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贴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58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贴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改进型贴边机,尤指一种提高各运动部件精度、消除各运动部件的不良率,边材与板材的贴合部完全密合,适用于装潢现场作业,使用寿命长的改进型贴边机。
上述为习知一般改进型贴边机的贴合运动机构的工作过程,此机构虽能有效的完成板材的贴边加工,但改进型贴边机本身的机构及加工的成品常有以下的缺点及问题1、计数惰轮组的计数作用,须由滚轮及计数轮的压合边材摩擦移动才能计量长度,然而,此设计是以手调整压力的大小,不仅须经常调整,且压力不易控制,常造成机件磨损或压力太小不能计量长度。
2.进料惰轮组的旋臂与支点轴的连接,易因垂直度不佳而松动,影响压合轮与传动轮的压合作用。
3.布胶惰轮组因弹簧装置设计不佳,造成弹性不隐定,使边材布胶不均匀,无法与板材完全密合,且不易拆装。
4.贴合轮是固定设计,不易安装锁紧,高度难以调整,因板材厚度公差,在贴合加工中,容易造成板材在贴合轴侧移动不顺畅或卡滞。
5.边材长度为固定设计,贴合后,因板材周边公差等因素,常造成边材贴合部发生长度不足或过长。
6.置料面盘上置放的边材,常发生掉落现象,使边材卡滞、断裂。
7.一般机构由机台、机身组成,体积过大无法人工搬运,也无法装入小型车辆运输,必须由升降机及货车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边材贴合于板材后裁剪、运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改进型贴边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使改进型贴边机的机台独立,便于人工搬运、现场施工,消除贴合部的修整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贴边机,包括置料板、计数惰轮组、进料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贴合轮及一导引座,其特征是计数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上各设有一高度定位块;而且计数惰轮组上设有连接计数滚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进料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旋臂,旋臂与支点轴为一体;布胶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连杆上固设一连接轴,该连接轴上端贯穿一抵触于布胶座的微调杆;贴合轮设有自动调控高度的浮动机构;一导引座引导边材至贴合轮处粘贴。其中上述计数惰轮组由一计数轮、一计数滚轮、一支点轴所组成,计数滚轮与支点轴由一连杆连接,连杆上设一支座以一锁固螺丝锁接一高度定位块,连杆上装置一弹性体,弹性体一端固设于机台上。
上述进料惰轮组由一传动轮、一压合轮、一旋臂及一支点轴所组成,该传动轮受一伸缩元件驱动。
上述裁切机构,于刀座上以一锁固螺丝旋固一高度定位块。
上述布胶惰轮组由一布胶座、一布胶轴、一压合轮、一支点轴、一压力座所组成,该压合轮与支点轴由一连杆连接,连杆上由一锁固螺丝锁固一高度定位块,高度定位块底部设有导引片及护片,连杆另设有一连接轴,轴上方装设一微调杆抵触布胶座,下方与压力座间装置一弹性体。
上述布胶惰轮的中心轴底部,在传动齿盘下方装置一轴承,该中心轴与下法兰接合端设有啮合部。
上述贴合轮由一中心轴、一内轴、一贴合外套、一螺帽、一牙轴套、一弹性体、一锁紧螺丝及浮动轴所组成,该内轴套于中心轴上,其上方套固牙轴套,于牙轴套外装置一外轴包覆于内轴外缘上方,中心轴顶端装置一浮动轴凸出牙轴套外,由一锁紧螺丝螺固于中心轴上,浮动轴外缘装置一弹性体。
上述导引座由一旋转座及调整座所组成,两座上各设有滑槽,滑槽内置入一连杆以螺丝锁固,连杆一侧端面由一螺杆及定位环固设于旋转座上,连杆侧边以一固定轴装置、一轴承为旋转的中心轴;调整座末端由一螺杆固设串联一制动板、一轴承、一衬套及拨动杆,衬套高度大于拨动杆厚度,使拨动杆可在制动板下方摆动,在制动板前方上端固设一连接板,由一螺丝锁固于拨动杆,使拨动杆在制动板下方摆动,该连接板装置一微动开关,在轴承侧也设有一轴承,另在制动板侧边装置一弹性体,该弹性体另一端装固于制动杆,制动杆下方置一垫衬由一螺丝锁固于机台上;另在调整座前侧设一支撑座,两者间装置一弹性体,旋转座前侧亦装置有一微动开关及定位座。
