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展式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62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展式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背展式训练器。



背景技术:

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而一般目前为了锻炼臂力以及爆发力,一般都通过飞鸟健身器实现健身,而该健身器一般是通过绳体以及滑轮组件,使用者保持站立姿势,通过双手拉动绳体起到一个锻炼臂力的效果,但是该健身器械危险系数较高,一来需要人体站立,那么对人体的左右平衡度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容易出现危险状况,或是由于位置不对,导致左右两臂受力不均,影响健身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背展式训练器,以解决上述的因受力不均导致影响健身效果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展式训练器,包括:支座、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以及背展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体水平设置于所述支座上并形成一用于支撑臀部的第一端面;

所述第二支撑体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于所述支座上并形成一用于支撑背部的第二端面;

所述背展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体两侧的两个背展单元,每一背展单元分别包括转接结构、拉伸杆以及配重结构;

所述转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拉伸杆铰接,以使所述拉伸杆的自由端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带动转接结构转动;

所述配重结构固设于所述转接结构,所述配重结构用于固定配重物。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一限位杆固设在限位杆上的第一防撞层;所述拉伸杆沿一转动方向相对所述转接结构转动且使所述第一防撞层与所述转接结构抵触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限制所述拉伸杆相对于所述转接结构沿该转动方向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提供一第一支撑面,所述转接结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转接结构以及所述拉伸杆的转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支撑体以及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面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斜支撑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结构上固定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防撞层,所述转接结构沿一转动方向相对所述支座转动且使所述第二防撞层与所述转接结构抵触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所述转接结构相对于所述支座的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压件、膨胀工质阀、第一工质腔以及第二工质腔,所述缓冲压件设置于所述拉伸杆的自由端,且所述缓冲压件与所述膨胀工质阀联动设置,所述第一工质腔活塞连接有一联动杆件,所述联动杆件的一端与所述转接结构固定,所述第一工质腔和第二工质腔之间连接有膨胀工质阀,所述第二工质腔内设置有被压缩的工质;

所述缓冲压件被挤压时,所述膨胀工质阀截止,以隔绝所述第一工质腔和所述第二工质腔;

所述缓冲压件被放松时,所述膨胀工质阀导通,以连通所述第一工质腔和所述第二工质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质腔设置有第一单向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单向孔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孔阻碍所述第一工质腔的工质通过第一单向孔流向外部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质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单向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单向孔与所述第二工质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孔阻碍所述第二工质腔的工质通过第二单向孔流向所述第一工质腔。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压件设置为按钮,所述按钮被按压时生成第一信号以控制膨胀工质阀截止,被放松时生成第二信号以控制膨胀工质阀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装置分别对应两个所述背展单元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背展式训练器,通过两个支撑体的设置,可以起到一个支撑的效果,这样对背部和臀部进行支撑,然后通过转接结构连接支座以及拉伸杆,通过拉动拉伸杆,锻炼臂力,安全可靠,无需定位,转动连接限制的整个结构的转动方式,使用十分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展式训练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展式训练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展式训练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展式训练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展式训练器的实施例2的缓冲装置原理图。

附图中:1、支座;11、支脚;12、架体;2、第一支撑体;3、第二支撑体;4、背展单元;41、转接结构;42、拉伸杆;43、配重结构;431、配重物;5、第一限位结构;51、限位杆;52、第一防撞层;6、第二限位结构;7、支撑结构;71、支撑架;72、斜支撑体;80、缓冲压件;81、联动杆件;82、第一工质腔;821、第一单向孔;83、第二工质腔;831、第二单向孔;84、膨胀工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背展式训练器,包括:支座1、第一支撑体2、第二支撑体3以及背展装置;支座1包括有三个支脚11,三个支脚11形成一支撑平面,而支座1的架体12也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保证结构强度。

所述第一支撑体2水平设置于所述支座1上并形成一用于支撑臀部的第一端面;第一支撑体2可以是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且其结构可以贴合人体臀部结构设计,但是由于其结构其需要提供一个运动时的支撑力,优选为硬质材料,例如硬质板,外部可以包覆面料。第一支撑体2可以通过支座1上设置的调节结构调节高度,以适用于不同身形的使用者。

所述第二支撑体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于所述支座1上并形成一用于支撑背部的第二端面;第二支撑体3可以是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且其结构可以贴合人体背部结构设计,但是由于其结构其需要提供一个运动时的支撑力,优选为硬质材料,例如硬质板,外部可以包覆面料,这样训练时是一个半仰的坐姿,较为安全,容易提供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在于,背展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体3两侧的两个背展单元4,每一背展单元4分别包括转接结构41、拉伸杆42以及配重结构43;

