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综合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0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部综合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训练脚部的肌肉、关节的训练器方面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有踏步、扭脚及拉筋功能的脚部综合训练器者。
背景技术
在现在这个工商繁忙的社会之中,由于时间、天候及空间的限制,使得一些积体不大及使用上不受各种限制的运动健身器材广受大众所爱用。目前的运动健身器材的种类及功能虽然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但就目前所知的踏步机来讲,其结构主要利用一个或多个压缸来提供两踏板的回复力,供使用者的双脚能利用往复相对上下踩踏该两踏板以踏步的运动健身效果,所以其仅具有模拟踏步运动的基本功能。另外,就目前的拉筋器来讲,其结构主要利用调整一踏板的倾斜角度,供使用者站在该踏板上时可使脚掌形成脚尖朝上倾斜一角度的状态,以达到拉筋的目的,但是由于该踏板无法自由摆动,所以其仅具有单纯拉筋的基本功能。因此,上述的踏步机或拉筋器由于其功能的单一性,造成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但易有枯燥乏味之感,而容易令使用者快速丧失使用意愿与乐趣,而且同时备置该踏步机及该拉筋器来作踏步运动及拉筋训练则又非常占用空间。再者,实际上人在走路、跑步或作任何运动时,脚部的关节及肌肉并非仅只是单纯的朝一方向活动或拉扯,而是为因应环境及活动方向,脚部的关节常会作多方向的活动,脚部的肌肉更是常需作出扭转的力量。但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脚部训练器却大多是如上述踏步机或拉筋器等仅能训练脚部关节及肌肉单方向活动或是专用于拉筋的运动器材,而无法作到脚部关节及肌肉的多方向活动或扭转的训练。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脚部训练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脚部训练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脚部训练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脚部综合训练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脚部训练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脚部训练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脚部综合训练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有踏步、扭脚及拉筋功能的脚部综合训练器者,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括一底座;两摆动座,可摆动地并排结合在该底座上,且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多个扭转弹簧,结合在该底座上,可分别提供一弹力使该两摆动座由该第二位置摆到该第一位置;两踏板,可供使用者的双脚的脚掌分别踩踏在其上,且于该两踏板的周边朝上凸设有一墙缘供位在该两脚掌的外围,该两踏板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的顶面,且可在一第一角度与一第二角度之间旋转;两回力弹簧,分别结合在该两摆动座上,可分别提供一弹力使该两踏板由该第二角度转到该第一角度;以及一调整装置,可摆动地结合在该底座上,且可调整该两踏板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及可支撑在该两踏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摆动座在该第一位置时,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上倾斜一角度,该两摆动座由该第一位置摆向第二位置时,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下摆动。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踏板的底面对应脚跟的位置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的顶面,该两踏板在该第一角度时分别与该两摆动座平行,该两踏板在该第二角度时分别与该两摆动座呈90度,且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向两相对外侧。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摆动座分别以一枢轴枢设在该底座上, 该底座具有一挡杆,该两摆动座分别具有多个挡片,该多个扭转弹簧为扭力弹簧,该多个扭力弹簧分别套设在该两枢轴上,该扭转弹簧的一端抵于该挡杆的一侧,另一端抵于该挡片的一侧。