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式大腿肌用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35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互助式大腿肌用健身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互助式大腿肌用健身器。



背景技术:

健身器材种类繁多,其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健身者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按所锻炼的运动肌群又存在多种结构形式。常见的健身器的主要包括跑步机、椭圆机、等,多锻炼的是臂部、腿部群,通过主动拉伸来起到锻炼的目的。其中,大腿肌位于股骨周围,可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锻炼大腿肌群的健身器材,多适用于单人使用,通过锻炼者对大腿部位置的控制和拉伸达到锻炼肌群的效果。

然而,单一的运动形式往往降低了健身者的运动热情,同时,腿部的拉伸往往需要大范围的工作空间,这对设备的结构设计存在要求,往往占地面积大,在长时间的运动后,容易对膝关节造成运动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占地面积大、运动形式单一枯燥、对膝关节产生运动损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设计一种互助式大腿肌用健身器,在连架杆两侧外方对应设有座椅,连架杆包括连接部和安装于连接部两端的支撑杆,所述连接部包括底部连接杆和处于连架杆两侧的中部连接杆,所述底部连接杆上安装有踏板,所述踏板中心处设有与底部连接杆配合的轴套,所述踏板长度在80~100cm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中部连接杆上设有橡胶制成的扶手圈。

优选的,所述踏板底部与转轴间安装有至少一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套,另一端连接所述踏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块。

优选的,在两端的支撑杆上成对设置有至少两对调节底部支撑杆高度的挂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Y”字型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双人同时使用,彼此间施加作用力,形成良性互动,提高锻炼的趣味性,整体平稳,安全隐患低,过程中受力大小可以通过人工干预自动调节;

(2)加强杆的设计,提高了整体的强度;

(3)挂槽的设计,可以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调节与不同高度的挂槽相配合以抬升相关部件的高度,从而改变肌群的拉伸角度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支撑杆、踏板和支撑杆部分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踏板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座椅;2.支撑杆;3.扶手圈;4.踏板;5.加强杆;6.底部连接杆;7.挂槽;8.防滑凸块;9.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互助式大腿肌用健身器,参见图1至图3,在连架杆两侧外方对应设有座椅1,连架杆包括连接部和安装于连接部两端的支撑杆2,连接部包括底部连接杆6和处于连架杆两侧的中部连接杆,底部连接杆6上安装有踏板4,踏板4中心处设有与底部连接杆6配合的轴套9,踏板4长度为95cm。

在中部连接杆上设有橡胶制成的扶手圈3。踏板4底部与转轴间安装有至少一根加强杆5,加强杆5的一端连接轴套9,另一端连接踏板4底部。踏板4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块8。在两端的支撑杆2上成对设置有三对调节底部支撑杆2高度的挂槽7。支撑杆2为“Y”字型支撑杆2。

当锻炼者进行锻炼运动时,可成对相向坐于座椅1上,彼此交替施力,完成大腿肌群的锻炼的过程,在锻炼过程中,手扶扶手以保持身体重心。在交替施力的过程中,锻炼者完成肌肉的拉伸,同时在可以通过调节踏板4的高度,来进一步调节拉伸角度和锻炼的力度。加强杆5的设计增加了踏板4本身的强度。

最后需说明的是,以上者仅系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稍加变化修饰而成者,亦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