上述在机台内装置一驱动的减速马达,外缘则装置一电控制开关,集合于机台独立一体,与机身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边材是在贴合于板材后再裁剪,使边材头尾完全密合,不会有过长或不足的现象发生;而且提高了改进型贴边机各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使边材稳定移动,精确控制边材长度,提高改进型贴边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机台的故障,提高了成品质量;独立机台方便小型车辆运输及人工搬运,便于施工现场作业;机台操作简便,消除边材贴合部的修整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计数惰轮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裁切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料惰轮组的支点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布胶轮及惰轮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布胶轮防漏及稳定轴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贴合轮浮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边材长度控制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边材长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机台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3,计数惰轮组设有一连接计数滚轮33与支点轴35的连杆34,连杆34上设有一高度支座37,该高度支座37上装置一弹性体36,该弹性体36一端则固设在改进型贴边机的机台上,高度支座37由一锁固螺栓39固设一高度定位块38,高度定位块38设有一贯穿槽380,由该贯穿槽380调整高度定位块38的高度,高度定位块38压住边材10,使其在移动中不上下跳动,弹性体36以支点轴35为支点,推动计数滚轮33压向计数轮32,边材10在弹性体36的弹力作用下贴合于计数轮32,移动中始终带动计数轮32转动,达到准确计数的目的,消除习知传统,必须根据边材厚度调整滚轮与计数轮间距的缺点,避免发生因间距调整不当而无法计数的问题。
参见图2、4,裁切机构刀座46,在边材10进入一侧的端面上设一高度定位块47,该高度定位块47由一锁固螺栓48调控其高度,以配合边材10的高度,能有效的压住边材10,如此,当边材10粘贴完成时,刀具切断边材10时,每一切断的端面均垂直于边材10,因此,边材10头尾的贴合部的贴合面可完全密合,不会因切断面非直角而有开又间隙的产生。
参见图2、5,进料惰轮组的压合轮41与支点轴43之间由一旋臂42连接,旋臂42迫使压合轮41与传动轮40贴合夹住边材10,由伸缩部件驱动的传动轮40带动边材10移动,旋臂42与支点轴43为一体,由中心轴44与一螺栓45固设于机台上,以改进传统旋臂与支点轴不为一体,在长久旋转中接触面因磨损而产生松动,造成传动轮40与压合轮41无法有效夹持边材10的问题。
参见图2、6、7,布胶惰轮组是以连杆53连接于压合轮51与支点轴52之间,在连杆53上以一锁固螺栓5 5螺固一高度定位块54,高度定位块54设一贯穿槽540,使其在连杆53上可上下移动,控制边材10在移动中不会上下跳动,高度定位块54下端设有导引片541及护板542,使边材10在布胶完成后,进入贴合轮61前,导引片541及护板542能使边材10顺畅通过高度定位块54的控制而移动到贴合轮61的侧面,连杆53上固设一连接轴56,该连接轴56上端贯穿一抵触于布胶座49的微调杆57,由微调杆57调控压合轮51与布胶轮50的间距,以配合边材10的厚度及控制压合力的大小,使边材10能均匀的涂抹上粘合剂并顺畅移动,连接轴56贯穿连杆53,其底部侧端上套接一弹性体58,弹性体58另一端则套接于压力座59上,使压合轮51在弹性体58的推动下向布胶轮50贴合,压力座59由二螺杆60调整与连接轴56的距离,以控制弹性体58的弹力,并配合微调杆57调整压合轮51推向布胶轮50的控制间距,确保达到最佳的布胶功效的适当压合力,如此板材10在沿导引座70推向贴合轮61,即可与边材10紧密粘合。
参见图7,在布胶轮50底部的中心轴500末端设有一轴承502,该轴承502固设于传动齿盘501的底端,此装置可防止传统中,轴承直接固设在装粘合剂容器下方,容易发生轴承粘着粘合剂而无法转动,使布胶轴故障率过高的缺点及维修作业所造成的生产损失;另于中心轴500与下法兰503的接合端设有一啮合部504,此啮合部504可防止胶水沿中心轴500与下法兰503的间隙渗漏。
