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5680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
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指一种 可改善针筒上导槽表面的平坦度以及光滑度的针筒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按,圆型针织机主要是利用生克片(SINKER)/织针在针筒上往复作动 使棉线交织而编织成布料,因此在针筒上设有许多细小的导沟用以导引该 等生克片/织针的往复运动,而由于织布运作时该等导沟与生克片/织针之 间呈高速相对运动的状态,所以针筒上导沟的设置必须具备精密的尺寸及 光滑的表面,以免机件间高速运作时造成严重磨耗,以致衍生诸多不利缺 失。如图3至图6所示,公知针筒上导沟的加工方式略先将针筒的外形作 初步加工后,以铣刀在针筒上铣出所需的生克片槽沟与织针槽沟两侧的插 片槽沟,再将预先经过特别加工的导沟隔片逐一嵌固该等插片槽沟之中组 合,然后对该等生克片导沟及导沟隔片进行磨削加工直到达成需的尺寸以 及表面光滑度,而完成针筒导沟加工工艺。惟在前述工艺中,针筒上那些经过铣切及磨削加工后的导沟,通常难 免会有毛边残留或表面粗糙不均的情况(如图7所示),而这些缺陷若未加 以去除,在往后的针织运作中将会造成生克片等作动构件产生紧针、卡针 的状况,这种构件干涉现象不仅会使织出的布料产生竖条瑕疵、钩纱纱线 分叉、断裂或起毛等瑕疵而严重降低产品品质,也会导致相关构件高度磨 损而降低机具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构件损坏、机器无法运作的困扰。为了避免上述因切削毛边及表面粗糙所引起的缺失,目前业界通常会 在最后一道工艺中对针筒导沟进行去抛光加工,利用抛光轮、细砂轮或喷 射研磨洗净的加工方式以便去除毛边并提升织针导沟的表面光滑度;然而 根据以往的实务经验显示,使用钢丝、铜丝或砂布材质的抛光轮进行进行 抛光加工时,不仅研磨处理时间长,而且只能研磨工件的开阔平坦表面部 位,无法深入导沟等狭小隙缝的内侧表面(如图8所示);而使用细砂轮进 行抛光加工处理,虽然对于较硬材质的工件具有良好的磨削修正及整平效 果,但砂轮上的细致磨粒在研磨中却易于脱落或研磨残屑容易造成砂轮填 塞,以致难以达到高优度的镜面抛光研磨效果,除此之外,使用细砂轮也 与使用抛光轮一样,面临研磨时间长、无法深入导沟内侧表面的困难;至 于喷射研磨洗净方式乃是使用极细的砂粒作为洗剂媒体,虽可对导沟等狭 小孔隙的内侧表面喷射研磨洗净,但却有细屑残留的问题,往往在加工后 必须耗费许多时间及人力进行清理并检验确认无残留的细砂粒,因为如果 残留细屑未清理洁净, 一样会衍生出如前所述的各项缺失。又,前述各种 机械式的抛光手段,往往因个人操作技术纯熟度不同,而导致抛光成果差 距颇大;另外,由于抛光的研磨切削加工会影响表面生成加工硬化层和晶 格组织结构变化,因而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减弱,容易再次氧化发乌,光泽 不持久,且抛光研磨过程所产生的高热也会导致工件应力变形,尤其是导 沟二侧的薄型隔片更难以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可 使针筒上的毛边锐部获得极佳的钝化效果、槽沟表面的平坦度以及光滑度 均获致大幅提升,同时亦可促进针筒表面的耐蚀性、抗粘附性及镜面美观 效果,而且该表面优化工艺的操作简便、加工迅速,从而已一举革除公知 缺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 法,其加工步骤包含提供一经完成切削成型加工的针筒工件; 该针筒工件进行脱脂工艺;以及执行电解抛光工艺,将该针筒工件浸入充注有电解液的电解抛光槽 中,令该针筒电接于正电极,并在该针筒欲抛光部位的附近设置有形状相 对应的阴电极,选择设置适当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时间等操作参数,使针 筒工件表面发生阳极电解反应。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选用的针筒工 件是于表面预先经过初步的表面研磨处理,使工件表面粗度在100pm以 下。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脱脂工艺包括 以脱脂液对针筒工件的表层施行洗净、浸浴之后,再将针筒浸入超声波脱 脂液槽中对针筒表面层各部位及沟槽细缝施予超声波洗净。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电解研抛光程 中还包含先将该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后,再浸入超声波水 洗槽以对针筒表面层各部位及沟槽施予超声波洗净,然后才浸入电解抛光 槽中施行电解抛光。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含在前述脱
