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63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隶属一种卧式健身车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具多样机能的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借以使其不论是使用中或折收后均能稳立于地面,且可便于折收操作及携行移动,以增进其实用性。



背景技术:

按,近年来人们因缺乏运动,而严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及精神,由于户外运动场地的数量有限,并且运动者需克服天气变化,导致进行活动有诸多不便,相对的室内运动所遭受到的天气限制较少,且其私密性较户外运动者佳,因此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室内运动主要是借由使用各项健身器材来达成,其中包括有健身车、跑步机、椭圆机、滑雪机等。其中健身车主要可分为立式及卧式(或称躺式,亦称作懒人车);

其中现有卧式健身车大概包含一两端具支撑脚杆的机架、一设于该机架中段的椅座、一设于机架前方的扶手、一设于扶手下方的阻尼单元、及一与该阻尼单元动力连接的脚踏单元,使用者可躺坐在该椅座上,以脚部踩踏该脚踏单元并连动该阻尼单元以获得适当的阻力,进一步达成脚部肌耐力的锻炼或复健。

然而,上述的卧式健身车的结构仍存在着设计上的缺点,由于上述的习知卧式健身车以上半身躺坐的方式踩踏该设于前方的脚踏单元,其无法如立式健身车的X型机架往上发展,在考虑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人体工学上,该机架的长度需较长,如此将使机架所占的空间变大,而由于现有的卧式健身车的机架无法如立式健身车的X型机架可相对折收,造成其在收纳及运输时无法有效缩小体积,造成收纳的不便,且会增加运输的成本。

缘是,本发明人乃针对前述现有卧式健身车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借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经不断努力的改良与试作,终于成功开发出一种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借以克服现有者因无法缩小体积及占用空间所造成的不便与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借以使卧式健身车在收纳及运输时可被折收,且易于移动,而能增加其实用性。

又,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其能增加重心面积,使其可被稳固的立设于地面,避免运动过程及收纳存放晃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由一座架、一串接于座架前端的前支架、一串接于座架后端的后支架及一设于座架上的椅架所组成;

其中该座架由至少一主架杆,又主架杆对应后支架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串接部,再者主架杆对应前支架的一端利用一上弧弯段形成有一第一斜向串接部,使主架杆与第一斜向串接部间具一弯曲角度;

而该前支架具有一斜竖管,该斜竖管底端具有一横脚杆,且设于横脚杆上的斜竖管与地面成一角度,又斜竖管中段对应座架伸设有一伸杆,该伸杆具有一对应座架第一斜向串接部的第二串接部,再者前支架于下段设有一两侧具踩踏曲柄的阻尼单元;

又该后支架具有一立柱,该立柱底端具有一横脚杆,且后支架对应座架的一端利用一下弧弯段形成有一第二斜向串接部,使立柱与第二斜向串接部间具一弯曲角度;

至于该椅架具有一可设于座架主架杆顶面的垫部,且垫部后端具有一供斜躺的背部。

进一步,该座架的第一串接部具有一轴孔部及一插孔部,而后支架的第二斜向串接部具有对应的一轴孔部及一插孔部,供后支架可相对座架分别利用一枢轴与一插杆来相对串接、又或选择性拔离插杆后,使后支架可相对座架折收。

进一步,该座架的第一斜向串接部具有一轴孔部及一插孔部,而该前支架的第二串接部具有对应的一轴孔部及一插孔部,供座架分别利用一枢轴及一插杆与前支架串接、又或选择性拔离插杆后相对前支架折收。

进一步,该座架的主架杆与第一斜向串接部间弯曲角度的相对内面较佳夹角为130~140度,而该前支架的斜竖管与地面的较佳夹角为40~50度,且该后支架的立柱与第二斜向串接部间弯曲角度的相对内面较佳夹角为85~95度。

进一步,该座架的主架杆与第一斜向串接部间弯曲角度的相对内面最佳夹角为133~137度,而该前支架的斜竖管与地面的最佳夹角为43~47度,且该后支架的立柱与第二斜向串接部间弯曲角度的相对内面最佳夹角为88~92度。

进一步,该前支架于斜竖管顶端接设有一握把。

进一步,该椅架的背部与垫部间利用一枢轴及一插杆来串接、或供选择性拔离插杆后使背部可相对垫部枢转折收。

进一步,该椅架于垫部底面设有至少二锁座,供一具有至少两相对锁部的连接杆将椅架锁固于座架主架杆上。

进一步,该椅架于垫部两侧分设有一扶手。借此,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使得本发明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可利用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座架分别向外斜张的设计,增加其重心面积,以确保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又本发明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进一步可被有效折收,折收后因三角支点及加长跨距而可稳固立设于地面,且可缩小收纳与运输的材积,降低收纳与运输的成本,同时可便于摆放,并能方便使用者握持提携及位移,大幅提高其实用性,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提升其经济效益。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乃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熟悉该项技术领域者能够具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供说明其各组件的态样及其相对关系;

图3为本发明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的组成平面示意图;

图4至图6为本发明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于实际折收时的平面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座架 11主架杆

12第一串接部 121轴孔部

122插孔部 13上弧弯段

14第一斜向串接部 141轴孔部

142插孔部 151枢轴

161枢轴 162插杆

20前支架 21斜竖管

22横脚杆 23握把

24伸杆 25第二串接部

251轴孔部 252插孔部

28阻尼单元 30后支架

31立柱 32横脚杆

33下弧弯段 34第二斜向串接部

341轴孔部 342插孔部

40椅架 41垫部

421锁座 422锁座

43连接杆 431锁部

432锁部 44背部

45扶手 461枢轴

462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随附图例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其构件中,所有关于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发明,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图式与说明书中所指定的尺寸,当可在不离开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