参见图2、8,贴合轮61的浮动机构,该贴合轮61是在中心轴62上套接一内轴63,在内轴63上端设有一牙轴套66,在牙轴套66外,套装一配合外套64,使其套于内轴63外侧上方,由一螺帽65将配合外套64固设在牙轴套66上,在中心轴62顶端由一浮动轴69贯穿出牙轴套66外缘,并以一锁紧螺栓68穿过浮动轴69螺固在中心轴62上,在浮动轴69周边及牙轴套66上套装一弹性体67,如此使边材10及板材在内轴63侧边与配合外套64下方进行贴合动作,可确保边材10与板材贴合中其上下的宽度不会发生错位,更重要的是配合外套64在板材贴靠内轴63时,配合外套64随板材厚度而与牙轴套66产生上下升降动作,在板材较薄时弹性体67即推动牙轴套66下移,并带动配合外套64下降,当板材较厚时,即将配合外套64向上推移;此设计可视板材厚度调整螺帽65使配合外套64升降,来控制与机台面的高度,由于板材是木质材料,其厚度公差大,由牙轴套66使配合外套64在浮动轴69外升降,可避免板材因厚度的不均而被卡滞;此设计可克服习用贴合轮因无浮动设计,其凸缘必须与板材保持一适当间距,如此常造成边材与板材贴合时,在板材宽度上产生错位,形成不良品,如间距不够则因板材厚度公差易发生卡滞…等传统改进型贴边机的缺点。
参见图2、9、10,导引座70确保边材10粘贴后,其切断处的贴合部密合;其设有一旋转座71及一调整座82,两者由一连杆74连接,该连杆74由一螺杆72及定位环73固设在旋转座71上,且连杆74嵌入滑槽77上,由一螺栓76穿入贯穿槽75将连杆74固定于滑槽77上,连杆74的另一端由另一螺栓81穿入贯穿孔80固定于调整座82的滑槽83上,如此,当螺栓76调松时,转动螺杆72使连杆74在滑槽77上移动,并带动调整座82移动,以调控旋转座71与调整座82的长度,并在滑槽77的侧边以一固定螺栓79固定一轴承78,同时以固定螺栓79将旋转座71固定于机台面上,并以固定螺栓79为旋转座71的旋转中心轴;另,由一螺杆85穿过制动板84的中心孔840、轴承86、衬套87及拨动杆90的凹槽900,固定于调整座82的另一端,该衬套87高度大于拨动杆90的厚度,与凹槽900啮合,另以一螺栓88穿过连接板89的贯穿孔891及制动板84的贯穿孔842,螺固于拨动杆90上,使连接板89、制动板84及拨动杆90上中下结为一体,并以制动板84固定在调整座82上,连接板89及拨动杆90可分别在制动板84上下端摆动,在轴承86侧边以一固定螺栓79将另一轴承86固设于制动板84上,制动板84的侧端面设一圆孔84 3供弹性体95置入,弹性体95另一端置入制动杆91的圆孔911,制动杆91由一固定螺栓92穿过贯穿槽910及垫衬93,螺固于调整座82上,并由固定螺栓92控制制动杆91与制动板84的距离,以利用弹性体95将制动板84向另一方向推动,同时,制动板84设一贯穿孔841,螺栓8410穿过其内,并螺固于调整座82上,使制动板84受弹性体95推动时,螺栓8410在贯穿孔841内限制其推移的距离,连接板89下端装设一微动开关890,在调整座82侧边装设一支撑座98,两者间装设一弹性体99,使调整座82及旋转座71,由弹性体99保持在定位上,在旋转座71侧边装设有一微动开关96及一定位座97,定位座97上装设有螺栓970,配合弹性体99控制旋转座71与调整座82的定位。
当操作改进型贴边机时,将板材贴靠轴承78、86,再向前推使板材贴靠贴合轮61,此时,旋转座71转动抵触微动开关96,使进料惰轮组减速,板材即沿贴合轮61方向移动,去完成与边材10的贴合,待边材10贴合的起端移至拨动杆90位置时,推动拨动杆90摆动,触及微动开关890,启动裁切机构切断边材10,使切断边材10的末端与起端连接时能密合;边材10的起末端接合处如不能相吻合,即调松螺栓76,使调整座82依靠连杆74的移动而改变与旋转座71的距离,使贴合轮61与拨动杆90的距离(即板材未贴边材的距离),与贴合轮61和裁切机构的距离相同,该边材10即能头尾接合不会有过长或不及的缺陷。
参见
图11,机台100内部上方装设一减速马达101,以去除在传统机身内装置传动机构的设计,省略机身的高度与空间,并于机台100外缘侧边固设电控开关102,置料板30仍保持在机台100的另一侧,如此改进型贴边机仅有机台的高度,容易搬运且可置放于任何桌面上,对于木器加工,尤其是装潢业,即可在任何施工现场直接进行贴边作业,减少在工厂加工制作及成品搬运中损坏的缺点。
