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549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设备,进一步是指可充分分散连续碳纤维丝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分散器虽能将碳纤维束分散成为小束状,但难以一次性分散成细丝或单丝状态,不能满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新工艺的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它能将经空气分散器初分的碳纤维束进一步细分并进行整理,使分丝后的丝带中的细丝或单丝分布均匀,且装置结构简单、运行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包括箱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箱体中设有平置的上气板和下气板,上气板上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进气口的上腔而下气板下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出气口的下腔,上气板与下气板之间为前后贯通的梳理槽,所述上气板上设有至少二条平行排列的长条形气缝,下气板上分布有若干气孔,所述箱体上装有机械震动器。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箱体1中设有平置的上气板5和下气板7,上气板5上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进气口2的上腔10而下气板下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出气口4的下腔11,上气板5与下气板7之间为前后贯通的梳理槽3,所述上气板5上设有至少二条平行排列的长条形气缝6,下气板7上分布有若干气孔8,所述箱体1上装有机械震动器9。本实用新型装置倒置(如图3所示装置绕一水平轴旋转180°)后所成结构仍为本专利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参见图2和图3),气体(干燥热空气)由进气口2进入上腔10后,经上气板5上的气缝6进入梳理槽3,然后再经下气板7上的气孔8进入下腔11,最后从出气口4排出;经空气分散器粗分后的碳纤维束从箱体1一侧(例如图3所示的左侧)进入梳理槽3后,再由其另一侧(例如图3所示的右侧)出来,这些连续碳纤维束在所述梳理槽3受到自上而下的空气流以及箱体1上的震动器9的作用而得到进一步的细分,并使细分后的碳纤维分布均匀。适当调节进气气压和出气量、改变下气板7的气孔8孔径大小,可达到理想的分丝效果。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它可使经空气分散器粗分出来的连续碳纤维得到进一步细分并分布均匀,装置结构简单、细分效果好。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
在附图中1-箱体, 2-进气口,3-梳理槽,4-出气口,5-上气板,6-气缝,7-下气板,8-气孔, 9-机械震动器,10-上腔, 11-下腔。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和上述结构的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由进气口2送入40℃-60℃热空气,进气气压为0.2-0.3Mpa,气缝6设置二条,每条气缝6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40mm、1-2mm,下气板7上气孔8的孔径为2-8mm;机械震动器9采用偏心块式机械震动器,它装在箱体1底部,振幅10mm,速度100rpm;将14K碳纤维束经前级空气分散器分散成80-100mm宽的丝束后,以0.6m/min速度经本实用新型装置进一步细分,分成宽度为180-220mm的纤维束,且分布均匀。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中设有平置的上气板(5)和下气板(7),上气板(5)上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进气口(2)的上腔(10)而下气板下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出气口(4)的下腔(11),上气板(5)与下气板(7)之间为前后贯通的梳理槽(3),所述上气板(5)上设有至少二条平行排列的长条形气缝(6),下气板(7)上分布有若干气孔(8),所述箱体(1)上装有机械震动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其特征是,所述气缝(6)设置二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其特征是,每条气缝(6)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40mm、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其特征是,所述下气板(7)上气孔(8)的孔径为2-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其特征是,所述机械震动器(9)装在箱体(1)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中设有平置的上气板5和下气板7,上气板5上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进气口2的上腔10而下气板下方的箱体内腔为设有出气口4的下腔11,上气板5与下气板7之间为前后贯通的梳理槽3,所述上气板5上设有至少二条平行排列的长条形气缝6,下气板7上分布有若干气孔8,所述箱体1上装有机械震动器9。它可使经空气分散器粗分出来的连续碳纤维得到进一步细分并分布均匀,装置结构简单、细分效果好。
文档编号D01F9/12GK2866528SQ20062004992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
发明者李劲, 陈振华, 严红苹, 李志光, 李伟 申请人:湖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