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4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储、物流用的托盘,具体涉及植物纤维托盘的制备 设备。
技术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货物的运输量正逐年增加,货物在储存、堆放、运 输过程中,托盘已成为主要的工具之一。目前的托盘多数是用木材制造的,全 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用于制造托盘,使森林遭到过量砍伐,破坏 自然环境。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人们研究开发出了植物纤维、 塑料托盘等。其中的植物纤维托盘更具有环保、绿色的概念,但植物纤维托盘 由于原料流动性差、模压过程中体积变化大的特殊性,采用一般概念上的模压 工艺如单向模压成型工艺,实践证明是不行的,普遍存在着压实密度不匀,尤 其是支撑脚与盘板的结合处,更是薄弱环节,生产中成型、脱模难度大、破损 率高,生产效率低(需补加料),且制成品承载力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 存在着托盘上表面均为凹凸面,不适应纸类物品包装运输。本实用新型人之前 提交了《植物纤维托盘双向挤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设备》专利申请,成功的解 决了上述问题,使这一具有环保、绿色的概念的托盘,同时具有压实均匀、破 损率小、制作成本低、制成品承载力大等优点,适应各种产品包装运输要求。 但至目前,这种托盘的制备,仍然是单机作业,即在托盘压制成型后,在机架 内进行保温固化,此时,设备处于闲置等待,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也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 装料将植物纤维与胶按60~90: 10 40比例混合均匀,装入机组a 阴模型腔内;然后用动力装置将机组a的阴模及其下模冲沿轨道推入机架中的 设定位置;
(二) 压制
a、 用动力装置顶起阴模,使上模冲压入阴模盘板成型腔内,压力为25-65 千克/Cm2;然后,
b、 用动力装置顶起活动架、使下模冲向阴模支撑脚成型腔内位移,直至活 动架被限位装置限制位移,压力为25-65千克/ Cm2;然后,
C、给阴模、上模冲、下模冲加热升温;同时,
(三) 启动锁紧保压装置
d、 启动阴模与上模冲、阴模与下模冲之间的锁紧保压装置锁紧;然后,
e、 打开上模冲与机架顶部的连接,撤去活动架底部的压制动力,再撤去阴 模底部的压制动力,将机组a放置于轨道上;然后,
f、 再启动动力推顶装置将机组a推出机架,在120—180度保温固化3~15 分钟;
(四) 在步骤(三)将机组a推出机架的同时,机组b被推入机架中脱模
g、 用动力装置顶起阴模,使上模冲的连接座与机架顶部连接,压力应达到 25-65千克/ Cm2;
h、 再用动力装置顶起活动架、顶起下模冲,压力为25-65千克/ C nf;然
后,i、打开锁紧保压装置后脱模;脱模后再启动动力顶推装置将机组b推出机 架装料,料装好后再启动动力顶推装置,将机组b推入机架中,重复步骤(二) 压制,步骤(三)步骤,如此循环。
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所述阴模 设置于轨道上,上模冲位于阴模上方,下模冲位于阴模下方,还包括动力装置、 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内的活动架,其特征在于阴模与上模冲、阴模与下模
冲之间设置有锁紧保压装置,所述上模冲活动连接于机架顶部。 所述锁紧保压装置设置于阴模、上模冲、下模冲的两端或两侧。 所述阴模与上模冲之间的锁紧保压装置,是在阴模上口外侧表面设置有水
平夹角大于0度、小于45度的凸出于表面的锁条11、上模冲的连接座同一侧表 面对称设置有凸出于表面的锁条21,锁紧板面对锁条ll、 21这一面上对称设置 有相匹配的、凸出于表面的锁条71,锁条71卡于锁条11、 21外侧,将阴模与 上模冲锁紧;
或是在阴模上口外侧表面设置有水平夹角大于O度、小于45度凹槽、上模 冲的模冲座同一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凹槽,锁紧板面对凹槽这一面上对称设置有 相匹配的、凸出于表面的锁条,锁条插于凹槽中,将阴模与上模冲锁紧;
所述锁紧板的动力装置固联于阴模,或设置于机架上的相应位置。当锁紧 板的动力装置(可用气缸或油缸)固联于阴模时,锁紧板与动力装置的推动杆 固联;当锁紧板的动力装置固联于机架上时,锁紧板与动力装置推动杆对应的 这一边设置有拉耳,推动杆端头设置有与拉耳匹配的关节头(推动杆向前行进 时,如遇到障碍物,关节头可向后转动,无障碍物时,则与推动杆呈垂直状, 下同),关节头插入拉耳可方便地通过推、拉锁紧板,实现锁紧或打开。
所述阴模与下模冲之间设置有锁紧保压装置,是阴模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架,下模冲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锁架延伸至托板的下方设置有孔,孔 中活动连接有锁紧杆,锁紧杆在动力装置(可用气缸或油缸)推动下伸入托板 的下方,将阴模与下模冲锁紧。
所述锁紧杆一端设置有锲形头,另一端头设置有凸边,其动力装置设置于 机架上,当需要锁紧时,动力装置的推动杆推动锁紧杆设有凸边的这一端,使 另一端锲形头伸入托板的下方,将阴模与下模冲锁紧。当需要打开锁紧时,动 力装置的推动杆端头设置的关节头,关节头钩住锁紧杆凸边回拉则可;或一端 设置有锲形头,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的推动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固联于锁架。