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踏板的底面分别具有一凸片,该两回力弹簧为扭力弹簧,该回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摆动座上,另一端抵于该凸片的一侧。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摆动座的顶面分别具有一定位柱,该两踏板的底面分别具有一导槽供容纳该定位柱,该踏板位在该第一角度时该定位柱挡于该导槽的一端,该踏板位在该第二角度时该定位柱挡于该导槽的另一端。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踏板的底面对应脚尖的位置分别具有一缓冲避震块。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踏板的相对内侧边分别凸设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的底面间隔设有多个卡槽,该调整装置包括一支撑柱、一夹块、一压缩弹簧及一快拆,该支撑柱的下端可摆动地结合在该底座,该支撑柱上具有一横杆可供卡入该多个卡槽中,该横杆上设有一导柱,该夹块可移动地套在该导柱上,该压缩弹簧套在该导柱上一端抵于该横杆,另一端抵于该夹块,该快拆具有一偏心部及一柄部,该偏心部可转动地偏心连结在该导柱的端部,该柄部延伸自该偏心部,该柄部可连动该偏心部在该导柱上偏心转动以推动该夹块下压住该两定位片的顶面。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定位片的顶面分别间隔具有圆弧形的多个凹槽,该夹块的底部呈弧面可供卡入该多个凹槽中。前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中所述的该两踏板的顶面具有多个按摩凸粒。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
5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同时兼具有踏步、扭脚及拉筋的功能,所以其可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意愿与乐趣。而且其整体体积也不大而不会占用空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包括一底座、两摆动座、多个扭转弹簧、两踏板、两回力弹簧及一调整装置。其中,该两摆动座可摆动地并排结合在该底座上, 且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该多个扭转弹簧结合在该底座上,可分别提供弹力使该两摆动座由该第二位置摆到该第一位置。该两踏板可供使用者的双脚的脚掌分别踩踏在其上,且于该两踏板的周边朝上凸设有一墙缘供位在该两脚掌的外围。该两踏板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的顶面,且可在一第一角度与一第二角度之间旋转。该两回力弹簧分别结合在该两摆动座上,可分别提供弹力使该两踏板由该第二角度转到该第一角度。该调整装置可摆动地结合在该底座上,且可调整该两踏板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及可支撑在该两踏板的底部。如此,该两踏板借由该两摆动座的连结,在平时或未被施力时可利用该多个扭转弹簧使该两摆动座回弹到一第一位置;当使用者施力踩踏的力量足以克服该多个扭转弹簧的弹力时便可使该摆动座朝一第二位置摆动,借此可往复的踩踏该两踏板而使其具有踏步运动的功能。另外,该两踏板分别可摆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顶面,在平时或未被施以扭力时可利用该两回力弹簧使其回弹到一第一角度;当使用者的脚掌扭转的力量足以克服该两回力弹簧的弹力时便可使该两踏板朝一第二角度旋转,借此可往复的扭摆脚掌而使其具有扭脚的功能。又,借由该调整装置可调整该两踏板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及可支撑在该两踏板底部的结构设计,供使用者站在该两踏板上时,可借由该两踏板与该底座间的夹角而达到拉筋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两摆动座在该第一位置时,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上倾斜一角度,该两摆动座由该第一位置摆向第二位置时,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下摆动。该两踏板的底面对应脚跟的位置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的顶面,该两踏板在该第一角度时分别与该两摆动座平行,该两踏板在该第二角度时分别与该两摆动座呈90度,且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向两相对外侧。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另一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侧面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踏步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扭脚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综合训练器的拉筋动作示意图。