的齿形中,对齿槽形螺母14进行锁定。实施例6 如图7、8所示,所述加力件包括涡轮18和涡杆19,所述涡轮18设置在传力件3的一端,所述涡杆19设置在基座1上或基座1内,所述涡轮18与涡杆19啮合。本发明采用涡轮18、涡杆19结构具有自锁的功能,当网线拉紧后,能够进行自动锁紧,防止网线松动。如图1、2、3、7所示,所述在连线件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网线穿孔20,所述连线件4为弧形杆状、直形杆状、圆形杆状或三角杆状。在本发明中,连线件4也可以是球拍上的月眉22,将传力件3的一端直接连接在月眉22上,此时的月眉22与球拍的网框23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实施例7 如图9所示,所述的连线件4为一个环状,传力杆3的一端与环状连接, 所述网线连接在环状上。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卡锁装置包括卡簧M和卡头25,所述卡簧24通过卡座沈设置在基座1上,卡头25卡在加力件2的卡槽和基座1中,即可进行锁紧。实施例8 如图10所示,加力件2设置在传力件3的中部,传力件3的两端设置有螺纹,两端分别与基座1和月眉22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与球拍三角支架(21)相配合的基座(1)、 加力件(2)、传力件(3)和连线件(4),所述传力件(3)穿过基座(1),其一端与连线件(4)连接,在另一端上设置有加力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为直的或弯曲的杆状,所述该基座(1)与球拍三角支架(21)为一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为一梯形板(5),在梯形板(5)的两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包括前安装板(7)和后安装板(8),所述前安装板(7)与后安装板(8)之间通过螺栓(9)连接,在前安装板(7)和后安装板(8 )上均对应设置有支架安装槽(10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包括大基座(11)和小基座(12),所述小基座(12)套设于大基座(11)内,在大基座(11)与小基座(12)之间设置有支架安装孔(13),所述传力件(3)穿过小基座(12)。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力件(3)为竖杆,所述在竖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或在竖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另一端与加力件(2)或连线件(4)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力件(2)为螺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力件包括齿槽形螺母 (14)和卡锁装置,所述齿槽形螺母(14)设置在传力件(3) —端,所述卡锁装置设置在基座 (1)上或基座(1)内,所述卡锁装置包括锁紧座(15)、锁紧杆(16)和锁紧弹簧(17),所述锁紧杆(16)穿过锁紧座(15),所述锁紧弹簧(17)设置在锁紧杆(16)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力件包括涡轮(18)和涡杆(19),所述涡轮(18)设置在传力件(3)的一端,所述涡杆(19)设置在基座(1)上或基座 (1)内,所述涡轮(18)与涡杆(19)啮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在连线件(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网线穿孔(20),所述连线件(4)为弧形杆状、直形杆状、环形杆状或三角杆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拍拉线拉紧装置,它包括与球拍三角支架(21)相配合的基座(1)、加力件(2)、传力件(3)和连线件(4),所述传力件(3)穿过基座(1),其一端与连线件(4)连接,在另一端上设置有加力件(2)。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的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快速的对球拍的网线进行拉紧,这样不但延长了网线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A63B51/12GK102247688SQ2011101944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徐小须, 徐浩迪 申请人:徐小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