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0111发布日期:2019-04-13 01:08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滑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客流量大,形式新颖,可观赏的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促使第三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水上乐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以独有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以及强大的娱乐功能,成为当下都市旅游产品中最炙手可热的娱乐项目,几乎每个1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都在谋划、上马或已落地运营,整体呈极端火爆态势。

目前水上娱乐项目主要是以水为介质的滑道,游客按规定的下滑方式靠自身重力下滑一种水上游乐设施。水上游乐项目中以冲浪,皮筏冲刺的水滑道为主,其中碗型水滑道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个项目,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常见的碗型水滑道均采用单一入口,只能实现一组游客在碗体滑行,而实际在滑行时,近一半的空间闲置未被利用。与此同时,炎热夏季是水上乐园运营的高峰时期,由于设计不合理,单一承载率低的原因,很多项目游客排队时间较长,严重地影响游客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两条独立的多级滑道,增加碗型水槽的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由停留塔,缓冲池,至少一条呈三维曲线轨迹的滑动水槽,皮筏提升机构,所述滑动水槽通过钢立柱支撑,滑动水槽的起始段与停留塔顶部连接,滑动水槽的终末段与缓冲池过盈配合,所述缓冲池与停留塔之间设置有皮筏提升机构,所述滑动水槽由两条呈相对环绕分布并延伸交汇设置的多级滑道构成,两条多级滑道的交汇处设置有碗式分流中心水槽,所述碗式分流中心水槽的分流滑道与缓冲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停留塔由盖顶、支撑塔柱和螺旋楼梯构成,所述支撑塔柱顶端设置有盖顶,支撑塔柱上盘绕设置有螺旋楼梯,所述螺旋楼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皮筏停驻台,多级滑道观赏台,中心水槽观赏台和碗式分流中心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多级滑道由斜率不同的引流螺旋滑道,俯冲滑道,回程滑道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引流螺旋滑道主体为呈360度螺旋布置的敞开式U型水槽,所述俯冲滑道主体为45度短弧敞开式U型水槽,所述回程滑道主体为180度半圆弧封闭圆形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碗式分流中心水槽主体为敞开式U型环槽,所述U型环槽内设置有同心的螺旋分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池主体为三通聚合式凹型落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皮筏提升机构由减速机、提升链条和链板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旋分隔装置主体为梯形横断面分隔条,所述分隔条顶端设置有同向的润滑水管,所述分隔条的侧面开设有可拆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通过设置的两条相对环绕的多级滑道,充分了利用了滑道的空间,可以使两组游客同时使用水滑梯,加大了水滑道原有的客容量,这样大大解决了因游客流量大而长时间排队的问题;两条多级滑道交汇处的碗式分流中心水槽不但可将多级滑道的两组游客进行分流处理,避免碰撞,而且增加了游客在碗式分流中心水槽内交汇时的刺激性和观赏性,提高了游客的兴奋度和愉悦感。

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设置的多级滑道和碗式分流中心水槽,从本质上区别于其他的水滑梯,避免了水滑梯的同质化,在不增加水滑梯占地、空间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水滑梯的娱乐指数和好玩指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碗式分流中心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螺旋分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停留塔1,滑动水槽2,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皮筏提升机构4,缓冲池5,回程滑道6,俯冲滑道7,引流螺旋滑道8,分流滑道9,盖顶10,支撑塔柱11,皮筏停驻台12,多级滑道观赏台13,中心水槽观赏台14,螺旋楼梯15,滑动轨迹16,螺旋分隔装置17,润滑水管18,分隔条19,固定抱箍20,可拆盖板21,固定螺栓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由停留塔1,滑动水槽2,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皮筏提升机构4,缓冲池5构成,具有三维曲线轨迹的滑动水槽2通过紧固件支撑,停留塔1顶部装有具有防雨、防晒的圆锥型盖顶10,停留塔1内装有供游客上下的螺旋楼梯15,螺旋楼梯15的顶层与供滑行皮筏安置的皮筏停驻台12衔接,螺旋楼梯15的中层分别与供游客观赏的多级滑道观赏台13和中心水槽观赏台14衔接,皮筏停驻台12的皮筏出口分别与多级滑道的引流螺旋滑道8的入口联通,引流螺旋滑道8呈360度螺旋布置,引流螺旋滑道8的入口端高于出口端,引流螺旋滑道8出口端与俯冲滑道7的入口端联通,俯冲滑道7的出口端与回程滑道6的入口端联通,回程滑道6的出口端与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的入口端联通,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的出口端与分流滑道9的入口端联通,分流滑道9的出口端嵌入到缓冲池5中,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内布置有与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同心的螺旋分隔条19,从而形成螺旋轨迹的导向水槽。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缓冲池5主体为三通聚合式凹型落水池,三通式的落水池可有效的与分流滑道9和皮筏提升机构4相配合,保证待提升的皮筏和与从滑道滑出的皮筏独立有序的运行,防止出现碰撞,中断滑动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皮筏提升机构4由减速机、提升链条和链板构成,可快速的将皮筏提升到皮筏停驻台12,保证游客的使用量,有效的提升载客数量。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螺旋分隔装置17主体为梯形横断面分隔条19,分隔条19通过固定螺栓22装在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内,所述分隔条19顶端通过固定抱箍20装有同向的润滑水管18,所述分隔条19的侧面开设有可拆盖板21,分隔条19将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分隔两条螺旋滑动轨迹16的水滑道,有效的将两条多级滑道的皮筏在碗内交汇时分离开,避免出现相撞,脱槽,变向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的使用说明如下:

首先将落水池充入洁净的水,游客通过螺旋楼梯15可根据自己的游玩项目进入皮筏停驻台,多级滑道观赏台13和中心水槽观赏台14,进入皮筏停驻台12的游客可在维护人员的安排下依次进入位于皮筏停驻台12的皮筏内,每次滑行按使用规定为一组皮筏,分别位于引流螺旋滑道8的入口处,当维护人员确定安全后开启皮筏停驻台12的滑行栏杆,一组游客在皮筏的承载下分别从引流螺旋滑道8滑出,依次通过俯冲滑道7和回程滑道6,随后一起进入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进行交汇,一组游客通过碗式分流中心水槽3的分隔条19导向后,分别旋转进入分流滑道9,然后从分流滑道9进入落水池。

双通道碗流式水滑梯的皮筏停驻台12、多级滑道观赏台13和中心水槽观赏台14均为钢结构平台,滑道均采用玻璃钢材质,多级滑道中的引流螺旋滑道8,俯冲滑道7和回程滑道6与水平的平均倾角为15度,这样皮筏在多级滑行中滑行时的平均速度为10米每秒,既保证了皮筏滑行中的安全性,又给游客带来刺激感和兴奋感。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装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