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6044阅读:1615来源:国知局
拉力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健身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较为安全,且适合初学者适用的拉力器。



背景技术:

拉力器由于其整体结构较为的小巧,且适合手臂、腹部、腿部的肌肉锻炼而成为一种常见的家庭式健身器材;

但是现有的拉力器其拉伸阻力体多采用钢丝弹簧,且多采用钩接的方式直接钩在手柄上,这种拉力器如果是初学的臂力较小的人使用很难拉开,且较为为安全,因为如果拉不开后其中一手放开了手柄,手柄回弹时常会出现或者钢丝弹簧的钩口断裂或脱落也会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拉力器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较为安全、适合初学者使用的拉力器。

本实用新型还需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伸阻力体不易脱落的拉力器。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拉力器,包括:

拉伸阻力体,所述拉伸阻力体用于拉力器拉伸时可产生阻力;

拉手,所述拉手与所述拉手阻力体连接,用于带动拉手阻力体拉长;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着拉伸阻力体与拉手,起到方便更换与固定的作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阻力体由弹性伸缩软管制成;

所述连接体,其与拉伸阻力体连接侧开有一通孔,与通孔垂直侧的连接体上开有用于放置封珠的放置孔,当弹性伸缩软管穿过通孔置在连接体内时,所述封珠过放置孔与伸缩软管固定,固定后的封珠无法从通孔内拉出;

所以连接体,其与拉手固定侧固定有一连接环,

所述连接环通过八字环或插销与所述拉手固定。

通过上述弹性伸缩软管的设计使拉力器的阻力减小,适合初学者使用,且也较为的安全,并通过连接体的配合使拉伸阻力体不易脱落或分离。

为了防止上述拉伸阻力体断裂,增强其的拉伸强度,所述拉伸阻力体外侧套有布套。

作为上述连接体与拉手固定的其中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拉手其拉手体上连接有布套体,通过布套体上的拉环与八字环扣接的方式固定。

作为上述连接体与拉手固定的另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拉手其拉手体上开有容纳槽,所述连接体置入容纳槽后通过销子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结构的半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附图标记说明:1、拉伸阻力体;2、拉手;3、连接体;4、通孔;5、放置孔;6、封珠;7、连接环;8、八字环;9、插销;10、布套;11、布套体;1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力器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其由多根拉伸阻力体1、与拉伸阻力体1配套个数的连接体3、用于连接体3和拉环12之间固定的且与连接体3个数相等的八字环8和连接着拉手2与八字环8的布套体11组成,结合图3进一步说明,上述连接体3一侧开有一个供拉伸阻力体1进出的通孔4,与通孔4垂直的连接体3上开有一个贯穿整个通孔4的封珠放置孔5,当拉伸阻力体1进入通孔4内后,通过一颗封珠6穿过封珠放置孔5与拉伸阻力体1固定的方式使拉伸阻力体1无法从通孔4内拉出,此处拉伸阻力体1和封珠6的固定方式可以是直接粘结或者套接后在粘结都可,进一步的上述连接体3另一侧也就是图1中的左侧还固定有一个连接环7,此处连接环7可后续固定在连接体3上也可如图1般为一体件,通过连接环7与拉环12采用八字环8固定的方式使整个拉力器成型,当然了上述图1只显示了半部拉力器形状,其另一侧与所示图1相同;

进一步的从图1中我们还可得,上述拉伸阻力体1外侧还套接有一保护套,其作用是增加拉伸阻力体1强度,作为上述拉伸阻力体1和保护套材料的一种优选,上述拉伸阻力体1采用弹性伸缩软管制成,而保护套采用布套10制成,并且这个布套10呈褶皱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拉伸器,其与图1的唯一区别在于,连接体的固定方式不同,图1采用的是扣接的方式,而图2采用的是插接的方式,其具体的结构为:拉手2内侧开有多个互相不联通的容纳槽,上述连接体3的连接环7插入容纳槽内后通过一根插销9从拉手2侧边穿入后过连接环7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的拉力器,由于其单根拉伸阻力体1的阻力相对于现有的钢丝弹簧减小了很多,使本实用新型的拉力器更适用于初次或者初学者使用,并通过连接体3和拉伸阻力体1的固定并通过八字环8或者插销9进一步与拉手2固定,使整体的固定更为的牢靠,不易分离。

当然了上述两款拉力器中由于连接体都是活动固定的,故拉伸阻力体的根数都可随意增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变更。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术语或名称,但这些特定术语或名称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