脂工艺与电解抛光工艺之间进行一中和酸工艺,将经过脱脂工艺的针筒工 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再将该针筒浸入中和酸液槽中,以便中和 残留在该针筒工件表面的脱脂液的酸性。
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含在前述电 解抛光工艺之后进行一中和碱工艺,将完成电解抛光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 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再将该针筒浸入中和碱液槽中,以中和残留在针 筒工件表面的电解液的碱性。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该针筒表面优化制造方法包含 提供一经完成切削成型加工的针筒工件,最好,该针筒表面预先经过
初步的表面研磨处理,使工件表面粗度在10(Vm以下;
进行脱脂工艺,是以脱脂液对针筒工件的表层施行洗净、浸浴之后, 再将针筒浸入超声波脱脂液槽中对针筒表面层各部位及沟槽细缝施予超
声波洗净;以及
执行电解抛光工艺,将经过前述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 中洗净后,再浸入超声波水洗槽以对针筒表面层各部位及沟槽施予超声波 洗净,然后将该洗净后的针筒工件浸入充注有电解液的电解抛光槽中,令 该针筒电接于正电极,并在该针筒欲抛光部位的附近设置有形状相对应的 阴电极,在适当操作参数下(选择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时间),使针筒工件 表面发生阳极电解反应,针筒表面因电场集中效应而产生溶解作用,以钝 化毛边锐部及深度清洁工件表面,并达成平坦化、光泽化及钝化的效果。
该针筒通过前述表面优化工艺后,其表面的平滑性、光泽性、耐蚀性、 抗粘附性、美观性、清洁卫生性等均可获得大幅提高,而光滑的导沟表面 可使生克片/织针导滑移动顺畅、降低磨耗,以增进机件的使用寿命。
又,在前述脱脂工艺与电解抛光工艺之间还可以选择地增加进行一道 中和酸工艺,而将经过脱脂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 再将该针筒浸入中和酸液槽中,以便中和残留在该针筒工件表面的脱脂液 的酸性,以利电解抛光工艺的表面处理效果。
亦可选择性地在前述电解抛光工艺之后进行一中和碱工艺,将完成电 解抛光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再将该针筒浸入中和 碱液槽中,以中和残留在针筒工件表面的电解液的碱性。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加工步骤流程图2为本发明电解抛光工艺的电解抛光曹的正面参考图3是针筒的立体示意图,显示针筒的导沟己经切削加工完成;
图4是导沟隔片的立体图5是针筒的侧面剖视图,显示导沟隔片已被嵌固于插片槽沟中;以

图6是针筒的部分俯视图。
图7是针筒上的生克片导沟在铣削加工后残留毛边的照片。 图8是针筒表面经抛光轮处理后的照片,显示生克片导沟内侧表面的 毛边无法去除。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创新特征将可经由参考以下描述获得进一步说明。
如图l所示,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略是选 用一经完成导沟切削加工的针筒工件,并该针筒表面经过初步的表面研磨 处理使工件表面粗度在100pm以下,然后将该针筒工件依序进行脱脂工艺 —中和酸工艺—电解抛光工艺—中和碱工艺,据此提升针筒槽沟表面的平 滑性、光泽性、耐蚀性、抗粘附性以及美观性,并达简化加工技术,增进 加工效率的目的。
其中,该脱脂工艺的操作是先对针筒工件的表面施以温度约60~95°C 的脱脂液(例如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偏硅酸钠、磷酸钠)刷洗干净后,再 浸浴该脱脂液中约5分钟以上,之后再将针筒浸入温度约40~80°C的超声 波脱脂液槽中约3分钟以上,并对针筒表面层各部位及沟槽施予超声波洗 净,以使该针筒工件表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该中和酸工艺是将完成前述脱脂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 槽中,在室温下持续浸浴l分钟以上,再将该针筒浸入硫酸或盐酸的中和 酸液槽中约1 8分钟,以中和残留在该针筒工件表面的脱脂液的酸性。
