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捡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685发布日期:2018-09-11 20:4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捡球机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运动员在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运动项目上的世界排名十分靠前,在群众中也有着大量的兴趣爱好者;在练习过程中,普遍是取几个球带在身上,当一个球落地时,直接重新拿一个,而不会去捡落地的球,以免浪费时间和体力,练习结束后,场地上会散落大量的球,人工去捡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而且不断的弯腰,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申请公布号为CN 102908763 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捡球机器人,采用摄像头来探测乒乓球所在的位置,并通过控制系统驱动舵机使机器人向球靠近,最后通过启动吸球风扇将乒乓球送进一个吸球管,并使乒乓球由出球口掉落、存放于捡球机器人的装球腔中,其缺陷在于:一、由于吸球风扇是安装在吸球管的末端,吸球风扇功率太小会吸不动球,功率太大会把球吸在吸球风扇的进气口,因此其吸球风扇功率控制难度大;二、有球会通过机器人转弯时形成的吸球死角进入机器人下方,容易被车轮碾压变形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捡球机,可以解决现有自动捡球机器人存在吸球风扇功率控制难度大,以及容易碾压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捡球机,包括倾斜设置的吸球管、接球篮、风机、底板和车轮,所述吸球管的下端口位于底板前部,所述吸球管的上端口与接球篮的内腔构成密封通道,所述接球篮的底部镂空并贴合风机的进风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贴合风机的出风口的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和底板密封连接组成腔室,所述吸球管的上端口和接球篮位于腔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罩壳上设置有活动壁,所述活动壁的内壁安装有镂空的托板,所述托板贴合风机的进风口,所述接球篮放置在托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托板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镂空的衬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罩壳上还安装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吸球管的下端口连接有下沿贴近地面的导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排气孔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靠近后轮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风机的进风口贴合接球篮的镂空底部,风机功率越大,越容易把球吸入接球篮,风机功率控制难度低;风机的出风口贴合底板上的排气孔,排出的风吹向地面并四散,进入底板下方的球会被吹开,有效降低球被车轮碾压的几率;

二、活动壁和托板组成的抽屉机构便于更换接球篮;

三、衬板可以降低托板抽出的阻力,方便更换接球篮;

四、扶手便于推行控制方向;

五、导入口便于球进入吸球管;

六、球更多的是被后轮碾压,排气孔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靠近后轮处,更容易将球吹离后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半幅罩壳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捡球机,包括倾斜设置的吸球管1、接球篮3、罩壳4、风机7、底板8和前轮11、后轮10,所述吸球管1的下端口位于底板8前部,且连接有下沿贴近地面的、簸箕形的导入口2,所述前轮11采用的是万向轮,后轮10采用的是直行轮;所述罩壳4外壁后部安装有扶手12,所述罩壳4有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优选透明材料制成,如:有机玻璃,可以观察到接球篮3中球的数量以便及时更换接球篮3,所述罩壳4和底板8密封连接组成腔室,所述吸球管1的上端口、接球篮3和风机7从上向下依次设置于腔室中,其中风机7由壳体、电动机、蓄电池组成;所述罩壳4上设置有活动壁13,所述活动壁13的内壁下沿安装有水平的、镂空的托板5组成抽屉机构,所述接球篮3放置在托板5上,且接球篮3的底部镂空;所述罩壳4内壁还设置有水平的、镂空的衬板6,所述衬板6正面贴合托板5底面,底面贴合风机7的进风口,所述底板8上设置有贴合风机7的出风口的排气孔9,所述排气孔9位于前轮11和后轮10之间靠近后轮10处。

捡球时,启动风机7,推动捡球机靠近球,球从导入口2被吸入,穿过吸球管1落入接球篮3,风机7排出的风穿过排气孔吹向地面并四散,防止后轮10碾压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