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材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05385发布日期:2018-10-19 20:4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追求以竹代木已成为大势所趋;竹要得到广泛应用必须制成竹板和竹钉的使用保障竹板不破裂才行,才能实现以竹代木的追求。现有的竹材由于加工方式方法存在不科学性,导致竹材易变性,易开裂,寿命短,品质差,在建材市场上消费者认知程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材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竹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原竹切割为竹片,对竹片进行打平,去除竹青竹黄;

S1.2:将处理后的竹片放入沸水中加压蒸煮,蒸煮时间为1-5h,蒸煮压力在1.1-2Mpa;将蒸煮后的竹片捞出后放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竹片碳化,碳化程度为5%—30%;

S1.3:将S1.2获得的竹片在在真空条件下放入植物油中进行加温浸泡,油温为150-170℃,浸泡时间为2-3h,将浸泡后的竹片捞出后,在竹片上下两面包覆海绵后在真空条件下静置,静置时间为2-3h;

S1.4:将S1.3获得的竹片放置在有机溶剂中,浸泡20-40min,取出烘干,制得。

作为优选,在S1.2中,蒸煮时间为3h。

作为优选,在S1.2中,蒸煮压力为1.4MPa。

作为优选,在S1.3中,油温为160℃。

作为优选,在S1.3中,浸泡时间为2.5h。

作为优选,在S1.3中,静置时间为2.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竹材的生产方法,工艺设计科学合理,很据竹材的自身性能特点,在竹地板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对竹材进行改性,保证竹材具有良好的性能,不开裂不变形,极大的提高了竹材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竹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原竹切割为竹片,对竹片进行打平,去除竹青竹黄;

S1.2:将处理后的竹片放入沸水中加压蒸煮,蒸煮时间为1h,蒸煮压力在1.1Mpa;将蒸煮后的竹片捞出后放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加热时间2小时,竹片碳化,碳化程度为5;

S1.3:将S1.2获得的竹片在在真空条件下放入植物油中进行加温浸泡,油温为150℃,浸泡时间为2-3h,将浸泡后的竹片捞出后,在竹片上下两面包覆海绵后在真空条件下静置,静置时间为2h;

S1.4:将S1.3获得的竹片放置在有机溶剂中,浸泡20min,取出烘干,制得。

实施例2:

一种竹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原竹切割为竹片,对竹片进行打平,去除竹青竹黄;

S1.2:将处理后的竹片放入沸水中加压蒸煮,蒸煮时间为5h,蒸煮压力在2Mpa;将蒸煮后的竹片捞出后放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70℃,加热时间3小时,竹片碳化,碳化程度为15%;

S1.3:将S1.2获得的竹片在在真空条件下放入植物油中进行加温浸泡,油温为170℃,浸泡时间为3h,将浸泡后的竹片捞出后,在竹片上下两面包覆海绵后在真空条件下静置,静置时间为3h;

S1.4:将S1.3获得的竹片放置在有机溶剂中,浸泡40min,取出烘干,制得。

实施例3:

一种竹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原竹切割为竹片,对竹片进行打平,去除竹青竹黄;

S1.2:将处理后的竹片放入沸水中加压蒸煮,蒸煮时间为2h,蒸煮压力在1.2Mpa;将蒸煮后的竹片捞出后放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90℃,加热时间4小时,竹片碳化,碳化程度为30%;

S1.3:将S1.2获得的竹片在在真空条件下放入植物油中进行加温浸泡,油温为155℃,浸泡时间为2.4h,将浸泡后的竹片捞出后,在竹片上下两面包覆海绵后在真空条件下静置,静置时间为2.1h;

S1.4:将S1.3获得的竹片放置在有机溶剂中,浸泡22min,取出烘干,制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