而电解抛光工艺是将经过中和酸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 槽中,在室温下持续浸浴l分钟以上,再浸入超声波水洗槽中,对针筒表 面层各部位及沟槽施予超声波洗净,然后将该洗净后的针筒工件浸入充注 有硫酸或磷酸电解液的电解抛光槽1中,而如图2所示,将该针筒2电接 于正电极15,并在该针筒欲抛光部位21的附近设置有形状相对应的阴电 极16,再依照个别针筒尺寸规格,而选择地在正负电极间施予适当的电压、 电流及电解时间(一般约5 30分钟),使针筒工件表面发生阳极电解反应, 利用针筒表面的电场集中效应而产生溶解作用,进行钝化毛边锐部及深度
清洁工件表面,并达成平坦化、光泽化及钝化的效果;此外,在这个实施 例中,该电解抛光槽1还具一循环过滤器12,由设在槽底墙的排入管121 可在电解抛光工艺中持续性地将该槽中的电解液导入该循环过滤器内进 行过滤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电解液由排出管122再次排入该工作槽中, 据此将混杂在电解液中的残屑和尘粒滤除,并利用此循环过程产生搅拌效 应,以增进电解液的均匀度。
接续该中和碱工艺是将完成电解抛光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 的水槽中,在室温下持续浸浴l分钟以上,再将该针筒浸入氢氧化钠的中 和碱液槽中约1分钟以上,以中和残留在针筒工件表面的电解液的碱性。
经由本发明的前述表面优化工艺,可使针筒上的毛边锐部的钝化效 果、槽沟表面的平坦度以及光滑度均获得大幅提升,并增进针筒表面的抗 粘附性及镜面美观效果,又于组装使用时,该等光滑的导沟表面可使生克 片/织针导滑移动顺畅、降低磨耗率,而倍增机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这些加 工工艺也不会造成工件的材料表面晶格组织结构改变或是在工件材料上 残留应力或应变,因此可稳定维持针筒成品的高品质及高精密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加工步骤包含提供一经完成切削成型加工的针筒工件;该针筒工件进行脱脂工艺;以及执行电解抛光工艺,将该针筒工件浸入充注有电解液的电解抛光槽中,令该针筒电接于正电极,并在该针筒欲抛光部位的附近设置有形状相对应的阴电极,选择设置适当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时间等操作参数,使针筒工件表面发生阳极电解反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选用的针筒工件是于表面预先经过初步的表面研磨处理,使工件表面粗 度在lOO(im以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脱脂工艺包括以脱脂液对针筒工件的表层施行洗净、浸浴之后,再将针 筒浸入超声波脱脂液槽中对针筒表面层各部位及沟槽细缝施予超声波洗 净。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电解研抛光程中还包含先将该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后, 再浸入超声波水洗槽以对针筒表面层各部位及沟槽施予超声波洗净,然后 才浸入电解抛光槽中施行电解抛光。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 还包含在前述脱脂工艺与电解抛光工艺之间进行一中和酸工艺,将经过脱 脂工艺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再将该针筒浸入中和酸液 槽中,以便中和残留在该针筒工件表面的脱脂液的酸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中, 还包含在前述电解抛光工艺之后进行一中和碱工艺,将完成电解抛光工艺 的针筒工件浸入循环溢流的水槽中洗净,再将该针筒浸入中和碱液槽中, 以中和残留在针筒工件表面的电解液的碱性。
全文摘要
一种圆型针织机针筒表面优化的制造方法,其包含提供一经完成切削成型加工的针筒工件;该针筒工件进行脱脂工艺;以及执行电解抛光工艺,将该针筒工件浸入充注有电解液的电解抛光槽中,令该针筒电接于正电极,并在该针筒欲抛光部位的附近设置有形状相对应的阴电极,选择设置适当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时间等操作参数,使针筒工件表面发生阳极电解反应,据此提升针筒槽沟表面的平滑性、光泽性、抗粘附性以及美观性,并达简化加工技术,增进加工效率的目的。
文档编号D04B15/00GK101126170SQ20061010982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6日
发明者侯谷青, 蔡志欣 申请人:蔡志欣;侯谷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