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4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可依这种瑜珈垫上的直线性压痕进行折叠,成为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状的瑜珈垫以用于不同用途,并在完全折叠后十分便于携
市O
背景技术
瑜伽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锻炼方法之一,每天吸引了千百万人。据一家美国机构的统计,仅当地就有超过1500万人定期练习瑜伽(瑜伽杂志,2008年“瑜伽在美国”市场研究,2008年2月)。在亚洲这个瑜伽的发源地,练习瑜伽的人也是与日俱增。用来练习瑜伽通常需要瑜伽垫。然而,大多数人都在携带或存放自己的瑜伽垫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一个舒适的瑜伽垫,至少需要有3毫米的厚度,它需要被卷起。瑜伽垫卷起的形状和大小是十分尴尬的,因为它们通常是长度达到或超过60厘米的长卷筒形。虽然有专门特制的瑜珈垫包存在,但是它们并未改变卷筒状瑜伽垫尴尬的形状和大小。因此长卷状的瑜珈垫需要一个瑜伽练习者在携带其他个人物品(如钱包、背包、毛巾、水壶等)外单独携带,十分不便。此外,目前专门特制的瑜珈垫包也是作为尴尬的长卷筒形,通常还要做很多的努力去将瑜珈垫仔细卷好才能放入这种特制的包,也给瑜伽练习者带来许多不便。此外,对于经常旅行的瑜珈爱好者,卷起来的瑜伽垫几乎不可能放入任何非特制的背包或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从而使得旅行中很难携带。另一个与该卷起瑜伽垫形状尴尬的问题是,它们很难存放, 因为它们的长卷筒形易散开、易变形,不易同其他规则形状的物品一起存放。此外,很多瑜伽练习者也练习禅修或静坐,有些经常在练习瑜伽的开始和/或结束时练习禅修。禅修的实践也需要垫子,一般其长度大约是瑜伽垫的三分之一,宽度类似于瑜伽垫,但有一定厚度使练习者可保持舒适的坐姿。因此,这些练习者必须分别准备瑜珈垫和禅修垫。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研创本实用新型,改进现有技术的缺点,保留其一切优点,使产品更完善、理想、方便及实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在瑜珈垫上的横纵直线性压痕进行折叠或展开,从而从根本上将收起后的瑜伽垫从长卷筒形改变成一个方便携带、大小适宜的块状。这种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的实用新型使其使用简单,可以轻松地装入任何非定制的皮包、公文包、手提包、背包、旅行袋或随身携带的行李箱等,也可使用定制的包或手提带来携带,从而可方便地与其他个人财物一起携带。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堆叠等方式同其他规则形状的物品一起存放。此外,它也可以沿着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直线性压痕被折叠,形成一个大小合适的禅修垫。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瑜珈或禅修练习者的各种需要,得以实现便捷的解决方案,同时还保留所有瑜伽垫和禅修垫所需的品质(如防滑表面和足够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基于改进前述现有技术中瑜伽垫收起后具有尴尬的长卷筒状,不易携带、不易收储,且不可变形用于其他相关练习(如禅修)等缺点的考虑,至少包括以下技术目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新的和改进的便携式可折叠的瑜伽垫,可以利用直线性压痕 (以下简称“线性压痕”)简单易行地折叠成一个便携式块状,以提供方便、轻松的携带和存放。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新的和改进的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可适合并且放入任一非定制的皮包、公文包、手提包、背包、旅行袋或随身携带的行李箱等,或通过定制的包或手提带携带。而现有的瑜伽垫,必须用专门定制的瑜伽垫包或袋携带。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为同时练习瑜珈和禅修的练习者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不需要有两个分别用于瑜伽和禅修的垫子,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只需折叠部分而不是全部线性压痕,即可很方便地将瑜珈垫转变为禅修垫,这个转变十分简单易行。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新的和改进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既包括全部在上面所述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又同时保留所有现有的瑜伽垫和禅修垫的优势功能, 如瑜珈垫材料的选择、防滑表面和足够的厚度。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瑜珈垫的垫体表面上有多条线性压痕,多条线性压痕包括至少一条横向线性压痕(以下简称“横线压痕”)和至少一条纵向线性压痕(以下简称“纵线压痕”),并利用这些横纵线压痕使得瑜珈垫可以折叠。在本说明中,“纵线压痕”是指大致平行于未折叠瑜珈垫的长边的线性压痕,“横线压痕”是指大致平行于未折叠瑜珈垫的短边的线性压痕。上述线性压痕呈凹槽或凹穴状。在一项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般为长方形的瑜伽垫,其中包括瑜伽垫垫体与多条该垫体表面上的线性压痕,可沿这些线性压痕将其折叠为不同尺寸。在另一项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瑜伽垫在其垫体上具有多条线性压痕,和由多条线性压痕分割而在垫体上形成的多个板块,这些板块是连接而没有分离的(下同)。多条线性压痕包含至少一条横线压痕和至少一条纵线压痕。可以利用这些横向和(或)纵向线性压痕,根据不同用途对瑜珈垫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所述瑜珈垫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以下可选功能在不折叠状态下呈长方形。