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5883发布日期:2018-10-09 19:3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检测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术后、神经系统疾病等导致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下肢得不到运动容易造成:一肌肉萎缩;二下肢血液循环缓慢,易导致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1)下肢锻炼器材多为坐式,而长时间坐立不利于病人的康复;(2)康复训练讲究循序渐进,患者病症程度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强度,现有技术中脚踏板的位置固定在支架台上不能调整,即不能根据患者腿部能够抬起的高度自由调整脚踏板高度;(3)缺乏计数功能,不能对患者的训练程度进行记录监督,为医生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包括,

支架台,所述支架台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弧形轨道槽;

下肢锻炼器,所述下肢锻炼器包括脚踏板组件、锁定调节组件和发电储能组件,其中,脚踏板组件和锁定调节组件均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锁定调节组件与所述脚踏板组件相连,脚踏板组件能够沿所述弧形轨道槽滑动调节;发电储能组件包括发电机和蓄能电源,发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且发电机的输入轴与脚踏板组件转动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能电源电连接;

转数检测记录器,所述检测记录器设置在脚踏板组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中,所述锁定调节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耳、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支撑耳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垂直于所述弧形轨道槽的贯穿通孔,所述螺杆接入所述通孔且两端分别螺接有所述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中,所述脚踏板组件包括安装轴、带轮、摇臂和踏板,其中,所述带轮设置在安装轴上,且所述带轮通过连接带与发电机的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两端与所述支撑耳转动连接并分别连接所述摇臂,摇臂的自由端连接踏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中,所述弧形轨道槽的弧形半径等于发电机的输入轴与带轮的中心距。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中,所述转数检测记录器包括传感器、计数器、检测电路、输出单元和显示屏,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摇臂上,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摇臂的转动状态并向计数器发送启动信号,所述计数器接收启动信号并计算所述摇臂的转动次数并将其作为数据传输给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存储数据并通过所述输出单元将数据呈现在显示屏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中,所述发电储能组件与转数检测记录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中,进一步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伸缩杆和锁紧件,所述伸缩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伸缩杆地设有L形弯折部,所述锁紧件安装在所述L形弯折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弧形支架和锁定调节组件实现脚踏板组件的高度能够自由调整;

(2)实现对患者锻炼程度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可以为医生的制定康复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3)发电储能组件与脚踏板组件相连,实现自动发电,并可为转数检测记录器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定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数检测记录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1-支架台,11-底座,12-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31-弧形轨道槽,14-固定装置,141-伸缩杆,142-L形弯折部,143-锁紧件;2-脚踏板组件,21-安装轴,22-带轮,23-摇臂,24-踏板,25-连接带;3-锁定调节组件,31-支撑座,32-支撑耳,33-螺杆,34-锁紧螺母,35-通孔;4-转数检测记录器,41-传感器、42-计数器、43-检测电路、44-输出单元,45-显示屏;5-发电储能组件,51-发电机,52蓄能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指导,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主要包括支架、下肢锻炼器和转数检测记录器4三大部分。其中,支架用来支撑下肢锻炼器并与病床固定,转数检测记录器4设置在下肢锻炼器用来记录转数从而测量患者的运动量。

(支架台1)

如图1和图4所示,支架台1包括底座11、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相对设置在底座11上,第二支架13上设有弧形轨道槽131。第一支架12用来支撑发电机51,第二支架13用来支撑脚踏板组件2,弧形轨道槽131的弧形半径等于发电机51的输入轴与脚踏板组件2上带轮22中心距,实现调整脚踏板组件2高度时不影响脚踏板组件2带动发电机51的输入轴转动。

为了便于将该康复锻炼记录装置安装于病床上,在底座11上还设有固定装置14,固定装置14包括伸缩杆141和锁紧件143,伸缩杆141对称设置在底座11的两侧,伸缩杆141地设有L形弯折部142,锁紧件143安装在L形弯折部142,锁紧件143可以采用手拧丝杆、卡扣等,或其他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L形弯折部142固定在病床上的部件。

(下肢锻炼器)

如图1和图2所示,下肢锻炼器包括脚踏板组件2、锁定调节组件3和发电储能组件5。锁定调节组件3包括支撑座31、支撑耳32、螺杆33和锁紧螺母34,支撑耳32对称设置在支撑座31上,支撑耳32与支撑座31形成“凹”字型,支撑座31上设有垂直于弧形轨道槽131的贯穿通孔35,螺杆33接入通孔35且两端分别螺接有锁紧螺母34,锁紧螺母34的内径大于弧形轨道槽131的宽度,从而通过锁紧螺母34实现支撑座在弧形轨道槽131内固定或松开,从而使得支撑座31在弧形轨道槽131位置调整。

发电储能组件5包括发电机51和蓄能电源52,发电机51设置在第一支架12上,且发电机51的输入轴与脚踏板组件2传动连接,发电机51的输出端与蓄能电源52电连接。

脚踏板组件2包括安装轴21、带轮22、摇臂23和踏板24,其中,带轮22设置在安装轴21上,且嵌合在支撑耳32与支撑座31形成凹槽中,且带轮22通过连接带25(如皮带、链条等)与发电机51的输入轴转动连接;安装轴21两端与支撑耳32转动连接并分别连接摇臂23,摇臂23的自由端连接踏板24。当用户脚蹬踏板24时能够带动发电机51的输入轴转动,发电机51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蓄能电源52中,供外部用电器使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可用于向转数检测记录器4供电。

脚踏板组件2和锁定调节组件3均设置在第二支架13上,支撑座31在弧形轨道槽131内移动时,由于脚踏板组件2的安装轴21连接在支撑耳32中,从而实现脚踏板组件2能够沿弧形轨道槽131滑动进行高度调节。

(转数检测记录器4)

如图5所示,转数检测记录器4设置在脚踏板组件2,包括传感器41、计数器42、检测电路43、输出单元44和显示屏45,其中,传感器41设置在摇臂23上,传感器41检测摇臂23的转动状态并向计数器42发送启动信号,计数器42接收启动信号并计算摇臂23的转动次数并将其作为数据传输给检测电路43,检测电路43存储数据并通过输出单元44将数据呈现在显示屏45上。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卧式下肢康复锻炼记录装置,脚踏板高度可以自由调整,实现不同梯度的下肢训练强度的调整,适应性更广;便于安装在病床上,使患者在床上实现下肢锻炼,并具有计数功能,可对患者锻炼量进行记录和统计,为医生制定康复计划提供支持;具有自动蓄电功能,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