1 底座10 挡杆2 摆动座20 枢轴[0030]21 挡片22定位柱[0031]3 扭转弹簧4 踏板[0032]40 墙缘41凸片[0033]42:导槽43缓冲避震块[0034]44 定位片45卡槽[0035]46 凹槽47按摩凸粒[0036]5:回力弹簧6 调整装置[0037]60 支撑柱61 夹块[0038]62 压缩弹簧63 快拆[0039]64 横杆65 导柱[0040]66 偏心部67 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包括一底座 1、两个摆动座2、四个扭转弹簧3、两个踏板4、两个回力弹簧5及一调整装置6。其中该底座1上具有一挡杆10。该两个摆动座2分别以一枢轴20将其并排枢设在该底座1的挡杆10上,使其可在该挡杆10的一侧摆动到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每一摆动座2的两侧边分别凸设有一挡片21及每摆动座2的顶面分别具有一定位柱22。该四个扭转弹簧3为扭力弹簧,且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套设在该两枢轴20上,并分别位在该两摆动座2的两侧。每一扭转弹簧3的一端抵于该挡杆10的一侧,另一端则抵于该相对应挡片21的一侧,以提供弹力使该两摆动座2由该第二位置摆到该第一位置。该两个踏板4可供使用者的双脚的脚掌分别踩踏在其上,且于该两踏板4的周边对应脚两侧及脚跟的外侧位置上凸设有一墙缘40。该两踏板4的底面对应脚跟的位置处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2的顶面,使该两踏板4可以该枢设处为轴心旋转到一第一角度与一第二角度。每一踏板4的底面具有一凸片41、一导槽42及一缓冲避震块43,该导槽42呈圆弧条形且可供容纳该定位柱22,该缓冲避震块43位在对应脚尖的位置处。该两踏板4的相对内侧边分别凸设有一定位片44,该定位片44的底面间隔设有多个卡槽45, 该定位片44的顶面间隔设有多个圆弧形的凹槽46。该两踏板4的顶面具有多个按摩凸粒 47,用以提供按摩脚掌的功效。该两个回力弹簧5为扭力弹簧且分别结合在该两摆动座2上。每一回力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该相对应的摆动座2上,另一端抵于相对应踏板4的凸片41的一侧,用以提供弹力使该两踏板4由该第二角度转到该第一角度。该调整装置6包括一支撑柱60、一夹块61、一压缩弹簧62及一快拆63。该支撑柱 60的下端可摆动地结合在该底座1,该支撑柱60上具有一横杆64可供卡入该多个卡槽45 中,该横杆64上设有一导柱65。该夹块61可轴向移动地套在该导柱65上,该夹块61的底
7部呈弧面可供卡入该多个凹槽46中。该压缩弹簧62套在该导柱65上且一端抵于该横杆 64,另一端抵于该夹块61。该快拆63具有一偏心部66及一柄部67,该偏心部66可偏心转动地连结在该导柱65的端部,该柄部67延伸自该偏心部66 —侧。请配合参阅图1、图4及图5所示,指出在平时或该两踏板4未受向下的压力时,该四个扭转弹簧3提供一弹力使两摆动座2回弹到该第一位置。该摆动座2位在该第一位置时,位在其上的踏板4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上倾斜一角度(即脚尖位置翘起)。当使用者施力踩踏该踏板4的力量足以克服该相对应的扭转弹簧3的弹力时,便可使其下的摆动座2朝该第二位置摆动。该两摆动座2由该第一位置摆向该第二位置时,其上的踏板4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下摆动。而且在该踏板4向下摆动时可借由该缓冲避震块43的缓冲,以避免其强力撞击该底座1而造成损坏或产生噪音。借此利用该四个扭转弹簧3所提供的弹性阻力, 便可往复的踩踏该两踏板4而使其因此具有踏步运动的功能。请配合参阅图1、图2及图6所示,指出在平时或该两踏板4未被施以扭转的力量时,可利用该两个回力弹簧5提供一弹力使其回弹到一第一角度。该踏板4位在该第一角度时该定位柱22挡于该导槽42的一端,以使该踏板4与该摆动座2呈平行状态。当使用者的脚掌施于该两踏板4的扭转力量足以克服该两回力弹簧5的弹力时,该两踏板4底面的凸片41会分别推动该两回力弹簧5的一端扭转,如此便可使该两踏板4向外朝该第二角度旋转。该踏板4位在该第二角度时该定位柱22挡于该导槽42的另一端,使得该两踏板 4在该第二角度时分别与该两摆动座2呈90度,且该两踏板4对应脚尖的位置朝向两相对外侧。借此利用该两回力弹簧5所提供的弹性阻力,便可往复的扭摆脚掌而使其具有扭脚的功能,进而达到训练脚部关节及肌肉多方向活动或扭转的目的。请配合参阅图1、图2、图7及图8所示,指出该调整装置6的支撑柱60可向上摆动至使该横杆64卡入该定位片44底面的其中一个卡槽45中。然后可将该快拆63的柄部 67向下推,使该偏心部66在该导柱65上偏心转动,以推动该夹块61向下位移使卡入该两踏板4的定位片44顶面的相对应凹槽46之中,进而利用该夹块61与该横杆64将该两踏板4夹持支撑在一角度。如此,当使用者站在该两踏板4上时便可达到拉筋的作用。