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1850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



背景技术: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指每年春秋两季的田径运动会,简称校运会。学校运动会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可以全面检阅学校田径运动开展情况,检查教学和训练成果,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遵守纪律、集体主义和荣誉感等品质,并具有振奋师生精神,活跃学校生活等作用。中国学校的运动会,始于1890年前后上海圣约翰书院举办的以田径为主的运动会。以后逐渐发展到大城市的中等和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运动会在城市和乡村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展,并日益成为学校的传统活动和学校教育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学校体育运动已经逐步引入到小学中,但由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体质较弱,而且运动会时的观众大都是小学生,因此需要一个方便安装的遮阳棚让小学生进行遮阳防晒,但目前的遮阳棚体积小,不利于运动会时使用,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包括顶棚、横杆、支撑杆、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三升降柱、连接座、第一连接杆和遮阳布,所述顶棚由横杆、支撑杆、遮阳布组成,所述横杆设置在顶棚的顶部两侧,且横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横杆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螺纹柱,且支撑杆通过螺纹柱固定在横杆的螺纹孔中,所述遮阳布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第三升降柱的顶部均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中,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第三升降柱的定柱上均设置有插销,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第三升降柱的动柱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腿,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安装有脚轮,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活动槽,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三升降柱的底端通过卡紧装置安装在活动槽中,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第三升降柱的侧面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座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成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柱安装在横杆的底部左端,所述第二升降柱安装在横杆的底部中间,所述第三升降柱安装在横杆的底部右端,且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第三升降柱均与第一固定座设置成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销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且插销通过螺丝活动安装在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第三升降柱的螺纹孔中。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且螺纹柱通过螺丝活动安装在横杆的螺纹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转轴设置成十字交叉结构,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二固定座设置成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柱加上脚轮的长度和第三升降柱加上脚轮的长度相同,且均大于第二升降柱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螺纹柱活动安装在横杆的螺纹孔中,使得支撑杆和遮阳布安装简单,拆卸方便,能够满足运动会上临时需求,通过脚轮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移动简单,无需拆开就可以根本比赛场地的不同进行移动,通过支撑腿的设置,使得装置固定牢固,不会因倾倒而砸伤人,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顶棚;2、横杆;3、支撑杆;4、第一固定座;5、第一升降柱;6、第二升降柱;7、第三升降柱;8、插销;9、连接座; 10、卡紧装置;11、支撑腿;12、脚轮;13、第二固定座;14、转轴; 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遮阳布;18、螺纹柱;19、活动槽;2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学运动会用遮阳棚,包括顶棚1、横杆2、支撑杆3、第一升降柱5、第二升降柱6、第三升降柱7、连接座9、第一连接杆15和遮阳布17,顶棚1 由横杆2、支撑杆3、遮阳布17组成,横杆2设置在顶棚1的顶部两侧,且横杆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座4,横杆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20,支撑杆3设置成弧形结构,支撑杆3的两端安装有螺纹柱18,且支撑杆3通过螺纹柱18固定在横杆2的螺纹孔20中,遮阳布17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上,第一升降柱5、第二升降柱6和第三升降柱7的顶部均安装在第一固定座4中,第一升降柱5安装在横杆2的底部左端,第二升降柱6安装在横杆2的底部中间,第三升降柱7安装在横杆2的底部右端,且第一升降柱5、第二升降柱6和第三升降柱7均与第一固定座4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第一升降柱5、第二升降柱6和第三升降柱7的定柱上均设置有插销8,插销8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且插销8通过螺丝活动安装在第一升降柱5、第二升降柱6和第三升降柱7的螺纹孔20中,第一升降柱5、第二升降柱6 和第三升降柱7的动柱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20,连接座9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腿11,连接座9的一侧安装有脚轮12,连接座9上设置有活动槽19,第一升降柱5和第三升降柱7的底端通过卡紧装置10安装在活动槽19中,第一升降柱5、第二升降柱6和第三升降柱7的侧面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3,第一连接杆15的两端和第二连接杆16的两端均通过转轴14活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座13中,第一升降柱5加上脚轮12的长度和第三升降柱7加上脚轮12的长度相同,且均大于第二升降柱6的长度,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通过转轴14设置成十字交叉结构,且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与第二固定座13设置成可拆卸连接。

通过螺纹柱18活动安装在横杆2的螺纹孔20中,使得支撑杆3 和遮阳布17安装简单,拆卸方便,能够满足运动会上临时需求,在使用过程中,但需要移动装置是,只需要拧松卡紧装置10,将支撑腿11旋转90度,使得脚轮12旋转到竖直方向上,拧紧卡紧装置10,通过脚轮12的滚动,使得整个装置移动简单,无需拆开就可以根本比赛场地的不同进行移动,通过支撑腿11的设置,使得装置固定牢固,不会因倾倒而砸伤人,通过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