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球发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7029阅读:29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球发球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体育用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球发球机。



背景技术: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网球运动员或是业余爱好者在最初练习时,都要练习如何发球,都需要一个陪练,很是麻烦,而且多浪费一个人的时间。因此,在网球训练时经常用到的有网球发球机,如申请号:201420786814.8公开一种自动网球发球机,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卡槽和活动挡板,所述支架本体下端设置有发动机,所述支架本体上端设置有显示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支架本体内设置有卡槽和活动挡板,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发动机和显示器,在使用的时候网球可以通过卡槽进入支架内,发动机提供动力借助活动挡板把球发出去,另外可以通过显示器设置发球的时间间隔,使用简单方便,这样就可以自己一个人练习发球了。 再如申请号:201320131018.6公开一种网球发球机,在网球发球机机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击球杠杆臂、拉伸弹簧、阻力柱、出球座、开关;打开开关,驱动电机带动击球杠杆臂转动至阻力柱时,拉伸弹簧开始工作将击球杠杆臂打开,转动至击球杠杆臂越过阻力柱,拉伸弹簧回位并带动击球杠杆臂向前迅速运动击打出球座上的网球,将网球发出网球发球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科学高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更好,成本更低,能满足各类网球训练者的需求。

上述技术虽然能够解决网球自动发球的问题,但出球口单一且发球机使用时位置固定,自动发球的方式、角度、距离、速度比较固定,无法模拟比赛时千变万化的发球方式,对提高运动员的专业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球发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网球发球机发球方式、角度、速度、距离单一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球发球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端设置有储球筐,储球筐下端固连于输送管道;所述的输送管道左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摩擦轮与下摩擦轮;所述的上摩擦轮与下摩擦轮通过皮带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通过电线与电机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机架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轴,行走轮轴上同轴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轴上设置有行走控制器。

上述一种网球发球机,所述的输送管道为光滑玻璃管道,直径为7.5—9 cm。

上述一种网球发球机,所述的上摩擦轮与下摩擦轮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上摩擦轮与下摩擦轮之间最近距离为6 cm,其左端设置有出球口。

上述一种网球发球机,所述的机架下方固定设置有电源;所述的电源给行走轮、行走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提供动力。