综前所述,本说明书仅以较佳实施例加以叙述,并非以此作为专利范围的界定,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技术下对各构成部件所作的修饰、衍变均应函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贴边机,包括置料板、计数惰轮组、进料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贴合轮及一导引座,其特征是计数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上各设有一高度定位块;而计数惰轮组上设有连接计数滚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进料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旋臂,旋臂与支点轴为一体;布胶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连杆上固设一连接轴,该连接轴上端贯穿一抵触于布胶座的微调杆;贴合轮设有自动调控高度的浮动机构;一导引座引导边材至贴合轮处粘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计数惰轮组由一计数轮、一计数滚轮、一支点轴所组成,计数滚轮与支点轴由一连杆连接,连杆上设一支座以一锁固螺丝锁接一高度定位块,连杆上装置二弹性体,弹性体一端固设于机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进料惰轮组由一传动轮、一压合轮、一旋臂及一支点轴所组成,该传动轮受一伸缩元件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裁切机构,于刀座上以一锁固螺丝旋固一高度定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布胶惰轮组由一布胶座、一布胶轴、一压合轮、一支点轴、一压力座所组成,该压合轮与支点轴由一连杆连接,连杆上由一锁固螺丝锁固一高度定位块,高度定位块底部设有导引片及护片,连杆另设有一连接轴,轴上方装设一微调杆抵触布胶座,下方与压力座间装置一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布胶惰轮的中心轴底部,在传动齿盘下方装置一轴承,该中心轴与下法兰接合端设有啮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贴合轮由一中心轴、一内轴、一贴合外套、一螺帽、一牙轴套、一弹性体、一锁紧螺丝及浮动轴所组成,该内轴套于中心轴上,其上方套固牙轴套,于牙轴套外装置一外轴包覆于内轴外缘上方,中心轴顶端装置一浮动轴凸出牙轴套外,由一锁紧螺丝螺固于中心轴上,浮动轴外缘装置一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导引座由一旋转座及调整座所组成,两座上各设有滑槽,滑槽内置入一连杆以螺丝锁固,连杆一侧端面由一螺杆及定位环固设于旋转座上,连杆侧边以一固定轴装置、一轴承为旋转的中心轴;调整座末端由一螺杆固设串联一制动板、一轴承、一衬套及拨动杆,衬套高度大于拨动杆厚度,使拨动杆可在制动板下方摆动,在制动板前方上端固设一连接板,由一螺丝锁固于拨动杆,使拨动杆在制动板下方摆动,该连接板装置一微动开关,在轴承侧也设有一轴承,另在制动板侧边装置一弹性体,该弹性体另一端装固于制动杆,制动杆下方置一垫衬由一螺丝锁固于机台上;另在调整座前侧设一支撑座,两者间装置一弹性体,旋转座前侧亦装置有一微动开关及定位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改进型贴边机,其特征是上述在机台内装置一驱动的减速马达,外缘则装置一电控制开关,集合于机台独立一体,与机身分离。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贴边机,包括置料板、计数惰轮组、进料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贴合轮及一导引座,其特征是:计数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上各设有一高度定位块;而计数惰轮组上设有连接计数滚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进料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旋臂,旋臂与支点轴为一体;布胶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连杆上固设一连接轴,该连接轴上端贯穿一抵触于布胶座的微调杆;贴合轮设有自动调控高度的浮动机构;一导引座引导边材至贴合轮处粘贴。
文档编号B27D1/10GK2516328SQ0220161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4日
发明者林柏荣 申请人:林柏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