在折叠状态下呈长方形或方形。至少有一块,或所有由线性压痕形成的表面板块为长方形。至少有一块,或所有由线性压痕形成的表面板块为方形。瑜珈垫是由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橡胶,橡胶类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棉,超细纤维,涤纶,羊毛,或吸湿面料等制成。瑜珈垫垫体上的线性压痕是以印压技术制成的。例如,可以使用高频压印或热压印技术或其他合适的印压技术。当瑜珈垫在折叠状态时,可放入定制的包或手提带。瑜珈垫可被折叠成不同尺寸用于不同方面。以上列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较广泛、较重要的一些功能、技术和说明,其后有更多的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述会成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请求书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依上述技术方案而制作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可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具体表现为瑜珈垫可沿横纵线性压痕折叠或展开为各种尺寸并用于不同方面,操作十分简便易行。例如,当在瑜珈垫的所有线性压痕展开(即,在一个完全不折叠状态),此瑜珈垫可作为典型的瑜伽垫、普拉提垫或运动垫使用。当瑜珈垫是沿着一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线性压痕折叠,瑜珈垫可作为舒适的禅修/ 静坐垫或普通坐垫。例如,它可以通过折叠瑜珈垫上部分而不是全部线性压痕(如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横线压痕)而十分方便地变形为一个中型的禅修/静坐垫或普通坐垫,从而给瑜伽练习者提供了可方便携带瑜珈垫,且同时可用于练习瑜珈和禅修/静坐的理想方案。当将瑜珈垫的所有线性压痕折叠后,瑜珈垫变成一个大小适于携带的块,与现有的卷起瑜伽垫或夹于腋下,或使用定制的瑜伽垫包携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可以简单地放入一个非定制的皮包、公文包、手提包、背包、旅行袋或随身携带的行李箱等,就类似于携带一本大书。也可以通过折叠瑜珈垫上部分而不是全部线性压痕,平展地放入大一些的行李箱中。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定制的包或手提带,以进一步确保折叠后瑜伽垫的形状和大小。此外,它可以很容易地存放。因为它是一个规则的块形,所以它可以放入形状规则的存储设备,也可以与其他形状规则的物品一起存放。在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之前,需要理解该实用新型不应受在下列说明中提到的其应用的实施方法或说明图纸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其他的体现和实施,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例如,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容易地被用作普拉提垫、伸展运动或其他合适的练习用垫子。此外,在说明中所用术语的唯一目的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而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性。由上可知,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明白在此实用新型披露的基础上,可以很容易地设计其他结构、系统、方法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多项用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请求和索赔应包括所有类似的结构与制作,只要它们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
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省略仰视图;图3是
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平面图,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省略右视图;图4是
图1所示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后视图与前视图对称,省略后视图。图5,类似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体现出与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线性压痕形式。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图7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平面图;图8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平面图,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省略右视图;图9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后视图与前视图对称,省略后视图。
图10-13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
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的使用方式。
5[0043]
图14是展示
图1所示实施例在一个部分折叠的形态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5-20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
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的使用方式。图21是