上述一种网球发球机,所述的电线、伺服电机、皮带、上摩擦轮、下摩擦轮、输送管道、出球口均成组出现,为3—6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球发球机,可以在无规则的运动过程中发球,且网球从出球口中发出的位置是无规律的;伺服电机以无规则的速度运转,网球在上摩擦轮与下摩擦轮的摩擦下,速度和旋转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网球发出时的旋转方式、落地后的位置、弹起后的角度、弹起后的速度都是无规律的,因而可以模拟比赛时千变万化的发球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的专业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球筐;2、上摩擦轮;3、出球口;4、下摩擦轮;5、电源;6、行走控制器;7、机架;8、行走轮轴;9、行走轮;10、电机控制器;11、电线;12、伺服电机;13、皮带;14、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种网球发球机,包括机架7,所述的机架7上端设置有储球筐1,储球筐1下端固连于输送管道14;所述的输送管道14左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所述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通过皮带13与伺服电机12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12通过电线11与电机控制器10相连;所述的机架7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轴8,行走轮轴8上同轴设置有行走轮9;所述的行走轮轴8上设置有行走控制器6。网球发球机工作时,出球口3朝向击球者,储球筐1中的网球沿着输送管道14进入到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之间的缝隙中(缝隙略小于网球直径);伺服电机12通过皮带13驱动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做相反运动,网球在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的高速挤压下从出球口3高速射出,通过调整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的转速即可调节网球射出的速度、角度及旋转方式。通过电机控制器10可控制每个伺服电机12的停止、运行及转速(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的转速由伺服电机12决定),这样每发一次球,网球都有可能从任意一个出球口3中出来(每次发球只有一个伺服电机12在运转),网球都能有不同的速度与旋转方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一种网球发球机,包括机架7,所述的机架7上端设置有储球筐1,储球筐1下端固连于输送管道14;所述的输送管道14左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所述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通过皮带13与伺服电机12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12通过电线11与电机控制器10相连;所述的机架7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轴8,行走轮轴8上同轴设置有行走轮9;所述的行走轮轴8上设置有行走控制器6。所述的输送管道14为光滑玻璃管道,直径为7.5—9 cm,以便于网球在输送管道14中能靠重力滚到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之间的缝隙中。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网球发球机,包括机架7,所述的机架7上端设置有储球筐1,储球筐1下端固连于输送管道14;所述的输送管道14左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所述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通过皮带13与伺服电机12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12通过电线11与电机控制器10相连;所述的机架7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轴8,行走轮轴8上同轴设置有行走轮9;所述的行走轮轴8上设置有行走控制器6。所述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之间最近距离略小于网球直径,为6 cm,能够较好的将网球挤压出去。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左端设置有出球口3。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网球发球机,包括机架7,所述的机架7上端设置有储球筐1,储球筐1下端固连于输送管道14;所述的输送管道14左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所述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通过皮带13与伺服电机12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12通过电线11与电机控制器10相连;所述的机架7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轴8,行走轮轴8上同轴设置有行走轮9;所述的行走轮轴8上设置有行走控制器6。所述的机架7下方固定设置有电源5;所述的电源5给行走轮9、行走控制器6、电机控制器10提供动力。发球机构工作的同时,电源5通过行走轮轴8将动力传递到行走轮9,行走轮9驱动发球机运动,通过行走控制器6可实现发球机的无规则运动(包括 、后退、转弯等),从而能够实现在同一发球速度下,网球的落点都是不同的。若需要发球机保持静止,可关闭电源5。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网球发球机,包括机架7,所述的机架7上端设置有储球筐1,储球筐1下端固连于输送管道14;所述的输送管道14左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所述的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通过皮带13与伺服电机12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12通过电线11与电机控制器10相连;所述的机架7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轴8,行走轮轴8上同轴设置有行走轮9;所述的行走轮轴8上设置有行走控制器6。所述的电线11、伺服电机12、皮带13、上摩擦轮2、下摩擦轮4、输送管道14、出球口3均成组出现,为3—6组。由于网球发球机是在无规则的运动过程中发球的;且网球从出球口3中发出的位置是无规律的;伺服电机12以无规则的速度运转,网球在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的摩擦下,速度和旋转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网球发出时的旋转方式、落地后的位置、弹起后的角度、弹起后的速度都是无规律的,这就给运动员的训练增加了挑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水平,且增加了训练的效率。

本发明详细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网球发球机工作时,出球口3朝向击球者,储球筐1中的网球沿着输送管道14进入到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之间的缝隙中(缝隙略小于网球直径);伺服电机12通过皮带13驱动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做相反运动,网球在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的高速挤压下从出球口3高速射出,通过调整上摩擦轮2和下摩擦轮4的转速即可调节网球射出的速度、角度及旋转方式。通过电机控制器10可控制每个伺服电机12的停止、运行及转速(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的转速由伺服电机12决定),这样每发一次球,网球都有可能从任意一个出球口3中出来(每次发球只有一个伺服电机12在运转),网球都能有不同的速度与旋转方式。发球机构工作的同时,电源5通过行走轮轴8将动力传递到行走轮9,行走轮9驱动发球机运动,通过行走控制器6可实现发球机的无规则运动(包括 、后退、转弯等),从而能够实现在同一发球速度下,网球的落点都是不同的。若需要发球机保持静止,可关闭电源5。

由于网球发球机是在无规则的运动过程中发球的;且网球从出球口3中发出的位置是无规律的;伺服电机12以无规则的速度运转,网球在上摩擦轮2与下摩擦轮4的摩擦下,速度和旋转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网球发出时的旋转方式、落地后的位置、弹起后的角度、弹起后的速度都是无规律的,这就给运动员的训练增加了挑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水平,且增加了训练的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