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打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050发布日期:2019-01-29 17:59阅读:1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垫打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垫的打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座椅坐垫的生产作业中,经常需使用钉针进行对象结合。目前,坐垫打钉技术分为自动打钉和人工打钉。其中,传统的打钉机需要人工拉紧打钉的方式来使座椅的外包裹与座椅本体进行缝合,由于人工操作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缝合后的针脚间隙不均匀,针脚位置也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而现有的自动打钉机则结构复杂。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167124U公开了一种坐垫的自动打钉装置,包括由驱动器驱动旋转的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偏上方且沿导轨移动的打钉器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下压机构。该技术方案中工作台底部设有棘轮,通过气缸和推杆推动与棘轮啮合的卡齿从而带动工作台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同时打钉器移动至工作台上方对应坐垫容纳腔的边缘位置,从而对坐垫的边缘进行打钉动作。下压机构则可以排出坐垫中的空气。显然,对于该装置来说需要各机构之间精准的配合,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提升了成本,装置维护成本高。同时,能够使用的坐垫类型单一,难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坐垫类型多样的半自动坐垫打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坐垫打钉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可独立转动的旋转台以及打钉器;底座上表面安装有滑杆,滑杆上设有滑块,旋转台底部的支撑座固定在滑块上;支架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由气泵开关控制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其中,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支撑座连接从而可以推动旋转台沿滑杆往复运动,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打钉器连接从而控制打钉器在旋转台的上方垂直运动;旋转台上安装有软包治具,软包治具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坐垫的容纳腔,四边均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裂口。

进一步的,气泵开关设置在底座上;气泵开关具有两个脚踏板,以分别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

进一步的,软包治具可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底座的底面还设有脚垫。

进一步的,支架上还设有储物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气动方式控制打钉以及半自动化的工件定位,在提高打钉效率的基础上,还使得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更易于控制、省力耐用、便于维护,对于不需要太大精度要求的坐垫加工来说,具有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本技术方案还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坐垫,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9、固定在底座9上的支架12、可独立转动的旋转台6以及打钉器13;底座9上表面安装有滑杆8,滑杆8上设有滑块3,旋转台6底部的支撑座14固定在滑块3上;支架12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由气泵开关7控制的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1,其中,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与支撑座14连接从而可以推动旋转台6沿滑杆8往复运动,第二气缸1的输出端与打钉器13连接从而控制打钉器13在旋转台6的上方垂直运动。因此,人工转动旋转台6的同时配合旋转台6的水平移动即可以准确地将坐垫4需要打钉的位置对准打钉器13的下方,既提高了坐垫打钉的效率也避免了繁琐的机构配合、易于控制,大大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旋转台6上安装有软包治具5,软包治具5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坐垫的容纳腔,四边均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裂口50,从而可以提供打钉器13工作的空间,对坐垫4的边缘进行打钉动作。特别的,软包治具5可拆卸更换,以适应不同的坐垫形状。

特别的,气泵开关设置在底座9上;气泵开关7具有两个脚踏板,以分别控制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1。

底座9的底面还设有脚垫10,有利于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支架上还设有储物盒11,方便零件的储放。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