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肌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564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肌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肌锻炼器,特别是一种室内室外都适应的腹肌锻炼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愿望越来越高,各种体育运动日益普及和大众化。加强人体各部位的肌肉锻炼,是保持健全体魄和增强人体力量的重要手段。为了锻炼腹部肌肉,有人发明了简易独轮式腹肌锻炼器。这种独轮式腹肌锻炼器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只要双膝跪地,双手紧握轮轴,依靠腰部和腹部及手臂肌肉的力量让独轮在地面来回滚动,人体在一伸一缩的往复运动中,可以让腰部、腹部、手臂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这种简单独轮式腹肌锻炼器仅适应于个体使用,不适合设置在公共集体运动场所。专利申请号2012205996640,授权公告号CN203017665U的中国实用新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户外用腹肌轮锻炼器,该锻炼器适合于公共集体运动场所使用。然而,这种腹肌锻炼器也大有值得改进之处。该锻炼器的结构是在机架的上面设计有金属板和供双膝跪着的软垫,机架两侧设计有轨道槽,在轨道槽中安装了一独轮式普通腹肌锻炼装置,该装置依靠其独轮的滚动,驱动轮轴在轨道槽中滑行。这种结构形式的腹肌锻炼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该锻炼器采用独轮形式,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者始终将头部对着独轮,如果不小心用力过猛或者运动时间过长而产生疲劳乏力,下巴容易磕碰到该锻炼器中间的独轮,而造成伤害。二是金属板变形影响锻炼器使用寿命。由于机架上金属板承载着独轮经年累月的压迫和摩擦,在日久失修的情况下金属板就会变形,变形的结果会使该锻炼器上的独轮下沉,进而使轮轴在轨道槽中发生偏移,而引起整个锻炼器报废。三是跪式锻炼方式,运动量相对较小,运动部位有局限性,小腿以下部位的肌肉基本处于休息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肌锻炼装置,这种装置使用起来安全可靠,使用寿命更长,能提高运动强度,使人体更多部位得到充分锻炼;能在该装置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运动,实现一机多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腹肌锻炼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左右两边的轨道、双轮机构及护架、踏脚板,所述机架由支撑脚和床架组成,该床架固定在支撑脚上;所述轨道设置为双轨道,左右各一道,分别固定在机架的床架上面左右两边;所述双轮机构由双滚轮、轮轴及轴承、抓握套组成,在轮轴两端对称安装有一对轴承,在轮轴靠近两端的部位对称地安装有一对滚轮,该双滚轮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双轨道的距离相对应,该双滚轮接触式设置于双轨道上,并可沿双轨道滚动,在轮轴上的双滚轮之间对称地固定有一对抓握套;所述护架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床架上左右两端面,形成对称双护架,该双护架中均对称开设有长槽,所述轮轴两端对称安装的一对轴承设置于该长槽中,并可以沿该长槽滑动;所述踏脚板,是在位于所述双轮机构相对的床架另一端方向,在所述机架的床架上对称地固定有一对踏脚板。通过双滚轮在轨道上滚动,驱动轮轴及轴承在双护架长槽中滑动,从而实现双轮机构来回往复运动。这样就避开了现有技术设计方案中,独轮置于轮轴正中间位置的不足之处,运动者头部避开了正对独轮可能产生危险的弊端。双滚轮在轨道中运动,与轨道摩擦产生的磨损是对称的,因而轮轴及轴承在长槽中基本不产生位置偏移或者偏移量特别微小,且轮轴及轴承也会在长槽中滑动的过程中产生微量磨损,这样同步的微量磨损可更进一步减少该轮轴及轴承的偏移量,故延长了本发明腹肌锻炼器的服役年限。本发明改进方案之一,在所述床架上固定设置有一柔性软床垫。如果长时间运动疲劳乏力时可躺在软床垫上休息,也可以因为操作失误时起到保护身体免受伤害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腹肌锻炼装置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本发明改进方案之二,在所述踏脚板上固定设置有柔性护脚套。