而当将该快拆63的柄部67向上推,使该偏心部66在该导柱65上偏心转动以放松该夹块61时, 该夹块61便会被该压缩弹簧62向上顶而脱离该凹槽46,如此便可轻易再将该横杆64卡入另一卡槽45之中,借此可再利用该快拆63使该夹块61卡入另一凹槽46中,以便达到调整该两踏板4与该底座1的夹角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座;两摆动座,可摆动地并排结合在该底座上,且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多个扭转弹簧,结合在该底座上,可分别提供一弹力使该两摆动座由该第二位置摆到该第一位置;两踏板,可供使用者的双脚的脚掌分别踩踏在其上,且于该两踏板的周边朝上凸设有一墙缘供位在该两脚掌的外围,该两踏板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的顶面,且可在一第一角度与一第二角度之间旋转;两回力弹簧,分别结合在该两摆动座上,可分别提供一弹力使该两踏板由该第二角度转到该第一角度;以及一调整装置,可摆动地结合在该底座上,且可调整该两踏板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及可支撑在该两踏板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摆动座在该第一位置时, 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上倾斜一角度,该两摆动座由该第一位置摆向第二位置时,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下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踏板的底面对应脚跟的位置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的顶面,该两踏板在该第一角度时分别与该两摆动座平行,该两踏板在该第二角度时分别与该两摆动座呈90度,且该两踏板对应脚尖的位置朝向两相对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摆动座分别以一枢轴枢设在该底座上,该底座具有一挡杆,该两摆动座分别具有多个挡片,该多个扭转弹簧为扭力弹簧,该多个扭力弹簧分别套设在该两枢轴上,该扭转弹簧的一端抵于该挡杆的一侧,另一端抵于该挡片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踏板的底面分别具有一凸片,该两回力弹簧为扭力弹簧,该回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摆动座上,另一端抵于该凸片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摆动座的顶面分别具有一定位柱,该两踏板的底面分别具有一导槽供容纳该定位柱,该踏板位在该第一角度时该定位柱挡于该导槽的一端,该踏板位在该第二角度时该定位柱挡于该导槽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踏板的底面对应脚尖的位置分别具有一缓冲避震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踏板的相对内侧边分别凸设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的底面间隔设有多个卡槽,该调整装置包括一支撑柱、一夹块、一压缩弹簧及一快拆,该支撑柱的下端可摆动地结合在该底座,该支撑柱上具有一横杆可供卡入该多个卡槽中,该横杆上设有一导柱,该夹块可移动地套在该导柱上,该压缩弹簧套在该导柱上一端抵于该横杆,另一端抵于该夹块,该快拆具有一偏心部及一柄部,该偏心部可转动地偏心连结在该导柱的端部,该柄部延伸自该偏心部,该柄部可连动该偏心部在该导柱上偏心转动以推动该夹块下压住该两定位片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定位片的顶面分别间隔具有圆弧形的多个凹槽,该夹块的底部呈弧面可供卡入该多个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脚部综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两踏板的顶面具有多个按摩凸粒。
专利摘要一种脚部综合训练器,其包括底座、两摆动座、多个扭转弹簧、两踏板、两回力弹簧及调整装置,该两摆动座可摆动地并排结合在该底座,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该多个扭转弹簧结合在该底座可提供该两摆动座由该第二位置摆到该第一位置的弹力,该两踏板可供使用者的双脚的脚掌踩踏,周边朝上凸设有一墙缘,该两踏板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该两摆动座的顶面,可在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之间旋转,该两回力弹簧分别结合在该两摆动座上,可分别提供该两踏板由该第二角度转到该第一角度的弹力,该调整装置可摆动地结合在该底座,可调整该两踏板与该底座之间的夹角及可支撑在该两踏板的底部;借由上述结构使其兼具有踏步、扭脚及拉筋的功能。
文档编号A63B21/02GK202036737SQ2011200753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冯淑蓉 申请人:旭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