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50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属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切割丝与其他普通丝一起整经时,普通丝筒子可以轴向退解,而聚酯薄膜切割丝为了防止扭曲,筒子必须径向退解。当织机中途停机时,筒子由于惯性会造成径向退解过量,重新开机时就会产生断头、扁平丝扭曲等现象,影响整经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聚酯薄膜切割丝在径向退解过程中产生断头、扁平丝扭曲等现象的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呈“凹“字形的筒子架,筒子架一侧外壁上设有固定套,筒子架二侧内壁上皆同轴度装有芯轴,其中一侧芯轴一端置于固定套内腔中,其上装有压簧,二侧芯轴上皆装有夹盘,其中一侧芯轴上位于夹盘与筒子架内壁之间还装有定位齿轮,筒子架外壁上紧固相连有固定架,位于筒子架底部的固定架上通过转轴相连有连接架,连接架底部两侧上相连有自行杆,其中一自行杆的弯曲端对应于定位齿轮,另一自行杆的弯曲端上开有小孔,在自行杆与筒子架之间相连有弹簧。固定架上紧固装有呈“U”字形的挂架。筒子架与固定架通过紧固螺栓紧固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优点在于通过自行杆、弹簧与定位齿轮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筒子由于惯性所造成的径向退解过量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织机生产效率。而呈“U”字形挂架的作用在于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在织机上的安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凹“字形的筒子架1,筒子架1一侧外壁上设有固定套1a,筒子架1二侧内壁上皆同轴度装有芯轴2a,其中一侧芯轴2a一端置于固定套1a内腔中,其上装有压簧6,二侧芯轴2a上皆装有夹盘2,其中一侧芯轴2a上位于夹盘2与筒子架1内壁之间还装有定位齿轮3,筒子架1外壁上紧固相连有固定架4,位于筒子架1底部的固定架4上通过转轴4d相连有连接架5,连接架5底部两侧上相连有自行杆5a、5d,自行杆5a的弯曲端5b对应于定位齿轮3,自行杆5d的弯曲端上开有小孔5e,在自行杆5a与筒子架1之间相连有弹簧5c。固定架4上紧固装有呈“U”字形的挂架4a。筒子架1与固定架4通过紧固螺栓3b、4b紧固相连。
工作时,筒子固定于夹盘2之间,其轴心正好卡于芯轴2a的顶部,对于不同规格的筒子可通过芯轴2a及相配合的压簧6的伸缩调整。芯轴2a及定位齿轮3转动,带动筒子转达动。筒子上的聚酯薄膜切割丝穿过自行杆5d的弯曲端上开有的小孔5e后至织机的整经装置上整经,此时由于聚酯薄膜切割丝拉直抬起自行杆5d,自行杆5a的弯曲端5b与定位齿轮3呈分离状态。而当织机停止工作时,聚酯薄膜切割丝松驰,自行杆5d在重力及弹簧5c作用下下落,带动自行杆5a的弯曲端5b卡于定位齿轮3的齿形内,定位齿轮3停止转动,带动芯轴2a及筒子停止转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筒子由于惯性所造成的径向退解过量。重新开机时就不会产生断头、扁平丝扭曲等现象。
权利要求1.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呈“凹“字形的筒子架(1),筒子架(1)一侧外壁上设有固定套(1a),筒子架(1)二侧内壁上皆同轴度装有芯轴(2a),其中一侧芯轴(2a)一端置于固定套(1a)内腔中,其上装有压簧(6),二侧芯轴(2a)上皆装有夹盘(2),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芯轴(2a)上位于夹盘(2)与筒子架(1)内壁之间还装有定位齿轮(3),筒子架(1)外壁上紧固相连有固定架(4),位于筒子架(1)底部的固定架(4)上通过转轴(4d)相连有连接架(5),连接架(5)底部两侧上相连有自行杆(5a)、(5d),自行杆(5a)的弯曲端(5b)对应于定位齿轮(3),自行杆(5d)的弯曲端上开有小孔(5e),在自行杆(5a)与筒子架(1)之间相连有弹簧(5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4)上紧固装有呈“U”字形的挂架(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筒子架(1)与固定架(4)通过紧固螺栓(3b)、(4b)紧固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酯薄膜切割丝张力退解自动控制装置,属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筒子架,筒子架外壁上紧固相连有固定架,位于筒子架底部的固定架上通过转轴相连有连接架,连接架底部两侧上相连有自行杆,其中一自行杆的弯曲端对应于定位齿轮,另一自行杆的弯曲端上开有小孔,在自行杆与筒子架之间相连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行杆、弹簧与定位齿轮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筒子由于惯性所造成的径向退解过量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织机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2H3/00GK2808946SQ20052001314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
发明者洪秀华 申请人:洪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