所述上模冲活动连接于机架顶部,是在上模冲的两侧或两端设置有挂耳, 机架内两侧或两端设置有气缸,其柱塞杆穿入挂耳连接,或柱塞杆顶端设置有 托板,所述托板伸于挂耳下方,将挂耳托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阴模与上模冲、阴模与下模冲之间设置了锁紧保压装置,使 由阴模、上模冲、下模冲构成的植物纤维托盘成型机组,在托盘压制成型后的 保温固化阶段,能离幵压制动力,即离开压制成型位置,从而为另一机组进入 机架中进行压制提供了条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进出机架的轨道上设置了两 组机组轮流进入机架中压制,使设备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 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图中轨道上设置有两组机组,机 组a在机架中准备压制,机组b在机架外的轨道上保温固化。
图2为图1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包括由阴模l、上模冲2、 下模冲3构成的托盘成型机组,所述阴模1设置于轨道6上,上模冲2位于阴 模1上方、活动连接于机架5顶部,下模冲3、活动架4位于阴模1下方,还包 括动力装置。
如图l、 2所示,所述阴模1与上模冲2之间设置有锁紧保压装置,是在阴 模l上口外侧表面,设置有水平夹角为5度的、凸出于表面的锁条ll,上模冲 2的模冲座22同一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凸出于表面的锁条21,锁紧板7面对锁条 11、 21这一面上对称设置有相匹配的、凸出于表面的锁条71,锁条71卡于锁 条ll、 21外侧,将阴模l、上模冲2锁紧。
仍如图l、 2所示,锁紧板7设置有锁条71的相反一面固联有连接杆73, 连接杆73穿过支架72的矩形槽口 75 (与矩形槽口 75活动连接),在槽口两侧 的连接杆73上设置有限位块74;支架72固联于阴模1。如图2所示,锁紧板7 的一端与气缸76柱塞杆固联,气缸76固联于阴模。
如图1所示,下模冲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31,所述活动架4的边部外 侧对称设置有汽缸42 (也可以用油缸),所述汽缸42通过缸架43固联于活动架 4;当托盘脱模时,汽缸42的柱塞杆伸于托板31上方,将下模冲3向下拉动复 位(脱模结束后,汽缸42的柱塞杆縮回)。
如图1、 2所示,阴模1与下模冲3之间设置有锁紧保压装置,是阴模1的 两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架12,下模冲3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31,所述锁架12 延伸至托板31的下方设置有孔,孔中活动连接有锁紧杆13。所述锁紧杆13为 气缸的柱塞杆13,柱塞杆的端头设置有锲形头。所述气缸固联于锁架12。锁架 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阴模1底部,在两者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有垫片,以适应 不同托盘支撑脚高度要求(图中未示出)。如图l、 2所示,所述上模冲2活动连接于机架5顶部,是在上模冲的两侧 设置有挂耳23,机架内两侧设置有气缸,其柱塞杆穿入挂耳将上模冲2固定。
如图1所示,轨道6上设置有托盘成型机组a、机组b,两个机组外端旁分 别设置有油缸15、 16。
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 装料将植物纤维与胶按85 : 15比例混合均匀,装入机组a阴模 型腔内;然后用油缸15将机组a的阴模及其下模冲沿轨道推入机架中的设定位 置(如图l所示);
(二) 压制
a、 用油缸14顶起阴模,使上模冲压入阴模盘板成型腔内,压力为50千克 / Cm2;然后,
b、 用油缸41顶起活动架、使下模冲向阴模支撑脚成型腔内位移,压力为 50千克/ Cm2;然后,
C、给阴模、上模冲、下模冲加热升温;同时,
(三) 启动锁紧保压装置锁紧
d、 启动气缸76拉动锁紧板7,锁紧板上的连接杆73在支架72的矩形槽口 75中向阴模与上模冲的锁条11、 21移动,直至锁紧板上的锁条71卡于锁条11、 21外侧,将阴模l、上模冲2锁紧;同时启动锁紧杆13的气缸,带有禊形头的 柱塞杆挤入托板31下方(如图1机组b所示),将阴模1、下模冲3锁紧;然后,
e、 打开上模冲与机架顶部的连接,撤去活动架底部的压制动力(油缸41 回油),再撤去阴模底部的压制动力(油缸14回油),将机组a放置于轨道上; 然后,
f、 启动油缸16将机组a推出机架,在150度保温固化6分钟;(四)在步骤(三)将机组a推出机架的同时,机组b被推入机架中脱模:
g、 用油缸14顶起阴模,使上模冲2到达机架顶部设定位置,机架两侧用 于连接的柱塞杆穿入上模冲2的连接座所设的挂耳,将上模冲2固定,其压力 应达到50千克/Cltf;再用油缸41顶起活动架、顶起下模冲,压力为50千克/ Cm2;然后,
h、 打开锁紧保压装置启动气缸76推动锁紧板7,使锁条71离开锁条11、 21,打开阴模1与上模冲2的锁紧保压装置,同时启动锁紧杆13的气缸,使其 柱塞杆13退出托板31下方;然后,
i、 脱模,脱模后再启动油缸15将机组b推出机架装料,料装好后再启动油 缸16将机组b推入机架中;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如此循环。
