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2879发布日期:2020-02-04 10:2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合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一种多个板粘合在一起,所以往往需要将胶加热融化再使用,粘合之后需要将板子冷却,然而现有的冷却方法大多只是简单的放在常温下自然冷却,虽然方便但是效果不好,容易降温不均匀,所以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能够用冷风快速冷却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达到能够用冷风快速冷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包括冷却箱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出风斗、冷风机、固定圈、输风管、传送带、支撑杆、网板、冷风器、衔接圈、弯管、密封圈、过渡软管、定位圈、连接杆、冷风管、定位杆、导轨和滑动球,所述冷却箱的外表面顶部与冷风器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冷风器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弯管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弯管的外表面底部与衔接圈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衔接圈的内表面与过渡软管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过渡软管的外表面底部与定位圈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过渡软管的外表面底部与冷风管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定位圈的外表面背部与定位杆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左侧与滑动球的外表面右侧中部连接,所述滑动球的外表面与导轨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定位圈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连接杆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外表面底部左侧与冷风机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冷风机的外表面右侧与输风管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输风管的外表面顶部与出风斗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外表面底部左侧与顶板的外表面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外表面底部与支撑腿的外表面顶部焊接,且支撑腿的外表面底部与垫板的外表面顶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外表面右侧与直杆的外表面右侧连接,且直杆的外表面右侧与拉环的外表面左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风管的外表面中部与固定圈的内表面连接,且冷却箱的外表面左侧与传送带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外表面底部左侧与支撑杆的外表面底部连接,且支撑杆的外表面顶部与网板的外表面底部左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管的外表面与密封圈的中部连接,且密封圈的内径大于弯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风机、输风管、固定圈、支撑杆和网板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整个胶合板的下方可以吹出冷风,对胶合板进行冷却,同理,又因为有冷风器、衔接圈、弯管、过渡软管、冷风管和定位杆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冷风对胶合板的上方冷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能够用冷风快速冷却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支撑杆、网板、支撑腿和顶板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胶合板冷却之后方便下一个胶合板的进入冷却,而且还可以让两面均可以受凉,达到快速的冷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箱、2直杆、3拉环、4冷却机构、401出风斗、402冷风机、403固定圈、404输风管、405传送带、406支撑杆、407网板、408冷风器、409衔接圈、410弯管、411密封圈、412过渡软管、413定位圈、414连接杆、415冷风管、416定位杆、417导轨、418滑动球、5垫板、6支撑腿、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包括冷却箱1和冷却机构4,冷却机构4包括出风斗401、冷风机402、固定圈403、输风管404、传送带405、支撑杆406、网板407、冷风器408、衔接圈409、弯管410、密封圈411、过渡软管412、定位圈413、连接杆414、冷风管415、定位杆416、导轨417和滑动球418,冷却箱1的外表面顶部与冷风器408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冷风器408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弯管410的外表面左侧插接,弯管410的外表面底部与衔接圈409的内表面套接,衔接圈409的内表面与过渡软管412的外表面顶部插接,过渡软管412的外表面底部与定位圈413的内表面套接,过渡软管412的外表面底部与冷风管415的外表面顶部插接,定位圈413的外表面背部与定位杆416的外表面右侧焊接,定位杆416的外表面左侧与滑动球418的外表面右侧中部焊接,滑动球418的外表面与导轨417的内表面套接,定位圈413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连接杆414的外表面左侧焊接,冷却箱1的外表面底部左侧与冷风机402的外表面顶部焊接,冷风机402的外表面右侧与输风管404的外表面底部插接,输风管404的外表面顶部与出风斗401的外表面底部插接,冷却箱1的外表面底部左侧与顶板7的外表面顶部焊接,顶板7的外表面底部与支撑腿6的外表面顶部焊接,且支撑腿6的外表面底部与垫板5的外表面顶部焊接,冷却箱1的外表面右侧与直杆2的外表面右侧搭接,且直杆2的外表面右侧与拉环3的外表面左侧焊接,输风管404的外表面中部与固定圈403的内表面套接,且冷却箱1的外表面左侧与传送带405的外表面搭接,冷却箱1的外表面底部左侧与支撑杆406的外表面底部焊接,且支撑杆406的外表面顶部与网板407的外表面底部左侧焊接,弯管410的外表面与密封圈411的中部插接,且密封圈411的内径大于弯管410的外径,该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通过冷风机402、输风管404、固定圈403、支撑杆406和网板40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整个胶合板的下方可以吹出冷风,对胶合板进行冷却,同理,又因为有冷风器408、衔接圈409、弯管410、过渡软管412、冷风管415和定位杆416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冷风对胶合板的上方冷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能够用冷风快速冷却的目的,通过传送带405、支撑杆406、网板407、支撑腿6和顶板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胶合板冷却之后方便下一个胶合板的进入冷却,而且还可以让两面均可以受凉,达到快速的冷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

在使用时,将胶合板放在传送带405上,然后慢慢的到网板407上,然后同时启动冷风机402和冷风器408,所以冷风可以通过输风管404和弯管410等结构对胶合板吹风,快速冷却胶合板,如果需要调节冷风管415的位置,则可以拉动拉环3,从而可以让冷风管415在导轨417上移动,所以可以对胶合板快速的冷却。

综上可得,该胶合板冷却用冷风装置,通过冷风机402、输风管404、固定圈403、支撑杆406和网板40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整个胶合板的下方可以吹出冷风,对胶合板进行冷却,同理,又因为有冷风器408、衔接圈409、弯管410、过渡软管412、冷风管415和定位杆416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冷风对胶合板的上方冷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能够用冷风快速冷却的目的,通过传送带405、支撑杆406、网板407、支撑腿6和顶板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胶合板冷却之后方便下一个胶合板的进入冷却,而且还可以让两面均可以受凉,达到快速的冷却,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