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拆卸调换分梳板的纺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38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拆卸调换分梳板的纺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上的主要部件,是转杯纺纱机上使用的具有可拆卸调换分梳板的纺纱器。
转杯纺纱是目前世界上在各种新型纺纱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纺纱技术,但也有好多的缺陷,如FA601A、FA621A、FA622,TQF4、SQ1A、BD200SN等等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器壳体与分梳面为一整体、不可拆卸,虽给棉板也有偏心可调节,但远远适应不了纺织原料长度的变化范围,为此原纺织厂需根据不同纤维原料,而选用具有相对应尺寸分梳面长度的纺纱机进行加工。
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要纺织厂提供各种性能及风格的多种纺织品供人们选择,如棉与回开棉,棉与化纤(涤纶、腈纶、粘纤、维纶、丙纶、锦纶、短纤与中长),棉与毛麻等,但现有的转杯纺纱机还不能适应多种主体长度纤维的分梳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调换分梳板的纺纱器,可在各种型号的转杯纺纱机上安装使用,并对各种纤维都能保持较好的分梳效果,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具有可拆卸调换分梳板的纺纱器,由一边为分梳面的面板与纺纱器壳体连接,并与分梳辊配合所构成,所述的面板下还包括带孔的固定块,通过其上孔用螺钉与纺纱器壳体进行可拆卸调换连接,所述分梳面,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弧面或斜平面、单独或混合连接而成。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斜平面分梳板结构示意图。
图3.单圆弧分梳板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俯视图。
图5.斜平面与圆弧面连接分梳板结构示意图。
图6.双斜平面分梳板结构示意图。
图7.双圆弧分梳板结构示意图。
图8.图7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分梳板(2)为上有沉孔的元宝形整体,由面板与分梳辊(7)配合,和带沉孔的固定块与纺织器壳体(1)连接两部分组成,面板的前段部分A-B段为分梳面。
分梳面(3)为半径25-150mm的单圆弧形圆弧面。
分梳面(8)为斜平面。
分梳面(9)由一半径在25-150mm的圆弧形圆弧面EB,与一斜平面AE相交连接成一整体。
分梳面(10)由两斜平面AE、EB相交连接成一整体。
分梳面(11)由半径在25-150mm的两圆弧形圆弧面AE、EB相交连接成一整体。
因要兼顾分流要求和减少纤维损伤,分梳面长度应稍短于纤维的主体长度,即A-B分梳面长度=纤维长度×(0.3-0.9),A-B分梳面长度=分梳面长度减去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点到A点长度,并使A点进口分梳点隔距为2-5mm,B点分梳点隔距为0.1-0.3mm。
当使用主体长度差不多的原料时,根据成纱的要求与风格,分梳面采用单圆弧或斜平面结构的分梳板,若使用多种不同主体长度的原料,根据成纱的要求与风格,则可选用两圆弧面或两斜平面及以上的多圆弧面或多斜平面、单独与混合连接成的分梳板。
例1.若选用主体长度为27mm的棉花作原料,则将带分梳面(8)的分梳板(2)将其用螺钉通过其上沉孔固定在纺纱器壳体(1)上,并与分梳辊(7)配合,并由给棉板(4)和给棉罗拉(6)握持向前输送,再由分梳辊(7)以6000-9000转/分的速度回转,将喂入棉条分梳成单纤维状态。开松后的纤维由气流的作用经输棉管道吸入转杯内,具体工作过程与现有技术的纺织机一样,不详述。
例2.用T/C 60/40涤轮与回开棉纺手套纱,回开棉主体长度23mm,绦纶短纤主体长度38mm,采用双圆弧面连接的分梳面(11)的分梳板(2),将其用螺钉通过其上沉孔固定在纺纱器壳体(1)上,并与分梳辊(7)配合,A-E与E-B双圆弧面相连,形成A-B分梳面,使二种不同主体长度的纤维都得到充分的梳理。其余同上不详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需配置多个能满足不同主体长度需要的分梳板,根据需要,只要调换分梳板就能对各种纤维都能保持较好的分梳效果,大大增加了适纺品种。而含有多个圆弧面或斜平面的单独或混合交接成的分梳板,用于多种不同主体长度的原料混合生产,并可同时使多种不同主体长度的纤维都得到充分的梳理,又减少纤维的损伤,从而提高了分梳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可拆卸调换分梳板的纺纱器,由一边为分梳面的面板与纺纱器壳体(1)连接,并与分梳辊(7)配合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下还包括带孔的固定块,通过其上通孔用螺钉与纺纱器壳体(1)进行可拆卸调换连接,所述分梳面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弧面或斜平面、单独或混合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器,其特征在于分梳板(2)为上有沉孔的元宝形整体,由面板与分梳辊(7)配合,和带沉孔的固定块与纺织器壳体(1)连接两部分组成,面板的前段部分A-B段为分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器,其特征在于分梳面(9)由一半径在25-150mm的圆弧形圆弧面EB与一斜平面AE相交连接成一整体;分梳面(10)由两斜平面AE、EB相交连接成一整体;分梳面(11)由半径在25-150mm的两圆弧形圆弧面AE、EB相交连接成一整体。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可折卸调换分梳板的纺纱器,由一边为分梳面的面板与纺纱器壳体连接,并与分梳辊配合所构成,所述面板下还包括有带孔的固定块,通过其上孔用螺钉与纺纱器壳体进行可拆卸调换连接,所述分梳面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圆弧面或斜面、单独或混合连接而成。只需配置多个能满足不同主体长度需要的分梳板,调换分梳板,可对各种不同纤维都能保持较好分梳效果,减少设备投资,降低成本,含有双圆弧形分梳面的分梳板,可使二种纤维都得到充分梳理,又减少了纤维的损伤,提高了分梳质量。
文档编号D01H4/00GK2474551SQ0121046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8日
发明者任载江 申请人:任载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