图1所示实施例完全折叠的形态的立体外观图。图22是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功能,在完全折叠后与定制的手提带一同使用的平面图。图23是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功能,在完全折叠后与定制的包一同使用的平面图。图M是展示
图1所示实施例在展开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5-27是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
图1类似,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广义地来讲,其中包括在瑜伽垫垫体上制有多条横纵线性压痕,至少有一条横线压痕和至少一条纵线压痕。线性压痕在同一块瑜珈垫材料中制作,可采用压印技术,包括高频压印技术、热压印技术或其他类型的压印压痕技术制作。在其最广泛的层面,多条线性压痕至少包含一条(如两条或三条)纵线压痕和至少一条(如二、三、四、五、六、七条)横线压痕。在本说明中,“纵线压痕”是指大致平行于未折叠瑜珈垫的长边的线性压痕,“横线压痕”是指大致平行于未折叠瑜珈垫的短边的线性压痕。较佳的实施例可以是一条纵线压痕和四到六条横线压痕,将瑜珈垫分割成十到十四块长方形或方形板块。在实践中,本实用新型在展开所有线性压痕的不折叠状态时,可以作为一个瑜伽垫、普拉提垫或运动垫使用,在将两条或更多的横线压痕折叠后可作为禅修/静坐垫或普通坐垫,在将所有线性压痕折叠后形成大小易于携带的块,可方便轻松地携带和存放。以说明书附图进行详述。
图1-4说明了该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其中编号为10 的瑜伽垫包括六条线性压痕分别编号为1-6。本实施例中瑜伽垫是长方形的,但也可以有其他形状和大小。为了便于说明,所示实施例为一条纵线压痕(编号1)和五条横线压痕(编号分别为2-6)。在此实施例中,线性压痕1-6显示为在瑜伽垫10的垫体双面的压痕,然而在实践中,线性压痕既可在瑜伽垫的垫体两面实施,也可在瑜伽垫的垫体的一面实施。瑜伽垫10,可用以下材料制成,如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制品、橡胶类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棉、超细纤维、涤纶、羊毛织物或任何合适吸湿的材料。建议使用最好、 最流行的瑜伽垫材料,如聚氯乙烯材料之一(PVC),因为它具有不粘性、有防滑的表面以及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此种材料上压的线性压痕可重复折叠和展开。由于瑜伽练习者常常赤脚练习并强调严格的身体平衡,瑜伽垫表面必须防滑和具有防止频繁打滑的纹路。本实用新型并不需要对所选择的瑜伽垫材料或表面图案进行任何变化,并且可以很容易地适应任何现有的瑜伽垫的材料和表面图案。由于线性压痕就在同一块瑜珈垫材料上制作,可保留所有现有瑜珈垫的可取品质,如图案材质、防滑表面和综合感觉等。图中瑜伽垫10在不折叠状态,厚度可为约3毫米至约20毫米。瑜伽垫10在不折叠状态,宽度可为约40厘米至约120厘米。瑜伽垫10在不折叠状态,长度可为约150厘米至约250厘米。[0054]线性压痕可以用任何适当的压印压痕技术制造,包括利用高频凹凸压印技术或热压印技术。线性压痕可以采取任何使折叠和展开容易的合适尺寸。一个典型的展开瑜伽垫厚度为3毫米至12毫米。任何瑜珈垫厚度小于3毫米会太薄,不宜提供舒适的瑜伽练习。 线性压痕在瑜珈垫上的凹印深度可以按瑜珈垫的尺寸、材料等进行调整,采取任何适当的尺寸。例如,对于一个相对较薄的厚度3毫米的聚氯乙烯(PVC)瑜伽垫,线性压痕可能是一个宽2毫米和深1毫米的凹印,瑜珈垫即可达到简易的折叠。对于一个厚度12毫米的PVC 瑜珈垫,线性压痕的尺寸可能在20毫米宽,4毫米深左右为宜。在实施中,总的线性压痕深度可占瑜珈垫厚度的约1/5到4/5。然而,这里必须指出,线性压痕的尺寸,是使瑜伽垫容易折叠和展开,可能会由于如瑜珈垫厚度和瑜珈垫材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所采用的压印压痕技术,可根据需要对线性压痕的尺寸进行调整,来实现预期的效果。此外,这些线性压痕可以是压在瑜伽垫垫体的两面,如
图1中的瑜伽垫10 ;也可以如图5-9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为压在瑜伽垫垫体的一面。例如,对于相对较薄的瑜珈垫,如厚度小于6毫米,无需在瑜伽垫两面制作压痕,即可实现容易的折叠和展开。当线性压痕只在瑜伽垫的一面时,根据练习者的喜好,可将瑜珈垫有线性压痕的一面朝向练习者(如图6 所示),练习者可以瑜珈垫表面的横纵线为指标来检视、调整或校准自己的动作;也可将瑜珈垫有线性压痕的一面朝向地面,从而保持整个瑜珈垫上面的纹路和整体模式(如图7所示)°
图10-14展示的是
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瑜伽垫10,在沿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线性压痕折叠后,变形为一个禅修/静坐垫或普通坐垫。一种实施例的折叠方法如
图10-13所示。 如
图10-11所示,可以沿瑜珈垫上的两条横线压痕3和5折叠,留下纵线压痕1和横线压痕 2、4、6不折叠。
图12-13展示沿横线压痕3和5折叠后变换的瑜珈垫形状。如果原瑜伽垫 10为174厘米长,60厘米宽,0. 6厘米厚,按本实施例折叠后的瑜珈垫将大约为58厘米长, 60厘米宽,1.8厘米厚,这将使它成为一个舒适的禅修垫。
图14显示了一个练习者在经部分折叠线性压痕后转化的禅修垫上练习打坐。
图15-21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易于携带的优势。
图15-20所示的是一种实施例的折叠方法。对