而本发明的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的构成,则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一座架10、一串接于座架10前端的前支架20及一串接于座架10后端的后支架30,且座架10上设有一供使用者坐躺的椅架40;

至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则请参看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中所述的座架10由至少一主架杆11所构成,本发明由两并列平行、且利用横杆连接的主架杆11所组成,又主架杆11对应后支架30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串接部12,该第一串接部12由一轴孔部121及一插孔部122,供分别利用一枢轴151及一插杆152与后支架30串接、又或选择性拔离插杆152后相对后支架30折收,再者主架杆11对应前支架20的一端利用一上弧弯段13形成有一第一斜向串接部14,该第一斜向串接部14由一轴孔部141及一插孔部142,供分别利用一枢轴161及一插杆162与前支架20串接、又或选择性拔离插杆162后相对前支架20折收,且该主架杆11与第一斜向串接部14的相对内面较佳夹角为130~140度,其最佳夹角为133~137度;

而所述的前支架20具有一斜竖管21,该斜竖管21底端具有一横脚杆22,供卧式健身车可稳立于地面,且设于横脚杆22上的斜竖管21与地面较佳夹角呈40~50度,斜竖管21与地面的最佳夹角为43~47度,又该前支架20于斜竖管21顶端接设有一握把23,供使用者双手握持,且该握把23可具有仪表,且握把23可进一步相对斜竖管21调节高度(为一般结构,且非本发明的特征所在,容不再赘述),又斜竖管21中段对应座架10垂直伸设有一伸杆24,该伸杆24具有一对应座架10第一斜向串接部14的第二串接部25,该第二串接部25由一轴孔部251及一插孔部252,供座架10分别利用前端的枢轴161与插杆162来枢接及选择性折收,且令座架10与前支架20串接后,使该座架10的主架杆11可与水平面的较佳夹角呈10~20度,而本发明座架10的主架杆11与水平面的最佳夹角为13~17度,再者前支架20于下段设有一两侧具踩踏曲柄的阻尼单元28,供使用者可以双脚向前伸长踩踏该阻尼单元28,以获得适当的阻力,进一步达成锻炼或复健脚部肌耐力的目的;

又所述的后支架30具有一立柱31,该立柱31底端具有一横脚杆32,供配合前支架20使卧式健身车可稳立于地面,且后支架30对应座架10的一端利用一下弧弯段33形成有一第二斜向串接部34,该第二斜向串接部34由一轴孔部341及一插孔部342,供后支架30可相对座架10分别利用后端的枢轴151与插杆152来相对枢接及选择性折收,且立柱31与第二斜向串接部34的相对内面的较佳夹角为85~95度,其最佳夹角为88~92度,且令后支架30与座架10串接后,使该后支架30的立柱31可与水平面的较佳夹角呈70~80度,而本发明后支架30的立柱31与水平面的最佳夹角为73~77度,能进一步加大卧式健身车的重心面积;

至于,所述的椅架40具有一可设于座架10主架杆11顶面的垫部41,且垫部41后端具有一供斜躺的背部44,且背部44与垫部41间利用一枢轴461及一插杆462来串接、或供选择性拔离插杆462后使背部44可相对垫部41枢转折收,再者椅架40于垫部41底面设有至少二锁座421、422,供一具有至少两相对锁部431、432的连接杆43将椅架40锁固于座架10主架杆11上,且椅架40可根据需求作前后位移的调整,再者椅架40于垫部41两侧分设有一扶手45,方便使用者运动时握持;

借此,组构成一能在收纳及运输时可被折收的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者。

透过前述的说明,本发明于实际操作时,如图1、图3所示,令前支架20与后支架30分别与座架10相对串接、且展开,而椅架40设于座架10上,让使用者可躺坐在该椅架40上,双手可握持前支架20握把23或椅架40扶手45,而以双脚向前伸长踩踏该前支架20下方的阻尼单元28,以获得适当的阻力,进一步达成脚部肌耐力的锻炼或复健。

当遇到收纳或运输时,则如图4所示,首先,可拔离椅架40的背部44与垫部41中的插杆462,使背部44可相对垫部41折收。接着,如图5所示,拔离座架10第一串接部12与后支架30第二斜向串接部34间的插杆152,使后支架30可相对座架10底面折收。最后,如图6所示,拔离座架10第一斜向串接部14与前支架20第二串接部25间的插杆162,使座架10可相对前支架20内面方折收。

如此,本发明的卧式健身车可利用前支架20与后支架30相对座架10分别向外斜张的设计,增加其重心面积,以确保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如前述卧式健身车可被有效折收,且折收后可利用座架10主架杆11的两并列平行的横杆端部,以三角支点及加长跨距方式立设于地面,不仅可缩小收纳与运输的材积,降低收纳与运输的成本,同时可便于稳立摆放,再者其折收后,可令前支架20的伸杆24呈水平状,以方便使用者握持提携及位移,增进使用的便利性,大幅提高其实用性,从而能增加其附加价值,进一步可提高其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可以理解到本发明为一创意极佳的发明创作,除了有效解决习式者所面临的问题,更大幅增进功效,且在相同的技术领域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创作或公开使用,同时具有功效的增进,故本发明已符合发明专利有关「新颖性」与「进步性」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请发明专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