机组a、机组b进出机架,以油缸柱塞杆行程定位。 本申请文件中的动力装置,既可以用气缸,也可以用油缸。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锁紧保压装置的托盘成型机组,因其在托盘保温固化 阶段,能离开压制动力及其机架,因此同样适用于多机压制的连续作业,只要 在植物纤维托盘压制中,使用带有锁紧保压装置的托盘成型机组,均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包括阴模(1)、上模冲(2)、下模冲(3),所述阴模(1)设置于轨道上,上模冲(2)位于阴模(1)上方,下模冲(3)位于阴模(1)下方,还包括动力装置、机架(5)、以及设置于机架(5)内的活动架(4),其特征在于阴模(1)与上模冲(2)、阴模(1)与下模冲(3)之间设置有锁紧保压装置,所述上模冲(2)活动连接于机架顶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锁紧保压装置设置于阴模(1)、上模冲(2)、下模冲(3)的两端或两侧。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模(1)与上模冲(2)之间的锁紧保压装置,是在阴模(1)上口外侧表 面设置有水平夹角大于0度、小于45度、凸出于表面的锁条(ll)、上模冲(2) 的模冲座(22)同一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凸出于表面的锁条(21),锁紧板(7) 面对锁条(11、 21)这一面上对称设置有相匹配的、凸出于表面的锁条(71),锁 条(71)卡于锁条(11、 21)外侧,将阴模(1)、上模冲(2)锁紧;或是在阴模(1 )上口外侧表面设置有水平夹角大于0度、小于45度凹槽(l 1)、 上模冲(2)的模冲座(22)同一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凹槽(21),锁紧板(7)面 对凹槽(11、 21)这一面上对称设置有相匹配的、凸出于表面的锁条(71),锁条 (71)插于凹槽(11、 21)中,将阴模(1)、上模冲(2)锁紧;所述锁紧板(7)活动连接于阴模(1);所述锁紧板(7)的移动动力装置 固联于阴模(1),或设置于机架上的相应位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锁 紧板(7)通过支架(72)活动连接于阴模(1),所述锁紧板(7)设置有锁条(71)的相反一面固联有连接杆(73),连接杆(73)穿过支架(72)的矩形槽口 (75),并活动连接于矩形槽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模冲(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31),所述活动架(4)的边部外侧对称设置 有汽缸或油缸(42),所述汽缸或油缸(42)通过缸架(43)固联于活动架(4); 汽缸或油缸(42)的柱塞杆伸于托板(31)上方,将下模冲(3)向下拉动复位。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模(1)与下模冲(3)之间设置有锁紧保压装置,是阴模(1)的两端底 部固定连接有锁架'(12),下模冲(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31),锁架(12) 延伸至托板(31)的下方设置有孔,孔中活动连接有锁紧杆(13),锁紧杆(13) 在动力装置推动下伸入托板(31)的下方,将阴模(1)、下模冲(3)锁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锁紧杆(13) —端设置有锲形头,另一端头设置有凸边,其动力装置设置于 机架上;或一端设置有锲形头,另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固联于 锁架(12);锁架(12)与阴模(1)底部用螺栓固定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模冲(2)活动连接于机架顶部,是上模冲(2)的两侧或两端设置有挂耳(23),机架内两侧或两端设置有气缸,其柱塞杆穿入挂耳连接,或柱塞杆顶端 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伸于挂耳下方,将挂耳托住。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轨 道(6)上设置有两个机组(a、 b),两个机组(a、 b)外端旁分别设置有油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植物纤维托盘双机轮流压制设备。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还包括动力装置、机架、设置于机架内的活动架。阴模与上模冲,阴模与下模冲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由阴模、上模冲、下模冲构成的托盘成型机组位于轨道上。本实用新型在托盘压制成型后的保温固化阶段,能离开压制动力,从而为另一机组进入机架中进行压制提供了条件。双机轮流压制,使设备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文档编号B27N3/08GK201249472SQ20082003462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李大纲, 李宁娜, 李苏扬 申请人:张翠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