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1870阅读:1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滑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速滑轮。



背景技术:

轮滑鞋俗称旱冰鞋,起源荷兰,是一种利用特别的轮滑鞋为比赛工具的竞赛项目,也是一种生活休闲的玩意儿。速滑鞋也叫速度轮滑鞋,是轮滑鞋的一种。分成人速滑和儿童速滑,是轮滑鞋种类中最为高档一种轮滑鞋。速滑鞋的使用人群大多为专业轮滑者,一般用于比赛、竞速等。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速滑轮包括轮毂与轮体,轮体一般是一体成型于轮毂外,而轮体则分为聚氨酯材料及聚氯乙烯材料两种,聚氨酯材料硬度较大但是弹性一般,聚氯乙烯硬度较软但是弹性较好。

速滑鞋经常使用于户外快速滑行竞速,但是路况并不一定平坦,在行驶时难免会颠簸跳动,因此其轮子需要具备适度的弹性,以吸收震动。现有的速滑轮采用单材料制造,不能同时保证硬度和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滑轮,达到同时保证硬度和弹性,使得使用时既耐磨又更舒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速滑轮,包括轮毂和轮体,所述轮体分为采用聚氯乙烯材料的内层和采用聚氨酯材料的外层,所述轮毂外表面中间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内层嵌入所述凹槽实现固定于所述轮毂,所述外层覆盖所述内层及所述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为聚氨酯材料,有效地保证了使用时的硬度及耐磨性要求;内层为聚氯乙烯材料,有效地保证了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与地面碰撞时,对外层产生冲击力,冲击力传递至内层,内层的弹性能较好地缓冲,从而减少震动感,使得使用人员更加地舒适;在制造时,先沿凹槽注塑成型内层,使内层与轮毂紧密固定,凹槽的设置,有效地增加内层与轮毂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两边侧壁起隔挡限位作用,使成型后内层与轮毂间更加地稳固;在注塑外层时,外层将内层及圆环覆盖,使外层与内层及轮毂连为一体,保证速滑轮整体的硬度和弹性。

优选的,所述圆环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所述轮毂轴向贯穿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外层时,外层将内层及圆环覆盖,聚氨酯材料进入通孔中,有效地增加了外层与轮毂之间的接触及紧固面积,从而使得外层与内层及轮毂更好地连为一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外层脱落,从而使得整体更加地稳固。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长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腰形孔相比于方形孔,使得外层与圆环注塑连为一体时,边沿为圆弧过渡,有效地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反复碰撞及缓冲导致外层与通孔内壁相互磨损,使得外层与圆环连接得更稳固,进而有效地提高了速滑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轮毂端面上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贯穿的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孔的作用在于,在使用时导通速滑轮两侧的风,使速滑轮两侧压强一致,尤其是在转弯时,避免两侧因压强不一致导致受力不均匀。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端部开设有弧形的导风口,所述导风口背离所述通风孔端面积大于与所述通风孔连接端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导风口起到较好地通风引导作用,且导风口背离通风孔端面积大于与通风孔连接端面积,使得风更易从导风口进入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轮毂在两两所述通风孔旁均开设有反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推槽的作用在于,从另一侧导流的风流入至反推槽时,冲击反推槽内壁,从而增加一个推力,使得速滑轮能有更快的速度,以及更加省力。

优选的,所述外层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内陷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陷槽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减少前后端面与风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地减小摩擦阻力,使得速滑轮使用时更加地轻便舒适。

优选的,所述内陷槽三侧内壁,所述内陷槽远离轮毂的内壁为倾斜弧形过渡,所述内陷槽其余两侧壁相对所述外层端面倾斜,所述内陷槽三侧内壁均向所述内陷槽中心倾斜聚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向内陷槽,均为倾斜导出,有效地减少了侧风与内陷槽槽壁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减小摩擦阻力,使得使用时更加地轻便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内层外层不同材料的设置,使得速滑轮既能保证所需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能保证速滑轮具有一定的缓冲弹性,使得使用时更加地舒适;圆环的设置,使得内层与轮毂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圆环上通孔的设置,使得外层与内层及轮毂间连接地更加稳固;通风孔的设置,使得速滑轮在使用时更加地稳固及舒适;内陷槽有效地减小了风带来的摩擦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11、通风孔;111、导风口;12、反推槽;2、圆环;21、凹槽;22、通孔;3、内层;4、外层;41、内陷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速滑轮,如图1所示,包括轮毂1和轮体。轮毂1为圆柱筒,其中空部分用于安装轴承从而将速滑轮安装于速滑鞋上。在轮毂1外表面的中间,与轮毂1一体成型有圆环2。在圆环2上,沿圆周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两侧剩余的壁厚相同。在圆环2侧面上,沿轮毂1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22,通孔22为长腰形孔。

轮体包括内层3和外层4,内层3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外层4采用采用聚氨酯材料。内层3嵌入凹槽21,与轮毂1固定,外层4覆盖内层3及轮毂1上的圆环2。

在制造时,先沿凹槽21注塑成型内层3,使内层3与轮毂1紧密固定。凹槽21的设置,有效地增加内层3与轮毂1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两边侧壁起隔挡限位作用,使成型后内层3与轮毂1间更加地稳固。在注塑外层4时,外层4将内层3及圆环2覆盖,聚氨酯材料进入通孔22中,有效地增加了外层4与轮毂1之间的接触及紧固面积,从而使得外层4与内层3及轮毂1更好地连为一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外层4脱落。

外层4为聚氨酯材料,有效地保证了使用时的硬度及耐磨性要求。内层3为聚氯乙烯材料,有效地保证了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与地面碰撞时,对外层4产生冲击力,冲击力传递至内层3,内层3的弹性能较好地缓冲,从而减少震动感,使得使用人员更加地舒适。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轮毂1的前端面,沿轮毂1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1,通风孔11贯穿轮毂1。通风孔11的作用在于,在使用时导通两侧的风,使速滑轮两侧压强一致,尤其是在转弯时,避免两侧因压强不一致导致受力不均匀。在通风孔11端部,开设有弧形的导风口111,弧形导风口111背离通风孔11端面积大于与通风孔11连接端面积,从而起到更好的通风引导作用。

在轮毂1上,两两通风孔11之间开设有反推槽12。反推槽12的作用在于,从另一侧导流的风流入至反推槽12时,冲击反推槽12内壁,从而增加一个推力,使得速滑轮能有更快的速度,从而更加省力。

在外层4上,前端面和后端面都均匀开设有若干内陷槽41。内陷槽41三侧内壁,远离轮毂1的内壁为倾斜弧形过渡,其余两侧壁相对外层4端面倾斜,三侧内壁均向内陷槽41中心倾斜聚拢。内陷槽41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减少外层4前后端面与风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地减小摩擦阻力,使得速滑轮使用时更加地轻便舒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