柔性护脚套可以防止脚从踏脚板上轻易滑落。让踏脚板给人以更舒适和更安全的感觉。对所述踏脚板设计可作更细致的考虑,将所述踏脚板与所述床架水平方向构成倾斜角度。这样脚踏上踏脚板更舒适。踏脚板倾斜角可优选方案为,所述踏脚板与所述床架水平前伸方向夹角135—150度,即踏脚板与床架水平向后延长线夹角30—45度。在所述护架长槽中还可以在其纵向设置1—2个活动式拦阻定位销。这样,可以照顾到各种身材高低者均能使用腹肌锻炼装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成人的身高在1.5—2.0米之间,其差距大体在0.5米左右,本发明腹肌锻炼装置的床架长度可设计在2--3米之间,护架上长槽的长度设计成床架边长二分之一左右,则身体高度在1.4—2.0米范围内的人群都可以使用该腹肌锻炼装置。身材高者可以将轮轴置于拦阻定位销前段的长槽中,再插上拦阻定位销,这样轮轴滑动的范围在拦阻定位销的前段;身材矮小者,可将轮轴置于拦阻定位销后段的长槽中,再插上拦阻定位销,这样轮轴在长槽中的滑动范围在拦阻定位销的后段。这是因为使用腹肌锻炼器时,从脚踏板到轮轴在长槽中滑动的上限距离的长度,是人体身高加臂展的长度。如身高1.6米加臂展长一般不会超过2.0米,身高2.0米加臂展长一般不会超过2.5米。对于身材很矮小者,拦阻销可以起到限制轮轴滑动长度的上限距离的作用,不至于因滑动距离过长,而使身材矮小者的脚从踏脚板上滑落。同时对于身材高大者,拦阻销可以起到限制轮轴滑动长度的下限距离的作用,不会因为滑动下限距离过短,使身材高大者身体过于弯曲,而使其运动不协调或不舒服,甚至不能流畅地完成运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的纵向截面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四根支撑脚3上固定有一长方形框架式的床架1,床架1左右两边对称地各设有一轨道6,床架1左右两边端面对称地各固定有一护架7,双护架7上对称地开有长槽9。如图1、图2所示,在轨道6和护架7上支撑着双滚轮机构,双滚轮机构由双滚轮10、滚轮轴11、抓握套12组成,滚轮轴11两端对称地安装有一对轴承13,邻近轴承13的位置在滚轮轴11上对称地安装有一对滚轮10,双滚轮10之间的距离与双轨道6的距离相对应,双滚轮10可在双轨道6上滚动,双轴承13置于双护架7上的长槽9中,双轴承13可以在此长槽9中滑动。如图1、图2所示,滚筒轴11上位于双滚轮10之间设置有一双抓握套12,便于双手抓握滚轮轴11。这一设计消除了已有技术中一个严重的缺陷和弱点,将滚轮轴11正中间的独轮改为了分布在其两端的双滚轮10,双滚轮10位置相对于人体各部位均处于其外侧,在运动过程中,手、脚、头、胸等各部位都不会磕碰到双滚轮10。同时,双滚轮10、双轨道6、双护架7结构对于提高腹肌锻炼器的使用寿命是很有益处的。如图1所示,床架1上与双滚轮机构相对的位置且邻近床架1的另一端对称地设有双踏脚板4。脚踏板4与床架1水平前伸方向构成一个倾斜的角度,如将倾斜角度设定为135—150度。倾斜的踏脚板4能使运动者的身体与该锻炼器之间的位置处于最佳,运动起来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运动者将双脚踏上双踏脚板4上,双手紧握滚轮轴11上的双抓握套12,这样就改变了现有跪式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小腿以下的肌肉并未休息也得到了锻炼,同时由于身体处于悬空状态,腹部、臀部、胸部、腿部、背部、手臂甚至全身肌肉都得到了锻炼。因此加大了整个运动中的锻炼强度,进而促使运动者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如图1所示,脚踏板4上连接有一柔性护脚套5。该护脚套5既可作为脚踏在踏脚板4的位置是否正确的盲操作指示装置,也可以防止脚轻易地从脚踏板4上滑落。如图1、图2所示,床架4上连接有一柔软床垫2,柔软床垫2可以是柔软坚韧的帆布类或柔软的钢丝弹簧床垫。即使因操作失误或用力过猛,双脚从踏脚板上滑落,跌在柔软床垫上,甚至长时间锻炼疲劳乏力,都可以很舒服地躺到柔软床垫上休息。就是不出现任何意外,在运动过程中,有一个柔软床垫在身体下方,也能从心理上给人以安全放心的心理暗示。如图1所示,双护架7上的长槽9长度设计为床架2边长的二分之一,在护架7长槽9中纵向设有1—2个拦阻定位销8。以照顾各种身高者都能使用腹肌锻炼装置。利用本发明腹肌锻炼装置,可以用作腹肌锻炼的运动,还可以在上面作腑卧撑、仰卧起坐、背起等多种形式的运动,能够实现一机多能。而现有的独轮式腹肌锻炼器,其上面的独轮会妨碍进行某些形式的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