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56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髋关节周围肌群都属于核心肌群,是下肢最接近身体核心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下肢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作用包括:(1)稳定脊柱、骨盆,保证运动中身体的正确姿势;(3)是身体的运动控制和平衡协调的基础;(3)提高运动时由躯干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4)预防动作损伤。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确保肢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正常位置,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如下背痛、腹部扭伤、骨盆倾斜等。髋关节周围肌群训练有助于运动中控制身体重心,使脚在落地时的支点与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处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从而减少步态支撑相受伤概率。

近些年,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患者常伴随髋关节肌,尤其是髋关节外展、外旋、内收肌的肌力减退,即髋关节动力学机制的异常。髋关节外展肌的肌力还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密切相关。因此,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运动疗法方案逐渐受到了研究者关注。

髋关节肌大部分不直接跨越膝关节,训练过程中不会增加膝关节的受力,有助于使应力集中避开膝骨关节炎病变区,避免训练中诱发疼痛加重。两项Meta分析认为髋关节外展肌训练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传统股四头肌训练。Chang等历时18个月的纵向研究发现,髋关节外展肌有保护同侧胫股关节内侧间室的作用,髋关节外展力矩每增加1单位,将降低胫股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危险性的50%。另外,Sled等研究发现居家髋关节外展肌训练可有效改善骨关节炎症状。Bennell等通过同时训练髋关节外展及内收肌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并没有改善代表膝关节内侧间室应力集中的——膝关节内收力矩。Singh等进一步证实了髋关节外展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传统运动疗法。专利申请人发现髋关节外展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较好,且无传统运动疗法诱发膝关节疼痛加重的问题。这些研究都证实了髋关节周围肌群训练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症状。

如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1310744398.5)公开了一种力量训练及信息监控装置,该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没有专门的转动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和实现肌肉"超等长收缩"的训练装置和无法量化监控运动参数的问题。该发明的底盘设置在底座正上方,平衡座固定设置在底盘下端面上,底盘与底座之间通过平衡座可转动连接,踏板设置在底盘的正上方,踏板与底盘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轴套套装在踏板下端的转动轴上,旋转阻力器安装在转动轴与轴套之间,两个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平衡底座的弧面的两侧;两个测距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

再如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1010558666.0)公开了肌肉及髋关节用于强化下体肌肉及髋关节的健身机,其包括:底座,其设置于地面;上体支撑部,其垂直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前端而使运动人员通过抓住把手得到支撑;脚板部,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部而使运动人员搭乘;以及,运动轨迹引导部,其通过引导脚板部的运动路径,使得脚板部沿预定的运动轨迹移动从而进行下体运动。根据上述构成本发明由于其结构简单,因此在狭窄的空间安装方便,并且使用简便,因此具有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的进行运动的效果。并且,本发明通过将脚板沿多种方向的轨迹(前后、左右及圆形)移动,具有有氧运动效果及拉伸运动效果,可进行人体的腰部运动及大腿的肌肉运动和髋关节运动,并通过上述效果强化下体肌肉的同时,除去人体的腹部及肋下的赘肉,并加大髋关节的旋转范围而强化腰大肌。

由此可见,上述专利均是强化髋关节周围肌群的设计,但训练时力的传递都需要通过膝关节,会使得膝关节受力增加,进而会增加膝关节损伤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训练髋关节周围肌群时不增加膝关节受力,可有效避免对膝关节的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托和第二支撑托,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托和第二支撑托之间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托和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托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套筒式滑动连接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距。

其中,在上述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托设置有第一绑带,用于将大腿下段或固定物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撑托上。

其中,在上述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托设置有第二绑带,用于将大腿下段或固定物固定到所述第二支撑托上。

其中,在上述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托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固定扣,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托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夹角。

其中,在上述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托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固定扣,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托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

其中,在上述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中,所述套筒式滑动连接部包括具有伸缩功能的固定栓和与所述固定栓配接的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栓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多个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在训练髋关节周围肌群时不用经过膝关节,能有效避免对膝关节的损伤;另外,本装置简便、易操作,利于居家训练,为髋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训练提供了一种便利训练器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套筒式滑动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支撑托;2为第二支撑托;3为第一连接杆;4为第二连接杆;5为套筒式滑动连接部;6为第一绑带;7为第二绑带;8为第一旋转固定扣;9为第二旋转固定扣;10为固定栓;11为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托1和第二支撑托2,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托1和第二支撑托2之间的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

第一支撑托1和第一连接杆3转动连接。具体地,该第一支撑托1和该第一连接杆3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固定扣8,第一旋转固定扣8是第一支撑托1和第一连接杆3之间的旋转、固定装置,第一支撑托1和第一连接杆3之间可以以此为轴心进行旋转,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旋紧第一旋转固定扣8,可固定第一支撑托1和第一连接杆3之间的角度,因此,第一旋转固定扣8用于调节第一支撑托1和第一连接杆3之间的夹角,使第一支撑托1适应大腿下端的角度,保证训练时的舒适度。

第二支撑托2和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具体地,该第二支撑托2和该第二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固定扣9,第二旋转固定扣9是第二支撑托2和第二连接杆4之间的旋转、固定装置,第二支撑托2和第二连接杆4之间可以以此为轴心进行旋转,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旋紧第二旋转固定扣9,可固定第二支撑托2和第二连接杆4之间的角度,因此,第二旋转固定扣9用于调节第二支撑托2和第二连接杆4之间的夹角,使第二支撑托2适应大腿下端的角度,保证训练时的舒适度。

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套筒式滑动连接部5,该套筒式滑动连接部5能够自由伸缩、无张力调整并固定到一定长度,固定第一支撑托1和第二支撑托2之间的距离,使髋关节位于所要求的位置。无张力固定后,套筒式滑动连接部5使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成为一个整体,在不发生明显形变的情况下可承受髋关节周围肌群所施加的压力或张力。该套筒式滑动连接5为内外套筒设计,内外套筒设计是指较细的第一连接杆3下端外面与较粗第二连接杆4内面接触,可以滑动,滑动到所需长度时,并能通过固定栓10进行固定,实现两个连接杆之间的滑动和固定,具体地,套筒式滑动连接部5包括具有伸缩功能的固定栓10和与固定栓10配接的多个固定孔11,固定栓10设置在第一连接杆3上,多个固定孔11设置在第二连接杆4上,当需要调整第一支撑托1和第二支撑托2之间的距离的时候,按下固定栓10,第一连接杆3可在第二连接杆4内滑动,到需要固定的长度时,固定栓10从固定孔11弹出,将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连为一个整体,维持支撑长度,进行等长肌力训练。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托1设置有第一绑带6,该第一绑带6用于将大腿下段或固定物固定到第一支撑托1上,例如,能够完美敷贴到大腿下段,起到固定作用。同理,第二支撑托2设置有第二绑带7,该第二绑带7用于将大腿下段或固定物固定到第二支撑托2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体位髋关节周围肌群康复训练装置,在训练髋关节周围肌群时不用经过膝关节,能有效避免对膝关节的损伤;另外,本装置简便、易操作,利于居家训练,为髋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训练提供了一种便利训练器械。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