图1所示瑜伽垫10,先折叠纵线压痕1,然后再折叠横线压痕2到6,在折叠横线压痕时逐一交替奇数和偶数横线压痕的折叠方向。完全折叠后的瑜珈垫IOF如图21 所示,为一个大小便于携带的块状。例如,瑜伽垫10为174厘米长,60厘米宽,0.6厘米厚。 完全折叠后的瑜珈垫IOF将为大约四厘米长,30厘米宽,7. 2厘米厚的长方形块,这将使它很容易装入非定制的包、袋、箱等,也能很容易地与其他规则形状物品一起存放入储物装置中。图2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定制的手提带进一步发挥其便携的优势。如图所示,其中,便携装置20由一对左右两根首尾相接的带子22将图21中折叠后的瑜珈垫IOF 包起。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做法,是由粘扣带来制作一对带子22,使它们能方便地将瑜珈垫 IOF包起。在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紧固件,包括按钮、按扣或皮筋等。在瑜珈垫IOF上端可采用一个提手或背带M来携带,提手或背带M两端有两个环状口 26可插入带子22用来连接而形成整体便携装置20。图23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其便携性是通过将图21中折叠后的瑜珈垫 IOF插入一个定制的包装装置30。装置30通过拉链32提供可将瑜珈垫IOF装入的入口。装置30上有提手34,较好的处理是永久连接提手34和装置30,也可使用可拆卸的提手。装置30可以任何合适的轻质而耐用的材料制作,只要可用来携带瑜珈垫10F。由拉链32关闭,然后用提手34来携带。拉链32可处于装置30上的任何地方,只要它允许瑜珈垫IOF 容易装入。此外,拉链32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封闭方法取代,如按钮、粘扣等。图M展现了在本实用新型瑜伽垫不折叠状态下,瑜伽练习者的使用状态。图25-2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几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图25包括七条横纵线压痕(即一条纵线压痕和六条横线压痕)。图沈包括五条横纵线压痕(即一条纵线压痕和四条横线压痕)。图27包括四条横纵线压痕(即一条纵线压痕和三条横线压痕)。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各种尺寸和制作方法。以上说明的数字,文字解释和图示仅做说明用途,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用语。一个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依本实用新型所述生产,可为诸多现有瑜伽垫技术的缺陷和普遍问题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如不易携带和存放形状笨拙的长卷筒形瑜伽垫,以及在同一练习时间需分别使用单独的瑜伽垫和禅修垫等。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性,可以通过将折叠瑜珈垫放入非定制的包、袋、箱等来实现,也可用定制的包、背带或手提带等来实现。此外,它耐用、舒适,完全可水洗,折叠和展开线性压痕以实现轻松的使用变换。在取得以上所述的所有便利优势时,同时保留了现有的瑜伽垫、禅修垫的所有品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可折叠瑜伽垫,其技术内容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取得条件。本实用新型在产业上确实得以利用,且非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并能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使用者和消费者一个便捷的实用选择。关于以上说明,需要注意各种实施例的变化,包括尺寸、材料、形状、形式、功能、操作和使用的方式,对同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内容不应限于说明图纸和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应包括所有与本实用新型主旨相关的所有变化。因此,上述说明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此外,由于对同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很容易进行尺寸、形式、材料等的修改和变化,所以不希望上述说明及采用的图示和文字成为限制实用新型的确切性表述。例如,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普拉提垫、伸展或其他合适的练习用垫子,甚至作为普通的垫子。因此,所有相关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范围内,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请求保护中。
8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其特征是,包括瑜珈垫垫体及其表面上的多条直线性压痕,多条直线性压痕包括至少一条横向直线性压痕和至少一条纵向直线性压痕,其直线性压痕使得瑜伽垫可以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其特征在于,瑜珈垫垫体是由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棉、超细纤维、涤纶、羊毛,或吸湿面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其特征在于,其表面上的直线性压痕呈凹槽或凹穴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其特征在于,可沿直线性压痕折叠为不同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一个长方形或方形的折叠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有一块,或所有由直线性压痕形成的板块为长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有一块,或所有由直线性压痕形成的板块为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瑜珈垫,在此瑜珈垫的垫体上制有多条横、纵直线性压痕(至少一条横向直线性压痕和至少一条纵向直线性压痕),使之可以折叠成各种尺寸并可用于不同方面。例如,当此瑜珈垫的所有直线性压痕展开时(即,在一个完全不折叠状态),可作为典型的瑜伽垫使用。当此瑜珈垫沿着一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直线性压痕折叠时,可作为舒适的禅修或静坐垫子。当将此瑜珈垫的所有直线性压痕折叠后,此瑜珈垫变成一个大小适于携带的块,可以很容易地放入定制或非定制的携带物中,并方便与其他规则形状的物品一起存放。
文档编号A63B6/00GK202191633SQ2011201112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王东岩 申请人:王东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