所述转接结构41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拉伸杆42铰接,以使所述拉伸杆42的自由端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带动转接结构41转动,由于转接结构41采取的是两端的铰接连接方式,所以拉伸杆42的自由端可以运动范围非常大,也就提供的手臂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不局限于运动范围,因为相比飞鸟健身器,本方案的背展单元4的连接部件以及材质都为不具备弹性的刚性材料,虽然更加符合人体安全的条件,但是也限制了手臂的运动范围,而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可以提供一个较大的活动范围,保证了不会因为刚性材料的设计,导致硬接触而损坏;所述支座设置有支撑结构7,所述支撑结构7用于提供一第一支撑面,所述转接结构4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转接结构41以及所述拉伸杆42的转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行或重合。这样一来,使得整个运动部件的运动位置较为集中,但是自由度较高,由于人体的手臂就设置在该处,只用将第一支撑面与第二端面尽可能垂直,优选为88-92度之间,就可以保证手臂的弯曲、伸展都不会收到限制,同时又能防止手臂受侧向力而扭伤,所述支撑结构7包括斜支撑体72以及支撑架71,所述第一支撑面设置于所述支撑架71上,所述斜支撑体72固定于所述支撑架71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垂直。

拉伸杆42的端部设置有抓握部,抓握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拉伸杆的端部。

配重结构43固设于所述转接结构41,所述配重结构43用于固定配重物431,配重结构43可以设置为一个向外侧设置的延伸杆件,延伸杆件上可以悬挂配重物431,且这样设置方便配重物431的拿取,由于支撑架71是倾斜设置的,所以只用将延伸杆件于第一支撑面垂直,配重物431就不易掉落,可以随意增加。

拉伸杆42上固定有第一限位结构5,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包括一限位杆51和固设在限位杆51上的第一防撞层52;所述拉伸杆42沿一转动方向相对所述转接结构41转动且使所述第一防撞层52与所述转接结构41抵触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限制所述拉伸杆42相对于所述转接结构41沿该转动方向的转动。第一防撞层52可以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结构,而限位杆51如图所示,由所述拉伸杆42延伸,且延伸方向与拉伸杆42的主体的延伸方向相错,保证转动时第一防撞层52更容易的接触到转接结构41,同时第一防撞层52由柔性材料制成,不会发生碰撞损坏和噪声。

所述转接结构41上固定有第二限位结构6,所述第二限位结构6包括第二防撞层,所述转接结构41沿一转动方向相对所述支座1转动且使所述第二防撞层与所述转接结构41抵触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6限制所述转接结构41相对于所述支座1的转动。第二防撞层的设置,是防止转接结构41碰撞支座1造成损坏,同时限制转接结构41的转动角度,使静止情况下,转接结构41保持配重结构43处于竖直状态。

实施例2,参照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压件80、膨胀工质阀84、第一工质腔82以及第二工质腔83,所述缓冲压件80设置于所述拉伸杆42的自由端,且所述缓冲压件80与所述膨胀工质阀84联动设置,所述第一工质腔82活塞连接有一联动杆件81,所述联动杆件81的一端与所述转接结构41固定,采用铰接的方式固定以使所述联动杆件81可以在拉伸杆42带动配重物431运动时,做活塞运动,所述第一工质腔82和第二工质腔83之间连接有膨胀工质阀84,所述第二工质腔83内设置有被压缩的工质;

所述缓冲压件80被挤压时,所述膨胀工质阀84截止,以隔绝所述第一工质腔82和所述第二工质腔83;

所述缓冲压件80被放松时,所述膨胀工质阀84导通,以连通所述第一工质腔82和所述第二工质腔83。首先在运动的过程中人手会保持缓冲压件80处于压紧状态,此时控制第一工质腔82则处于内压独立的状态,那么就可以自由的进行抬升和释放,而一旦人在运动过程中赶到不适,那么第一反映会放开缓冲压件80,那么如果没有缓冲,就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当缓冲压件80被放松时,压缩的工质就会进入第一工质腔82内,使联动杆件81不能继续下落,那么对整个结构就会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而由于配重物431的重力作用下,被释放的工质又会慢慢的被压缩回到第一工质腔82,较为简单可靠,且容易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二工质腔83内工质压缩,可以通过配重物431压缩,也可以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不做赘述,工质可以是液态工质也可以是气态工质。

参照图5所示,原理如下,第一工质腔82设置有第一单向孔821并通过所述第一单向孔821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孔821阻碍所述第一工质腔82的工质通过第一单向孔821流向外部空气。这样一来,在运动过程中,第一工质腔82内的气压不会改变,不会对运动起到阻碍的作用,而膨胀过程中,工质不会冲出外部,较为合理。

所述第一工质腔8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单向孔831并通过所述第二单向孔831与所述第二工质腔83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孔831阻碍所述第二工质腔83的工质通过第二单向孔831流向所述第一工质腔82。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此时第一工质腔82还存在较多的工质,未被压缩,那么此时由于外部空气流速小于联动杆活塞下降运动产生的气压,所以气压难以补充,会使工质被压如第二工质腔83,而联动杆活塞上升运动时,由于第二单向孔831的设置,及时外部空气流速较小,也不会使工质回流,为下次缓冲做好准备。

所述缓冲压件80设置为按钮,所述按钮被按压时生成第一信号以控制膨胀工质阀84截止,被放松时生成第二信号以控制膨胀工质阀84导通。通过按钮控制膨胀工质阀84的截止和导通,响应速度较快,且无需额外的线路及机械结构。

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装置分别对应两个所述背展单元4设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